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特特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阅读] 《我拿什么喂养你,我的孩子!---申爸荐书贴》 [复制链接]

Rank: 4

81#
发表于 2014-10-27 23:16:13 |只看该作者
三十年前,林汉达的老版《中国历史故事集》出版的时候,孩子们看;三十年后,再出老版,孩子们都不看了,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孩子生活的环境变了。三十年前,社会上没有那么多针对孩子的玩具,各种颜色鲜亮到假的给孩子的东西。

现在,爱孩儿心切的爸爸妈妈,巴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搬回来给孩子,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好”东西啊?孩子喜欢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尤其是对小孩子,更是这样,同样一件玩具,是做成色彩自然,看上去灰突突的,孩子喜欢,还是做成鲜亮的,孩子刺激孩子,孩子喜欢?这还用说,自然是后者。

于是,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很快就充满了各种鲜艳无比的亮眼的色彩,这样的孩子呢,长到八岁,自主阅读了,你给他老版《中国历史故事》,他根本不喜欢:那色彩的刺激,还到不了阈值,他看不上眼。

如果爸爸妈妈根本不留意这样的事情,去有意搭配孩子生活中的色彩,不有意引导孩子喜欢自自然然的书籍。等到孩子长到初中,不再有那些色彩鲜艳的书看的时候,他就倾向于什么都不看:习惯中断啦,他就不要。

这是色彩。

Rank: 4

82#
发表于 2014-10-27 23:16:50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放大了新版的彩图,也放大了旧版的线描图,你仔细看,新版周王的嘴巴和胡子,就版妲己的嘴巴。事实上,一些细节,是为我们所忽略的,新版周王的嘴巴和胡子,不成比例地大!大家发现这一点没有?旧版的妲己的嘴巴,比例要比正常稍大一点,这是画家的艺术素养决定,把物体人物画的符合比例,又显得自然,这需要有大功力而不能为,这是艺术质量的问题。

你就拿这一个衡量标准:物体的比例,去衡量那些绘本,你自己就会发现:真的垃圾。周王他那个嘴巴,不能那么大啊!可是,画家的艺术抽象能力不够,他不知道怎么画,画哪几笔,能够让那里看起来像嘴,又能符合比例。其实呢,画家的抽象能力强,他只要一笔两笔,就能画出嘴的特征,不需要那么多笔。

这个,到了最高境界,丰子恺,他脸上一笔不画,你还是能够感受到人物脸上的喜怒哀乐。他们画的这些画,是写实风格的。还有一种画,是漫画风格的,漫画要画好,对画家抽象运动形态、神态的要求,就更高。

Rank: 4

83#
发表于 2014-10-27 23:17:52 |只看该作者
申爸推荐一套好的漫画书,最新的,上个月才出版的呃,拉里•高尼克的《爆笑科学漫画》系列,科学普及出版社的,一套三本。这个漫画,要等孩子到了九岁十岁,才喜欢看,才能看懂。高尼克他的那个漫画,你粗看上去,都变形了,不好看,可是,你仔细品味,会发现,画家抓本质的能力,真的是强。他寥寥数笔,但是神似。

嗯,就是这个。高尼克的漫画、可怕的科学系列,神奇校车系列,这都是畅销书里面的好东西。Gonick没有后两种畅销。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4

84#
发表于 2014-10-27 23:21:35 |只看该作者
楠楠妈:怪不得华德福不推荐塑料玩具,都要木头做的玩具,不上颜料,还有自然界的石头什么的。

对啊,华德福很多举措,做得很好的。其实呢,塑料不塑料,不是关键。把塑料做成接近于自然的颜色,也可以。

我们还是去看大申。大申呢,第一次,申爸有个东西,做对了:给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美术片。大申看的第一个片子,是一岁差一天的时候,看的《天线宝宝》。申爸总觉得,这个天线宝宝,色彩太鲜艳,刺眼,于是,接下来,大申就开始看美术片,那些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术片,现在看起来,你会觉得灰蒙蒙的,不鲜亮。可是,就是这个“不鲜亮”,才更接近于自然的色彩。

大申先看那些美术片,看了有好几百集。完了呢,看老电影,打仗的什么的,后来怎么样了呢?到了现在,比如,出去旅行,到了酒店里面。酒店里面有电视啊,他就看电视,他专挑记录频道和科教频道看,完了呢,喜欢那种里面有老电影镜头的历史片,他就看那些模糊的黑白片,看着,还问:为什么那些人都一跳一跳的啊?

