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蓝田日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语教育] 成人英语自学探讨——非专业人士的一点感受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81#
发表于 2016-4-13 22:54: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6-4-14 11:35 编辑

For word learning, 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experiences.

1.  The most efficient way is "audio + picture".

For example, there are some materials called "Picture Dictionary".
In those dictionaries, words are grouped by Topics (like sports, activities, places, etc), not by letter order.
Each word has a correspondent Picture and Mp3 (including model sentences).
All the words in one group (Topic)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so that they are easier to remember together.

Note that the audio information (the word pronunciation and model sentences)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our memory.
As I know, most Chinese people just learn the words and text by reading without listening.

We just choose topic, watch the picture, listen to the Mp3.
This way, we can build a large vocabulary in a short time.
Of course, the vocabulary built this way is only for reading and listening, not for speaking or writing yet.
For speaking or writing, we can consider following ways.

2. Graded text.

There are formal English lessons like those school text.
These formal materials are organized well according to grades.
Words are also introduced in by grades.

Just read the text and vocabulary, and listen to the corresponding Mp3.
We can learn the use of the words in the concrete context.
This method is not so efficient as the Picture Dictionary.
But the effect is more solid.
Also, this way has its own drawback.
It is not so interesting.
Anyway, the graded lessons are for learning, not for fun.
Maybe a little fun, but limited.
So we can turn to the 3rd option -- audio book.

3. Audio book

I like this way most.
By choosing my favorite novels, and by (sometimes ) listening to the Mp3, I can learn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while enjoying the story.

PS:
For fun, some people favor movies or TV operas.
Due to my own experience, movies or TV operas are for fun, but not for learning.
The lines (in screen text) are wonderfully designed by famous writers.
The lines are very classic, smart and advanced.
The screen lines are more wonderful than the text in novels, since the screen lines have the time limitation and high requirement for dramatic effect.
If we want to learn to write those lines, they are a very good source.
But for ordinary English learner, those lines are too smart to use, and the information is too limited for general learning purpose.




点评

蓝田日暖  赞!  发表于 2016-4-14 00:03:37

Rank: 8Rank: 8

82#
发表于 2016-4-14 11:38: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4 11:41 编辑

如何维持英语能力,如何创造英语环境?

我身边是没有人在说英语的,所以起先这样的英语环境是自己创造的。从决定真的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起,我开始频繁接触英语素材。

是频繁,而不是多元或者不同类型的大量。我选择了专攻。专攻意思就是,找准一个对象,先把这个对象熟透。我看美剧《生活大爆炸》就是这么干的,每一集至少看三遍,必须有一遍是完全脱离字幕的。这部剧对我提升听力帮助很大,里面的角色发音清晰,语速也能接受,很适合当时的我。

我很少阅读英语的文艺类小说,我读的主要是某一领域的理论,在一字字反复阅读记忆(对于重要的理念,我会背下来)甚至默写中,这一领域的高频词汇和常用语法(比如句子的表述方法等)自然就熟悉了。而在这过程中,我也开始用英文思考和表达,原因很简单——懒得翻译,也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翻译。也就是说,读多了你知道那个英文词的意思,但如果把它翻译为中文就觉得别扭,很难找到相应的词,还不如直接用英语表达。然后,这样的思考和文字表达越来越多。

但涉及到更具体的写作,我的动力是交流与分享。我常常有些想法,希望分享。我受益于别人的分享太多,所以分享对我来说也是很自然的一种反应。于是,在我喜欢的论坛上,我会不时地分享。一旦分享的内容比较正式,尤其是涉及理论与实践的,我特别强调信息含量——说强调也不对,而是我写着写着就会写成一篇信息量较多的文章,如果不是这类文章,我也不会生起分享的兴趣。

这些文章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践--所谓实践往往包含很生动的人生体验。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在已知的词库中拣选和整合词汇,尽量使文字符合我的心声。把好玩有趣的事写成干巴巴的流水账,肯定不是我喜欢的。我的写作能力也就因此而提升,尽管我写的文章数量并不多,但大部分我都认真对待,有时候会细致到每个词、每个标点。这也可以说是【专】的好处。专于认真写每一篇文,而不是把量放在第一位。

