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031|回复: 1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巫专栏] 转帖:夏令营中的反差 -- 小巫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5 12:47: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孙云晓老师20来年前曾经写过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引起中国家长的轰动、关注和反思。这次西安夏令营传来的消息,可够孙老师再写一篇续集了。

目前只有一些零碎的只言片语,等全营结束后,相信素材会更多。我怕年老忘事,先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给豆瓣上的妈妈朋友们看看。

孙老师写的是中日孩子之间的比较和反差,我这里则将孩子分为“另类”孩子与“主流”孩子。因为虽然有欧洲来的孩子,我们家孩子也可以叫做外国孩子,但还有像豆豆和北北这样的中国孩子。这两种孩子之间的反差,以及主流孩子的很多表现,令夏令营老师们倍感困惑。

主流孩子对华德福活动的流程非常陌生,比如晨圈、颂词、唱歌、游戏、音语舞等等,这倒也情有可原。但很多主流孩子无法进入活动状态,甚至品头评足:“这都是干吗呀!”尤其是餐前感恩,有些孩子干脆拒绝:“我凭什么要感谢我们家保姆?她长得那么难看,做的菜又难吃!”

这次夏令营总主题为“学习英语”(是为吸引更多家长来吧),老师们以游戏的形式来跟孩子互动,在玩耍与生活实操中(比如洗衣服)让孩子体验日常用语。主流孩子对此嗤之以鼻:“这也叫学习?”他们认为学习应该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背一大堆单词,有考试、有竞赛、有排名次。他们习惯了竞争激烈的活动,对这些适合于并有益于他们健康发展的活动反而感到乏味和无聊,不够刺激。

的确,这些孩子不仅与精神世界割裂了,他们与现实世界、与真实的生活、与生命的本质、与幸福快乐,等等,也都割裂了。他们是被病态的主流教育扭曲出来的怪胎。

最令人感到难过的是——这些孩子已经不会玩儿了!昨天老师们在户外准备了一堆泥巴,“另类”孩子们立刻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冲上去玩儿了个不亦乐乎,带动了一部分主流孩子参与。有些主流孩子则一直徘徊在外,不知道该怎么玩儿,也不敢玩儿。在自由活动时间段里,很多主流孩子呆呆地站着,没有老师布置,他们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些孩子平常的时间已经被家长严格掌控到每一分每一秒,真给了他们自由,他们反而不知所措,像是一段木头一样。

有些心智被严重破坏的主流孩子,无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来,不仅是对其他孩子表现敌意,老师感觉到他们对成年人也持有不信任和抗拒的心态,而不是健康正常儿童那种纯真而开放的胸怀。有一个女孩,拒绝参加任何活动,拒绝跟任何人建立友情,给妈妈打电话把夏令营描绘得一团糟,严重的言不符实。还有一些孩子,明明白天玩儿得很开心,晚上给家里打电话,却说他过得很悲惨,引起一些家长的担忧和焦虑。

以上这些不是片面的挑刺儿。像我开始所说,是反差给老师带来的震惊。至于“另类”孩子有些什么表现,我这里就不王婆卖瓜了。简单地说,俺闺女压根儿不想我,第一次洗衣服据说一口气洗了8件,豆豆怀疑她把干净衣服也洗了;俺儿子一开始想妈妈想得厉害,哭了两鼻子,也很快自我调整好,振奋起来,耍得开心,甚至已经依依不舍了。

据老师反映,女孩子们普遍都很好,适应能力强,男孩子们反而表现十分脆弱,难怪孙老师最近写了《拯救男孩》一书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9Rank: 9Rank: 9

2#
发表于 2010-7-15 12:50:39 |只看该作者
刚看到小巫在其他网上发表的这篇文章,转过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10-7-15 13:02:10 |只看该作者
:F:

Rank: 2

4#
发表于 2010-7-15 13:02:36 |只看该作者
看来小巫老师说的是西安的华德福夏令营了。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0-7-15 19:44:24 |只看该作者
马上回西安了,惦记着去夏令营观摩呢。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0-7-15 20:46:34 |只看该作者
至于孩子玩耍的问题我觉得妈妈自己带的孩子普遍情况好些,老人带的孩子如果父母经常参与的也不错,总是由老人带着的孩子普遍限制很多
不是亲眼所见不要轻信那是真相;即使亲眼所见不要轻言那是全貌。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0-7-15 23:42: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0-7-16 00:01 编辑

