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1-2
- 在线时间
- 219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4-15
- 阅读权限
- 90
- 帖子
- 2027
- 精华
- 2
- UID
- 42
|
大李:
所以华德福就讲应该先给孩子建构感受力,在0到6岁应该先保护他们从潜意识带来的这种感受的能力,这种灵魂的在宇宙中纯精神的那种状态。当然我们如果不这么想的话,不这么认识,我们就不能很好地搞华德福。
象我们这样认为,孩子来的时候他就带了一个进化过来,这个进化有作为一个人类所有的内容,你让他哪方面成长,他哪方面就成长了,不让他成长,他就不成长了,那么我们就会按照自然的节律观察孩子,他哪方面开始成长了,需要了,我们就给他营造哪方面的条件。你比方说,就是胡萍老师讲的儿童的性问题吧,不能说儿童在两岁半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性体验,用排便来体验性的感觉,我们就非要不让他去体验,把他摁着没有到排便的时间就逼着他去排便,或者是到了排便的时间让他去憋着,非要让他等到时间,那样就破坏了他自然的感受。比方说到了自然地探索性敏感的这个时期,我那天在跟胡萍老师讨论,为什么现在,就2000年后儿童手淫的现象就比以前要多得多,因为我是80年前就开始带孩子了嘛,接触了,从来没有,很少很少听到家长有这方面的焦虑,因为我们家长那个时候也是很清静的,后来到了2000年……(杂音不清楚)
我们接着刚才的讲,如果是这样想的话,我们的教育和华德福的教育不同的在哪儿呢?一个人,如果我们希望将来这个人活的很好,我们看看需要哪些因素,比方刚才说的感受力,还有用一些行为、一些事情使孩子的灵魂保持在他的身体里,使这颗灵魂是平等、祥和的状态,这个孩子所有精神都带有他的灵魂的倾向。那么我们要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老师的状态应该是怎么样子?我们每天的节律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每天的课程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就要考虑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他的小包包长起来了,他在使用那个能力,我们就赶紧给他营造一个环境使他获得成长;他长得不好,对人类不好,我们赶紧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使他获得成长。
由于华德福对人的观点和李跃儿教育的观点不同,可能对这个节律、秩序的看法也不同。比方说,华德福会认为换牙是标志着怎么怎么样,从前世带来的全部退掉了,变成自己的东西了,如果这样应该怎么做。而李跃儿教育的看法不是这样的,李跃儿教育根据儿童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等人多年来对人类的研究、应该怎样用科学方法来建构儿童。所以说你这个观点呢,你对人是怎么解释的,你对人是怎么看的,这个观点会影响你对儿童的观察。那么这个秩序呢,可以说他是有秩序的,可以说他是没秩序的,就是这个秩序取决于你对这个孩子的理解和观察,在个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进行建构的。
玉米妈妈:
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大李你认为那些是我们特别缺乏的?
大李:
大家自己能不能算一算,哪些东西是咱们缺乏的,是咱们需要的,不管咱们缺乏,咱们成人缺不缺乏,咱们也要帮助孩子去建构起来。其实不累,你不要想着要去建构这么多东西你就觉得很累。
. 有的时候,你可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持续到你发现。主要是你的意识,主要是你意识到这个机会能帮助他建构哪些东西,而且你最近正在帮助,你要用多少时间帮助他建构这样的东西。比方说,我们要帮助孩子建构不焦虑。不要象好多男人一样,怕把机会浪费了,怕把父母的钱浪费了,怕自己得不到好的成就,反而一辈子带着沉重的枷锁,还不到四十岁、五十岁就累垮了。如果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儿子这样子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让我们的儿子不焦虑,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他建构起来比较有力量的灵魂,比较平和的、祥和的灵魂?我们就要在很多的细节上,很多的事情上。并不是告诉他:儿子我们要帮助你建构这样的灵魂!而我们用不告诉他的方式去做,经过六年或者七年这样去做,用很长的时间持续去做,我们的儿子就真的建构起这样的灵魂了。
大李:
如何让孩子建构起这方面的能力?情绪有好的情绪有不好的情绪。现在我们大家得想一想,作为一个人,我们不是说建构情绪,情绪它是一个自然的东西,就象我们人有鼻子眼睛一样,情绪也是这样的。不是建构起来的,是自然产生的,所以情绪不存在着建构问题,而是处理情绪的能力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良好的,灵魂是平和的,安祥的,当他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他就能够很好的处理情绪。所以说情绪是下一级的,高一级的在你的精神和灵魂。你的灵魂如果是有智慧的,有心力的,是一个幸福的灵魂的话,碰到能使你产生情绪的问题你就能很好地处理它,就不会被很多不良的情绪困扰,使它影响你的生活和你的身体,不使你的生活质量下降,所以说情绪的问题还是是下一级的。
玥来阅美:
我们是全力去给孩子创造一个建构环境,还是培养他们自我建构的能力?
大李:
儿童的一大特征就是自我教育、自我建构,你只要给他环境,他就自我建构了。只不过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在关键的点上需要你来帮助一下。我们只能帮助孩子建构,而不是我们给孩子去建构。
我们成人能不能找到什么地方该帮,什么地方不该帮,而且你能看清楚他正在建构哪个方面的能力、哪个方面的特质。比如说美的感受力,本来他就有感受力,当他出现感受的状态的时候,或者你有这个意识的话,你就会给他营造很多使他能够产生这种感受力的机会,或者是他的感受力去感受美的或者不美的,好的或者不好的。这个美又是什么?是不是就是那种柔美的,古典的,古希腊的,或者是甜美的,这样的东西才叫美呢?这个美还有个标准问题和价值问题。
如果你把你的孩子搞成你认为那是美的,象我们以前的一个蝴蝶妈妈,按照她的想法给孩子塑造美感,结果把孩子搞成非常造作矫柔的。每天都扭来扭去伸着一个手指头,做出各种姿态,每天任何时候都象在舞台上一样。如果她的妈妈认为那样是美的话,那么她就会给孩子建构成那个样子,这个孩子将来就会很成问题。实际上我去年回老家的时候碰到她,她的孩子该上二年级了,还是上不了。
××妈妈:
这个帮是不是提供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