。。。。。。

点评

学父五迁  哈哈。这是最好的方法。旁观(甚或参与)讨论和争论,是最有趣、最有效的语言思维学习方式了,语言本身只是一个背景和媒介了。  发表于 2016-4-14 13:23:43
蓝田日暖  肯定有的。不过我听对话类的,虽然可归属于心灵类的,但回答者那语速嗖嗖的,快,问问题的有各种口音,所以对我的听力很有益。  发表于 2016-4-14 12:06:20
学父五迁  印象中,心灵类的有声书,也是有一些的。这类有声书的语调本身就比较平和慈和,有着一种心灵享受。  发表于 2016-4-14 11:47:18

Rank: 8Rank: 8

83#
发表于 2016-4-14 11:43: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6-4-14 11:44 编辑

到了词汇学习的高级阶段 -- 灵活应用 (这时候,我们已经建立了数千个甚至上万个单词单字的词汇库),我个人感觉,相对较好的学习资源是 "词汇辨析"。
这类资源和"图解词典"类似,也是分主题组织起来的。
不过,这些都是很小的主题,是按照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小主题组织起来的。
网上有很多"词汇辨析"的资料,能够帮助我们直接学习到一组相近相反词汇的根本意义,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感和词汇应用。
这类资料中,我觉得最好的一本书是《牛津词汇辨析》。
这本书初看起来,面目极其可憎,竟然和传统词汇词典一样,图片极其稀少,全都是英语文字,而且是按照字母顺序组织起来的。
我对按照字母顺序组织起来的资料(包括中英文),都比较反感。
按照字母顺序组织起来的东西,是查询用的工具书,不是学习用的友好资源。
但我很快就理解到,这本书涉及到的词汇非常全面,非常多,也就是说,涉及到的小主题非常多,成百上千,必须按照这种方式组织。
这本书的一个个小主题是按照字母顺序来组织的。
每个小主题中包括几个近义词或反义词。

点评

蓝田日暖  古文,系统性学习有点难度,不过之前有意识学过,有那么点基础。我不是系统地学,手边有一边同义词反义词书,里面就有不错的辨析,就先看起来。  发表于 2016-4-21 11:41:58
学父五迁  中文?好啊。 我猜一下,是不是从那些描写 情绪、情感 的词汇开始?不如,从古文开始吧。:D  发表于 2016-4-19 17:03:47
蓝田日暖  我对词汇辨析感兴趣了,开始学习,不过先从中文开始。  发表于 2016-4-19 07:47:56

Rank: 8Rank: 8

84#
发表于 2016-4-14 13:49: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4 13:50 编辑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6-4-14 11:43
到了词汇学习的高级阶段 -- 灵活应用 (这时候,我们已经建立了数千个甚至上万个单词单字的词汇库),我个人 ...


我感觉这特别适合对英语表达极有兴趣的人或有语言要求的人。

辨析,确定某词在某背景中的唯一确定意思,这些活动有时候特别有意思。当然我只是偶尔有这种感受,比如从十几二十个意思中找出符合背景的那个,然后感叹原来这词居然有这种不常见的意思。当然这不常见是主观概念,意指在我这儿不常见。换成其他人,可能就是普通而常见的意思了。

Rank: 8Rank: 8

85#
发表于 2016-4-14 14:19:45 |只看该作者
蓝田日暖 发表于 2016-4-14 13:49
我感觉这特别适合对英语表达极有兴趣的人或有语言要求的人。

辨析,确定某词在某背景中的唯一确定意 ...

