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玉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哈佛幸福课:正面心理学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21#
发表于 2011-10-15 23:48:29 |只看该作者
8个,玉冰姐,你是看英文的,还是中文的?
阿猪 发表于 2011-10-14 14:41



    中文的字幕,英文的声音。

Rank: 9Rank: 9Rank: 9

22#
发表于 2011-10-17 01:15:44 |只看该作者
哈佛幸福课: 正面心理学 (五.b) 信念的力量

信念的力量



很多年以前,准确说60年以前,上世纪50年代,人们相信一个人跑完1英里的速度不可能低于4分钟。科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这一速度极限的严谨道理;无数的运动员也用他们的实际成绩验证了这一极限的不可突破性。



但是,牛津大学的一位医学博士Roger,向这一极限发起了挑战。他的最快速度是4分12秒,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了,不过离顶尖级还差了好远。他刻苦训练。终于,他冲到了4分2秒,4分1秒。然后,他再难进步半秒。卡住了。



Roger是不是再一次验证了“4分钟是不可突破的极限”这一事实?



好一个Roger,他坚信他一定能够突破!再训练!再训练!更刻苦地训练!



终于,1954年的夏天,他在一次学院比赛中,跑出了3分59秒的成绩!极限被突破了!



然后,奇迹发生了。不是Roger的奇迹,而是整个体育界的奇迹:第二年,37个人突破了4分钟极限;第三年,300多个人突破了4分钟极限!从此,人们彻底改变了看法,没有谁再相信这个“4分钟极限”了!



为什么?这就叫做“信念的力量”。当人们相信“4分钟极限论”时,哪怕再优秀再刻苦的运动员,也都在潜意识中为自己的潜力发挥设下了限制。于是他们一再以自己的“极限”,证明了“4分钟极限”真的无法突破。“信念”的力量,使他们束缚了自己。



而Roger之所以能够突破,也正是在于“信念”的力量!他坚信,没有什么“4分钟极限”!尽管Roger并非一个顶尖级运动员,但是,他的坚定的信念,带给了他无与伦比的“信念的力量”,让一个“业余运动员”带领整个世界突破了所谓的“4分钟极限”!



我们再来多看几个真实案例。



罗伯特来到一所小学,用一套新颖的“潜能发现题”,对学生们做了一次测试,随后告诉班上的任课老师,他发现了张三、李四等若干“具有巨大潜力”的“潜力生”。真实情况是,他无非用了一套非常普通的智商测试题;而他挑选出来的学生,根本就是闭着眼睛“抓阄”的结果。



罗伯特郑重其事叮嘱老师,他的测试结果是“绝密”消息,一定不可以泄露给任何人。过一学期他会再来,看看张三李四们是否真的被测准了。



没错,一学期之后,这些个被“抓阄”出来的张三李四幸运孩子,真的在各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不是保密吗?老师不是谁也没有告诉吗?为什么张三李四却成绩显著优秀了呢?只因为,老师相信了罗伯特的话!相信了张三李四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学生!因此,毫无意识之中,他的眼神、他的语气、他的期望、他的关切,对张三李四都有了不同的变化。换句话说,用Marva Collins的理论来解释,老师终于因为罗伯特的话,除去了眼睛中的“屏障”,终于“看到”了张三李四的潜力,因而用他的欣赏,滋养了这份潜力,使得张三李四得以茁壮成长!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你欣赏什么,你就滋养什么,你就使得什么得以发展壮大。这,又是一次证明。



后来,又有人做了一次反向试验:特伯罗来到另一所学校,找到一位同时教两个班的老师,与这个老师晤谈了一次。然后,他来到甲班,热情洋溢地告诉学生们,他们多么幸运地拥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资深的好老师。但是,他没有去乙班说任何事情。



一学期以后,特伯罗又出现了,看到了他意料之中的事情:甲班的学习成绩比乙班优秀多了!甲班的学生们相信了特伯罗的话,潜意识中对老师的水平和教诲有了不同的眼光,因而个个都不自觉地变的肯花力气、更用心地听讲和学习了。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如果你心中有一个负面的信念,那么你的潜能无形中受到不可估量的限制;相反,如果你心中竖立的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信念,相信你自己、欣赏你自己;相信别人、欣赏别人,那么,这份欣赏的阳光雨露一定能滋养你自己、滋养别人,让人的潜力得以发挥出来。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23#
发表于 2011-10-17 01:19:26 |只看该作者
哈佛幸福课: 正面心理学 (五.c) 环境的力量

在斯坦福大学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试验:群众若干人,随意分成三群,分别扮演监狱中的狱官、狱吏、犯人。原计划持续两个星期,看看这样的环境设置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什么影响。

结果,刚到一个星期,这项试验就中断了。已经不需要在继续下去了,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然太过分了。这些群众演员们实在是太投入、太进入状况了,狱吏的残酷无情、犯人的甘受屈辱等等展现无遗。环境带给心灵的扭曲,虽然不过仅仅一个星期而已,竟然已经如此可怕。

这,就是环境的力量。

既然环境的力量如此强大,为什么我们不想想怎样正面地利用这股强大的力量呢?

于是,哈佛大学又做了两个正面意义的实验。

他们请了一批75岁的老人,送到某处疗养。实验开始前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详细的身体检查。这个疗养呢,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年轻化”,让这些老人们假装都回到20年以前。当然,工作人员创造了周详的环境,老人们看的电视、听的收音机、读的报纸杂志、衣装等等,全都是20年以前的东西,仿佛他们就真的生活在20年以前。

一个星期以后,这批老人再次接受了详细的身体检查。结果发现,他们真得变年轻了!身体更结实,心态更健康,记忆力、视力、听力等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甚至,连他们的骨骼缩小都大有改善,手掌都变得长了! 虽然仅仅一个星期而已,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大大改善,这使得他们更加自立,更少依赖家人和护士的照护。

你能想象吗?你能相信吗?

