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晨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阅读] 受不了了,必须变老:我也来抄书-----这才是中医、古代的医生、神医这样看病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941#
发表于 2014-11-20 15:49:49 |只看该作者
  做个什么样的医生
  在四十几岁的时候,吴鞠通已经打下了自己的事业基础,学问有了,临床经验有了,也开始着手写自己的著作了,一片大好前程在等待着他,那么,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呢?
  京城,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各地的精英纷纷涌入,权利和财富在这里聚集,路上车水马龙,路边高楼大厦,夜晚到来以后,各处灯红酒绿、衣香鬓影,总之一个时代最富诱惑力的事物都会在京城出现。
  很多知识分子在进入京城后很快就被这种奢华给俘虏了,最终变成了以能够吃到正宗的法国奶酪而欣喜,以能够参加某部长级的私人晚宴而自豪,以能够入住二环内的某著名小区而若狂。
  吴鞠通呢?吴鞠通该怎样选择他在北京未来的生活呢?
  

Rank: 6Rank: 6

942#
发表于 2014-11-20 15:50:04 |只看该作者
 吴鞠通环顾了周围的医生们,发现他所处的环境并不是非常好的,原因是:当时的医生市侩气太重了。
  当时的北京医界,竟然把行医称为“做买卖”,估计很多医生在看到患者的时候,脑子里想得都是如何在二环内再搞一套复式的房子,或者换一最新款的马车,反正想得不是患者身上的病证,这就出现了想尽方法抬高自己身价,然后提高诊费的现象,甚至有身价达到一天的诊金要三百金,少一分都不去的医生(竟有非三百金一日请不至者)。
  另外还有门派之争也比较严重,这跟武林有得一比,好像都觉得自己的是正宗门派,贬低其他人,在大家一起会诊的时候,有人批评几句,就“怒发冲冠,几有不顾而唾之势”,这样的同志在当时也是比较多的,他们最坏的毛病就是排挤别人,看到有比较突出的,就大家一起诽谤他,当时的北京城不是没有好医生,有个名医叫黄元御(比吴鞠通早几十年),就被这帮人给排挤得很狼狈。
  但是这些都没有第三种严重,最后这种是最要命的,就是不思进取型的,这帮兄弟可能是做其他的买卖赔了,于是就搞医来了,但是绝对的不爱学习,就是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看几本教材就觉得够了,古代典籍是基本不看,问《伤寒论》的条文张口结舌背不出来,《黄帝内经》几乎全部看不懂,该用泻法的时候他用补法,该用补法的时候他用泻法,给中医丢脸的基本上是这帮人。

Rank: 6Rank: 6

943#
发表于 2014-11-20 15:50:15 |只看该作者
 当然,当时北京一定不会全部都是这路医生,但是绝对是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这种环境下,吴鞠通该怎么做呢?
  吴鞠通比别人都缺钱,因为自己家里一直是贫穷的,正是因为贫穷,自己才无法继续读书,早早地就来到了北京打工,但也正是因为自己曾经贫穷过,所以他了解穷人的苦衷,他说:“盖病者不尽财翁”,意思是说患者不都是大富翁,您跟他收每天三百金的诊费,这不是要人家命吗?贫病交加的滋味您就不会体谅一下吗?
  吴鞠通在被周围的这一切刺痛了以后,他在心里默默地确立了自己行医的准则,这些准则在许多年以后,在他步入了老年的时候,他给写了下来,收录在《医医病书》这本书里,使我们现在能够看见吴鞠通是用什么样的信念来约束和鼓励自己的。
  