--------引起中国家长的轰动、关注和反思。

确实记得当年看孙云晓的夏令营文章,结果就是这句话,轰动,关注和反思,虽然当时我还不是个家长,甚至可以说只是个半大孩子。

这些年看到过太多的类似小巫这样的报道了。好像对此的感受也经历了不同的过程了。从开始的触动,到一直持续至今的反思和关注,似乎这么多年,自从有了孩子后,就围着这么件事在转......:dizzy: 似乎这类的文章和观点从一开始就打动了我,就让我给自己塑造了我想要的孩子的状态,我的孩子得是小巫这里管他们叫“另类”的。然后我看到孩子们,就会观察他们,尤其当外国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孩子“现代教育”的孩子和我们的主流孩子都在的场合,我就会观察比较研究他们,当然很主要想看我女儿在哪一边,达到了就欣喜,不象了就焦虑,再看这种观点的文章就更加重我的焦虑,为什么我女儿不总是那样子的,她会有情绪,她会挑刺,她会不配合。当然更有无意识的拿我女儿和其他的“传统园”的孩子比较,我女儿更会玩,我女儿更有自己的主意......God,终于,这段漫长的艰苦的路走过去了,现在我不再那样无意识的比较,把孩子们截然不同的分类贴标签往罐头瓶子里装了,我也不再那么因此焦虑了,再看任何文章,我都不会那么强烈的把自己的孩子归于哪一类了,我会从那些现象反思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很快的就断定什么,我会去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有那样的状态和情绪行为反应方式。

小巫这里提到的这些孩子们的反应是很自然的,孩子们其实都是潜意识的动物,都是特别敏感的,也许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夏令营里和有些孩子是不同的,比如那些国际孩子,他们的潜意识里身体里从他们的家庭里甚至是几辈子带来的自卑敏感会让他们不舒服,嫉妒懊恼,各种复杂情绪都有可能产生,可是孩子们是无法去面对疏导这些情绪的,他们只会用从家庭里习得来的方式来反应,比如发脾气,说所有的都是坏的,挑剔这个那个,什么都不喜欢.... 当然他们更有可能嫉妒自己的老师家长不是这样子和善美好,孩子们害怕的都不敢承认,明天这些就都会不存在了.....国际的孩子们对这个环境非常熟悉非常自然,没有心理上的不适,这些孩子产生这些复杂的心理和情绪时,他们会怎样去玩呢?会怎样让他们的天性在这里展现出来呢? 这些孩子是不是平时就完全是这幅样子?肯定不是的。我越来越发觉,孩子们的差异不大,我们小区里的传统幼儿园的孩子在我们小区里玩时,在他们自己的家,最放松的地方玩时,都很会玩,和我们这里的所有的孩子都没什么差异。虽然他们会发脾气会哭,国际孩子也同样的。国际孩子到了一个让他们的家长潜意识也震动也自卑也复杂的环境时,也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的.........

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大人面前,同一群大人不同的情绪面前,孩子们的状态行为都会完全不一样,天使和魔鬼就那么一线之差。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也都是魔鬼,不能因为孩子魔鬼了一番就认定孩子整个就是魔鬼了,孩子的父母老师就都教育失败,又造成一些魔鬼。也有可能这个环境里的成人们都带着很多潜意识里对孩子各自的需要,孩子们也都会容易不那么平和配合和展现自己。太多太多的可能性,会让孩子们的状态有这样的差异的,不因此去评价孩子们,震惊对有些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评价和抛弃。只有理解,才是对孩子们的爱。 老师们家长们需要发现和敏感孩子的不同状态和反应,可是更需要去感受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个样子,去看到真实的他们,感受到真实的他们,和他们有连接,那是爱。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0-7-15 23:49:51 |只看该作者
确实整体上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们对待孩子爱孩子时,因为我们的文化和传统,我们的心理特点和性格,我们能提供给孩子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和西方的先进国家比,是有很多差异的,也是有很多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甚至可以说是残害孩子,可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自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导致的心理特点,他们相对应的爱孩子提供给孩子的环境是他们能给的,很多很美好的,也有很多也可以说得上残害的。很多时候这样子纵向的简单的比较,不如去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心理,我们能给孩子什么,不能给的是缘于什么。批判我们自己,也会让我们更不能接纳自己远离自己。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0-7-16 00:06:09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华德福夏令营为什么要用“学习英语”来吸引更多的家长? 孩子们可能很抵触家长们总逼迫他们学习,当然在这里总是挑剔讽刺埋怨,说老师们不会教英语了......

欢迎大家都有更多的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的想法。:)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0-7-16 00:06:48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华德福夏令营为什么要用“学习英语”来吸引更多的家长? 孩子们可能很抵触家长们总逼迫他们学习,当然在这里总是挑剔讽刺埋怨,说老师们不会教英语了......