另一个实验也很有趣,叫“视力测验”。他们随意请来一些人,按照常规检测的距离,使用常规视力测验的图表,在常规视力检测的灯光强度之下,先进行了一次视力测验,留取数据。

然后,这批人被请到了另一个地方。工作人员请他们穿上飞行员的制服,坐到模拟飞机驾驶舱里面,然后,同样使用常规视力检测图表,距离和灯光也都符合常规检测标准,再来一次视力测验。

两次测验的数据一对照,结果你肯定已经猜到了,“假冒飞行员”们视力更好!40%的人视力“大大提高”!仅仅是穿上制服、坐到飞机驾驶舱里,竟然就能瞬间提高一个人的视力,这实在令人不能不惊叹!

环境的力量,用在负面的地方,比如,让人假扮狱卒,能造成那么厉害的负面效果;用在正面的地方,比如,让人“回到过去”,又能产生那么巨大的正面效果。这是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该怎样创造正面的环境影响,来帮助我们自己变得更快乐更幸福?
我们该怎样创造正面的环境影响,来帮助孩子学习得更快乐更投入?
我们该怎样创造正面的环境影响,来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充满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24#
发表于 2011-10-17 01:20:05 |只看该作者
哈佛幸福课: 正面心理学 (六) 成功的秘诀


上次我们说到信念的力量,说到环境的力量。我们成天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都对我们的潜意识有一定的暗示和投射作用。如果墙上贴几张你喜欢的照片、孩子的可爱涂鸦,常常听听你喜欢的音乐,手边有几本轻松愉快的书,那么你的小日子无疑会更快乐一些。

“只要你那么想、那么相信,你就真能做到”,这是上世纪20年代开始畅销的一本书《思考致富》中的主旨。这本书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畅销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百度百科”里这么介绍说,“这部伟大的著作,曾指引许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走上成功之旅,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企业家洛克菲勒,都从中获益匪浅。”

除了这一本书,最近的另一本畅销书《秘密》,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让人们相信,我们都真的能做到“心想事成”。

真的吗?只要我那么想、那么相信,我就能“心想事成”?我只需要躺在那里全神贯注地想,毫无质疑地坚信“想得到就做得到”,然后默念,“钱,来乎!名,来乎!功成名就,来乎!”,于是我就成了一个闻名遐迩的无数成就与财富的比尔盖茨第二了?

我们来说说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一段小故事。当初爱迪生还在跟电灯泡狠狠搏斗的时候,有个记者问他,“听说你已经失败了5千次了……”爱迪生回答,“我可不是失败了5千次,那叫成功了5千次!我成功地发现了5千种不能让灯泡发亮的错误做法!”

想想看,5千次的试验,5千次的挫折而不挠、不馁。后来爱迪生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发明大王,和他的这种乐观的、坚定的、勤奋的作派是分不开的。虽然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但是,如果没有执著的勤奋的付出,则并非任何事情都能“心想事成”的。比如,前面讲过的,打破“4分钟极限论”的Roger,如果他没有不懈的努力、艰苦的训练,只是空想“4分钟不可能是个极限,我肯定能打破”,那么无论他多么坚定地那么想、那么相信,他都不可能带头打破这个极限。

成功的秘诀,就是乐观 + 激情 + 勤奋。就这么简单。要成功就一定要学会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会,没有捷径。

你知道吗?爱迪生不但是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也同时是世界上失败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一个人,科学家也好运动员也好艺术家也好,成就越多的人,经历的失败也就越多。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失败。如果你把每一次失败都看成是对自己愚笨的证明,我想你没有多少体力和心力承受几次失败,你会很快陷于极度的沮丧和自卑之中。相反,如果你把每一次的失败,都看成是一次汲取经验的机会,都看作是你通往成功之路的一块砖石,你才有可能越战越勇越自信,最终走到“心想事成”的境界。

还有一点请注意,我们需要避免“盲目乐观”。爱迪生之所以跟电灯泡大战5千回合但是仍然乐观坚定继续努力,Roger之所以跟4分钟大限搏斗数千回合但是仍然坚信不移继续努力,自有其合理的论据依据支撑他们,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毫无可行性存在的盲目乐观。塔尔这时讲述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12岁那年,他爱上了街坊女生丽娜。丽娜已经14岁,发育得饱满高大而且漂亮,比仅仅只有12岁的青涩小男生塔尔还要高出大半个头。何止12岁的小塔尔,更有多少比塔尔英俊高大的大男生,对豆蔻年华的小丽娜痴迷得一塌糊涂。塔尔回家告诉妈妈,他爱上了丽娜。妈妈(西方人的作派,跟中国人很不一样)不但没有耻笑他,反而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博得她的爱,你要坚信你一定能博得她的爱”。于是青涩小男生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之后,鼓起勇气,去约会小丽娜。

结果,你一定猜得到,14岁豆蔻年华的丽娜,令那么多大男生痴迷的丽娜,怎么可能喜欢上又瘦又矮又不晓事的“小屁孩儿”塔尔?咱要编出一个奇妙的爱情故事不是不可能,但一定需要某种非常特殊的缘由才可能编得下去,是吧?

当然,回过头来,继续分析我们刚才讲过的“信念的力量”。无数的实验再三证明着这一点。比如哈佛医学院的一次对孕吐妇女的治愈实验就十分有趣。孕吐我们都知道,是孕早期妇女的常见现象。哈佛招请了一批孕吐妇女,对她们宣称有一种新研发出来的特效药能帮助她们解除孕吐的烦恼。结果,56%的妇女用药后报告说她们真的没有孕吐了。你知道她们吃的是什么特效药吗?是什么药份也没有的糖丸而已!院方更进一步,再请一批孕吐妇女来尝试“最新研发出来的特效药”,不过这次的糖丸有了药份,而且是很轻微剂量的、不会伤害孕妇及胎儿的催吐剂。结果仍然有人报告说她们的孕吐症状消失了。

