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晨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阅读] 受不了了,必须变老:我也来抄书-----这才是中医、古代的医生、神医这样看病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421#
发表于 2014-11-6 16:08:24 |只看该作者
可是许叔微却高兴不起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许叔微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那三个医生会把握不准汤证呢?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大家只要翻开许叔微的医案《伤寒九十论》,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许叔微有时几乎成了救火队员,到处去纠正前医的错误诊断。
  这要搁一般人,别的医生笨,自己心里高兴着呢!好啊,这帮人越笨越好,这样我的名声就越来越大,找我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我才不管他们怎么提高呢!
  可人家许叔微担心的却是这些医生的水平,“能够治好病的医生越多越好啊!”——这是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的想法。
  可是怎么才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呢?
  许叔微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大家打破脑袋都想不出的办法:编歌谣。
 

Rank: 6Rank: 6

422#
发表于 2014-11-6 16:08:40 |只看该作者
 写到这里,各位一定开始无比好奇了吧,歌谣?难道许叔微解读《伤寒论》的奥秘居然会用歌谣的方式?玩笑开大了吧!
  不是开玩笑,我们的许叔微同志回到家里,展开纸墨,开始像一个幼儿园老师备课一样,把自己学习《伤寒论》时总结出的辨证方法,用歌谣的形式给写了出来。
  许叔微不愧是高人,写歌谣都写出了大名堂,这个歌谣后来出版成为一本书,叫《伤寒百证歌》,成为学习《伤寒论》的一部经典著作(现在书店有卖的)。
  各位一定非常急切地想看看这个歌谣到底是什么样的吧?
  好的,让我们来看看许叔微同志写的科普读物吧,我给各位节选几句,让大家参观一下。
  在论述如何识别病位在里的“里证歌”中,许叔微告诉大家:“不恶寒兮反恶热,胃中干燥并潮热,手心腋下汗常润,小便如常大便结,腹满而喘或谵语,脉沉而滑里证决。”当然,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这都是在告诉大家,您不是觉得自己无法识别里证的辨证方法吗?没关系,只要您把这个口诀记住,到时候一背,这个口诀就会提醒您,这个患者可能是个里证。
  在每段歌谣的旁边,他还写下了大量的注释,来告诉大家具体的理论根据。
  写好以后,许叔微放下笔墨,撸起袖子,走出家门,开始了他的声势浩大的推广歌谣运动。
  到底该怎么宣传呢?当然,许叔微不能站在路边像派送小广告似的来搞这个事情,其实最佳的宣传地点就在诊疗过程中,在患者的床边。
 

Rank: 6Rank: 6

423#
发表于 2014-11-6 16:11:03 |只看该作者
比如,有这么一位叫莫子仪的人病了,患得也是伤寒,已经有七八天了,现在他出现的这个症状实在是比较可怕——发狂。就是六亲不认,不但不认,还狂躁不已,说胡话,摔东西。这下家里可吃不消了,这可不像别的人,患了病了老老实实在床上一躺,慢慢养着,这位是满地走啊,你不招他他还惹你呢?没办法,赶快请医生吧!
  先是请了一位医生来,这位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追着患者跑,冒着挨打的危险才给患者诊了脉,脉微而沉,再看这位患者,身上的皮肤微微地有点发黄,于是医生判断,这是“热毒蓄伏心经”啊,应该用铁粉、牛黄等重镇清心之品治疗。其中的铁粉在中医叫做“生铁落”,是什么呢?就是铁匠在打铁的时候溅起的铁花,落到地上冷却后形成的铁粉,《黄帝内经》里认为此物有重镇心神的作用,对于狂躁有疗效,后世也有一些用此物熬水入药最终取效的医案记载。
  但是显然这次并没有效果,患者的狂躁如故。
  这下家里面傻了,这怎么办啊?不能让他这么下去啊,再这么砸下去家里岂不是要宣布破产了?干脆,在把许叔微先生请来吧,听说这位不但瞧病不收钱,还医术高超呢。
  于是请了许叔微来。
  许叔微到了以后,先是等患者安静的时候,按了按患者的肚子,他这手一搭到肚子上,心里就明白了,这位肚子的皮肤冰凉,感觉手下硬硬的,肚子是胀满的,稍一加劲患者就喊疼。
  “小便畅快吗?”许叔微问患者家属。
  “小便很通畅。”家属回答。
  “明白了。”
  然后再次诊了脉象,仍然是微而沉。
  “怎么办啊,许先生?”患者的父亲问,话音未落,一低头,一个茶壶飞过,碎在对面墙上,然后抬起头,急切地望着许叔微。
  许叔微拉着大家到了另外的屋子,对他们说:“这是一个瘀血证啊,仲景说:‘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为无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就用仲景的抵挡汤。”(抵挡汤,《伤寒论》中用来治疗下焦蓄血的方子,其中药物组成为活血化瘀的水蛭、虻虫、桃仁,和兼有通下作用的大黄)
  于是到药铺抓了抵挡汤,给患者服了下去。
  当服到第二副药的时候,患者“下血几数升”(这是离经之瘀血排出了),然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患者开始不狂躁了,安静了下来,再接着,出了一身的汗。
  这个病居然就这么好了。
 