"
我感觉这特别适合对英语表达极有兴趣的人或有语言要求的人。

辨析,确定某词在某背景中的唯一确定意思,这些活动有时候特别有意思。当然我只是偶尔有这种感受,比如从十几二十个意思中找出符合背景的那个,然后感叹原来这词居然有这种不常见的意思。当然这不常见是主观概念,意指在我这儿不常见。换成其他人,可能就是普通而常见的意思了。
"

不常见的词义,是比较生僻的含义,意义不大,学来也没多大用处,只出现在为了求全的词典工具书中。
编写得比较好的语言学习材料,一般只讲最常用基本意(有时包括次常用的引申义),几乎不会涉及到偏僻含义。

我提到的"词语辨析材料",主要是讲解 一组近义词反义词的 基本意(最常用)之间的不同场景,一下子就可以学会一组词,有助于单字学习和英语思维。

Rank: 8Rank: 8

86#
发表于 2016-4-14 14:34:23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的英语学习历程和蓝田日暖有些相似。

据我理解,蓝田日暖应该走的是先"兴趣主题" (specific),再扩展到"通用语言基础"(general)。
这也是大部分人学习语言的自然流程。
尤其是小孩子,根本就不在乎学习语言,只在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哪怕一开始有些词汇超纲,也愿意一遍遍审美体验。慢慢的,这套场景内化了,再扩展到其他场景。
我也是大概这个过程。
除了专业技术书籍之外,英文小说是我的主要英文学习兴趣点,由此,我积累了一些词汇量。
兴趣,对于保持我学习英文的动力,极为重要。
这是从 动力 方面讲。
但是,从效率方面讲,这种兴趣驱动法就没有"通用语言学习教程"那么高效了。
我看小说的时候,有时候能够进入"英语思维",我会跟着文中的句子进行思考、内心独白,用的句子是英文。
但这种英语思维经常被打断。因为我经常无法确认这种场景下应该用哪个单词。
很多时候,都是生活场景中常见的事物,我却不知道英文的确切说法。
我还是要求助于母语。
英语思维,实际上就是一个英语母语化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周围的事物,我们日常的思维活动,都应该能用英文较为顺畅准确地表达。

这时候,我在回头去看那些精心设计过的"语言学习教材",感觉就大不同了,看出了其中的时间高效性。
当然,这种通用的学习方法,我也只是偶尔为之。毕竟,学习材料并不总是那么有趣。
这两者结合起来,兼顾兴趣和效率。

我就想,假设回到当年初学英语的时候,我会采取哪种方法?
我应该会先采用"精心设计的通用语言学习法"(注重 音频、场景),在较短时间打下一个基础之后,再转向"兴趣点",持续深化学习。

点评

蓝田日暖  很有启发。  发表于 2016-4-14 20:19:27

Rank: 8Rank: 8

87#
发表于 2016-4-14 14:40:06 |只看该作者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6-4-14 14:19
"
我感觉这特别适合对英语表达极有兴趣的人或有语言要求的人。

学父果然严谨。其实我加了逗号,写了这些。表明我已看懂你说的辨析之意。只是我要找个话头闲聊,^_^。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这方法我没具体使过,没法以亲身体验述说成果,所以就硬是扯到了词义确定。

但我说的词义确定也不是生僻字确定,就是阅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小乐趣。

你说的辨析和生僻字无疑是系统而有用的知识点。点个赞。

点评

学父五迁  哈哈。我也很喜欢这种漫无目的、自由发挥的闲聊。  发表于 2016-4-15 12:08:34

Rank: 8Rank: 8

88#
发表于 2016-4-15 12:08:02 |只看该作者

除了受自身审美需求驱动之外,我也受娃的需求驱动。
带娃的时候,我有时候试着用英文进行简单交流。
这种需求也迫使我进入英文思维场景。
有些英文词汇很是形象具体,适合举一反三。
(哈哈。这就从成人学习英语的主题进入儿童学习英语的主题了。)

娃喜欢坐电梯玩儿。

电梯有两种 -- 升降梯 和 扶梯。

扶梯是 escalator 或 ladder。ladder的意思和中文的梯子一样。escalator 的动词形式 escalate是"一步步升级"的意思。

升降梯的英文是 lift 或者 elevator,这两个词的动词形式  lift 和 elevate 都是 "升高、抬举、提举"的意思。

娃也喜欢看工程机械。
叉车是forklift。
起重机或者吊车。
(大致是直上直下的那种)起重机是 lift。
带有长臂的起重机有点像仙鹤的长脖子,叫做 crane (这个词也有 鹤 的意思)。

