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和意外:从泰勒到陈冠希(押沙龙)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0 13:18: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于互联网诞生的故事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高屋建瓴,深扣冷战时代大背景。据说美国非常担心苏联的核打击。军队则尤其担心核打击会摧毁美国的战略指挥中心,使其失去反击的力量。因此美国人深谋远虑地弄了四个军用电脑节点,然后在1969年把它们连接了起来。这样即便苏联的核弹摧毁了一两个节点,指挥中心依然可以运转。思维贫瘠的美国官僚给了它一个平淡无奇的名称:ARPANET(国防部高级计划局网络),简称阿帕网。于是互联网诞生了。
   另一个版本 说起来就没那么高级了。新版本的故事是这样的:当时有一个任职于高级计划局的年轻干部,名叫泰勒。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对技术未来趋势很敏感。这位泰勒拥有一间办公室,里面摆着两个电脑显示屏,分别连着远端的一个主机。每个主机旁边都会有一堆人和泰勒交谈。但是两个主机之间却无法交流。因此,讨论问题的时候,泰勒不得不替这两帮人来回传话。
   这确实让人厌恶。泰勒越来越渴望这两台机器能够互相交谈。某一天,他终于受够了。于是他走出去,敲开局长的办公室,和他谈了20分钟。20分钟后,局长决定从某个倒霉项目里砍下100万美元,来满足泰勒想让机器互相说话的古怪愿望。
   如果这个故事属实,那么第一个版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解释也很简单。泰勒也好,局长也好,提交立项报告的时候都不会说:花100万美元,是因为一个叫泰勒的干部厌恶来回替人传话。他们会借助于危险的苏联核弹头来搞钱。
   两个版本哪个更正确?我们今天能在淘宝开店,在当当买书,用电驴下载各种盗版软件,到底是该感谢美国干部泰勒,还是该感谢苏联武器核弹头?这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那一天开始,互联网就开始忽忽地传输数据了。当时那是很机密的东西。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福气能扒拉着电缆,看看里头传的到底是什么。但美国纳税人尽可以放心,网线里头结结实实,传得全是上等高级资料。
   里头肯定没有一张艳照。
  
   阿帕网刚出来的时候,无论是泰勒,还是局长,还是苏联核导弹,都没有料到这个东西最后会在世界上弄成那么大一摊子,而且带来各种匪夷所思的结果。
   泰勒想不到:未来会有人在网络上兜售一种虚拟武器,好让一段虚拟代码披上它,更方便地砍死另一段虚拟代码;局长也想不到:未来会有人通过网线,向几千公里之外的顾客卖春,使对方达到性高潮。
   泰勒和局长更想不到的是:39年之后,网线里头会塞进去几百张“不雅”照片,传播给上千万台电脑,使无数东方青年度过了一个欢乐充实的春节。
  
   《1984》里描写过恐怖的未来世界:老大哥掌握一切,控制一切。他渗入你的房间,渗入你的话语,渗入你的隐私。陈冠希把电脑交给维修部修理的那一刻起,他就落到老大哥手里了。而且这个老大哥和奥尔威的老大哥还不一样。因为它有抗核打击能力。即便有几个节点被摧毁,那也不不过是挂一漏万。剩下的节点还是可以准确无误地把光屁股的陈冠希送到指定地点。
   现代老大哥的胜利是压倒性的。可以说,所有想看光屁股的人,基本都看到了。但是接下来,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许多群众看完别人的裸体后还意犹未尽,还要围在一起说两句,主要是痛斥裸体者(包括陈冠希和阿娇一干人等)的无耻,说他们坏了风气。几千万个电脑节点的道德小宇宙同时爆发,道德感沿着网线四处流溢。斥骂赤身男女的话几千里地几千里地的传播。
   我得说:这个现代老大哥脾气确实太乖戾了。
   陈冠希不得不为自己污了大家眼睛而道歉,但电脑节点后的众多群众窥看别人隐私在前,辱骂别人在后,却丝毫没有而道歉的意思。相反,他们认为窥看是一种伟大的自由,辱骂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所以现在大家争论的是要不要接受陈冠希的道歉。当然,许多人是不肯的。他们细心地为自己保留了继续骂人的权利。
   这个世界的逻辑就是如此强大。
   贴在网上的一些话,确实骂得很新鲜,富有表现力和想像力,打印出来,没事的时候读一读,倒也确实可以提神。但是这些话在正常人与人的交往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这种差异本身并不奇怪,也并不新鲜。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描写过这种差异:“群体感情的狂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所不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几十年前激励大家斗地主或者抓破鞋的,也就是这种激情。
   但是在以往,要把一大群人凑在一起,拢成一个固定的人群,是不大容易的。就算抓到一对破鞋,也只有少数街坊同事能享受到乐趣。但是从互联网时代开始,人们开始随时随地地保持“人群”的状态。群众第一次能够一天24小时待命。群众的规模也第一次能够无限扩张。几千万人自发组织起来斗破鞋的盛况,是以往任何一个居委会老大妈梦想不到的。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隐私和自由的界限,权利与道德的分野,变得比以前更加模糊。以前的时候,泰勒是泰勒,老大妈是老大妈。他们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一个扎领带,一个戴红箍。他们的世界并不彼此接触。但是通过这个革命,至少在中国,泰勒和老大妈走到了一起来,联手催生出了一个新世界。
   这个世界,把几千万人带进了香港的一间卧室。这个世界,让一个叫陈冠希的演员宣布退出娱乐圈。这个世界,在国防部高级规划局的预料之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1-5-20 13:44:36 |只看该作者
多元的世界里:炮制古怪说法的文化人


