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六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21#
发表于 2010-12-15 13:04:2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22#
发表于 2010-12-15 20:32:28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消除家长的压力

文中给出的压力的定义是:事情需要我的能力比我有的能力更大。

一、家庭中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
        婚姻关系
        亲子关系
        老人关系

       其实在这个方面,我们身上就存在更多的误区,综合个人体会来看,我们生活中误区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        往往迷失于过程而失去目标
        边界不清楚(最核心的问题)
        求异存同

二、打破恶性循环


三、在坏情绪当头时消除压力的方法
小技巧:深呼吸、心理平衡、抽离法

四、舒缓紧张状态
独处、学习、改变(破)

五、其他有效的减压方法
运动、音乐、笑、按摩

六、无效的减压方法
发飙、暴饮暴食、购物、酗酒、嗑药、其他

第九章 对婚姻出现问题的家长的建议

        婚姻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两个人都有责任
        分居和离婚必然伤害孩子,要三思(值得商榷)
        夫妻关系有所改变,不等于父、母、子的关系有所改变
        如果要对孩子说另一家长的不是,每说一项不是,至少同时说出一项对方的优点
        孩子对逝世亲人的怀恋,对他的人生会有积极的帮助
        引导孩子做些纪念逝去亲人的事
        让夫妻关系好,要“做”一些事

有关于夫妻关系的更应该去看《爱上双人舞》,从NLP角度对夫妻之间相处之道有了更为相近的叙述和描写。很有体系。

Rank: 3Rank: 3

23#
发表于 2010-12-15 20:44:29 |只看该作者
学习:F: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24#
发表于 2010-12-16 12:08:3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4

25#
发表于 2010-12-30 17:12:03 |只看该作者
:F::F::F:

Rank: 7Rank: 7Rank: 7

26#
发表于 2011-1-11 12:48:58 |只看该作者
人生阶段解析

        对任何一个事物的学习和了解,从整体上去看尤为重要,其中著名的例子就是“盲人摸象”,如果我们不能够对整体有一个把握,从局部去了解整体,往往事倍功半,得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结论也不算是偶然。很多朋友问我,到底是什么让你继续留在北京呢?其中北京思维中整体性也算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吧。放眼全国,言称天下这个是和地方城市的思维有着明显的不同。
对于人的研究也是如此,我们往往迷惑于人在不同阶段会出现让人不好理解的表现和反馈。在很多书籍里经常看到对人生阶段的阐述,自己对这个小话题一直保持兴趣。如果能对人的整个一生有一个概要的了解,再去面对阶段性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思考的角度自然会有很大的拓展,把握全局去解决局部,效果和效率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近日在看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最后一个章节恰恰是以上的话题。所以就在这个的基础上做一个资料的总结和汇编。进而统一一下自己的认识。

首先,让我想起的孔子对自己人生的描述,谓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也被很多人当做人生阶段的划分。其次我一直对中医抱有极大地兴趣,认为其中的智慧远远超越于我们现代人的理解。从西方的理论来说,所谓的精神、意识、潜意识,都属于人本身的软件,但是对人本身的硬件发展描述最为客观实际的当属《上古天真论》内容如下:

