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2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东平: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4 10:13: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由我来给《快乐女孩成长笔记——15岁考上清华大学》写序,实在是找错了人,也可以说是“撞在枪口上”了。与当下全社会性的热潮相反,我的看法是非主流的和不讨人喜欢的。但是既然作者和出版社不在乎,还是希望我说一些什么,我也愿意就此谈一些认识。毕竟,当一个人的教育经历、一个家庭的教育故事公开出版,就已经超越了私人领域,成为可以评说的公共话题。况且,这是一个多么热门的话题。


    毫无疑问,南南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女孩,她的母亲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极具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在女儿的教育上付出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我看来,此书最有价值、可以与其他
家长分享的,是她在南南幼儿时期进行的启蒙教育,使她很轻松而愉快地学会了识字、阅读、讲故事和表达。有了这样的基础,她以后的成长其实已经没有悬念,不论她是否上少年班,不论她是否进入清华大学,也不论她是15岁还是18岁进入大学。南南的故事再次映证了一个观点: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子女学业成就的正相关性,而且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父亲。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而成为全职太太的女性(不是指南南的母亲),国人通常会认为是一种人才浪费;其实,教育的效益仍然存在。因而,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总是具有正面的公共效益,全社会都会从中受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10-6-4 10:13:53 |只看该作者
但是,此后的故事就进入一个流行的俗套了:进入北京八中的少年班,高分复读、非清华不上,最终如愿以偿。自从《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进入国外和中国名校的男孩女孩便成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热捧的对象,进入名校就等于教育成功,家长纷纷著书立说,巡回演讲。有位父亲将儿子送入清华,已经出了三本书,还在继续写,而且很畅销。我不禁感慨,清华、北大每年招生五六千人,我国每年要产生多少教育家啊!


    人的成长、成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很深的谜。虽然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我们对人的认识却远远不如对物质世界、自然规律的了解。因此,“人学”、“教育科学”成为一门值得不断探究的学问。最基本的挑战来自儿童的个体差异。如果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就会看到在大致相同的教育环境中,子女的志趣、秉赋和日后的社会成往往很不相同。而在那些家长文化程度很低,毫无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贫寒家庭,也会走出聪慧的孩童。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天才的成长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10-6-4 10:14:28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素有“神童教育”的热情,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中,望子成龙的追求更是名正言顺,汹涌澎湃。这些年来,能写长篇小说的少年作家年龄越来越小,8岁横渡琼州海峡、5岁能做一万个俯卧撑、3岁能识字和拿大顶,冲击吉尼斯记录的事迹层出不穷。有一位父亲让儿子快速成名的策划是他上大街裸奔,也有“400个耳光打出一个钢琴才女”的教育故事,引起人们对儿童权益保护的巨大担忧。无论焦虑猴急的家长,还是诱使家长大把掏钱的“天价幼儿园”,都有一个义正词严的响亮口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恰恰是最值得质疑的,在我看来是无知而荒唐的。我们都知道,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100米、200米的短跑才有意义。而人的成长则是漫长的马拉松,最初的几步根本没有那么重要。环顾四周,或者回顾自己的中小学经历,成年后在各个方面有所作为的,究竟是不是当时班里的那几个学习尖子?《文汇报》曾报道过若干两院院士的中学学习成绩,高分的不多,中等的不少。鲁迅1905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春季升级考试的“成绩报告单”:解剖59.3分,组织72.7分,生理63.3分,伦理83分,德文60分,化学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数65.5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伟大的作家。