推土机的英文叫做 bulldozer。
bull 是公牛的意思。
bulldoze 就是像公牛一样 推倒、铲平。

backhoe 是 挖掘机上细长手臂一样的挖掘铲。
hoe 是 锄头的意思。
backhoe 就是背后的锄头。

pickup truck 翻译成中文就是 "皮卡"。 :D
pick 是摘取、拾取的意思。


有时候,英文表达的对应含义明显比中文要丰富。

中文的"秋千"是一个极其专有的名词。
单从"秋"和"千"这两个字绝对想不出 "秋千"的意思。

英文的 swing 既是动词(抓着垂下的绳索进行悬荡),又是名词(秋千)。

Let's swing.
Let's play with (on ?) the swing.

有时候,中文的表达明显比英文丰富。
pork (猪肉)、mutton (羊肉)、beef (牛肉),这些都是英文的专有名词。
这说明,英文对于肉类多么看重,为每一种肉都给了一个专有名词,极大加重了学习负担。
还有星期、月份,也是如此。

当然,中文的亲属名词,叔、婶、舅、甥、侄 等,也都是专有名词,令外国人学起来颇觉头大。
这说明,中国人多么看中亲属关系啊。

个人的一点感觉,
在语言学习中(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我倾向于优先学习那些 general words (常用的、组成其他词组的通用词汇),这些通用词汇适合大规模地系统高效学习,那些 意义狭窄的 专有名词,可以稍微推后,在场景中遇到再说。


点评

蓝田日暖  哈哈。挺有趣的。语言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差异。我某次就看到某外国人对中国人叫非亲戚的长辈叔叔阿姨很不解。看电视剧时,还以为近亲谈恋爱了。  发表于 2016-4-16 20:33:22

Rank: 8Rank: 8

89#
发表于 2016-4-23 17:24:38 |只看该作者

想起一个"两种语言相互干扰"的例子。
我每次听到 backpack (意思是"背包")这个单词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将 backpack 修改为 back-bag。但总觉得别扭,过后再想想,会再次修正回 backpack。

为什么这个词总是困扰我?
原因很简单。
我的辨音能力不强,pack 和 bag 听起来挺相近。 pack 和 bag 的意思也挺相近。

pack 的动词意思是 打包,名词意思是 包裹。

“包”最常对应的英文 "bag",经常和其他词组成复合词,比如,handbag。

我一听到汉语的“背包”,想到的就是商店里卖的工厂批量生产 那种规规整整的双肩背包。
这也确实就是 backpack 的常见意思。

为什么这个单词是 backpack,而不是 backbag ?
pack 和 bag 的区别是什么?
尺寸?pack 大一些? bag 小一些?可是,很多手袋手包(handbag)的尺寸并不明显小于一些双肩背包。
还是因为功能的区别?pack装的东西杂一些?各种日用品?bag的东西专一些?书?随身化妆品?

我的英文语感不足以区分。

我只能强行在脑海里想象这样的图像。

一个"驴友"背着巨大的行囊(双肩背包),上面还绑着其他的手工“打包”(pack)出来的包裹。
依靠这个形象,我强力驱逐 backbag 这个词,强行建立 backpack 这个词。








Rank: 8Rank: 8

90#
发表于 2016-4-23 18:31:14 |只看该作者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6-4-23 17:24
想起一个"两种语言相互干扰"的例子。
我每次听到 backpack (意思是"背包")这个单词的时候,总是会不由 ...

从我的角度来看,更多可能是因为发音。

p和b,我还是分得比较清楚。所以backbag,两个b,听起来就比较别扭,backpack就比较自然。

当然我只是就语音推测一下。

点评

蓝田日暖  去了解主编人的思路比较好。当然这已经是比较深入的学习了。如果不在乎这个,那么只要关注某词最通用的固定写法与意思即可。backpack究竟为何如此设计,不得而知,猜想而已,也许结合发音词义最终觉得这个最好。  发表于 2016-4-25 14:32:09
蓝田日暖  我觉得得考虑词典编委会的思路,构词规则、选择、变化,在正式教材工具书层面,必然有其道理,然而这个道理依然由人而定,也许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的思路差异很大,如果把它当工具,而不打算新创什么。  发表于 2016-4-25 14:25:58
学父五迁  哈哈。我想起了 Bye-Bye 这个常用的组合....  发表于 2016-4-24 18:59:33
蓝田日暖  嗯,还有两个元音太接近,读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你举的两个元音差异较大,读起来比较自然。back bag,都是口型较大的a。  发表于 2016-4-23 21:00:42
学父五迁  只是, 两个 b 的单词还是挺多的。baby barber barbecue ....  发表于 2016-4-23 20:36:12