岐伯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则齿发去。

针对于此文的解释,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梁冬和徐文兵的对话,也非常认同人的外在的精气神,其根本取决于内在生理的成长和变化。(详细解释请参阅相关文档)
(突然有一个感受,中医就更清楚和明了男人和女人从内在结构和发育规律有着明显的不同,为什么在心理学角度上说,却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别呢?是中国人更聪慧,抑或是男尊女卑的根本来源?还是其他?)
如果把心理学和中医相比,一个是研究人的软件系统的,一个是研究人的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受制于硬件。
以下主要内容来自于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
古代观点:
罗马人的人生五阶段:
        0-15岁,童年即上学期
        15-25岁,青年期
        25-40岁,第一成年期
        40-55岁,第二成年期
        55岁以上,老年期
希腊人的人生十阶段,每一阶段7年:(这个和中医有点类似也)
        0-7岁,幻想时代
        7-14岁,想象阶段
        14-21岁,青春期与青少年阶段
        21-28岁,发现和把握人生的基础
        28-35岁,证实和强化已发现的基础
        35-42岁,第二青春期,按内心的召唤重新调整方向
        42-49岁,狂躁抑郁期(更年期?)
        49-56岁,与自己的衰老搏斗
        56-63岁,思想成熟
        63-70岁,第二童年期
中国的孔子的已经说过了。
个人感言:
几个关键阶段:
0-7岁内部硬件系统急速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心理学研究和了解有很大的差距,这一阶段是一个宝藏,亟待开发。
14-15青春期 性的萌芽和醒觉,是堵还是疏?
40岁 二次成长,也一个阶段也成为宝藏,所谓的年富力强,但是却迷失了自己,应该是心理学应用最为广泛以及最容易介入的阶段。
70岁以后,老顽童。儿童的特质重新出现,这个对现在的夕阳产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启示。(现在的老年保健用品的销售应该也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完善的。)