Rank: 6Rank: 6

424#
发表于 2014-11-6 16:12:14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中医里面典型的上病下治的医案,病的表现在上面,心神狂乱,但是问题的症结在下焦,治疗好了下焦,那么上面的病也就好了。
  大家都一边拍手一边冲患者惊呼:“天啊!太神奇了!你怎么这么快就好了!”
  患者好奇地看着大家:“出什么事了?你们怎么都显得那么狂躁呢?”
  虽然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先前给患者诊病的那个医生却很沮丧,自己的医术怎么不灵呢?为什么自己就辨认不出这是个下焦蓄血证呢?
  正在想着,只觉得有人牵自己衣服两下,一看,原来是许叔微。
  “啊?许先生找我何事?”
  许叔微:“你先出来,来,我教给你一段歌谣吧!”
  医生:“啊?歌谣?老大,刚才我已经很难堪了,难道,你真的觉得我的智商很低吗?”
  许叔微:“哪里,只是我编的歌谣而已,我读,你听听。”
  医生困惑中:难道这是一种最新出炉的羞辱方法吗?
  许叔微:“蓄血如狂脉沉微,但欲嗽水不咽入,小腹满硬小便利,不发寒热大便黑。怎么样?能记住吗?”
  医生:“啊?这是什么?”
  许叔微:“这是蓄血证的辨证要点啊,你只要背下来了,下次可以有个提醒作用啊。”
  医生恍然大悟:“哎呀许先生,我明白了,您可真是高啊!多谢指点了!”
  许叔微:“没有关系,这个是我抄写的《伤寒百证歌》,你拿去吧,仔细读读,会有收获的。”
  医生:“许先生真是宅心仁厚啊。”
  许叔微诚恳地望着这个医生,说出了告别的话:“哪里,我只是希望,你以后做一个好医生,再见了。”
  这个医生手中捧着《伤寒百证歌》,目送许叔微远去,心中充满了温暖。
  他很好奇,在这个充满了竞争的世界里,能够如此无私地帮助别人的人,他有着怎样的一颗心呢?

Rank: 6Rank: 6

425#
发表于 2014-11-6 16:15:26 |只看该作者
 就在许叔微为患者诊病的时候,国家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北宋政府倒台了。
  倒台的原因当然我不用说,地球人都知道了,是大金国攻破了汴梁,把北宋皇上的老巢给一窝端了,连徽宗、钦宗带后宫嫔妃公主全给掳走了,惨烈之极。
  这事儿对当时的读书人影响,不能说是影响,应该说是刺激,简直太大了,自己的皇上被人家给抓走了,这,这算是什么事儿啊?!这简直是饱读孔孟之道的学子们的奇耻大辱。
  随即,南宋政权建立了,举国上下皆寄希望于新皇帝赵构,盼望早日恢复中原。
  这一年,许叔微四十七岁了。
  但是,爱国之心是不分年龄的,大家应该记得,陆游临老了还让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
  许叔微也不例外,他的心情激愤不已,总觉得该为国家做点儿什么。

Rank: 6Rank: 6

426#
发表于 2014-11-6 16:17:05 |只看该作者
 老天爷仿佛是觉得这样还不够乱,又加上了流寇的骚扰。
  侵扰许叔微家乡的流寇是以一个叫张遇的人为首的队伍。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这个张遇团伙,宋朝官方记载当然是叫做“贼”,但是队伍里面显然有农民起义的色彩,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就是有这样的特点,那就是成份复杂,溃军和农民起义者混在一起,张遇这个人本来是河北真定(就是李东垣的家乡)的一个马军,估计属于军棍一类的人物,后来看到时局较乱,就趁势起兵,带着队伍一路辗转,就来到了许叔微的家乡,他的队伍号称有两万余人,军纪很差,攻陷了哪个地方就开始烧杀劫掠,单从这点上来看,我宁愿把他定位成“流寇”。后来这支队伍在接受招安后,由于继续抢劫,被韩世忠给收拾了一下,把众将官杀了几十人,老实了,从此收编入韩世忠的队伍。
  南宋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张遇还没被收编呢,还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流寇,他们从北方一路杀来,直奔许叔微的家乡真州。
  老百姓紧张极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宋军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大家估计,城池是估计守不住的了,但是又能够往哪里逃呢?你能保证刚逃到那里,贼人就不会马上攻打那里吗?
 