据说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多元化我很赞成,因为我从小很爱瞧看热闹。但后来我发现,我说的多元化跟人家的多元化不大一样。比如多元化我觉得是好东西,全球化我觉得也是好东西,哪个更好我倒说不上。可人家说我糊涂,说多元化的死敌就是全球化,它们俩的问题根本不是那个更好的问题,而是谁打倒,谁吃了谁的问题。等我看了一些关于提倡多元化的文章,(顺便说一句,有些讨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文章,就象前几年讨论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文章似的,经常是一句话里,奉送你七八个从句,让你不读三遍就找不到句子结构。据说有学问的人写文章都那样,可我不知道这是为啥。)发现很多文章关于多元化的说法我根本不能接受。如果多元化就是那么个东西,白给我都不要,少几个元我还活得好点。
    
     这些说法里有一种我觉得很值得提一提。这种观点认为各种文化、各种传统,就象动物界里的物种似的,都是宝贝,一个都不能少,少了哪一个都是全人类的损失。我总觉得这种说法古怪透顶。有些文化或者传统是坏的,或者是过时的,就应该丢弃,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怎么从五四到现在,还在纠缠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是一些文化人为了一些古怪念头,拼命在把水搅混,试图弄的大家什么是脏水什么是干净水也认不出来,统统一饮而尽。
     我看南方周末里说起非洲的食人族,依着这些先生的意思,“食人”这种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不是也万万不能任其夭折,而应大加栽培呢?多元化的时代里,不能偏私,雷霆雨露,莫非君恩,“食人”既是传统文化,是该族人民的历史选择,自当扶植,安能歧视?要是该食人族现在要修改食谱,放弃传统膳食,那就使多元化时代里少了一元,属于自毁民族特色,自毁文化资源,跟杀害大熊猫是一个罪过。
    
     现在世界主流的价值观主张民主,主张个体自由。按照那些多元化的理论来说,这种价值观本当然不能算错,(因为从文化的相对性来说,这些东西是没有什么好坏对错之分)但是现在需要谴责这种价值观的侵略性,因为它占据了主流的地位,对很多民族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威胁。有些原始部落喜欢吃人肉,有些国家喜欢搞军事政变,还有些民族搞一夫多妻,这也是他们的民族特色嘛,应该尊重。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这些国家民族,对多元化构成了极大威胁。说到这里,这些文化人还往往要对这些“弱势文化群体”表示同情,可我不知道他们同情的对象是谁,是吃人的还是被吃的。
    
     我认为,这些文化人是从自己狭仄的心理出发,追求一种文化的宏观视野,却根本忽视了在这个文化下生活的人的福利。正如同有些文人叹惜船民文化的消亡,赞叹吊角楼的审美价值,他们却根本不去想在船上、在吊角楼里生活是多么潮湿窄仄,那些船民又是多么容易得各种疾病。而发表这些言论的人,自己却是居住城市的楼房里。那些说原始部落文化消亡何等可惜的文化人,谁又肯自己去那些原始部落里去茹毛饮血?在他们讨论多元文化的文章里,在那一个个冗长句子之下,你看不到在那些国家那些民族里,人们的生活是否安全舒适,精神是否饱满,权利是否得到尊重,能看到的,只是含糊而又神圣的字眼:文化。
     他们只尊重文化的权利,而不尊重个人的权利。在他们的笔下,文化似乎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维坦,而个人就是这个利维坦的祭品。可他们却不知道:文化是可以评价的,文化的评价尺度就在个人手里。什么样的文化是好的,什么的文化是坏的,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虽然这个答案并不唯一,因为每个个体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我认为回答应该是这样做出的:给个人充分的自由,去了解另一种文化下的生活方式,然后让他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我想大家用不着抱怨好莱钨的电影取代了京剧,大家也用不着抱怨现在的孩子喜欢麦当牢: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他们的选择也许会导致某些文化模式的消亡,但我不认为那是坏事。
     裹脚的文化消失了。你去问一个经历过整个民国时代的女人:裹脚的文化好还是天足的文化好?她会给你自己的答案,而她的答案会比那个垃圾文人辜鸿鸣的答案更加真实可靠。
    
     我心目中真正的多元化是基于个人自由的基础之上,由个人的选择来实现多元。多元应该以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所谓文化群体为单位。
     所以不能说:您先生既然生在食人族里,就应该一辈子努力食人,别老瞅着别人吃水煮鱼香辣蟹眼馋,那是敌人的文化侵略,糖衣炮弹!
     压制自由的传统习惯、蔑视个人的独裁政治、歧视妇女的文化风俗,都堵塞了个体的资讯渠道,限制了个体的选择,这样的文化如果彻底消亡,我只能说:那真是活该!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1-5-20 13:59:01 |只看该作者
“群体感情的狂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所不能有的情绪和行动。”

这就是集体无意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7 06:56 , Processed in 0.0230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