这就是心理作用的力量。

这所谓的信念的力量、心理作用的力量,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呢?说穿了,是“主观能动力”在起作用。一旦你心里想的是“我相信我能做成这件事”,而不是“我怎么有可能做得到”,那么你在学习、训练、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会更主动、更热情、更投入、更刻苦、更勤恳、更坚持不懈。Marva Collins的学生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Marva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潜力,相信了自己的潜力,从而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从一个进步走向另一个进步,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一个悲观主义者和一个乐观主义者,他们的差别,正在与心理与信念的不同。我们先来看悲观主义者会怎么想、怎么做。

首先,他对自己的预设很低,相信自己做不到更好。他的主观能动力自然也偏低,他投入的热情、付出的努力、坚持的时间,也都满有限。结果他真的就证明了他对自己的预设很正确,“你瞧,我早就说了吧,我怎么可能做得到。”

假如他不小心还真地做到了呢?他会这么认为,“碰巧而已”,“运气好罢了”。

乐观主义者往往对自己的预期蛮高,相信自己能做得到。他的主观能动力自然更高,他投入的热情、付出的努力、坚持的时间,也都更高。正因为他对自己的预设偏高,他难免会经历挫败,努力了再努力都一事无成,正如爱迪生的“5千次”。旁人可能会觉得他太不识相,太不切实际,“你都已经失败了5千次了,还有必要折腾下去吗?该醒醒了。”

可是,一个真正的乐观主义者对失败的看法同悲观主义者完全不一样。对乐观主义者来说,失败不是放弃和认输的理由,而是学习的机会,是铺向成功之路的一块砖石。最终他又有一天对你说,“你瞧,我早说了吧,我能够做得到。”

你呢?你会怎么说?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11-10-17 12:02:33 |只看该作者
[quote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总习惯地以为,我们该反省我们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挖掘自己的缺点、毛病、失误。我们这么做了几千年,一致认为这是我们修身养性、追求自我进步的必修课。但是,塔尔的“正面心理学”,却给我提出了新的反思视角:如果我总是反省我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什么地方又出了错,这会让我更欣赏我自己吗?会让我更自信、更有勇气、更有魄力吗?这会令我自己更快乐、觉得更幸福吗?
玉冰 发表于 2011-10-14 01:58 [/quote]
谢谢玉冰姐带来的好东西

不过对于古人的这句话“吾日三省吾身”,我倒是非常赞同的。其实我个人感觉这句话的内涵就如同那句著名的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一样。

只不过儒家把这句话拿来要求别人了而已。

Rank: 9Rank: 9Rank: 9

26#
发表于 2011-10-18 12:14:43 |只看该作者
哈佛幸福课: 正面心理学 (七)乐观的秘诀

我们前面讲过,一个人不论是中了大奖还是忽然失恋,他的“幸福指数”一段时间以后都会恢复原状。如果我们把“幸福指数”想象成沿着时间长河不断上下起伏的一条曲线,那么,不论曲线怎么变幻,它都仿佛绕着一条持平的“基线”来回波动而已。

这,也好,也不好。好的方面,我们能明白不论遭遇多么大的失败和不幸,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总还会活得好好的;因此而在迎接新挑战时,能够更勇敢,更不怕挫折。不好的方面呢,既然不论我们达成了多少目标,有过多少短暂的快乐,我们的喜悦感终究会逐渐回落到原来的样子,那还折腾个什么啊。

有没有办法,让“幸福指数基线”随着时间的长河逐渐上扬,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乐?

有。我们有“乐观的秘诀”。乐观的心态让我们更容易从挫败、痛苦的低谷中走出来,而且我们的身心都更健康、更阳光,我们的生活也因此自然更加快乐。

既然乐观的心态是关键,那么,有没有办法,让一个人变得更乐观些呢?

有。这里有三剂“乐观药”,你不妨试一试。我其实很希望你能愿意试一试,不然的话我会替你太可惜了。

第一剂,“积极行动”。一个人如果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困难,总是选择逃避,总是不给自己失败的机会,那么,我们的自信、热情、能力,都只会越来越低。这就叫负面的“自我认知”,我们的“幸福指数基线”也只能逐渐下滑。相反,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去面对、去经历、去失败、去学习,我们自然会看到自己的付出、热情。而且,失败的越多,结果自然是成就得越多,而越来越多的成就又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能力、信心、毅力。这就叫正面的“自我认知”,我们会越来越自信而不是自卑,越来越自尊而不是自惭,我们的“幸福指数基线”,就会逐渐上扬。

这种“正面的自我认知”,正是Marva Collions的法宝。她不是局限于夸奖孩子“你真棒”,而是更切实地让孩子们行动起来,激励他们更努力地付出、更热情地投入,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不断滋长,见证自己如何经过不懈的努力,从一个又一个的小失败中汲取营养,走上一步又一步的新台阶。

要积极行动,不要逃避!

第二剂,“臆想成功”。塔尔虽然是哈佛名讲师,但是他其实天生害怕面对众人讲话,对方超过5个人,他就紧张得胃疼,更何况数百人的大课堂。可是,这是他热爱的工作,他必须上讲台。怎么办?还记得“成功的秘诀”吗?三要素,乐观 + 热情 + 勤奋。 塔尔热爱他的工作,他不缺热情;塔尔也认为自己足够勤奋,花无数时间备课。他缺乏的,是乐观的态度。

幸亏他是学心理学的,知道怎么办。他想到了“臆想的力量”。这要解释一下。比方说,你把手伸到眼前,仔细看。这时,你大脑的相关链接动了起来。然后,你闭上眼睛,想象着你依然看到你的手伸在眼。研究表明,这时,大脑相同链接一样动了起来。也就是说,大脑的链接动作,不能辨识是真看见了手,还是假象中看着手,你的臆想能“唬弄”你的大脑!于是,每次上讲台之前,塔尔都默想一番,想象自己如何镇静而从容地侃侃而谈。随后,他走上讲台,感觉就会好很多。不是一点儿都不紧张了;但是,毕竟好多了。这一招,对有的人非常灵验,你一定要试一试。

有个关键点请一定注意:不但要“臆想成功”,还要“臆想如何走向成功的过程”。有两组学生,考试之前,学者让A组学生想象他们获得了好成绩;让B组学生想象他们如何到图书馆查资料、如何晚上开夜车复习……然后获得了好成绩。实验结果,B组学生的成就优于A组学生。这是因为,我们越想象得栩栩如生,我们的大脑就越信以为真,乃至于创造出越真实的现实来。

第三剂,“改变看法”。这也要先解释一下。心理学有一个基点,叫“意念催动情绪”。比方说,一只老虎向你冲来;你的大脑立即产生意念,“这老虎要来吃我”;然后这意念催动了你的情绪,“了不得,太可怕”!

