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5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重建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8 09:43:3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第一章我所相信的

  第一章 我所相信的(1)

  智慧和知识的大门永远开启着。”生命非常简单,我们所付出的,转眼就能将它们收回来

  我们真的会变成我们自己所想的那样。我们认为自己好,自己就会更好;认为自己坏,自己就会更坏。所有我们生命中的痛苦和愉快,都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我们所思所想的“因”,就是在创造将来的“果”。别忽略我们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那些我们所思所想,所说所做的,都在创造我们的将来。

  对自己制造的一切,我们不能将责任推给别人,责备别人;我们应该知道——如果有错,错在我们自己。没有人,没有地方,也没有任何事物具有超出我们自己的力量,因为“我”是自己惟一的思考者。当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创造宁静、和谐与平衡时,我们将发现它们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人们常常讲以下的两句话,你不妨想想,哪一句话是你自己也常说的?这两句话是:

  “所有人都对我别有用心,不怀好意。”

  “所有人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

  别轻视这两个不同句子的力量,它们往往会创造出截然不同的经验。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自己都会变成我们心中所相信的那样。

  我们的想法和信念总能变成现实

  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的潜意识接受我们所相信的一切。既然我们所相信的总会变成现实,那么,我们当然应该选“所有人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作为行为准则;而不应该选“所有人都对我别有用心,不怀好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世界总是接受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世界只接受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你坚持相信生命是孤苦的,没有人爱你,那么,你的世界很可能真的孤苦和没有人爱——因为你自己躲在阴暗处,太阳自然照不到你。更多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请访问:http://www.yuexinli.com/

  然而,如果你愿意抛弃这种信念,相信“到处充满了爱,人们爱你,你也爱别人”,并坚信这种新的信念,那么你的世界就会变成这样。可爱的人将会走进你的生活,原先就在你生活中的人也会变得更加可爱,你会发现,你更容易向别人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偏执的思想、错误愚蠢的信念

  这并不是在责备谁,因为在某个特定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在尽可能地努力做到最好。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活得更好一些,为什么不尝试用别的方法把自己改变一下,使自己做得更好呢?你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不佳而看低自己,你阅读这本书就说明你已经准备要开始生活中新的、积极的改变。请承认这一点。“男儿有泪不轻弹”,“女人不能管理金钱”,这些局限性的思想令人难以忍受。

  我们还是孩子时,就受到周围大人的影响,

  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生活这是我们学习如何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世界的方式。现在,如果你与整天闷闷不乐的人、易受惊吓的人、罪恶的人或是易怒的人一起生活,那么你将学到很多关于自己、关于生活的消极的东西。

  “我从来没有做对过任何事情。”“这是我的错。”“如果我发怒,我就是个坏人。”

  这样的信条会造就令人灰心丧气的生活。

  我们长大成人以后,会重复我们父母的情感模式

  这无所谓好坏对错,这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家”的认识。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现在已经不再是童年了,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仍然像对待我们自己的母亲或父亲一样。有多少次你找了一个“只是像”你的父亲或母亲的情人或老板?

  同时,我们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我们自己。我们用同样的方式责备和惩罚我们自己。当你用心倾听时,你甚至能听到那些词汇。如果当我们自己是孩子时接受了爱与鼓励,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爱我们自己、鼓励我们自己。

  “你从来没有做对过任何事情。”“都是你的错。”你是否时常也对自己这样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6Rank: 6

21#
发表于 2018-1-28 13:31:44 |只看该作者
子不教,谁之过



孩子缺少自律,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经常受到严厉的责骂和体罚,即便小有过错,父母也会怒不可遏:辱骂、威胁、恐吓、掌掴、脚踢、鞭打、拳击,可谓花样翻新。这样的教育方法只会起到负面作用,因为它本身就违背了自律的原则。没有自律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只会成为反面教材。有些父母常常告诉孩子:“照我的话去做,但不要学我。”他们在孩子面前酗酒无度,烂醉如泥,或者在孩子面前破口大骂,拳脚相加。他们缺乏长辈起码的自制力、尊严和理性;他们形容邋遢、一塌糊涂,甚至偷懒耍滑、背信弃义。这些父母的生活毫无自律,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地生活,结果可想而知。假如父亲三天两头殴打孩子的母亲,那么母亲因儿子欺负妹妹而对其施以体罚,又有什么意义呢?又如何能指望儿子听她的话,控制好情绪呢?在稚嫩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上帝,神圣而威严。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对象,自然会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全盘接受下来。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会照单全收。