一部《20世纪风云录》,看了无数遍了。反反复复地看那些历史镜头。好莱坞的大片呢?当然也感兴趣,不过,有大片....指他没看过的...也有有历史镜头的老片子,他选那些老片子看。

Rank: 4

85#
发表于 2014-10-27 23:22:43 |只看该作者
当初,两岁刚开始看录像的时候形成的口味,影响到六年后的今天;同样道理。今天,孩子初次自主阅读时形成的口味,影响到六年后....就是初中和高中....时孩子读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给男孩子看,就很好。都是打仗的片子,这有什么不同吗?存有同样疑问的妈妈,需要自己到网上去,看一看《拯救大兵瑞恩》,再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就知道它们之间的不同了。

嗯,先说这么多。相信,很多妈妈已经收到了《中国历史故事集》。请收到这书的妈妈,自己先读一读这书。没有买到的妈妈,申爸还是建议你去买两本回来。孔夫子上应该还有很多,买两本,试一试。

完了呢,有了感想,不管关于那个方面的,都来群里说一说,我们来欣赏书本身。

Rank: 4

86#
发表于 2014-10-27 23:27:03 |只看该作者
申爸荐书007---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爱的教育、世界五千年、木偶奇遇记、明希豪森奇游记

1、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英】刘•卡洛尔 著 赵元任 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 ... dlhk8d75k5143k4efb/

2、爱的教育 【意】亚米契斯著 夏丏尊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12
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 ... 34ek4e1ck5e08k8303/
是这个版哦:
http://book.kongfz.com/41816/93834053/

3、世界五千年 陈必祥编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 1981年4月 二 1982年8月 三 1982年11月 四 1983年10月 五 1983年10月 六 1984年9月

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 ... c11k5e74k513fk7ae5/
是这套哦:
http://book.kongfz.com/9332/259077062/

4、木偶奇遇记 【意】科罗狄原著 徐调孚中文译述 【美】科勃伦特绘图 1957年7月 少年儿童出版社
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 ... 7ae5n190001h199512/
是这个版哦:
http://book.kongfz.com/16400/125021985/

5、明希豪森奇游记 【德】埃•拉斯伯原著 刘浩译 高更夫校 1980年9月 少年儿童出版社
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 ... 7ae5n190001h199512/
是这个:
http://book.kongfz.com/16611/235975207/

Rank: 4

87#
发表于 2014-10-27 23:36: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4-10-27 23:37 编辑

申爸杂谈3---飞地拓荒(关于孩子思维发展)
                     之一
嗯,前些日子,申爸谈到:申爸到底发现了什么?这个呢,很重要。那次,没谈完,今天呢,接着说。

申爸发现了伴随聆听,这不假。可是,只有这个吗?似乎不是。你这个事情吧,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就发现不了差异。在指导妈妈们辅导孩子伴随聆听的过程中,申爸老是觉得,还有什么很重要的发现,没有被揭露出来。

这重要的发现呢,于申爸,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根本不用说;于很多着急地引导孩子进入伴随聆听状态的妈妈们呢?闻所未闻....这发现,如果直接地说出来,应该是震撼的,不可相信的...初次感觉:“这不可能”。比如说,去年的时候,在李网。申爸说,孩子有一个阶段,你给他什么,他听什么。妈妈们看了这句话,直觉反应就是:这不可能!现在这个发现,和去年那个,初次感觉上应该是一样的。

Rank: 4

88#
发表于 2014-10-27 23:38:02 |只看该作者
嗯,你现在,打开世界地图。你看北美,北美洲呢,最上边是加拿大,黄色的。下边呢,是美国,绿色的。北美洲就这么两个大国。两个大国,把北美洲差不多分完了。你仔细看,在加拿大和俄罗斯之间,还有一块儿不小的地界,也标着绿色,写着“美国”,这块地方,就是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本是俄国的地盘,后来,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俄国人觉得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儿,没啥用,就卖给美国了,收了几百万美元,就卖掉了。搞得大申到了今天,琢磨北美地图的时候,还在说:“俄国人真贰!没收什么钱,就把那么大一块儿地方,白送给美国了。那里有石油!多值钱啊。俄国人真贰。”大申金钱敏感,现在。什么都是钱。