研究发现,通过调整中间环节的“意念”,我们可以改变、改善我们的情绪。这种调整,往往指把不切合实际的意念合理化、现实化。那么,有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意念呢?

第一种,夸大结论。我考试没有考出好成绩来,唉,我就是笨啊!真的吗?考砸一次就标志着笨吗?我去约朋友看电影,谁想他居然说没有时间,唉,我真没人缘。真的吗?约不到朋友就等于我没人缘了吗?这时,我们可以再想一想,换上些更合理、更实际的想法。比如说,“这次考砸了,下次更加努力些,找些不同的参考书,找学得好的同学讲解一下……总之,不就考砸一次了吗,我承受得起”。瞧,这么转换念头一下,是不是心里轻松多了?

第二种,以点盖面。别的都看不到,只看到那一点点瑕疵,然后就泄气得一塌糊涂。比如老师上课,一个班的学生中,居然有一、两个在呼呼睡大觉!唉!我的讲课肯定太枯燥无味了!这叫个灰心啊。其实呢,换种想法,换个眼光,就会发现,有那么多人听得津津有味呢!看来我讲得不错嘛。

第三种,无中生有,然后怨天尤人。都怪你!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考砸了!唉,这么怪罪于他人,我们心里就能舒坦了?一样窝火啊。还不如自己承担起责任来,下一次好好复习、查资料,从失败中汲取营养,考出好成绩来。

好,我们刚才讲了“三剂乐观秘方”,积极行动、臆想成功、改变看法。

有心理学家对世界上最快乐的10%的人做了研究,发现,这些人之所以比常人更快乐,不是因为他们经历的挫折、磨难、痛苦比常人更少,而是因为他们的乐观使得他们有更强壮的“抗挫折力”,能够更快地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来。如果你能够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失败、挫折、不幸,借助这里讲述的“三剂药”,提高自己的“抗挫折力”,那么,我们的“幸福指数基线”一定会慢慢往上升,我们一定会越活越快乐。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8Rank: 8

27#
发表于 2011-10-18 13:58:42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如果你心中有一个负面的信念,那么你的潜能无形中受到不可估量的限制;相反,如果你心中竖立的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信念,相信你自己、欣赏你自己;相信别人、欣赏别人,那么,这份欣赏的阳光雨露一定能滋养你自己、滋养别人,让人的潜力得以发挥出来。玉冰 发表于 2011-10-14 02:04


最近我越来越相信这些。

正面的信念真的可以创造奇迹,会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由。

谢谢玉冰姐。{:1_146:}

Rank: 4

28#
发表于 2011-10-18 16:37:09 |只看该作者
,正需要信心,谢谢玉冰姐,辛苦了

Rank: 2

29#
发表于 2011-10-18 17:52:44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玉冰姐,谢谢

Rank: 3Rank: 3

30#
发表于 2011-10-18 22:45:02 |只看该作者
幸福课我也断断续续地听了些,好听

Rank: 6Rank: 6

31#
发表于 2011-10-18 22:53:46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Rank: 6Rank: 6

32#
发表于 2011-10-18 23:34:16 |只看该作者
正面心理学

Rank: 7Rank: 7Rank: 7

33#
发表于 2011-10-19 00:38:14 |只看该作者
我今天有空闲的时候就在想着玉冰的帖子,还有微微辣的幸福的奇迹。
晚上和老公遛狗的时候,我还和他得意的谈了我今天的奇迹。再次印证了心理作用的力量和积极行动、臆想成功、改变看法的秘诀。
最近我在反思自己吊儿郎当的工作态度,准备好好做点事情,再次振作起来。于是昨天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打扫我那灰尘满地的办公室和桌子,心情好了很多,也有了工作的欲望。虽然浪费了一个多小时,但我心里很祥和平静,昨天我有点进入工作的状态了。今天我还在家里准备早饭的时候,以前的客户给我打来电话,给了我一个订单。我改变了慵懒的态度,只是想了想,要积极行动起来,今天就好运降临了。以前也是这样,每当我态度积极起来的时候,事情一定会有好的转机。以前总是让我感觉自己是个幸运的人。
现在我懂了,这原来就是正面的信念和心理作用所产生的奇迹。说起来,又和秘密,吸引力法则这些书,有异曲同工之效。
谢谢玉冰姐的分享!
早睡早起身体好,妈妈好,全家才好。。。

Rank: 4

34#
发表于 2011-10-19 20:38:02 |只看该作者
谢谢玉冰姐分享
放松是一种境界!

Rank: 9Rank: 9Rank: 9

35#
发表于 2011-10-20 11:52:42 |只看该作者
哈佛幸福课: 正面心理学 (七.b.)你的人生是否幸福,全看你怎么抉择

你感到幸福快乐吗?