在那些动乱年代,那些枭雄们金戈铁马、指挥江山,可实际上最倒霉的是老百姓。
  那些枭雄们得到了后世的盲目崇拜,很多人说一看到他们的故事就血脉喷涌、兴奋异常,实际上,乱世真的来了,可能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到时候要带着老婆孩子跑路啊。

Rank: 6Rank: 6

427#
发表于 2014-11-6 16:22:56 |只看该作者
许叔微此时在做什么呢?还能做什么?还是给大家看病呗,只不过,这时来看病的人群中多了很多宋军军士。
  古代医案中记载治疗军士的并不多见,机会难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顺便也分析一下宋军的军力吧。
  这个时候乱得很,真是好人心惶惶,每个家里都在打包袱,把值钱的东西收拾起来,准备藏到难以找到的地方。路上官军的马队跑来跑去,这是守备官军在调动,大家都从门缝里向外张望,想得到点前线的消息,实际上,此时张遇距离这个还有些距离,但是进兵的方向却是这里。
  一天,有人拍打许叔微家的门板,许叔微打开门,看见几个人抬着一个官兵,忙问是怎么回事?
  来人告诉他,这是从前线宣化镇(这不是河北的宣化,而是真州边上的一个小镇)部队撤下来一个病号,是个军士,患了伤寒五六天了,宣化镇上没有医生,就跑到真州来找许叔微了。
  许叔微请大家进了屋子,随便问了问前线怎么样了?张遇打过来了吗?然后诊了脉,脉象洪大而长,再问了问患者的症状,是大便多日不通,身上发热,没有汗。
  许叔微说:“这是个阳明证啊,需要使用泻下的办法!”
  患者家属听了吓一跳,说:“这位患者都七十多岁了,使用泻下的方法不合适吧。”
  看看吧,连七十多岁的人都当兵去防御敌人了,可见宋军队伍的质量不怎么样。
  许叔微说:“恐怕只有这样的办法了,现在‘热邪毒气并蓄于阳明’,不管多大年龄,不泻下不行啊。”
  患者家属只好答应了,于是许叔微给开了大承气汤。
  过了半天,患者什么反应没有(半日,殊未知)。
  许叔微这个纳闷啊,不对啊,看他这个体质,该泻下了,怎么还没反应呢?
  于是又诊了脉,问了病证,居然病情一点儿也没改变。
  想个片刻,许叔微突然明白了,问患者家属:“药都喝了吗?”
  家属:“报告许先生,我怕他的身体受不了,只给他喝了半副。”
  好嘛,许叔微一看果然如我所料啊:“马上再服一副,这样吧,这次我亲自监督,喝下去为止。”
  这回可逃不掉了,在许叔微的眼皮底下,就把这一副药灌了下去。
  没多久,患者就喊着要去厕所,然后就开始泻下了。
  泻了以后,全身微微出汗,一摸,温度已经降下来了,其它痛苦的症状也消失了。
  第二天的时候,还想跟许叔微要补药补补呢,许叔微告诉他,这个时候不能补,怕邪热未清啊,只需要喝些粥调理一下就可以了。
  这位七十多岁的军士好了以后,又回到宣化去守备去了。
 