欢迎大家都有更多的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的想法。:)

Rank: 2

11#
发表于 2010-7-16 00:22:32 |只看该作者
--------引起中国家长的轰动、关注和反思。

确实记得当年看孙云晓的夏令营文章,结果就是这句话,轰动,关注和反思,虽然当时我还不是个家长,甚至可以说只是个半大孩子。

这些年看到过太多的类似小巫这样的报 ...
爱无言 发表于 2010-7-15 23:42


:handshake

“主流”的孩子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氛围)中,自然是不适的。

Rank: 7Rank: 7Rank: 7

12#
发表于 2010-7-16 00:31:37 |只看该作者
本来是来给小巫鲜花的,:F:但是现在看了爱无言的话,我也想给老爱一大朵花。:F:
早睡早起身体好,妈妈好,全家才好。。。

Rank: 6Rank: 6

13#
发表于 2010-7-16 09:11:26 |只看该作者
[quote震惊对有些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评价和抛弃。只有理解,才是对孩子们的爱。 老师们家长们需要发现和敏感孩子的不同状态和反应,可是更需要去感受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个样子,去看到真实的他们,感受到真实的他们,和他们有连接,那是爱。
爱无言 发表于 2010-7-15 23:42 [/quote]

我挺爱无言。 (我这只有简版,送不了花)

但同时这样理解类似上面文中说的现象:对于不同的孩子,我要让自己去理解、接纳、和爱,就像对待身边的成人一样。但对于造成孩子这种状态的教育,我仍然愿意呼吁大家关注和反思。

比如,在成都华德福夏令营的那群小学孩子,来自蒙台梭利学校的几个孩子明显地无所事事,和周围孩子合作难些,更喜欢强调,“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  这样,我就不能不思考教育本身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

Rank: 9Rank: 9Rank: 9

14#
发表于 2010-7-16 11:35:48 |只看该作者
本来就是随手记录的一些只言片语,所以只是发表在有限的朋友们可见的地方,因为不想导致误解,但看来还是让老爱误解了。

老爱不要激动,老师们很爱孩子,震惊的老师很年轻,经验不多,但心地善良,孩子们都很喜欢。有震惊才有思考么,能去爱那些令人不解的孩子才是大爱么。

好在老师们都有大爱。
Life in its wholeness is like a plant. (Rudolf Steiner)

Rank: 6Rank: 6

15#
发表于 2010-7-16 11:50:26 |只看该作者
7# 爱无言

老爱写的真好!比较和评判本身来自于不接纳,换句话,让华德福的孩子到传统园试试估计也有一段时间适应呢,何况夏令营本身就是一个短暂的群体。

带着内心有标准的取向去看, 自然会看到这些。。。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0-7-16 11:56:41 |只看该作者
14# 小巫

误解,激动?:o ;P

小巫人真好,看到的人都觉得有大爱。嗯,好像准确点说是某类某些人...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10-7-16 12:10: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0-7-16 12:15 编辑

[quote比如,在成都华德福夏令营的那群小学孩子,来自蒙台梭利学校的几个孩子明显地无所事事,和周围孩子合作难些,更喜欢强调,“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  这样,我就不能不思考教育本身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 秋水伊人 发表于 2010-7-16 09:11 [/quote]

嗯,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倾向,很严重,反正就是研究的发痴。;P  华德福,蒙台梭利,传统园,balabalalalala, 瞧,华德福的孩子就是这样子的,蒙氏的孩子就是这样子的,蒙氏这里就是有问题的,华德福那里就是有问题的,然后,我们再去反思吧比较吧研究吧........遇到过很多家长老师,就这样子把自己归于哪一类了,华德福的幼儿园里来了几个蒙氏的孩子,她们如数家珍都很专业,蒙氏孩子有的问题,于是她们接下来重点就是改造这些孩子不那么清醒啦思考啦等等,那几个孩子的家长一听到就感觉到完了,自己信仰的蒙氏把孩子给害了。自己的幼儿园里来了几个巴园的孩子,老师们也会觉得这些孩子从原始的赞成啄序和弱肉强食的国度里来的,孩子们会打架往死里打,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得到安慰了,孩子们改变了,这几个孩子的家长会痛哭流涕内疚自己给孩子选了巴园害死了孩子.....蒙氏的园里来了传统园的孩子,.............这个是最多的,到处都是,更多数量的家长悔恨痛恨自己不会爱孩子学习太晚学习太少...


观察这些,很有意思!:lol

此处华德福,巴园,蒙园,传统园都是代称,不具体指某个园,完全虚构,如有雷同,真的就太巧合了!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10-7-16 12:24:52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10-7-16 12:28:54 |只看该作者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教育环境,自然孩子就不一样.

只有父母看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越看越顺眼的.

Rank: 3Rank: 3

20#
发表于 2010-7-16 14:08:26 |只看该作者
各个国家的小孩有共性也有差别。 我的感觉是不管是那国的, 小孩的性格和父母亲有很大的关系。

总结的突出差别如下: 中国小孩一般成绩很好 (考式没有比的过中国小孩, 特别是国类来的)。 印度小孩和尼泊尔小孩脸皮特厚, 性格开放,很讨人喜欢。 穆是林小孩进攻性剧强,据世界之首。美国小孩比较有礼貌, 嘴吧甜, 和老美性格一至。 越南小孩是丛林小老鼠,不大讨人爱。 韩国小孩和中国小孩类是, 不过更爱漂亮。

他们共性多于差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03:24 , Processed in 0.0311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