有的人,什么都有,却不见得有多快乐。有的人,没有什么,却不见得不快乐。
有的人,什么都有,满心珍惜感恩快乐。有的人,没有什么,满腹牢骚与怨恨。

你拥有什么或者没有什么,不是你是否会感到幸福快乐的真正关键。真正的关键,在于你的内在,在于你怎么去感知一切。快乐之源,不在你外面的世界中,而在你的内心里。在于你选择关注什么,在于你怎么评估自己。在于你把爱迪生和灯泡的5千回合大战,看作是失败,还是成功。

还记得我们前面做过的练习吗?公共汽车里有几个孩子?上次我们初看这幅图,我们都只看到了几何图形;这次我们再来看,我们都看到了孩子。因为,我们问的问题不再一样。

地球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只看得见阳面,一种人只看得见阴面。比方说,张三李四来到海边,张三看见一片蓝天白云,爽啊。李四却看见海里飘着几个塑料袋,恶心啊。固然,只看得见蓝天白云而不见垃圾袋,算不得客观而现实;只看得见垃圾袋而不见蓝天白云,也算不得客观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更客观些,更现实些,既看得见蓝天白云,又看得见海里的塑料袋,生活中的快乐感就会真实许多。

地球上还有两种人。一种人能够穿云见月,一种人会被一叶障目。曾经有人问米开朗基罗,他是如何创作他的“大卫”的。他这么回答,“我看见了那块大石头里的大卫,于是拿过凿子,把那些挡住了他的多余石料敲掉,大卫就出来了。”如果你在人生之中遇到这么一块巨石,你会拿过凿子来敲掉挡住了大卫的多余石料?还是会悲叹你的人生之路遭到这块巨石阻挡,再也走不下去了呢?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做的抉择。我们的人生现实,是由我们做出的这些抉择“协同”创作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现实生活的“作者”之一。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有阴面也有阳面。我们遇见的事情也都既能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也能成为我们的人生作品“大卫”的毛胚。中文有一个词,叫“危机”,是一个非常精妙的词。与这个“危”字相关联的,就是“机”,人生中的新机会。别放过这些宝贵的机会,它们能使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幸福感快乐感,得到成长。那些越是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并善于从中汲取营养的人,越能从“危机”中成长。

著名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一生中最美好的27年,在监狱中度过。有人问他,“为什么27年的牢狱生活,没能把你的心磨硬了,没能把你的爱磨没了?你怎么能够放得下仇恨,去和对手展开对话?”

曼德拉幽默地回答,“让一生中最美好的27年在监狱中度过,是在时间很划算的事情。要不是有这么一个好机会的话,我怎么可能完成我人生中最艰巨的任务,改变了我自己呢?牢狱生活让我有整整27年的时间思考我的人生。不然的话,我哪里去找这么多时间呢?”

毫无疑问,曼德拉在狱中的27年,一定经历了无数磨难。可是,正是这些磨难,正是他对这些磨难的不同的视角,改变了他自己,让他成为一代伟人。

快要下课的时候,塔尔给学生们讲述了他自己的人生故事。“我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讲。”

第一个版本,悲观主义者的角度。

“我从小有轻微的学习能力缺憾,注意力很难集中,老是神游。这让我的小小人生就充满了挣扎。高中的时候,有一项数学活动我非常渴望能参加,可是,我居然考砸了,唉,人家不要我。后来我成了壁球运动员,这也蛮好,也是我从小向往的美梦;但是,20岁那年,我打球时背部肌肉受了伤,十分严重,医生提出两条建议让我选择,一是动手术,但危险系数相当大;二是从此放弃壁球生涯。我选择了放弃,内心非常痛苦。从哈佛大学毕业以后,我来到剑桥读博,参加了一个项目,一年以后我作为唯一一个没有通过考试的人,被淘汰出局。不但丢尽了脸,而且浪费了整整一年时间,连个硕士文凭都没有混到。随后我回到哈佛读研,噩梦重演,又是一年以后,我又成了唯一一个没有通过统考的人,别提多抬不起头来了。这次他们没有把我撵出局,但是要求我第二年必须再次参加统考,而且必须成绩出色,否则他们不再留我。苦啊,我不但要和别人一起做研究生的项目,还必须为第二年的补考复习功课!那个累啊!唉,你瞧,我这一路走来,多么倒霉。实在倒霉透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版本,以危为机的角度。

“我从小有轻微的学习能力缺憾,注意力很难集中,老是神游。可是,我喜欢的东西,却不会神游。这让我有机会专注于我喜欢学的东西,我对此十分得意。高中的时候,有一项数学活动我非常渴望能参加,可是,我居然考砸了。没想到,这却让我有了大量的时间,一心一意玩我自小就喜爱的壁球,一年以后居然赢得了全国冠军,成了职业球手。幸亏我当时没有考取那个数学项目,不然我哪有时间练球。20岁那年,我打球时背部肌肉受了伤,十分严重,医生提出两条建议让我选择,一是动手术,但危险系数相当大;二是从此放弃壁球生涯。我选择了放弃,开始了新的生活,考取了哈佛,呵呵。从哈佛大学毕业以后,我来到剑桥读博,参加了一个项目,一年以后我作为唯一一个没有通过考试的人,被淘汰出局。这对我震动很大。你知道,我来自哈佛,又进了剑桥,自诩天之骄子,鼻孔从来都朝着天。这次挫折,使我警醒,从云端回到了地上,脚踏实地重新开始。随后我回到哈佛读研,不想又是一年以后,我又成了唯一一个没有通过统考的人。这次他们没有把我撵出局,但是要求我第二年必须再次参加统考,而且必须成绩出色,否则他们不再留我。我刻苦学习,把所有的教材认真仔细重新学习一遍。这次我学得十分深入,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多。更重要的是,这次补习,为我今天能够在这里讲课,从事我最向往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路走来,你瞧,我多么幸运!幸运之至!