Rank: 6Rank: 6

4#
发表于 2010-6-4 10:15:11 |只看该作者
陈小薇的故事值得一说。她是80年代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被誉为“神童”并为保持这一形象而持续努力。她不负众望,在美国读到了生物化学的博士后,却毅然改行,从事自己真正喜欢做的电视主持人工作。她说,在中国,人们喜欢传颂司马光几岁砸缸、孔融三岁让梨等神童故事;而美国人则喜欢说爱因斯坦首次投考大学名落孙山;爱迪生从小被认为是不堪造就的笨学生等大器晚成的故事。这种文化差异确实发人深省。前者赞誉少数,赞誉天资;后者鼓励多数,鼓励努力。时下流行的社会评价和教育模式,在制造出个别“神童”之时,使绝大多数孩子成为造神运动的“陪绑者”和失败者。今天,“救救孩子”的任务远比打造少数童星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源自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教育传统,西方主流的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儿童作为上帝赐于人类的礼物,是一个特定的生长阶段,是一个独立于成人的世界,有其自己的功能和使命。儿童不是小大人,也不应是家长为实现自己的功利目标的工具。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准则。它被表述为这样的幼儿教育理念: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因而,西方国家往往以法律的方式严禁在幼儿园进行知识教育。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健康、心智发展和社会化远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也是因为现代心理学对儿童认知规律的把握。一个3岁孩子难以完成的任务,5岁就迎刃而解;5岁时难以掌握的数学运算,7岁时易如反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超越他的年龄,提前去做他难以实现的事呢?这正是当下的应试教育不断下放学科教学的难度、以及开展有“数学杂技”之称的“奥数”最令人发指之处。看到那些为家长望子成龙的梦魇所驱赶、以牺牲睡眠和健康为代价、不得不从事各种高难度的学习的孩子,我会想起马戏团里的小熊和山羊,他们本应在草垛边快乐地玩耍嬉戏,却被迫战战兢兢地钻铁圈、走平衡木。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0-6-4 10:15:31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教已经成为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也有人在开发比早教更早的“胎教”。然而,即便如南南那样成功的早教,也应当是十分谨慎和因人而异的。适合于南南的,未必适合另一个儿童,并不能简单照搬。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教育,也不是越早越好。早教也不等于早慧。当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成年后直言自己根本不是什么神童,不过是提前教育而已。“早教”或“超常教育”最大的陷阱,莫过于对儿童的过早定向。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十几、二十岁时都难以真正确立人生和职业的方向,所以欧洲的学制,在高中之后有一年预科,所以古人有“三十而立”之说。今天我们却要为七八岁、十来岁的孩童做出终身选择,迫使他定向地训练某一技能。正如有人所说,如果家长执著于这样的理念,那么杨振宁不过是一个平庸的会计,齐白石至多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不能不说到“早出人才”的理念。现有的许多教育实验显示,完全有可能以更短的时间完成目前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但是,全世界通行的6-3-3学制的合理性,16岁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18岁成人这样的规定,与接受知识的速度和程度无关,是基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规律。15岁完成高中课程并不等于15岁已经成人。而且,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当事人,15岁上大学还是18岁上大学,有那么重要吗?我们对少年班成就的介绍,无非是他们比别人早几年拿到博士学位或当上教授,这可以说明他很聪明,也可以节约几年的教育开支,此外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价值?与同龄人相比,他们牺牲和失去的东西倒是非常具体的。我们经常抱怨使用现代科技缩短了动植物的生长期,致使瓜果不香、鱼肉无味;那么,我们对人的培养,是否有同样的迷误?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0-6-4 10:16:05 |只看该作者
解析“神童教育”的热情,最终必须涉及对成才、成功的理解。时下流行的观念,以及南南母亲将考上清华、北大视为教育成功的标志,这种“名校崇拜”实在太过狭隘了。南南的教育是否成功还要看10年、20年。近年来,许多高分考生开始“用脚投票”,弃国内优秀大学而到香港的大学就读,是一种相当明智和理性的选择。成功的真正标志是未来的职业成就和社会贡献。而成功的教育,是帮助每一个人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成为最好的自己。放眼望去,清华、北大每年数千名的毕业生中,究竟涌现了多少名人、大师或创造性成果?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崭露头角的风云人物,无论潘石屹、刘永好还是王菲、李宇春,谁在乎他们来自那个学校?