Rank: 8Rank: 8

91#
发表于 2016-4-27 20:36: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27 20:52 编辑

关键词与应用

我很少看英文小说,读与听的英文资料多是可以应用的理念类文章。对于决定应用的理念,我会特别关注其中一些关键词。首先,我在心理上就把这些资料当成是严谨的文章,否则我无法很好地应用与验证其效果,当然几次实验下来,你也会对所听所读文字的严谨与否心中有数。

涉及可实践的理念,when, if, as这类词很关键,它们之后往往意味着具体条件或方法。then、would、could等词则往往意味着结果,许多负责的理念学说会告诉你,什么样的条件、方法对应什么样的结果。即使较难量化,它们也会用其他方法尽量描述。

出现在这些词之后的一些形容词副词特别重要,往往属于重要条件,比如persistently, on a daily basis, precisely等。类似exactly, precisely等词,语气较强烈,在立场上是确定而不含糊的,在某些不确定性很多的领域里,遇到这样的词当然值得高度关注,尤其是严谨的作者,表达时字斟句酌,这类词不会随便用。

对于那些关键词的确切含义,还得考虑具体背景,比如爱这个词在不同的理念体系里差异就可能很大。浏览,随意听听读读,不必如此较真。但涉及实践,而且是打算实践一个月以上的,那么弄清理念中的具体条件和可衡量结果,就属于重要的基础工作了。

这样的实践方法也让我思索翻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信息缺失,像这种类型的阅读理解与实践,钻研的如果是翻译本,效果可能会差很多。

Rank: 8Rank: 8

92#
发表于 2016-4-28 15:01:45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好贴

下了好多次决心学习,再下一次

点评

蓝田日暖  谢谢Bill的鲜花。  发表于 2016-4-29 10:48:17

Rank: 9Rank: 9Rank: 9

93#
发表于 2016-4-28 23:42:08 |只看该作者
楼主和学父的英语都挺赞啊

点评

蓝田日暖  谢谢!^_^  发表于 2016-4-29 10:47:52
新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94#
发表于 2016-5-12 17:19:12 |只看该作者
也算是成人自学英语有大半年了,不像楼主是为了诗和远方,我主要是为了生存

我的英语基础就是大家都有的曾经应试用的那些,将近二十年工作基本不用的结果是,几乎忘记了大半,听说还好,尤其是写,做到了提笔忘字这大半年虽然生活在国外,但是依然不算有英语环境,因为是在法国,当然比在国内好多了,因为大多数时候需要用英语和别人交流,虽然很多时候别人是被我逼迫的

坦率的说,这大半年来口语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写提高不太大,毕竟只需要回回邮件短信什么的,都还比较简单。我的方法和楼主有很大的雷同就是阅读+美剧/电影,我个人觉得《摩登家庭》、《吸血鬼日记》和《绝望主妇》比较适合练习日常生活口语,《傲骨贤妻》和《国务卿女士》适合练习办公室日常英语,当然后两个偏律政风,很多人不喜欢。选美剧除了台词规范语音标准,最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喜欢,包括那个剧情,只要有兴趣看,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所以别人即便推荐了很多,还是要选自己最喜欢的。