朋友,你看到了吗?同样的人生经历,可以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解读;这种不同的解读带给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可以如此天壤之别。

去吧,到海边去吧。别只惦记着海里漂浮着几个垃圾袋;请你一定要记得抬起头来,欣赏那蓝天白云,海风拂面,鸥鹭飞翔,白帆点点,海天一色。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36#
发表于 2011-10-22 14:33:09 |只看该作者
哈佛幸福课: 正面心理学 (八)


能够改变一生的两个词

我们,作为生活中真实的普通的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总难免陷入痛苦、困惑、愤怒、消沉之中。这时候,请不要鞭挞自己,请允许自己遇到失败挫折,请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就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重要的是,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能够静下来,重申自己的内心,重申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改变我们的内在觉察,把自己带出情绪的低谷。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很难从困顿和不幸之中看到正面的影响。我们甚至觉得那些乐天派是不是有些太天真、太不实际。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更容易看到负面的东西,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

其实,看看我们的媒体新闻,我们就能找到负面影响的根源:我们最常看到的,是流血事件、不幸遭遇、各种灾害、抗议罢工、狡诈勒索、卑鄙奸商、仇恨与恐怖袭击。看看这个世界吧,这个充满了黑暗的世界,让人怎么乐观得起来!媒体注重负面事件的报道,原本是件好事,因为媒体的天职之一就是揭露黑暗,警示世人。 但是,正是因为媒体偏重负面报道,使得媒体的报道往往让我们觉得,这世界一片黑暗。

我们不能说媒体报道的黑暗现实不是事实,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存在着黑暗。我们看到的只是放大了的消极面,缩小了的积极面,以至于我们不知不觉中感染了消极悲观情绪。更可怕的是,现在的媒体一天24小时全方位包围着我们,不间断地用负面报道撞击我们的心,使得我们无可逃遁。我们已经被训练得更善于从消极负面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了。这也就难怪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大多消极而悲观了。

随便举一个例子好了。媒体不断报道奸商、贿赂,给人的感觉简直无商不奸,你最好别去当什么公司经理总裁,因为你不卑鄙无耻你就没法从商!真的吗?这世界上再没有公平买卖了吗?再没有正派的交易了吗?再没有正直善良的商务工作者了吗?

而事实却远远不是这样的啊,这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此时此刻正在真诚而辛勤地工作着,有千千万万笔公平的买卖此时此刻正在进行中啊。海边的确有好几个塑料垃圾袋,但是那里更有蓝天白云鸥鹭翱翔白帆点点啊。

真实的世界之中,好的、正面的、阳光的人与事,不是占了一半,而是占了一大半, 90%以上。我们并非需要从此漠视真实世界中的负面;但是,请至少,让我们把90%的关注投到正面的人与事上。前面的课程已经再三强调,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就创造出一个怎样的世界,因为我们本就是现实生活的“作者”之一。我们当然有这个义务和职责揭发社会黑暗;但是我们同样有这个义务和职责来弘扬社会的美好。我们关注什么,我们就看到什么,我们就得到什么。

Marva Collins说,“让我们关注人性中真善美的种子”。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生活中人性中一切真善美的种子。

想想我们自己,每当遇到事情、问题、麻烦,我们往往怎么自言自语?“这人怎么这么说话?”“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糟糕,我要来不及了!”“唉,我怎么忘了告诉他……”我们很少发现自己嘿嘿一个人偷着乐,“我的工作效率真不错,完成了!” 为什么我们头脑里所想的大部分都是消极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已经被“训练”得善于关注负面状况了。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总习惯地以为,我们该反省我们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挖掘自己的缺点、毛病、失误。但是,如果我总是反省我自己什么地方做得 不够好,什么地方又出了错,这会让我更欣赏我自己吗?会让我更自信、更有勇气、更有魄力吗?这会令我自己更快乐、觉得更幸福吗?

不,我们要学会欣赏。欣赏自己,欣赏别人,欣赏美好。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吗?“欣赏”这个词,是一个多义词,它的另一层含义是“使增值”。如果你欣赏孩子的潜能,孩子的潜能就得到滋养得到发展;如果你欣赏一段师生情谊,这份情意就能成长得更深厚更长久。

不幸的是,反之亦然。如果我们不去欣赏孩子的潜能,孩子的潜能就逐渐枯萎;如果我们不在乎一段师生情谊,这份情谊就只会越淡越薄。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欣赏,我们心中的真善美的种子,只会因为得不到欣赏的阳光雨露而死去。

为什么很多婚姻维持不下去?有多少人,恋爱的时候真诚地说,“有你相伴,此生再无遗憾”;然而婚后,多少年以后,还有多少人会再如此深情地对爱人说这句相同的话?没有了欣赏的滋养,爱情如何能够不枯萎?

一旦婚姻搁浅,我们问的问题,往往是“我们之间怎么了?问题在哪里?”往往是“你为什么不再爱我了?你怎么忍心这么对待我?”如果我们纠缠在这些负面的问题上,那么,“你关注什么你就看见什么”,我们自然忽略了正面的阳光的事实,爱人的优点生活中的美好统统像那“公共汽车上的孩子”一样消失了。我们只能陷于负面消极之中,而且越陷越深。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

出门,你遇到朋友张三,对你说,“嚯,你这么有精神啊。”你感觉如何?心头一爽,果然,精神!
走到学校门口,遇到朋友李四,不由得对你说,“嚯,你这么有精神啊。”你感觉如何?心头更爽,没错,更精神了!
走进教室,再遇到同学王无,由衷地对你说,“嚯,你这么有精神啊。”你感觉如何?心头太爽了,的确如此,你今天显得非常有精神!这就叫良性循环。

反过来呢?出门,你遇到朋友张三,对你说,“怎么了,怎么没精打采的啊?”你可能本来被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妥,可是,这时候,你感觉如何?心头一顿,唉,是没精神啊……
走到学校门口,遇到朋友李四,不由得对你说,“怎么了,怎么没精打采的啊。”你感觉如何?心头更顿,更没精神了……
走进教室,再遇到同学王无,很同情地对你说,“怎么了,怎么没精打采的啊。”你感觉如何?心里已经萎顿透了,没精神透了……这就叫恶性循环。

欣赏,能带给每一个人一个良性循环。大清早,如果听见一句对你欣赏的话,看见一只对你唱歌的小鸟,遇见一张对你友善的笑脸,你会不由得神清气爽好一阵子,甚至一整天。一句话欣赏的话,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已经看到过多少名人传记,反复见证了这一点!请记住,有一个能够改变你的一生、改变孩子的一生的,非常美好的词:欣赏。