父母的爱至关重要。即便家庭环境充满混乱,生活贫困,只要有存在,照样可以培养出懂得自律的孩子。相反,即使父母身为医生、律师、企业经理或是慈善家,生活方式相当严谨,但如果缺少爱和温情,他们培养出的子女照样会随心所欲,恣意妄为,不懂得自律。

爱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在本书第二部分,我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爱是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爱的实质,以及爱同教育的关系。

如果我们爱某样东西,就会乐于花时间去欣赏它,照料它。譬如,某个小伙子终于拥有了心仪已久的汽车,那他一定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汽车上面:擦车、洗车、修车、给汽车美容、不停地欣赏它、整理内饰……你也可以观察,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是如何精心照料自己的花园的,他会细心地浇水、施肥、修剪、除虫、嫁接、移植……同样,对子女的爱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照顾他们、陪伴他们。

培养孩子学会自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并找到教育他们的正确方式。在孩子明显需要培养自律能力的时候,我们不是挑起担子,而是不耐烦地说道:“我没精力管你们,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到头来,当孩子犯下错误逼我们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满腔怒火发泄到他们头上,不是打,就是骂。我们根本不愿去调查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适合。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聪明的父母决不会这样做。问题发生之前,他们就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地教育孩子。他们会用恰当的敦促、鼓励和表扬,以及必要的警告和责备,来巧妙地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教他们学习自律。他们会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从孩子吃蛋糕、做功课、撒谎、欺骗、逃避责任等行为中,及时发现问题;他们也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对孩子的管教上,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紧,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表扬,什么时候该批评。他们给孩子讲有意义的故事,用小小的亲吻、拥抱和爱抚,用小小的警告和批评,就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使问题消失于无形。


可以断言,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充满爱的家庭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家长,善于审视孩子的需要,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当孩子面临痛苦抉择时,他们会真心实意与孩子一块儿去经受痛苦和折磨,而孩子也能领受父母的这片苦心。他们未必立刻流露出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就越会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价值。有的父母为掩饰家庭教育上的失败,会不停地告诉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爱他们,多么重视他们等等,但真相无法逃过孩子的眼睛。孩子不会被谎言和欺骗长期蒙蔽,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如果父母一再出尔反尔,只会让他们渐失信心。即便他们表面上不会表现出什么,不会牢骚满腹,或者大发雷霆,但却会把父母的教导和许诺看得一文不值。更为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像这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自信必须从小培养,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只能事倍功半。如果孩子从幼年起就能享受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根基坚固的自信也会让他们鼓足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而不是自暴自弃。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既然我们讨论的是推迟满足感和规划时间,就让我们以时间为例。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必须要加以善用。那位拖延工作的财务专家的问题,就在于她忽略了自己时间的价值,因此才造成时间的浪费。童年时,她曾有过不幸的遭遇:亲生父母本来有能力照顾她,可是每逢学校放假,他们都会花钱把她送到养父母家中,她从小就体验到了寄人篱下的感觉。她觉得父母不重视她,也不愿意照顾她。小时候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长大以后,尽管她聪明能干,但自我评价却低得可怜。因为自我评价很低,所以,她才不重视自己的时间。一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之后,她自然就意识到了自己时间的宝贵,必须合理有序地进行安排。




孩子在童年时能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所有的孩子都害怕被遗弃。孩子到了六个月大,就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父母是彼此分离的,这使他们感到无助。他们知道依靠父母的养育才能生存,遭到遗弃就会死亡,所以,孩子害怕任何形式的遗弃。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恐惧心理都有敏锐的直觉,他们向孩子做出保证:“我们是爱你的,永远不会丢弃你不管。”“爸爸妈妈当然会回来看你,我们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我们是不会忘记你的。”如果除了这些口头保证之外,还有实际的行动相配合,那么,待孩子到了青春期,潜在的恐惧就会消失。他们不会只贪图一时的安逸,牺牲掉长期的幸福,而是甘愿以某种方式推迟暂时的满足感。他们知道,只要耐心等待,他们的需求最终都会实现,就像父母做出的保证一样。