Rank: 6Rank: 6

944#
发表于 2014-11-20 15:50:23 |只看该作者
 在书中,他论述了道德修养对于医生的重要性,此段话我给全部收录如下:“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有德者,必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油然而出,必力学诚求其所谓才者。医也,儒也,德为尚矣。”
  吴鞠通的意思是:医生的精神境界很重要,如果道德修养差,即使技术再好,也可能最终沦为牟利或者其他事情的工具(吴鞠通说得比较重,他说“断无可成”),而一旦你的境界提高了,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那你也一样会去拼命追求技术的,而这样的技术,才能最终成为救人的利器。
  然后,吴鞠通着重提出了要不断学习的概念(就是现在的继续教育的概念),他告诫医生一定要学习五运六气等基础知识,还要多读古代的经典,他说“今人不读古书,安于小就,得少便足,囿于见闻,爱简便,畏繁重;喜浅近,惧深奥,大病也”,他还说古代典籍中的“《神农本草经》、《灵枢》、《素问》、《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易经》、《诗经》、《周礼》、《礼记》,皆不可不读者也”(当然,我们很自豪地说,后世这些经典中还要加入他自己写的《温病条辨》)。
  

Rank: 6Rank: 6

945#
发表于 2014-11-20 15:50:36 |只看该作者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很多对医生的要求,都特实际,各位有机会可以自己拿来《医医病书》来参看。
  您该问了,别的经典读读是应该的,这《诗经》是个文艺作品啊,读它做什么呢?原来,除了“诗以言志”之外,读这样的作品可以体察人情啊。我们前面讲过,吴鞠通特别重视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开导,他在《医医病书》里就提出了这个思想,他说治疗内伤病必须要祝由。
  什么是祝由?一般我们的解释是:祝由是一种靠符咒来治病的方法。比如画个符,什么时辰贴在墙角的什么地方,这样的方法,过去医生里用得还比较多,现在基本没人用了。
  难道吴鞠通说治内伤病要画符?错了,吴鞠通说,什么是祝由,祝就是告诉的意思,由就是病的由来,祝由就是给患者解释病的由来的意思,绝对不是什么贴符咒。
 

Rank: 6Rank: 6

946#
发表于 2014-11-20 15:50:47 |只看该作者
  吴鞠通说,看病时一定要把患者的病证的由来,告诉患者,解释清楚,不让他再犯类似的错误(比如爱吸烟最后伤了肺,一定要告诉他不要再吸烟);不但这样,还要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察觉他们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然后“婉言以开导之,庄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其心悦情服”,这样看病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他说,对于“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救人之苦心,敢以质之同志。”
  从治病,到治心,吴鞠通都为患者想到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呢?在别的医生抬高身价,要挟病人以重金的时候,他却在给患者费尽口舌地解释着病情;在别的医生三言两语就打发走一个患者的时候,他却在苦口婆心地、慢慢地开导着患者的思想情绪。
 

Rank: 6Rank: 6

947#
发表于 2014-11-20 15:51:03 |只看该作者
 终其一生,坚持自己信念的吴鞠通都被周围嫉妒的医生们孤立着,这帮医生自己不努力进取,被吴鞠通批评后却怀恨在心,他们经常到患者的家里说吴鞠通的坏话(至病家交口訾君),到后来,吴鞠通除了汪廷珍等几个朋友,甚至到了几乎没有可以说话之人的地步(无可语者)。
  在行医的道路上,他似乎是一个孤独者,他走着与其他人不同的方向,他的周围似乎很黑暗,他自己在秉持着心中的一点烛光在前行着。
  但是,大道不孤,他手中的这点光亮,照亮了患者的人生。
  也照亮了后世我们的心灵。
  如今,那些医生们所追求的房子和马车早已经灰飞烟灭了。
  但是吴鞠通,却为我们留下了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温病条辨》,光照千古。

Rank: 6Rank: 6

948#
发表于 2014-11-20 15:51:20 |只看该作者
拜访针灸高人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吴鞠通真就孤独得只剩自个儿一个人了,他的这种作风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的,同时,只要是有一颗诚挚之心的医生,还是很容易与他成为朋友的。
  这不,有一位搞针灸的郏芷谷医生,就最终成为吴鞠通的终生好友。
  这事儿要从一个叫胡沄的读书人谈起。
  