Rank: 6Rank: 6

428#
发表于 2014-11-6 16:23:26 |只看该作者
第二年,就是公元1128年,戊申年,在正月的时候,张遇的队伍直奔真州杀来,在城外就和宋军交战上了,打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城内也乱了,百姓有的帮助宋军守城,有的运送物资,总之你看街道上都是来回奔跑的人群,和一张张慌乱的脸,往日宁静的生活状态被彻底打破。
  到许叔微这里来寻求救治的人更多了,很多都是从前线下来的。
  这个时候,有一个宋军军士被张遇的部队俘虏了,很倒霉,张遇这帮人安置俘虏的地方很特别,是把俘虏给塞在小船的甲板下面(置于舟艎板下),这绝对不是人呆的地方,估计就是平时打上来鱼放鱼的地方,这位老兄被塞在这个甲板下面就没人管了,窝在那里,这份遭罪。
  好在这位老兄是个机灵人,后来看到个机会,居然从那里跑了出来,逃回到了真州城内。
  自由万岁!这位老兄终于体会到了自由的快乐,于是开始狂吃——估计已经饿晕了,然后脱下衣服找虱子,估计在甲板底下被这帮寄生虫给咬惨了。
  结果第二天,开始发烧了。
  先请了位医生,这位医生一分析,饿了几天,然后狂吃了一顿,甭问啊,这是有食积啊,使用泻下之法吧,于是开始开了泻下的方子。
  结果泻是泻了,病没好,罪白遭了。
  又请了位医生,一听说患者曾经脱衣服找虱子,好嘛,这可是正月里啊,甭问啊,这是外感风寒啊,应该发汗。于是就开了发汗的方子。
  汗也发了,病还是没好。可是再经过这两位医生的治疗后,患者开始感觉精神困顿,而且还开始喘上了,呼吸很费力,可把两位医生吓坏了。
  没办法,只好请来了许叔微。
  许叔微诊断结束,没说别的,只是背了段《伤寒论》的条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两位医生愣了,心想:什么意思?不说是什么病,口中念念有词的,这是干什么啊?好像是在背诵《伤寒论》条文呢吧?
  一位稍机灵点儿的马上反应过来了,噢,这是说这个病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呢(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中的方子,用来治疗风寒引起的肺气上逆之证)。
  另外一个也反应过来了,可是仍有些疑虑:“这个桂枝我可没有用过,这味药是不是太热啊,能治疗喘症吗?”
  许叔微也不客气,直说了:“各位来看看仲景方子的疗效吧。”
  于是抓了药,熬好给这位老兄喝了,只喝了一副,就不喘了(一投而喘定)。
  再喝了第二副以后,患者开始微微地出汗,到了晚上,身上热就退了,再一诊脉,脉象已经平和了。
  两位医生傻了,张了半天的嘴,最后由衷地感慨到:“不知仲景之法,其神如此!”
  许叔微告诉他们:“仲景之法,岂诳惑后世也哉!”
  然后勉励两位医生,等战乱过去了,二位好好研究一下《伤寒论》吧,这里面可以汲取的东西很多呢,如果研究中遇到了问题,还可以看一看这本歌谣集《伤寒百证歌》,来,这本书,送给你们了。
  两位医生的嘴张得更大了。
  从上面的医案我们也看出些端倪了,那就是宋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估计占不了什么优势。
  果然,没有多久,真州就被攻破了,张遇的军队进入了真州,开始了大肆烧杀抢劫。
  抢劫的过程我就没法儿说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历朝历代下来,中国的老百姓可能已经经历过以千万计数的抢劫了,每次这些军队打来打去,无非就是为了占有老百姓家里的那点可怜的财产,一旦攻下了一个地方,没说的,就是撒开人马,进入各家各户,值钱的东西拿走,能吃的家畜带走,年轻的妇女掳走,就是这些事儿。
  还是那句话,老百姓总是那个最倒霉的角色。
  许叔微呢?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动乱中,许叔微只是一个读书人,一点回天之力都没有。

Rank: 6Rank: 6

429#
发表于 2014-11-6 16:23:52 |只看该作者
他只是这些遭难的成千上万的百姓中的一个。
  许叔微为此悲愤不已。
  劫掠过去了,张遇的抢劫队伍如同蝗虫一般,直奔镇江府而去,他们的下一个抢劫目标是镇江,在若干天后,他们攻陷了镇江,又进行了一次规模类似的抢劫。
  此时,整个真州如同地狱一般,往日繁华的场面不见了,街上满目疮痍,到处可见被烧毁的房屋和无家可归的百姓。
  有的家里粮食被抢走了,全家已经很多天挨饿了;有的家里房子被烧了,一家人在露天的房子里忍受冬天的寒冷。
  被杀死的人也很多,每天都可以见到大批的送葬队伍,有的尸体无人认领,就堆放在露天位置。
  以上都是导致瘟疫爆发的致病因素,正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果然,没出多久,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席卷而来。

Rank: 6Rank: 6

430#
发表于 2014-11-6 16:24:22 |只看该作者
许叔微目睹这一切的发生,心急如焚,因为这些致病因素,他一个都清除不了,此时,他突然感到了做为一个老百姓的无奈,你的医术纵有通天的本事,可是面对那么多的百姓在露天的寒冬里挨冻,你也无能为力。
  我们完全可以想见,以许叔微那样的慈悲心肠,面对如此人间惨剧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在经历着痛苦的煎熬。
  怎么办?没有办法,许叔微痛定思痛,擦干了眼泪,挽起衣袖:做为一个医生,我能尽力做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吧!
  他先找到了药铺的老板,还好,劫匪并没有认为中药值钱,只是抢走了钱,却留下了药。
  许叔微对老板说:“此时瘟疫大行,老板请施舍些药来救人吧。”
  老板:“许先生您一向免费给百姓诊病,我们已经佩服不已了,现在您有这等请求,我们哪里能拒绝呢?”
  于是派了店员:“许先生前面给灾民诊病,你们后面就回店里抓药送去。”
  许叔微在谈了几家药铺后,就开始行动了。
  他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估计很多家都没有门了),对每家的瘟疫患者进行救治,大家一开始比较吃惊,咦?我们家没有请医生啊?我们已经没有钱付药费了!
  可是,当大家看到是许叔微来了的时候,都明白了,而且当听说草药也会免费送来的时候,大家都感激得流出了眼泪。
  在寒风里,从早晨到夜晚,从白天到黑夜,许叔微一直在忙碌着,身后药铺的店员已经轮换过几批了,可是许叔微却只有忍受着疲倦,咬牙坚持着。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再多坚持一会儿吧,没有时间了,随时都在有人死去啊,要快啊!一定要快啊!
  