很多孩子未必有这样的运气,他们从幼年起就遭受父母的遗弃、忽略、殴打乃至威胁,或者像那位财务专家一样缺少父母的疼爱和关心。即便没有类似的不幸,他们也会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爱的保证,而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中。有些父母贪图省事,缺乏耐心,动不动就会用“遗弃”来威胁和管束孩子:“照我的话做,不然我就不再爱你,你自己想想,会落得什么下场!”——那当然意味着抛弃和死亡。这样的父母把爱心丢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控制和专制,这使得孩子对未来充满恐惧。他们觉得世界是不安全的,甚至把世界看成是地狱,这种恐惧的感觉会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后。他们宁肯提前透支将来的快乐和满足,也不愿意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在他们眼里,将来太遥远、太渺茫、太不可靠,所以,即使将来比现在好过许多倍,他们也不愿意去等待,只愿意得过且过。



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学会自律,对安全感产生信任,不仅需要父母真心投入,还需要父母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如果这份礼物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孩子也有可能从其他渠道得到,不过其过程必然更为艰辛,通常要经过一生的鏖战,而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Aaros评

斯科特在这段表述中谈到了很多自律的代际传递现象,如“父母如果不作为子女的榜样,只会成为反面教材。”,以及子女会在无意识中照单全收父母的行为、习惯,并强调了父母在儿童发育早期切实的爱对子女一生的影响。相似的,“马太效应”、“代际传递效益”等社会学术语也表达了这一观点,即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譬如美国的黑人街区,帮派文化横行,毒品、枪支泛滥,大学入学率极低,在世界第一发达国家中尚且发展滋生出来,其中一重要原因即是“马太效应”——原生家庭(父母+子女)对子女的重要影响,父母吸毒、失业、犯罪,而下一代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会变得难以自控和难以自律。笔者前几年看过介绍黑人“匪帮”文化的纪录片,也提到这些孩子其实很向往社区外的生活,他们却不得不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区、父母的影响变得难以自律,开始辍学陷入帮派的泥潭。

有趣的是,斯科特认为,心理学中自律的代际传递不是指经济学中马太效应,它没有有贫富的区别,而是父母的自律、父母的爱才是这个代际传递的核心,“穷人家庭也能培养出高度自律的人,而医生律师的孩子也有自暴自弃的可能”。

笔者有一友L,自小学起就十分缺少父母的关心,初中起独自在城市中生活,甚至没有亲戚在身边,而她的母亲以财务权力作为筹码以控制她的生活选择,正如斯科特所说:“这样的父母把爱心丢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控制和专制,他们宁肯提前透支将来的快乐和满足,也不愿意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成年后的她变成了一个看似独立却不能作出自己选择的人,在生活上因为从小独立生活所以非常有条理,但是一旦进入情感、家庭领域时,她就会开始乱了阵脚:进入非理性非自控的情感模式。她会忽略短择带来的负面影响,宁可冒着未来巨大的风险,让自己的情绪和当下的感觉良好,无法自控的去做非理性的选择,甚至不惜伤害他人或自己。这就是斯科特所说的,缺乏了延时满足的自律能力,这种自律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上的自我规范,更多的是在情感抉择、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延时满足:“我现在可能会让自己暂时不好受,但是之后我会得到更多”。

Rank: 6Rank: 6

20#
发表于 2018-1-28 11:40:22 |只看该作者

推迟满足感


    不久前,一位30岁的财务专家来就诊,希望我纠正她总是拖延工作的坏习惯。第一个月,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看法,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父母的情况。接着,我们又讨论了她对工作与成就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对她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后来,我们还谈到她与丈夫和同事的竞争心理,以及这种心理给她带来的恐惧感。尽管我们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的心理分析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

        直到有一天,我们闯入一个显而易见,却一直被忽视的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我问她。

        她回答说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我接着问。

        她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一般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我接着又问。

        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笨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再吃蛋糕。”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我预料的那样,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她总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而在剩下的六个小时里,面对那些棘手的差事,她总是尽量回避,结果,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工作却拖延下来。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那些棘手的差事,而在剩下的时间里,工作就变得相对轻松了。考虑到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给她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小时计算,一个小时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小时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我的看法,并坚决照此执行。由于她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所以,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早在童年时,从5岁开始,孩子就可以学习这个自律的原则: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避免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例如,如果一个5岁男孩多一点儿耐心,让同伴先玩游戏,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在没有人催促的情况下,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对于6岁的孩子而言,学会吃蛋糕时不先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让上了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培养“先苦后甜”原则的最佳时机。当孩子满12岁时,应该已经无须父母敦促,就可以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如果是这样,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就会把这个原则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一种常态。