练习的方式和楼主大同小异,先是看一遍了解剧情,然后多看几遍尽量跟读。这样的好处是提高很快,但是坏处是很枯燥,不容易坚持。后来我发现生活口语重复率很高,即使我们模仿过的忘记了,也会在其他场合重复出现,所以,我改为看的时候看到感兴趣的句子直接模仿,剩下感觉难的直接放过,听个语感学个生词什么的,等待以后重复出现时再加强记忆,这样让我不知不觉中GET到了很多地道的说法,然后又相对轻松。我其实从小到大都不是一个特别勤快刻苦的人,所以我总是想方设法找一个能偷懒又有效的方法,我自己感觉这样的日积月累也能有所提高,供大家参考吧


点评

蓝田日暖  我也这样,太术语难记的就放弃了,「生活大爆炸」出现科学类术语或理论的,基本忽略。  发表于 2016-5-12 21:00:30
新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95#
发表于 2016-5-12 17:27:02 |只看该作者
另外安利两本我觉得比较好用的书。

一本是剑桥的英语语法在用,分低中高三级,一般有英语基础的直接买中级即可,要买英英的,千万不要买中英的。
一本是关于美语发音的 American Accent Training,很多发音细节练习,可以让你的语音语调更地道好听,也很好。
新生活

Rank: 8Rank: 8

96#
发表于 2016-5-12 20:56: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5-12 22:10 编辑

敬听 发表于 2016-5-12 17:27
另外安利两本我觉得比较好用的书。

一本是剑桥的英语语法在用,分低中高三级,一般有英语基础的直接买中 ...


谢谢,我刚从书架上翻出了<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也是本好书,附英英释义,而且中文翻译也不错,如果能把它看熟,那阅读写作水平肯定大有提升。不过看词典,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太枯燥。

也安利一下,这本词典编得很用心也详细。如果关注翻译和写作的,里面的用法详解包括辨析很有用。里面有比较详细的可数不可数词性说明。比如正规写法中,furniture家具就不可数,很多家具可以表示为much furniture,一件家具是a piece of furniture。future解释为前途时可数。funny除滑稽好笑外,还有古怪、奇怪的意思----想当然地选第一种意思,如果是翻译,质量可能会受较大影响。

点评

敬听  牛津词典确实不错,有手机版的  发表于 2016-5-17 16:14:11

Rank: 8Rank: 8

97#
发表于 2016-8-11 11:32:21 |只看该作者
正在做孩子学英语的计划,有参考作用

点评

蓝田日暖  谢谢roselan的鲜花。  发表于 2016-8-11 15:16:13

Rank: 8Rank: 8

98#
发表于 2016-8-11 15:10: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8-11 15:13 编辑

最近摘抄了一篇长文,手抄完读了一遍,一些单词不知道意思或者不能百分百确定意思,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思考与应用。

但这一次,我想查找确认每个生词的意思,为的是了解细节,因为有时候生动的细节读起来很有意思。其实中文阅读也是一样的,了解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和关注核心、淡化细节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我把每个生词圈出来,根据上下文确定了每个词的意思,仔用笔把中文意思写在了空白处以加深印象。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后,作者写的那个例子就变得无比生动了,画面感十足,因为是个有趣的故事,包括多处笑点,所以我理解得很开心,最后把整个例子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自信地说可以很快用中文重述故事。

花时间吗?确实花了点时间,不过这是另一种重要的阅读学习方式。如果我真要感受文艺类小说的美,我肯定得这么干。尤其当作者是精雕细刻型时,如果你还带着一堆生词阅读,估计会miss文章的重点,get不到文章想表达的意境。

以上是英语阅读理解的一点新感受。

Rank: 8Rank: 8

99#
发表于 2016-8-23 09:01: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8-23 09:07 编辑

最近发现了一部英剧,又开始用以前看生活大爆炸的听与学模式。

很久不看欧美剧,甚至连影视剧都不怎么看,所以一开始会发懵,处理不了那么多视听信息。不过静下心来看与听,又会慢慢找到感觉。

因为是英剧,口音方面确实不如美剧来得熟悉,就需要高度的注意力,专注地竖着耳朵听。而且要提醒自己,听不清的地方别烦躁,越烦越听不清。

看完第一遍主要享受了剧情,第二遍就是听与摘记生词与习语了。摘完后,一个个查,明确它们在剧中的含义,再去看剧或听剧。查的时候最好分清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有些单词和词组具有地域特色,英国有美国没有,或美国有英国没有。发音也会有区分,可以稍微关注自己不熟悉的发音,有助于提高听力,不至于听到它们时卡住。