Rank: 6Rank: 6

431#
发表于 2014-11-6 16:24:56 |只看该作者
王先生患瘟疫已经几天了,家里人虽然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
  这时,许叔微前来询问了:“你们家里有人患瘟疫吗?”
  大家都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马上回答:“有啊,在这里躺着呢?”
  许叔微:“我来给看看吧。”于是带着药铺店员进了屋子。
  患者家属居然还没明白过来呢,还呆呆地看着,倒是药铺店员给解释了:“我们许先生免费给大家看病,药也是免费赠送的!”
  一家人这才感激地作揖致谢。
  许叔微问了患者的病情,家人叙述,患者是身上发热,自汗,身体感觉沉重,连翻身都困难,总是昏睡。
  许叔微诊了脉,然后说:“这时风温病啊,需要用葳蕤汤合独活汤来治疗,开两副,明天这个时间我再来复诊。”
  店员记下,马上跑去抓药了。
  许叔微告辞,在走出这家的时候,他把眼睛闭上了片刻——他太疲倦了,只能用这种方式休息,然后,努力睁开眼睛,进入下一家。
  在进入一个人家的时候,许叔微意外地发现这家已经有个医生在诊病了。
  那个医生见许叔微进来了,马上上来打招呼。
  许叔微愣愣的,一时想不起这个人来。
  这个医生笑着说:“许先生您不记得了?在给镇东莫子仪治疗狂症的时候,您送给过我一本《伤寒百证歌》啊?”
  噢!许叔微这才想了起来:“您这是?”
  医生:“听说许先生在给瘟疫患者义诊,我虽然本事不如您,但也想效仿您为百姓做点儿事。”
  许叔微惊喜地发出了高兴的赞叹:“好啊,那就一起来吧。”
  他仔细地看看了那位医生的诊病过程,发现他进步很快,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于是告辞:“这里你处理吧,我去下面的人家了,再见。”
  医生抬起头:“许先生,再见。”
  许叔微刚要出门,那个医生突然叫住了他:“许先生!”
  许叔微:“啊?”
  医生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是吗?”
  许叔微望着他,用力地点点头:“是的,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朋友,这两个字,此刻温暖着两位患难中的医生的心。
  朋友,一定会再见面的!
  他们互相坚定地对望了一眼。
  然后,许叔微转身走了出去,进入到下面的一户人家去了。
  文献载:“建炎初,剧贼张遇破真州,已而疫疾大作,知可(许叔微的字)遍历里门,视病与药,十活八九”。

Rank: 6Rank: 6

432#
发表于 2014-11-6 16:25:23 |只看该作者
 他那些治病的记录,在他写的医案类的书《伤寒九十论》中,一一可以看到,各位有兴趣者,可以拿来阅读,此书在中医医案类书籍中,地位重要。
  慢慢地,瘟疫过去了。
  可是,许叔微的心却没有平静,他有的时候走出家门,望着千疮百孔的街市,心中悲愤不已,他想:国家如此动荡,造成千万百姓流离失所,我却每天只能治疗那么几十个患者,难道我不应该投身到更大的事业当中去吗?
  我们看到了,许叔微是从悲天悯人的角度出发的,想投身到挽救国运的事业当中去,相信这时当时许多读书人都在想的事情,这跟后来的鲁迅弃医从文有些相似之处。
  于是,在经过了好多天的思考后,许叔微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向家人宣布,他决心重新拿起举子业,考科举,进入政府,做一些能够挽救国家命运的事情。
  这个时候,正是南宋大将韩世忠在黄天荡围堵金兀朮的十万大军,将其一举击败的时刻,此时举国上下一片振奋之象,许多热血沸腾之人都在振臂高呼。
  然而,实事后来证明,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估计各位可能担心,如果许叔微从此不再看病了,那岂不是要失去一个好医生?
  请您放心吧,许叔微是不会停止看病的,相反,他在去赶考的路上,反而治疗了很多患者,很庆幸的是,这些医案都记录下来了,让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二吧。
 