你仔细看地图,会发现,阿拉斯加那块儿地方,和美国的本土,是不挨着的,中间隔了好大一块儿距离,被加拿大分隔着,这种,土地不挨着,中间被隔开了的领土,有一个名字,叫做“飞地”。像鸟儿一样,飞出好远,划一块地盘儿,还是我的。这种,叫飞地。

Rank: 4

89#
发表于 2014-10-27 23:38:47 |只看该作者
看看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维呢,不能凭空产生。我们成人,头脑里的任何知识,想法,都必须是基于以前有的知识和想法,逐步往外扩展。

对于成人而言,飞地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你怎么可能在没有任何背景,任何先期知识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里,开拓一片新的知识体系呢?这是不可能的。这种无飞地的情形,其实很普遍。普遍到了现象发生了,我们自己都不察觉。

你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职业,对吧?你这个做财务的,不可能忽然之间就跑去做研发;实验员,不可能明天就出去做销售,销售好,还是销售明星。这种事情,我们都知道,是不可能在成人的世界里发生的。

我们可以接受什么样的事情呢?做财务的,明天跳槽,去做金融。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觉得奇怪。金融和财务,是有紧密的联系的领域,一个人的职业从财务转到金融,不是很可奇怪的一件事情。

实验员,经过努力,明天成为研究员。这我们也可以接受。这两种工作,有共同的基础,相隔不远。一个实验员,明天成为销售明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Rank: 4

90#
发表于 2014-10-27 23:40:20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把一个熟悉的领域,看做一个国家的领土。实验员呢,他有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每天和实验室中的设备打交道,做事。他长于此;这是实验员的思维领土。销售明星呢?他每天和人打交道,会来事儿,周到热情。你让他每天就面对一些仪器设备,他不耐烦,觉得闷。一个实验员的思维领土,是不可能忽然长出一块销售明星的飞地的。

这种思维,在我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根深蒂固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们认为,任何人,他都不能。我们习惯于“就近发展”。我们也认为,人的思维,也应该是“就近发展”的,这是常识。

这个人,大家认识吗?

他叫列维•维果斯基,是前苏联天才的心理学家。只活了38岁,就死掉了。维果斯基首先把刚才那种无飞地现象,在教育上,总结为“最近发展区”。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4

91#
发表于 2014-10-27 23:41:18 |只看该作者
最近发展区,是符合人们的常识的,孩子们所有的学校学习的课程,都是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起来的。他这个“最近发展区”,申爸一看到,就去找维果斯基的原著,想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实呢,申爸是想找,就某一个具体的孩子,怎么确定这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最初发表最近发展区的原始论文找来了,申爸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看,反复看。申爸觉得,这个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实,就维果斯基的原始论文而言,这根本不是一个理论,只是他随口提了一下而已....维果斯基语焉不详,说得模模糊糊,模棱两可。他既没有去详细论证,亦没有具体实例....反正,申爸什么也没找到,就对了。

在那论文中,维果斯基反复批判的,是皮亚杰。申爸当时觉得,维果斯基和皮亚杰,他们两个人,是摸到了同一只大象。他们的不同,只不过是在争论:大象是一根绳子还是一堵墙而已。

当然,皮亚杰那个时候,在国际心理学界已经如日中天,维果斯基在除了苏联之外,还鲜有人知。那时候...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还是隔绝于西方世界之外的一个世界。皮亚杰没有批评过维果斯基的观点,现在能看到的,都是维果斯基批评皮亚杰的论文。

Rank: 4

92#
发表于 2014-10-27 23:42:58 |只看该作者
当时呢,申爸不知道的是:申爸已经摸到教育的最前沿了!