不过,有一个关键点至关重要:欣赏一定要发自内心,要真诚而且真实。将来我们讲述“自尊”那一节课时,会仔细探讨,虚情假意的敷衍,空洞无物的夸赞,会事实上对对方的自尊心造成怎样的伤害。任何事件当中,不论多么糟糕,其间总有真的值得从正面去珍惜去欣赏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人发现自己患了癌症。够糟糕的了吧!够痛苦的了吧!可是,换一个角度,你不由得想到,“我来日不多了,我需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好地珍惜和欣赏着世界中的一切美好。”记得乔布斯怎么说的吗?“我要把我的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做我最想做的事情。”他带着这样的心态,和癌症搏斗了整整八年;而这八年,他带给了整个人类他能够给予的最美好的礼物:爱拍系列、爱疯系列……

欣赏不但能够滋养和激发我们的潜能,带动我们的良心循环,还能从另一个角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麻木。对爱、对幸福、对美好生活的麻木。

不论我们是得到了一份向往已久的职业、还是一份铭心刻骨的爱、还是一个让我们拱若珍璧的小宝宝,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渐渐对这份兴奋、这份幸福、这份幸运觉得习以为常,而不再放在心上,而变得麻木不觉。

其实这种自然心态,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有它的好处。比如说忽然痛失亲人,当时谁都受不了,谁都会痛苦不堪。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得我们也能淡然置之,麻木处之,不再为之痛苦,不再觉得了无生意。

这种麻木之心,如果针对一件痛苦的事情,不失为一件好事情;如果针对一件美好的事情,却又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能不能,两全其美?我们能不能只对不好的事情变得不再计较,而对美好的事情不再习以为常不以为意?难道我们必须等到身患绝症之后,才想起来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吗?我们必须等亲人故去之后,才来痛悔我们没有好好珍惜他们、好好珍惜我们曾有过的美好吗?我们一定要等到亲子关系僵到了极限,彼此反目成仇,才能警觉我们早已忘记掉多少年以前我们对这个小宝宝的珍爱和她带给我们的喜悦了吗?

能!正如媒体能把我们培养成只看消极面的人一样,我们也能够把自己重新变成看得到美好的人。这里的灵丹妙药,就是“感激”。 如果我们让自己一直对生活中值得我们珍惜、欣赏的一切抱有感激之心,就会抵挡住得住对美好的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意之心。

想想看,当你对别人的爱和给予表达出你的感激之心时,你带给了对方什么感受?当别人对你的爱和给予表达出他们的感激之心时,你得到了什么感受?那么,我们怎么滋养我们的感激之心呢?从早晨醒来后的每一件小事情开始,感谢一杯咖啡一个笑容一缕阳光带给我们美好的一天。只要我们反复这么去做,这种心态就能够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我们的自然习惯。

每天,从生活中找出这么一、两件事情,哪怕很小的事情,去欣赏去珍惜,比如花上几分钟真正欣赏你喜欢的一段音乐。还有,去欣赏去珍惜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孩子、朋友。把你心灵的关注点,放在这些值得你欣赏和珍惜的地方。因为,我们再也不愿意对这些生命中值得欣赏和珍惜的人和事情变得麻木。

要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要让我们的内心更幸福,要让我们的婚姻更持久、亲子更紧密、友情更长久,我们不但要用欣赏的目光关注我们的亲人、关注我们的生活,而且,我们更要用真诚的感激,来维系这份欣赏永不退色。

而且,请记得,要把你的这份欣赏、这份感激,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对方接受道、感受到你的真诚。

我感激我的爱人,鼓励我支持我欣赏我真爱我,给我时间给我空间让我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我感激我的孩子,给了我最美好的机会跟着他们的不断成长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并且因此而让我看到了人生新的视野。
我感激我的网友,信任我喜爱我,给了我一个更宽广的角度,认识和欣赏我的新的人生价值。
我感激新浪的编辑,把我的“哈佛幸福课”学习笔记推荐给广大网友,不但给了我更多的信心和动力,也更给了广大网友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并欣赏“哈佛幸福课”带给你们自己的人生福祉。
我感谢我人生中所有的磨砺和经历,让我慢慢学会了爱,学会了宽容理解与接纳,慢慢成就了今天的不同的我。

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活下去的世界,值得我们好好活下去的世界,值得我们欣赏和感激的世界。

朋友,请记住,这两个词,能够改变你的一生,能够改变你孩子的一生。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8Rank: 8

37#
发表于 2011-10-22 20:45: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京京妈 于 2011-10-22 20:55 编辑


在社会大环境的消极中
把握住自己,不受影响!
的确有点难!
有时我意念中告诉自己要乐观!
无意又会被生活中的大石头打回原形!

要改变,洗心革面,
我需要经常练习
懂得欣赏,懂得感恩!
多看玉冰姐的帖子
多看正面的东西

希望我能战胜自己!

Rank: 6Rank: 6

38#
发表于 2011-10-22 22:24:22 |只看该作者
感谢

Rank: 6Rank: 6

39#
发表于 2011-10-24 10:33:07 |只看该作者
姐姐,我也在听这个,听了再来逛,感觉真好呀。

Rank: 9Rank: 9Rank: 9

40#
发表于 2011-10-25 02:34:04 |只看该作者
哈佛幸福课: 正面心理学 (九)


改换大脑,打造阳光心态


有一天,小儿子祥祥放学时意外得到机会可以去同学家玩,扔下书包欢天喜地就去了。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去接他,他还没有玩够,“我还想玩一会儿。”我告诉他,“哥哥一个人在家里读书,我们不能等,要赶紧回去。”

刚走出小朋友家大门,祥祥就嘟着嘴埋怨我,“你怎么不把哥哥一起带出来。我都不能多玩儿一会儿。”我这么回答他:“祥祥,哥哥没有得到机会到小朋友家玩,你得到了;而且你们刚才玩儿得已经很开心了。这多让人快乐的事情啊,可是,你现在却满心不高兴。你觉不觉得,因为不能多玩儿几分钟,就把刚才的额外开心全弄没了,实在很不值得?哪个傻吧小乎乎才会这么做啊?”