Rank: 6Rank: 6

433#
发表于 2014-11-6 16:25:50 |只看该作者
比如他到了毗陵(现在的常州)去备考,结果学官(估计是教委的官员)中有一个人叫王仲礼的,这位王仲礼的妹妹病了,许叔微一听,没什么推托的啊,领导的妹妹病了,我去给瞧瞧吧。
 
 到了王仲礼家一看,他妹妹还病得不轻,患伤寒已经七八天了,现在躺在床上处于半昏迷状态,喘气的时候喉咙中发出痰声跟拉锯似的,牙关紧闭,眼睛半闭着,已经不认识人了,看这样子,很危急了。
  许叔微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病成了这样啊?”
  患者的母亲说:“刚开始得病的时候就很怪,白天没事,可是,一到了晚上……”
  许叔微:“到了晚上怎样?”
  患者的母亲压低了声音:“一到晚上,她就像鬼神附体了一样,开始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很吓人啊,许先生,您说,她是不是中了邪了?”
  神秘气氛开始在屋子里蔓延,几个家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恐惧的表情,显然这两天已经被吓着了。
  患者的母亲:“您要是不来,我就准备去把道士请来驱邪了。”
  难道,真的是鬼神附体?
  许叔微倒是很坦然,问:“刚得病的时候,她的月经是不是正好来了?”
  患者的母亲:“咦?这么隐秘的事你怎么知道?是来了,可是发烧了两天就自己回去了。”
  许叔微笑道:“哪里有鬼神附体,这叫热入血室证啊,仲景说过: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发作有时,叫热入血室。”(热入血室:指妇女患了外感以后,邪热进入了肝经血分或者胞宫,通常会引起神智异常)
  患者的母亲:“噢,原来不是有鬼啊!”
  许叔微:“不是有鬼,只不过前面的医生用错了药,导致痰涎上涌,现在我先用一呷散(一呷散,主药成份为天南星,为化痰之药)把痰去了,然后再调治。”
  于是给患者服用了一呷散,两个时辰以后,吐出了大量的痰涎,这时呼吸就开始通畅了,人也苏醒了。
  接着,许叔微给她服用了小柴胡加地黄汤,服用了三副以后,患者就好了。
  这下,请道士驱邪的钱算是省下了,患者的母亲很想把这笔钱转赠给许叔微。
  许叔微笑着回绝了:“我一生都不收患者的钱。”
  大家都晕了,天下还有这样的医生啊?!
  从此,常州的人也知道有这么一位特殊的医生了。

Rank: 6Rank: 6

434#
发表于 2014-11-6 16:26:26 |只看该作者
我这么写,可能大家会感觉许叔微就像我们现代的雷锋一样,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古代文献里没有这样的评价,我是把许叔微的医案按照年代给排列出来,然后与他的一生经历一一对照的,对照的结果就是这样,发现他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您还别不服,就他做的这些事情,您还真没法儿给我找出第二个人来。
  比如快要考科举了,在还有几天的时候,许叔微听说另外一个考生病了。
  这个考生叫彭子静,是从建阳来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患了伤寒。(同试有建阳彭子静得疾)
  您说这要不要命,等了那么长的时间,又是大老远的跑来,就是为了这一次考试,结果还没考呢,自己先躺下了。
  这就好比是现在,快要高考了,没几天了,结果考生生病住院了,您说这能不急人吗?
  这要搁一般人,早就躲了!为什么?这还用问吗,这个时候那可真是一刻值千金啊,谁愿意耽误这个时间来照顾别人啊,自己的前途全在这一搏上呢!而且,要是传染了自己,那岂不是更亏大发了!
  可是人家许叔微连想都没想,一听说有人患病了,马上就跑去救治。