维果斯基批评皮亚杰的话,其实背后是有深刻的背景的。我们都可以想象:孩子呢,有一个思维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呢,出现了教育这种行为,那就有了一个最最基本的问题:你说这个教育,它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你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没法编教材。没有教材,你教孩子什么呀?我们呢,“身在此山中”,教材已经是有了的,教育部审过批的,不管是谁,教小孩子,都要用那个人教版的教材。后来,说只有人教版,不行,才出了什么北师大版、苏教版。可是,不管什么版,它都得遵循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你不遵循,教育部不批,你就不能进课堂。

Rank: 4

93#
发表于 2014-10-27 23:43:37 |只看该作者
教育部那个大纲,厉害。可是,你继续问:教育部那个大纲,它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它为什么就规定,小学一到三年级数学就要教算术?你去问制定教学大纲的人,为什么不是几何?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老有人这么问,这么问,问多了,那些制定教学大纲的人,就“从善如流”,把几何初步,也加进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里面,讲讲点啊、角啊什么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啊?教育部的小学教学大纲,那是十分科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呢,就是循序渐进。它本来就是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假设,搭建起来的。

那个是一条稳妥的路,你任何人,都是拨不倒的。就是说,教育部的那个教学大纲,其思路,和申爸的用伴随聆听建构智力的思路一个样:我这里有一条已经走通了的路。我不否认还有别的路的可能,但是,还没有人宣称发现了一条别的路。你要是有一个孩子,走不走,你自己看着办。

很有人持续地挑战教育部,教育部的专家们呢?不回应。这是网上那么多人,汹涌澎湃地批判教育部的根本所在。

Rank: 4

94#
发表于 2014-10-27 23:44:17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严肃的异议,归结到根子上,就是同一个问题:孩子的思维和教育,他们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任何有孩子,养育过小孩子的爸爸妈妈,从实践出发,都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孩子的思维是发展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没有人否认这一点,这是事实。

皮亚杰的最大贡献在哪里?皮亚杰最大的贡献,在于指出了这种阶段性,并且给出了一个三阶段的划分。指出阶段性没有问题,给出的阶段划分,一个世纪以来,持续遭到批评和挑战。

人们批评是批评,挑战是挑战,可是,没有一个人,给出一个比皮亚杰更有说服力的阶段的划分。这个批评总比建构容易。

Rank: 4

95#
发表于 2014-10-27 23:45:06 |只看该作者
申爸的这个意思是说,思维很复杂,就连思维要怎么划分阶段这件事情上,争议都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考虑到,这种争议,是在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家没有人认为,孩子的思维不是发展的,所有的小孩子,思维发展的过程,大致都是一样的。你这个有发展,就得有阶段,对吧?

可是,划分这个阶段,就划不下去。你这个,阶段都划不出来,怎么安排教育啊?教育咋办啊?理论基础就不坚实....教育又要往前走:你不教育小孩子,哪儿行啊!

于是,教育学,不过是“半个科学”而已,它不符合古希腊系统演绎的经典科学传统。

教育如此重要,它的基础又不稳固。批评,汹涌澎湃的批评,那是自然的事情了。你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教育部,挨批。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教育部,都是挨批最凶的部门。美国更甚。连批评带讽刺,什么都有。

嗯...这个基础理论...教育学,这是条死路。走不通。走不通呢,我们要去找另外一条路。....其实,申爸从来也没试图走过这条路...

另外一条路在哪里?我们去看孩子。

Rank: 4

96#
发表于 2014-10-27 23:46:39 |只看该作者
申爸杂谈3---飞地拓荒(关于孩子思维发展)
                     之二
今天早上呢,申爸在写有关孩子的思维发展的事情。写这个事情呢,随手就发到一年级群里了。发完了,才发觉,这个,发得有点儿不是地方儿。那个东西,应该发在这里才对。大致来说呢,申爸是打算写孩子在整个小学的思维发展的,这里,合适。就不等11月了。现在,有空儿。有空儿就写点儿。

话说当初,申爸呢,打算了解整个小学的课程体系,它是根据什么原则搭建起来的。就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找啊找,找也找不着。完了呢,去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什么的,打算发现点儿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这个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什么的,看上去,它就应该是研究儿童少年在各个学习阶段,心理和思维的发展的...