    换一个角度,家长代替、迫使子女接受某种教育、进入某种生活轨道,在中国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深入评析,并非没有问题。因为子女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活幸福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如果不是出于自身的强烈兴趣,当他一旦有选择的自由时就会做出别的选择。有人比较过,80年代中国涌现的一大批音乐神童,大多已湮没无闻,而当年与他们同台的外国选手今天仍然活跃于国际乐坛。长期在中国西北地区义务支教、被称为“洋雷锋”的美国青年丁大卫,谈到过他的一个兄弟是公认的数学天才,但他后来放弃数学而选择了摇滚乐。没有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那是他的爱好,他的快乐和幸福所在。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中国母亲不辞辛苦将女儿送入了美国的名牌大学,成为她骄傲和幸福的源泉。但是女儿毕业后却“美国化”了,她放弃高薪白领职业成为“背包一族”,在世界各地打工、流浪,后来作为志愿者到非洲参加和平队。这位母亲觉得不可思议、前功尽弃。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10-6-4 10:16:27 |只看该作者
我们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用力过猛”的家长,他们可以舍弃个人的一切——职业、家庭、业余生活和幸福——全力以赴投入子女教育,不惜背井离乡地陪读。这种精神可以称之为伟大的“母爱”,但多少是一种“糊涂的爱”。无论出于功利主义、虚荣心(许多家长将这种教育视为投资-回报关系),还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愿望,家长的这种自我牺牲可以理解,却不值得宣传和仿效。这种“爱”会成为子女难以承受之重;对家长则是一种自我降低、自我贬损,其损失实在是过于巨大了。因此,还是要讲平常心,讲中庸之道,讲顺其自然,讲平安是福、随遇而安,讲“如意之事常少有,不如意事多八九”。因而,越具有大智慧的人,对子女的期望也越“低”。老舍对孩子的要求是有一技之长,粗通文墨,“不欺负别人也不为别人所欺负”(大意)。鲁迅也是如此,绝无成名成家的追求,特别反对儿子做“空头文学家”。因为他们洞悉了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它潜含的是这样的价值,比表面的优秀、成功、卓越更为重要的,是人生的平安、幸福、圆满。这也是我对已经很优秀的南南的衷心祝福。

Rank: 9Rank: 9Rank: 9

8#
发表于 2010-6-4 10:23:20 |只看该作者
:F:
把名字写在水上

Rank: 4

9#
发表于 2010-6-4 10:35:49 |只看该作者
:F::)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0-6-4 11:24:53 |只看该作者
它潜含的是这样的价值,比表面的优秀、成功、卓越更为重要的,是人生的平安、幸福、圆满。这也是我对已经很优秀的南南的衷心祝福。
禾苗苗 发表于 2010-6-4 10:16


大李去年在上海的公益讲座上,就问过我们这些家长,我们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Rank: 2

11#
发表于 2010-6-10 23:37:26 |只看该作者
又快乐又优秀,这个标准不低啊!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0-6-11 03:02:01 |只看该作者
归根结底,无论哪条道路,家长的骨子里,或者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里,都深深地埋藏着要孩子成为优秀的人的种子,它们顽强地植根在我们的心里,以及这片土地上.

Rank: 9Rank: 9Rank: 9

13#
发表于 2010-6-11 07:53:49 |只看该作者
琳的话是一针见血啊。:F:

那个种子确实是埋藏着,我不否认~~~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0-6-11 10:47:39 |只看该作者
是的,虽说不在乎,想想还是希望孩子进个清华北大的

Rank: 2

15#
发表于 2010-6-11 13:18:11 |只看该作者
“期望做到优秀”不是坏事,但“害怕失败”是大大有害处的。

Rank: 2

16#
发表于 2010-6-11 13:19:15 |只看该作者
”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反映了害怕失败的恐惧。

Rank: 2

17#
发表于 2010-6-11 13:20:28 |只看该作者
其实越害怕失败,越容易失败。

向往成功,会更有机会成功。

这两者有很大区别。

Rank: 2

18#
发表于 2010-6-11 13:24:59 |只看该作者
受目标的驱动不同于受恐惧的驱动。简单说,按“吸引力法制”,积极的心态吸引积极的结果,负面的心态吸引负面的结果。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10-6-11 18:05:46 |只看该作者
:F: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10-6-11 21:24:48 |只看该作者
成功就那么几个少数人,我们大多数人总得接受失败的.........这是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7 03:57 , Processed in 0.0270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