Rank: 6Rank: 6

435#
发表于 2014-11-6 16:27:45 |只看该作者
得,这位许叔微估计是脑袋里就一根弦,让我们上去劝劝他吧!
  许先生,站住!你先别冲动,你要想想自己,马上就要考试了,此时一刻千金啊!
  许叔微:你是想让我,不去管患者,为了自己的前途备考?
  不能这么说,可此时人们都会这要做的!
  许叔微:那么,我对得起“医生”这两个字吗?
  我靠!你这个人……“医生”这个称号有这么重要吗?!现在医生有收黑钱的,有乱开药的,有见死不救的,人家都发财了,你这样像个傻子似的有什么用?!
  许叔微站住了,瞪大了眼睛:他们会那样吗?
  怎么不会?!好多医生都那样!
  许叔微失望了,沉默片刻,然后重新抬起头,一个字一个字坚定地说: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那样了,我也要自己坚持下去,做一个好医生!
  没法儿说了,你,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许叔微:为了我心中的——医道!
  许叔微到了彭子静住的客栈,一看,彭子静真惨,大家都躲了,他一个人蜷缩在床上,近乎绝望了。
  看到有人进来,彭子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问:“您是哪位啊?”
  许叔微:“我是和你一起考试的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无力地说:“你还来管我干什么啊,快去备考吧!”
  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了!”
  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看着这个奇怪的许叔微,沉默片刻,然后慢慢地说了自己的症状:他现在发烧,头痛,呕吐,最要命的是不断地出汗,身上像刚洗澡了似的。(自汗如洗)
  叙述完了病情,彭子静绝望地问许叔微:“怎么办啊,离考试没有几天了(去试不数日),现在却病成了这样,到底该怎么办啊(而疾势如此,为之奈何)?”
  许叔微:“不要急,我给你诊一下脉吧。”
  诊完了脉,许叔微告诉彭子静:“你是前面服错了药,发散太过,阳气也随着有外泄之机,现在我要给你把汗止住,这样阳气不至于外泄,你的身体就会自己恢复的。”
  于是开了术附汤,然后自己亲自跑到街上,买来了药。
  又在客栈里亲自把药煎了,端到彭子静的床前。
  彭子静哭了:“叔微,一定耽误你备考了。”
  许叔微:“不要管它,先喝药吧,病好了我们一起去赴考!”
  这个方子,这一天服用了三副,汗终于止住了(三投而汗止)。
  第二天,身上的汗就变成了微微的汗,也不发烧了(身凉)。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病彻底好了,。
  这个时候,许叔微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了自己的客栈,但是却没有时间看书,因为考试开始了。
  最后,考试结果出来了,许叔微中了进士。
  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二岁了。

Rank: 6Rank: 6

436#
发表于 2014-11-6 16:28:15 |只看该作者
关于许叔微中进士,我有很多话要说,这主要是关于历代流传的有关许叔微的一个神话,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许叔微最为人所知的不是他的医道,而是一个不着四六的因果报应的神话传说,这个神话传说流传之广、影响之恶劣是各位所无法想像的,首先,在宋朝的许多笔记中都有这样的记载,比如方勺写的《泊宅编》,然后,最为可恨的是,这个不靠谱的神话居然被明朝的两个老兄编进一本叫做《龙文鞭影》的儿童发蒙读物,这下造成的影响就更加恶劣了,很多小孩子从小就从一个不大高尚的角度来看许叔微了。
  那么,这个神话传说是什么样的呢?到底这个它对许叔微造成了那些恶劣的影响呢?
 
 这个神话是这样的(想起来就气,也不知道是哪位编的谣言):说许叔微年轻的时候,考科举没有中,就很发愁,于是就向神祷告,祷告完了以后,晚上睡觉就做梦了,梦见一个天神对他说:“你之所以没有高中,那是因为你的阴德不够,你如果能够从现在开始积攒阴德,以后会考中的。”(不知道天神那天晚上是否对每个考生都这么说)
  这许叔微醒了以后就想,到底要怎么积攒阴德呢?对了,给人看病吧,还不收钱,这样不就有阴德了吗?
  从此许叔微就一生看病都不收钱了(谣言的制造者把免费看病这个事情想容易了),最后,又梦到天神了,天神说:“玉皇大帝知道你的善举了,认为你的阴德已经够了,现在可以中进士了。”(说明玉皇大帝一直在给许叔微计算着呢)
  于是,就传授给了许叔微一句话,这话是这样的:“药有阴助,陈楼间处,堂上呼卢,喝六作五”(各个版本记载的神仙说的话稍有不同,大概如此)。最后中了进士,发现真是唱了第六名,最后进到第五名,名次还是真在姓陈的和姓楼的同学之间,果然是施药获得了阴德啊,等等。