Rank: 6Rank: 6

949#
发表于 2014-11-20 15:51:43 |只看该作者
  这位也是一个打小身体就弱的主儿,家里给请医生服了药,越服越不好,后来长大了到北京参加会试,干脆就不服药了,开始练习射箭。这样身体还算恢复了一点,但较正常人那还是差。
  回到老家后,又找了医生,这位医生也不知道怎么给补的,反正是把胡沄越补越胖,整个儿变成了一大胖子,但自个儿觉得却更虚了,没事儿就不爱动弹,喜欢躺着,口渴,心悸,泻肚子,喉痹,还很倒霉地患上了痔疮。
  等到公元1816年,再次进京,在来北京之前,周围的人就告诉他,到了北京就别看病了,北京没有什么像样的医生(人言北京无医),可见当时这帮庸医把北京的医疗水平折腾成什么样了,于是胡沄到了北京就真的没有找什么医生。
 

Rank: 6Rank: 6

950#
发表于 2014-11-20 15:51:53 |只看该作者
 说来也巧,就在第二年,胡沄在一个叫觉罗毓的朋友的家里见到了吴鞠通,两个人聊得非常的投机,胡沄后来记载说吴鞠通聊天非常豪爽(论甚豪),古往今来的事情都特熟悉(上下古今了如指掌),特能侃,就这么着,两个人就认识了。
  吴鞠通当着胡沄的面倒是没有说什么,估计回家琢磨了半天,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就对觉罗毓说了:“这位胡同志太胖了,还那么爱吃肉,我判断以后会患中风的啊,你哪天把他找来,我再好好给看看吧。”
  觉罗毓一听,觉得事情不小,于是就赶快告诉了胡沄。
  胡沄心里也是一惊,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于是就赶快登门,找吴鞠通给瞧瞧。
  见面后,吴鞠通给胡沄费尽口舌地分析了一通,胡沄点头称是,但是回过头来,胡沄并没有找吴鞠通看病,为什么呢?心里还是没有彻底的相信吴鞠通(然亦未敢遽信也)。
  有的时候患者的确是比较谨慎的。
 

Rank: 6Rank: 6

951#
发表于 2014-11-20 15:52:03 |只看该作者
等又过了一年,胡沄的看法就开始改变了,原来,在这一年里,他亲眼看到了吴鞠通给别人看病,那是看一个好一个,这下才彻底的相信,原来人家是真的有学问啊,敢情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了,于是重新坐下来,认真地听吴鞠通怎么分析自己的病情。
  吴鞠通也不客气,对胡沄说:“这样吧,想让我给看病,首先你要把肉给戒了。”
  胡沄一听,啊?不吃肉?那吃饭还有什么意思啊?但转念一想,既然找人家看病,那就要听人家的啊,得,既然你说了,那我就戒,反正全听你的。(这的确不容易,现在很多患者明知道自己有问题,打死也不戒肉)
  然后吴鞠通就开始开方子治疗,果然,没服多久,疗效就出来了。
  

Rank: 6Rank: 6

952#
发表于 2014-11-20 15:52:17 |只看该作者
 就在这年冬天,吴鞠通请胡沄做为自己的二儿子和女婿的老师,于是治疗的就更加频繁了。
  到了第二年,胡沄的妻子在老家患了寒痹,吴鞠通就开了方子,胡沄拿着方子玩命地跑回了老家,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当地的医生一看到吴鞠通的方子就不让用(估计这医生是娘家的人请的),胡沄此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妻子没有多久,就死去了。
  此时的胡沄是欲哭无泪啊,这份儿后悔啊,安葬了妻子后,他手里拿着吴鞠通那份没有派上用场的方子,一路流着眼泪就回到了北京,一见到吴鞠通就放声痛哭,然后倒地便拜。
  吴鞠通愣了,这是要干什么?
 