以下是从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角度,几位赫赫有名的人物的划分观点。
皮亚杰:
皮亚杰从逻辑能力的角度来给年龄分段,他把人的成长分为4个阶段:
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感觉输入和协调躯体运作时期。简单说,就是婴儿以为自己的躯体和动作就是世界。
        特征:积极寻找刺激。不能在头脑中再现动作。1岁后发现客体的存在,简言之,发现自己的躯体和动作之外,还存在着东西。
        2-7岁,前运演阶段
再现和前逻辑思维时期。简单说,在开始做什么事情前,动作可以在内心出现,这样就给了智力扩展的机会,但必须借助于感觉完成。
特征:在一段时间,只注重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整个画面的其他有关情况(所以,每次只能给孩子一个难点,包括说话。)不会逆向思维。由于正在建构自我,所以自我中心主义,无法领会他人的观点,觉察不到别人需要听什么。
        7-11岁,具体运演阶段
具体的逻辑思维。指有关可逆的实物摆在面前的心理动作,叫做具体运演。思维局限于具体的事物。通俗上说,儿童必须手里拿着实物才可以思考。
特征:补偿,头脑中可以同时保持两个方面,以保证一个补偿另一个。同一性,指的是守恒。可逆性,头脑中做相反的身体动作,使物体返回原状。不同同时考虑全部的关系。社会相互作用提高,领会能力提高,逐渐意识到听讲人的需要和兴趣。
        11-15岁,形式运演阶段
无限制的逻辑思维时期。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而且能由假定的陈述得出结论。可以就联系的关系等抽象的观念进行思维。假设思维的出现,接受对方的观点,考虑论据的推理,把自己的看法看作是许多可能的看法之一。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思维,自发参加哲学、宗教、道德、充满公正、自由等这类抽象概念的讨论。
特征:如果形式运演思维被推迟,是因为两个成见。第一,自己意识到个人身体的变化。第二,热衷于理想的可能性,因而抵制对现实的考虑。
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从心理和认知两方面阐述了儿童的成长阶段,她把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
        0-3岁,以前意识的成长与吸收为特色。情绪与智能发展的内在结构,在这段时期靠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得以创造。
简单说,破译精神胚胎,发展情绪和智能的内在结构。
        3-6岁,逐渐将自己前意识层面的知识转移到有意识的水平中。以感觉方式学习。自律与服从的内在结构完成。发展出一个真实的心智的内在模式,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努力打下基础。
        6-9岁,建立适合自己文化生活所必要的理论和艺术性技能。简单说,人一生的文化感受性和文化生活的导向是这个时候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说,人必定拥有文化部分,并承袭人类文化的传承,这部分是在这时发生的。儿童开始建构和创造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自我。
        9-12岁,可以将知识范围扩大到宇宙本身。急切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此期间同0-3岁一样的重要。
这个阶段有三个特点。第一,有意识的心智学习状态。(依靠具体的实物,使用感觉和体验学习过程。)第二,不受环境的限制。第三,一生的智性兴趣要视这个时期的机会而定。这时期,儿童喜欢谈UFO、百慕大三角、世界大战等等,好像内心的世界突然扩大到要把宇宙都接纳进来。
儿童的敏感期分为五个部分:秩序的敏感期、手和口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对微小精细事物的敏感期、对社会性发生兴趣的敏感期。
卢道夫•史代纳
人智学理论的创造者,卢道夫•史代纳看待生命的成长角度,和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家有所不同。
史代纳认为人的意识是阶段性的发展,7年一个周期。教育就应该遵循人的意识发展规律,让不同阶段发展的主旋律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阶段的主旋律是:身体的、生命体的、灵魂的、精神的。
        0-7岁(以换牙为准),“用于建设、健全和平衡生理身体的发展,建造灵魂在地球上的载体,在这个年龄阶段身体成长极其迅速。在幼儿意识中,他自己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的生命组织构成力。”
        7-14岁,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主要活跃在感觉的发展。儿童7岁开始换乳牙,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器官组织已经完全更新,乳牙的脱落和新牙的生长是形成真正的自己身体的最后一步,这象征着精神载体的自我构造的完成,生命体的力量从建造身体的工作进入了建造星芒体(情绪体)阶段。这时候,整个人的变化非常大,人的意识已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外面的世界,用心体会,形成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寻找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儿童的感觉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来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为都显得缺乏理性指导,理性化教育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
        14-21岁,人的生命组织构成力活跃在思想意识的发展上,儿童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这个世界已不再如他想象和艺术塑造的那样完美了,而是真实的了。同时,他形成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思想,他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增强,甚至会很固执。他执着地追求自然界中的真理,渴望探索这个真实的世界,并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挑战老师和家长的权威,希望在这个关于他自己的世界中,由人的活动来彰显出其真实和合理性。
        21-28岁和28-35这两个阶段,自我意识体发展完全,进入完全投入而忘我的状态中。在此之后,回归精神。开始了生命的一个新的历程。
爱利克•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认为,生命是由出生到死亡8个阶段所组成的。八个阶段的顺寻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使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他对这一原理描述如下:
无论何时我们试图了解生长的含义,最好记住有机体的生长从子宫内就获得了渐成原理。笼统说来,这个原理说明任何生物有一个大体的生长方案。由于有了这个方案,机体的各部分才得到生长,每一部分都具有它特殊的优势,只有各个部分都能获得生长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
(个人感觉,正确的废话,不仅仅是生物体吧,对于任何事物的成长发展规律莫过如此。)
埃里克森的八个发展阶段的八个危机以及危机的成功与不成功的解决所形成的品质:
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        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的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
        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惧怕。
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        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美德。
        反之,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        主动性对内疚(4-5岁)
        如何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
        反之,就会形成自卑感
        勤奋对自卑(6-11岁)
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
        反之,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
        反之,就会形成无能。
        亲密对孤立(20-24岁)
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
        反之,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        繁殖对停滞(25-65岁)
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
        反之,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        自我完整对失望(65至死亡)
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的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
        反之,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个人对此理论很不认同,牵强。或许是自己的了解的不够深入吧,或者说是作者所处的时代所限。)

Rank: 8Rank: 8

27#
发表于 2011-1-11 13:47:05 |只看该作者
:F:顶这本书。顶六木的贴。

Rank: 2

28#
发表于 2011-1-12 15:23:23 |只看该作者
人生阶段解析

        对任何一个事物的学习和了解,从整体上去看尤为重要,其中著名的例子就是“盲人摸象”,如果我们不能够对整体有一个把握,从局部去了解整体,往往事倍功半,得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结论也不算是偶然。很 ...
六木 发表于 2011-1-11 12:48


佩服六木博览群书!学习了,谢谢!:F: :F: :F:

Rank: 3Rank: 3

29#
发表于 2011-1-14 09:20:25 |只看该作者
马上当当去:F:
和你一起成长,快快乐乐每一天。

Rank: 3Rank: 3

30#
发表于 2011-1-14 10:31:03 |只看该作者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20:38 , Processed in 0.023553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