        但是,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很多青少年都缺少这种健康的习惯,没有体会到推迟满足感的好处。不少孩子长到十五六岁,仍旧不懂“先吃苦,后享受”的原则,而是将次序颠倒过来。所以,他们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这些孩子的智商与别人相比毫不逊色,但却不肯用功学习,成绩远远落后于别人。他们说话做事全凭一时冲动,只要心血来潮,不是旷课逃学,就是打架斗殴;他们不愿意思考,缺乏耐心,很容易与毒品为伴,故意与警察发生冲突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先享受,后付费”成了他们人生的座右铭。如果父母这时才去求助心理治疗,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意气用事的青少年通常不喜欢被人干涉,即便心理医生能以亲切公正的姿态慢慢化解他们的敌意,这些孩子也很难积极配合,参与整个治疗过程。他们的主观冲动过去强烈,经常逃避定期的治疗,心理医生的一切努力,常常以失败告终。最终,这些孩子被迫退学,浪迹社会,继续他们失败的生活模式。他们的成年生活也极为糟糕 — 婚姻不幸,精神恍惚,容易遭受意外事故,而精神病院或者监狱则可能成为他们最终的归宿。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大部分人能够掌握推迟满足感的原则,学会先苦后甜,拥有足够的自制力,可以避免贪图一时安逸的恶果,却有相当数量的人不懂得先苦后甜,最终成为失败者呢?答案目前尚无定论,仅有的答案也缺乏足够的依据。基因的影响并不明显,其它因素也有待科学论证,但大部分迹象表明,在这方面,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Rank: 6Rank: 6

19#
发表于 2018-1-28 11:24:18 |只看该作者
M·斯科特·派克(Scott Peck 1936-2005),


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的作品:《少有人走的路》《人迹罕至的路》(心灵地图)《沿着人迹罕至的路向前走》《与心灵对话》《在人迹罕至路的一方》《邪恶人性:一个心理治疗大师的手记》《靠窗的那张床》……

Rank: 6Rank: 6

18#
发表于 2018-1-26 13:22:43 |只看该作者
静心
我们如何学会补偿行为


你可以请朋友读下面的话给你听,把这个练习当做是静心。闭上双眼,让自己温和地进入内在。调整你的呼吸,温柔地观照吸气和吐气。让自己放松在自己的呼吸上,跟着它一起放松,让它将你带入内在。缓慢而轻柔地,越来越深,越来越放松。

现在,想象你自己身在一个洞穴内。这个洞穴是你受到保护而安全的空间。在洞穴里,你是安全但隔绝孤立的。没有人可以走进去。你找到了让自己在洞穴里有创造力的方式,也许你写作、画画或演奏音乐,任何一种你喜欢做的事。看看在洞穴中的你自己。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它感觉如何?看看四周围。你在你的洞穴里放了些什么东西?

现在想象你走到洞穴口看着外面。当你看着洞穴外面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那里有任何人吗?你是否觉得走出洞穴是安全的?

现在想象外面有个人,为了某种原因,你被牵引向这个人。缓慢而又小心翼翼地,你走了出来。你走出来期待着你将受到爱与温暖的迎接。你希望能被注意、能被欣赏。你年轻、天真,对自己不太有信心,希望这个人给你一些肯定与赞同。然而,你所遭遇的能量却是苛刻的、批判的和造成伤痛的。也许这个人以一种令你难堪或感觉屈辱的方式说话。也许你只是被忽略了。也许这个人根本忙到没时间注意你。也许他正告诉你,他想要并期待从你身上得到的是什么。

允许你自己感觉内在所发生的。你如何感受伤痛?它吓到你了吗?它令你愤怒吗?你对这个人作出了什么反应?你是否试图软化这个人的能量,想要和他交朋友并得到爱?你是否试着取悦这个人?当你感受到苛刻和愤怒冲着你而来时,是否会觉得整个人垮下来?你是否缩回自己,好远离这种侵略性的能量?你会被失望和背叛激怒,并起而搏斗吗?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这些不同的反应。