Rank: 6Rank: 6

953#
发表于 2014-11-20 15:52:26 |只看该作者
  胡沄说:“这年头不懂医实在是不行啊,这个世界上的庸医太多了,我要跟随您学习医学,请传授给我吧!”
  这种由于自己不懂医,最终失去亲人的滋味,那吴鞠通是最清楚啊,于是,他就点头答应了胡沄的要求。
  然后,吴鞠通对胡沄说:“你的身体,由于病得太深了,药物的力量很慢,我想让你快些好,就需要针灸来配合治疗,可是我的针灸水平没有那么高,现在有一个叫郏芷谷的医生,据说从天台山的高僧那里学的针法,很厉害,在北京行医呢,哪天我带你一起去拜访一下。”
  于是,二人选了个日子,来到了郏芷谷的诊所。
 

Rank: 6Rank: 6

954#
发表于 2014-11-20 15:52:39 |只看该作者
 郏芷谷一听,嘿,还有这样的医生?一般的医生互相诋毁还来不及呢,都争着说自己比别人强,这位这么大的名头了,还来登门拜访?那就快请进来吧!
  于是吴鞠通和胡沄进得屋来,说明了自己想让郏芷谷医生配合治疗,郏芷谷一听,这好啊,为了患者,我一定配合啊。
  敢情人家也是一个境界高远的人啊,这下吴鞠通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于是立刻与郏芷谷医生订交,两人从此成为了一生的好朋友。
  在两位高手的配合治疗下,没多久,胡沄的一身病痛从此就消失了,自己在医学方面的造诣也日有长进。
  

Rank: 6Rank: 6

955#
发表于 2014-11-20 15:52:50 |只看该作者
 这位胡沄的故事并没有到这里结束,若干年后,胡沄中了进士,正等着分配工作呢,忽然接到家里的信,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于是连忙往家里跑,结果还没等到家,母亲就去世了,回到家里,悲痛之余,一看自己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也早已是卧床不起了,忙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一点都不知道?家里人告诉他,父母怕耽误他备考,就禁止所有的人告诉他自己生病的消息,所以病了这么久,到最后母亲病危了才告诉他!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胡沄听了,眼泪喷涌而出。
  等到擦干眼泪后,他开始坐下来,给父亲诊脉,把吴鞠通传授给他的医术全都用上了,他先让父亲戒肉,不要再服用任何补药,然后开了消痰之药,在几个月后,他的父亲的身体就基本恢复了,能够拄着拐杖出门,一直又活了四年后才去世。
  后来,这位胡沄帮助吴鞠通做了许多工作,他把吴鞠通出版的《温病条辨》又校对了一遍,还给吴鞠通写的《医医病书》写了序言。
 

Rank: 6Rank: 6

956#
发表于 2014-11-20 15:52:59 |只看该作者
 然后我们回头来再表吴鞠通这边,他仍然和郏芷谷医生配合,又治疗了一些患者,我再来举个例子吧。
  这有一位姓陶的同志,六十八岁了,患了中风,左边的肢体拘挛,舌头也不灵活了,一看舌头,是肿的,无法说话,舌苔是白色的,不能喝水,一喝就呛。
  吴鞠通判断,这是个夹痰之实证啊,各位,中医所说的痰可不单单是您嘴里咳嗽出的那个,中医把身体内部粘稠的、流动不畅的体液都叫做痰,这个患者的病前面的医生给治疗错了,他上来就用补药,结果痰是越来越重。
  怎么办啊,吴鞠通确定了治疗方法,先开肺气,方子是:生石膏、杏仁、桑枝、茯苓、防己、通草、姜半夏、广陈皮。
 