Rank: 6Rank: 6

437#
发表于 2014-11-6 16:28:39 |只看该作者
这句神仙讲的话很出名,在历代文献中多有记载,看来中国人喜欢胡诌的性格一直没改。
  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以低俗之心度君子的例子,他们无法理解许叔微高尚的情操,估计也琢磨了,但没琢磨明白,于是就用这种因果报应的方式来做解释,结果是把许叔微尽一生之力去普济众生的大医精神给降低到为了中一个进士而义诊这样一个低层次上。
  但是,他们难道就没有看到许叔微对待功名的态度吗?许叔微在看到朝中奸佞当道无法施展抱负的时候,立刻就辞职归乡,显然人家是为了报国而去的,如果是为了功名,那么他尽可以去讨好秦桧了。
  而且,许叔微在中了进士归乡后,一直义诊到死,得到功名的愿望达到了,还做这个干什么?
  难道他们就不翻翻许叔微写的书吗?许叔微在自己的书里写得多清楚啊:“予年十一,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予既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这些都是发自肺腑的话语,再看看许叔微的书中对待金钱的态度(我们后面会聊到),怎么能给这样一位大医编造出如此不靠谱的谣言呢?
  这则看似劝善,实则低劣的谣言,把许叔微的一世英名给彻底掩盖了近千年(因为一般老百姓不看医书,只看通俗读物),今天我把这个谜团给大家揭开,希望后世不要辱没了许叔微先生普济众生的至高境界、大医精神。
  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许叔微进入了政府部门,先后做了徽州、杭州教官,最后做了翰林院学士,这就是为什么历代都管许叔微叫“许学士”的原因。
  注意,这里的学士可不是现在我们读了本科就给的一个学位,而是一个类似官职的称呼,宋朝的学士分为好多种,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多谈了,估计许叔微当时做的应该是给皇帝撰写文稿等事务,有的文献记载许叔微官至集贤院学士,我感觉这有些不可能,因为这个职位太高了,而且从元丰五年开始,就废置集贤院了,所以许叔微不可能去任职,此处存疑。

Rank: 6Rank: 6

438#
发表于 2014-11-6 16:29:07 |只看该作者
总之,许叔微在中央政府里干了若干年,这些年,正好是南宋抗金运动蓬勃发展,然后被秦桧之流给镇压下去的岁月。
  在这些年里,南宋政府曾经组织了数次北伐,岳飞、韩世忠等将领曾经大破金军,尤其是岳飞,带领岳家军一路势如破竹,血战金军,最后已经攻下了开封的朱仙镇,完颜宗弼已逃出开封撒丫子开始跑路了,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金牌,宋高宗和秦桧命令岳家军必须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则去临安府朝见皇帝。
  当时,岳飞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悲愤泣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百姓听说以后,都拦在岳飞的马前,不让岳家军走,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一时间哭声震野。
  回朝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虽然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赵、秦最终决定杀害岳飞父子和张宪,韩世忠义愤不已,当面质问秦桧岳飞有何罪名?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
  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内被杀害。岳飞被害前,在风波亭中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一切,身处朝廷之中的许叔微看得一清二楚,他的那颗报国之心,在经历了热血沸腾、澎湃激荡之后,被昏君和奸臣的卑鄙彻底地击碎了。
  有秦桧这种天字号的大奸臣当道,有宋高宗这种自毁长城的昏君在位,岂有忠臣报国之日?!
  在看清了这些人的面目以后,许叔微愤然离职,挂冠而去,从此,仍然回到了民间为老百姓看病去了。

Rank: 6Rank: 6

439#
发表于 2014-11-6 16:29:51 |只看该作者
 从哪里来,那就回到哪里去吧。
  一个读书人,在这种昏暗得不见天日的时代里,能做得就只有这些了:为百姓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无愧于心而已。
  我想,许叔微一定是含着眼泪离开临安的,他乘舟远去的时候,最后回首望了一眼这个仍沉浸在歌舞升平中的都市,仰天长叹,一腔报国血,化做百丈冰。
  然后,小舟在暮色中慢慢地远去了。
  从此,许叔微隐居在无锡太湖边的马迹山,盖了几间房子,命名为“梅梁小隐”,继续为百姓看病。

Rank: 6Rank: 6

440#
发表于 2014-11-6 16:30:16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时候,有个人也同时挂冠而去了,他就是许叔微的朋友,为南宋王朝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世忠,他隐居于苏州。
  在“梅梁小隐”里面给老百姓诊病的同时,许叔微此时开始整理自己的著作了,在《伤寒论》的研究方面,他写了《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本书,其中《伤寒百证歌》我们都了解了,是本以歌谣的形式论述伤寒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伤寒发微论》是他的一个论文集,里面提出了很多他自己学习《伤寒论》时的一些思考,而《伤寒九十论》就是他把自己看病的医案整理了九十个,在每个医案后加上了自己的评价和体会,成为了一个医案集,这是中医历史上较早的完整的医案集,而且全部是关于《伤寒论》的,所以价值较高,学中医的同学绝对有拿来一读的必要。在《伤寒九十论》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叔微诊病的方式;可以看出他对经方应用的熟悉;甚至可以看出他严谨却又潇洒的性格。
  在看《伤寒九十论》的时候(或者是看我前面讲述的许叔微诊病的时候),估计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许叔微每诊一病,都要说“这是《伤寒论》某某汤证”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19:51 , Processed in 0.0281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