看剧学英语是明显的情景式学习,可以关注剧中人物一来一往的对话,尤其是那些日常对话。确实要比书面语来得随意,省略--常常省略主语或其他现场对话中一目了然的成分。

至于专业性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这些内容的价值决定是否记忆与应用,这个在中文背景下也适用,比如医疗背景的剧,许多观众不熟悉也懒得去关注那些医疗术语与常识,尽管它们都用中文表达。

对我来说,目前像这样的看、听与学,已经有了新的最主要的功能--让大脑集中于一个对象,心无旁骛。算是提高专注力,让大脑保持灵活的一种方式。而这种心态的好处是,英语能力有进步是锦上添花,而非心理上必须达到的结果,因此更容易持续下去。

总的来说,我学英语不涉及大量的毅力,更多是兴趣,因为是兴趣,所以心态更放松,就越能挖掘它的新功能。有人说让我做张卷子冷静一下,或者让我打盘游戏冷静一下,我则可以说让我背些单词冷静一下。此时,学习的最大功能就是静心,记住了一些单词则是锦上添花的副产品。

成年人可以思考一下学习的这种好处,在无聊或心有点乱的时候,去学习一些需要注意力的东东,甚至做数学卷子也行,最好半个小时及以上,随着注意力的转移,心静的可能性很大。而副产品则是某些知识的增加,某些能力的提高。

Rank: 8Rank: 8

100#
发表于 2016-8-27 22:02: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8-29 12:11 编辑

再说听力

两个人决定来一场搏斗,A信心十足,因为自己掌握了大量套路,也非常清楚对手所习武术的惯用招式。

他微屈膝,大方优雅地做了个"请"的手势,脑子里已经瞬间闪过一些可选的对招。接下去就看对手出什么招了,不必主动,可以见招拆招,然后找准时机给对方重重一击。

可当对方左闪右避飞速移到他身侧,并从下至上给他的俊脸狠狠一击时,他的内心有千万只羊驼奔过:这傻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这是泰拳,还是。。。。。?

他瘫在了地上,对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什么泰拳,左勾拳右勾拳的,管用就行。和你打,这个就行了。

在听了n多标准听力材料后,自信地下了部剧,觉得听懂不成问题了,据说语速不夸张。

点击播放。然后:
我去,他在说什么啊?这是哪门子口音?这位哥们怎么这么有个性,怎么每个词到他嘴里就前面一半气势如虹、后面一半几不可闻?虽然像rap一样有节奏,但是听他说话,脑细胞死得特快,心情还非一般烦躁。呃,虽说这部剧的速度总体不夸张,但总有那么几位像机关枪,碰上他们还盲听,那就是傻。还有这位姐们,你为什么那么多口水音,你为什么不能发清楚一点呢?。。。。。。

躺枪的电视剧:
你可以不看的。你可以去听标准英语、标准分级语速的节目。你也可以去看专门给小孩看的某些动画。

呃,难道我要去熟悉各种口音?
如果你经常要和某种口音打交道,那不就得去熟悉吗?

如果那个人说话老吞音,语速还无预兆地时快时慢,我也得去熟悉?
如果你要和她长期合作,她又不可能改变这种讲话方式,你是尽量熟悉她的语言方式好呢,还是常常一知半解、pardon个没完或自己补足对方的意思好呢?

世上有那么多口音,还有千奇百怪的说话方式,什么时候能说自己听力牛逼呢?
能进步一点是一点。能多掌握一种口音是一种。说"这印度人的口音太重了,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很容易,也许还会有许多人同意你的看法,但如果这个人的演讲内容正是你很感兴趣的,能直接听懂他在说什么不是很棒吗?

口音、语调、语速等说话习惯是较难改变的,一般人没事也不会特意改变,更不会主动为你改变,这既意味着你如果想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行动的一方该是你,也意味着他们的口音、语调、语速等说话方式包括常用词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用心去熟悉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2 16:13 , Processed in 0.03297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