其实,人很容易被负面的事情影响,小祥祥如此,哈佛幸福课的讲师塔尔,也曾经如此。当年他被剑桥大学录取,还得到一项奖学金,可是他首先感到的情绪不是欢呼雀跃,而是懊恼“怎么不是另一种奖学金”。后来,他有一次和夫人去朋友家聚会,遇到一个人特别能侃,聒噪得要命,塔尔心里有些讨厌这个话痨,可是他夫人却赞叹道,“你说这人多好啊,他多热情啊!”

同样的一个“话痨”,在塔尔眼里是“话痨”,在塔尔夫人眼里却是“热情”。人的确有天性的不同,有些人生来开朗、活泼、外向、阳光,有些人却天生偏于低沉、内向、苦恼。科学研究发现,人的这种不同的思维和情绪反应倾向,和大脑的神经元网络构造有关。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相信,大脑的构造、神经元的构造,一旦形成,就稳固下来,不再改变。一切都是老天造就了的。但是,从1998年开始,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成年人的大脑以及神经元的构造,其实可以改变!我们不但能塑造新的神经元,搭建新的链接,而且还可以让原本粗壮的神经链接逐渐缩小,让新建的神经链接越来越粗壮!

我们来看看科学家的研究。原来,大脑里面密布的神经通道,就像地球上大大小小的河道一样;神经通道的实际运用,也像地球上的河道一样。流水会形成河道,而且不断形成新的河道;河道中的水流量可以越来越大,河道也可以越来越宽;一旦河水枯竭,河床则逐渐干枯,乃至逐渐消失。大脑也一样,不但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而且可以产生新的神经链接。刚开始的时候,会很薄弱,但是反复使用,就会变得粗壮而结实。比方说,我们学到一个全新的单词,大脑里的一个新的神经元就此诞生。这个新词,我们用一次,新的神经元就得到一次锤炼,我们反反复复运用这个词,神经元就越来越结实,以至于我们可以终生不忘。

怎样把这一点发现应用到我们的现实中来,让我们变得更加快乐?换上一种新的心态、想法、思路,然后反复练习、重复,把它培养一种新的习惯,继续反复坚持,让它成为一种稳固的、深厚的习惯!

比如,学习挥球拍的正确姿势,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关注胳膊、手腕、挥动方向和力度等等的细节要求,我们显得很笨拙很不习惯;但是,千百遍的练习之后,我们逐渐掌握了动作要领,做得顺手多了;继续千百遍的反复练习,我们最终可以达到想都不用想就自然而然按照规范动作的要求挥动胳膊的境界,这种动作已经变成了我们的本能。

同理,我们刚开始学习正面的心态、想法、思路时,会觉得很别扭、很笨拙、很不习惯。但是,只要我们反复这么去做,去练习、去实践,我们的“正面情绪大脑神经元”就会变得越来越结实、粗壮,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会越来越自然其倾向于往正面着眼、聚焦。由此,一个崭新的、正面的好习惯,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快乐幸福感觉的源泉之一。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天生倾向于把一个话痨看成是“热情洋溢”,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培养和滋长出健康的、乐观向上的思维模式出来。反复冥想、反复练习,能够让我们的大脑把胳膊正确挥动的打球姿势变成我们的本能,能够让我们的大脑把乐观向上的思维模式变成我们的习惯,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容易抵挡负面事件和情绪的影响,更容易接受到快乐、明朗、阳光、积极向上的信息。

塔尔不是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并没有一颗天生总是充满阳光的心。但是,他爱上了正面心理学,并且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比如坚持锻炼自己每天想些值得欣赏的、珍惜的、感激的事情,也包括坚持锻炼身体,他终于改变了自己,变得阳光起来,乐观起来,不再常常陷入“我怎么没有得到另一项奖学金”的苦恼之中。

朋友,你真的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大脑构造!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性格!


大脑结构的改变,神经元结构的改变,有两种改变模式。

一种是一点一点逐渐改变,就好像米开朗基罗,把挡住大卫的多余石料一点一点凿掉,伟岸的大卫就显现出来了;就好像黄果树瀑布下面的巨石,经年累月被水冲刷得缓缓变换着形状。这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见到的改变形式,是最健康的改变模式。这种改变,需要时间,需要慢慢磨砺,没有速效药。但是,这个改变过程却可以是一个令人快乐的过程,我们一天一天看着自己不断进步,一天一天感受着自己日新月异的成长,这本身就是一种多么愉快而享受的事情!

另一种改变模式,是剧变,就好像用一把巨锤把一块大石头砸碎,瞬间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剧变,也需要事先周详的准备,需要我们积累起足够的力气挥起巨锤,积累起足够的力量狠狠砸下去。而我们若要积攒起足够的智慧和力量,这也是千锤百炼的结果,也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这其间也没有速效药。

不要对什么速效药抱有幻想。不少人急功近利,渴望一蹴而就,这反而更容易造成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新方法”的失望,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之中:这本书上明明写着的,“快捷便利幸福5法”,怎么到了我这里就行不通?

与其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懊恼和挫败之中,不如我们来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努力,就好像我们一次一次练习挥动球拍的动作;一点一点地成长,就好像我们的挥拍动作越来越规范越自如。最终,我们一定能够从这一点一滴的成长之中,积攒起我们的自信、成就感,让我们人生的幸福指数基准线越来越往上扬。

让我们一起来,朋友,按照前面几课已经讲解到的内容,每天坚持练习和思考,想想生活中哪些事情哪些话语哪些人值得我们珍惜、欣赏、感激,甚至简单到一杯咖啡、一声鸟语、一朵花香。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一定能够逐渐能够学会善于发现值得欣赏的事情,能够一点一滴构筑我们大脑中新的神经元、新的神经链接,能够千锤百炼地把我们新建筑的健康思维模式打造的越来越结实。

下一讲,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具体地学习,怎么把新学到的这一鼓舞人心“大脑可塑性”理论引进到我们的真实现实之中?有什么具体详尽的方法?

且听下回分解。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05:45 , Processed in 0.029239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