Rank: 6Rank: 6

957#
发表于 2014-11-20 15:53:14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子我给各位说说,首先方子里面包含了化痰的二陈汤,其中姜半夏、茯苓、陈皮就是,只差一个甘草没有放上,方子里面生石膏的用量最大,用到了四两,为什么这中风要用生石膏呢?原来,这个患者的体内一定是有热的,吴鞠通没有记载脉象,但一定是数脉,因为患者的舌头肿着,所以我们判断是有热,用了生石膏可以透热外出。
  用杏仁是开肺气的,肺气开,全身的水湿才能散去,而茯苓、通草、防己都是泻水湿的,而桑枝是通络的,它对于风湿引起的经络不通有特殊的效果,一般在治疗风湿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它。
  这个方子的用药模式,吴鞠通自己称为“辛凉开水道法”。
  这个方子熬好了以后,就给患者一点一点的灌,结果一付药以后,陶同志的喉咙就开了,能够喝水了,七付以后舌头的肿就消了,恢复了原状,服了二十付以后,各种症状都有所缓解。
  但是,肢体的情况还没有好转,而且还是不能说话,这可怎么办呢?
  吴鞠通说:“这是经络中有顽痰阻塞啊,一定要用针灸来治疗,我带你们去找一个高手吧。”
 

Rank: 6Rank: 6

958#
发表于 2014-11-20 15:53:27 |只看该作者
 于是,吴鞠通就又带着患者的家属来请郏芷谷医生了。
  郏芷谷医生一看,你吴鞠通又亲自出面了,这我可一定要去啊,就随着大家来到了患者的家里。
  这位郏芷谷医生还真不是盖的,本领那叫一个高,他拿出针来,在患者舌头上的中泉穴来了一针,然后拔出针来放血,流出了黑紫血半茶杯,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次看到这里,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原来只见针孔处好像还有东西没有出来,仔细看,像一条蚯蚓似的,于是郏芷谷就让陶同志的儿子拉住这个东西,往外拔,结果是越拉越长,最后拉出了七八寸一条像是粉条一样的东西,跟痰似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然后,郏芷谷医生在患者左臂上的支沟穴扎了一针,直透内关穴(支沟穴,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在腕横纹外侧上三寸;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腕横纹内侧上两寸),这两个穴位一个在胳膊的内侧,一个在外侧,如此从胳膊外侧的穴位扎入,从内侧的穴位透出,如此扎法叫做透刺法,这样扎可以沟通阴阳二经的经气,更好的疏通经络。
  同时,郏芷谷医生还在患者的左手背上的三条阳经的络脉处扎了十余针。
 

Rank: 6Rank: 6

959#
发表于 2014-11-20 15:53:37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当时针灸的过程,在扎过了针灸以后,吴鞠通自己记载到“以后用药,日日见效”。于是他就把前面方子中的石膏减少了一半,就是用到二两,等服用到七十多付的时候,我们老陶同志就能够自己拄着拐杖走了,服到九十几付的时候,已经自己能够上轿出门了,而各种症状也都没有了。
  后来,郏芷谷医生在甲申年(公元1824年)去世了,那个时候吴鞠通也六十七岁了,吴鞠通痛失了一位共同战斗的好友,悲痛异常。
  遗憾的是,这位郏芷谷医生如果没有吴鞠通等人的记载,似乎就找不到什么资料了,连个生平我们都不知道。但是透过这些医案,我们似乎仍然可以看到,一位虚怀若谷、兢兢业业的医者的形象。
  尤其是他们两人的友谊,翻开书,触摸着书上的字句,我们似乎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温暖。
 

Rank: 6Rank: 6

960#
发表于 2014-11-20 15:54:01 |只看该作者
保胎秘方
  我们在吴鞠通的医案里,总可以看到这么个方子,叫“专翕大生膏”,经常用,这是个什么方子呢?原来,这是一个保胎的方子,这绝对是吴鞠通的独门心得啊。
  有一类妇女,总是容易流产,而且很多都是在怀孕三个月左右的时候,现在这类患者也很多。
  当年,就有患者找到了吴鞠通,想让他给调治一下,希望能够生出一个健康的小宝宝来(这个希望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头尤其重要)。
  这不,有位姓范的二十八岁的青年妇女就找到了吴鞠通,这位已经流过三次产了,还特巧,每次都是怀到三个月的时候,这可把她的家里人给急坏了:这哪儿成啊?这么下去岂不是要绝后了吗?
  婆婆给脸色那是一定的,连一向对自己很好的老公都开始闷闷不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4 11:43 , Processed in 0.0282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