这个吧,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确实是讲孩子的思维的。这没错儿。可是,申爸总觉得,那个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里边儿讲的东西,离地太远.....它不接地气。申爸想不出,那些内容,怎么个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来用。

想不出怎么用,就不用了。申爸自个人琢磨。好在,有大申。所以呢,申爸试了试,想找现成的。没找着,就绝了那个念想了。完了呢,就要看孩子了。

Rank: 4

97#
发表于 2014-10-27 23:47:41 |只看该作者
大申呢,慢条斯理地长他自己的。他才不管爸爸想什么,就按照他自己内在的规律长。到了快六岁,那个著名的天书现象产生了。事实上,大申人家没招谁没惹谁,就是按照本来应该有的节奏往前走,大申呢,开始听天书。申爸呢,识别出这一点,就开始给大申天书。很多很多别人吃不定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当初,大申听天书,申爸是自己发现的这个现象。申爸一旦确定这是一个稳定的现象,头脑里,马上就开始往前走了:头脑里在思考,怎么利用这个天书敏感期!

怎么利用呢?既然小东西给什么听什么,那申爸就想到什么,给什么。

Rank: 4

98#
发表于 2014-10-27 23:49:26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想到的是词汇。什么东西词汇丰富啊?小说呀!于是,申爸就给大申《战争与和平》。申爸给大申战争与和平,受到后来大多数人的非议。其实,很快,申爸自己也觉察出来,给这个东西不大好。可是,当时的情形,就是因为要给词汇,才战争与和平的。没多想。战争与和平读着读着,申爸开始琢磨了:这个给什么听什么,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论语呀,道德经呀,这些,要比什么《战争与和平》重要多了。于是,就停了战争与和平,改成论语和道德经。

完了呢,申爸就开始漫天价想:什么重要?觉得科学重要,就给《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想到数学重要,就给《数:科学的语言》、《雨林里的欧几里得》、《数学真好玩儿》;想到思想观念重要,就给菲利普.费尔南多的《改变世界的观念》;想到哲学重要,就给《写给儿童的哲学书》....

反正吧,申爸就那儿瞎琢磨,琢磨到什么,回家就给大申什么;申爸给大申读什么,大申就听什么。

Rank: 4

99#
发表于 2014-10-27 23:50:11 |只看该作者
申爸的路径呢,有点儿特殊:申爸是沿着一条奇怪的路走过来的。申爸走在这条路上,每一步吸引申爸往前走的,不只是“这本书对孩子是否有价值”,更是“给那本书试试,大申接受不”。


注意哦...这里面有一个很微妙的,容易被人忽略的事情:申爸主要是在试,大申接受什么。申爸的意图不是在于:“我一定要给大申那本书,让大申听,对他的教育有好处”。

这个试的过程中呢,有意思了。现在回想起来,尽管申爸说了,“大申给什么听什么”,但是,这是事后对总体的一种总结性的说法。这种说法,淹没了在“给”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呢,当时,因为主要心思不在这里,所以呢,在申爸的记录当中,也被忽略了。

Rank: 4

100#
发表于 2014-10-27 23:51:42 |只看该作者
忽略了什么呢?大申确实不是你读什么他马上就听什么的!

不过呢,当时,申爸用一种用熟了的方式,来化解这个难题。申爸好不容易找来《伊利亚特》,兴致勃勃地读给大申听。大申呢,听了一会儿,表示不要。还要回去读《可怕的科学》。申爸就和大申谈判:读可怕的科学可以,但是,你还要每天听一些伊利亚特。大申同意了。于是,申爸就把每天晚上亲子阅读的时间劈开,一半读可怕的科学,一半读伊利亚特。大申为了听可怕的科学,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伊利亚特。这是刚开始。

过了一段时间,申爸决定:可怕的科学太浅显,不给大申读了。于是,就不读可怕的科学。可怕的科学不读了,伊利亚特,大申也不听了,怎么的都不听。罗念生的《伊利亚特》不听没关系,申爸换成斯蒂芬尼德斯兄弟的《伊利亚特》,这个吧,故事,好听,大申一听,就听上瘾了。

等斯蒂芬尼德斯读完了,申爸再回过头,开始读罗念生给大申听。这回,大申对罗念生也上瘾,还问呢:“他怎么老是‘神样的’‘神样的’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7 02:01 , Processed in 0.03000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