现在想象一下,离开这个人或人群回到你的洞穴里去。感觉如何?和从前有什么不同吗?你会想要再走出来吗?或许你不确定你比较喜欢的是哪个?试着停留在这样的感觉里一阵子。

现在,深深地吸一口气并允许自己缓缓回到当下。

Rank: 6Rank: 6

17#
发表于 2018-1-26 12:54:54 |只看该作者
练习:
辨识取悦者和专制者



在生活中认出一个以某种方式惊吓到你的主要人物。他们也许在某方面权力大过于你,或者他们令你感到不堪、脆弱和不合时宜。现在,想象他们其中之一就坐在你面前,然后问自己下列的问题:

● 坐在他或她的面前你感觉如何?
● 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 你对自己有什么感觉?
● 你的能量有什么变化?
● 你和他或她的关系如何?
● 你是否会批判自己并试图改变自己?



现在从你的生活中认出一个主要人物,你觉得在他面前,自己某方面是比较优越的。再次地,想象你坐在他面前并问自己相同的问题。

Rank: 6Rank: 6

16#
发表于 2018-1-26 12:51:31 |只看该作者
觉知我们的补偿机制



我们可以怀抱爱意且不加批判地留意,补偿行为何时出现,并感受行为背后的恐惧,来开始培养对补偿行为的觉知。透过留意正在起作用的补偿行为,熟悉每一种行为的内在感受,我们就能够更加了解它们。

当我们取悦讨好的时候,身体会有特定的感觉,我们可以试着去认出它。当我们退缩、控制或战斗的时候也是如此。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认出这些补偿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对这些角色在身体上的感觉更为敏感。

我们也可以在处理自己的重要关系时,观察自己的补偿机制。如果错过了,只需要问问我们的爱人或亲近的朋友,他们会知道。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相互用来保持距离、防御和玩弄权力的方式。揭露它们需要一点一点拆解,而放开它们则需要很多勇气。然而一旦补偿行为出现,我们还是可以借着认出它们、分享它们而开始放掉它们。

松懈我们的防御和补偿心态,需要一些承诺和慈悲。在有些情况下,事情不但没有变得容易反而变得更难,因为我们的防御变得更加微妙、难以捉摸。不愿看穿自己的补偿行为,并感受补偿心态之下的恐惧与痛苦,也是大多数亲密关系之所以破碎的原因:其中一方或双方都不愿意“回到内心来检视自己”。

如果我们能温和而坚定地检视自己的盲点,就能邀请那些亲近我们的人也向我们展露他们自己,同时允许他们进入我们内心深处。

Rank: 6Rank: 6

15#
发表于 2018-1-26 12:47:57 |只看该作者
补偿机制的痛苦带我们走出来


通常,无意识的补偿机制带给我们的痛苦,会让我们想要脱离它们。这些角色不仅令我们孤立,也让我们远离自己和他人的心,还有远离我们深层的自我。

取悦讨好令自己蒙羞,控制把人们从我们的身边推开,持续的战斗让人孤立也伤害我们的心,理性化将我们和自己的生命能量切断,而退缩终将导致深深的绝望、沮丧和愤世嫉俗。

活在补偿机制里时,我们是外在导向的,和自己失去联结,也断绝了对自己真实美丽的追寻。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几乎不可能丢掉这些模式,除非存在给我们一记当头棒喝,让我们大难临头,像是爱人离开了我们,或是意外、疾病等。在感受到惊吓、不被爱和不被了解的氛围中,我们会采取所有的防御来给自己爱和空间。我们发展出这些防御机制,好让自己不必去感受内在小孩难以承受的痛苦。

然而,如果我们开始和痛苦与恐惧有所联结,补偿的行为自然而然会慢慢消融。

Rank: 6Rank: 6

14#
发表于 2018-1-26 12:40:48 |只看该作者
认出我们的负面电影


我们的补偿机制,不仅仅是无意识的惯性保护模式,也是童年时期爱与支持受到剥夺而形成的一套信念。这套信念就像一部在我们脑海里上演的电影,决定我们如何看待和感受周遭的世界。

举例来说,当我们取悦讨好时,会相信表现得直接武断是不安全的;如果我们在掌控时,是因为我们认为除非能操控一切,不然可怕的事一定会发生;当我们反抗时,会以为如果不反抗就会被控制;当我们退缩时,就相信这个世界是鲁钝粗鄙的,一点儿也不值得留恋。

脑海中播放这段电影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周遭世界的真实模样,因为我们是透过内在受伤小孩的视角在看。我们形成的生活模式与信念,都是从那些原始的印象中发展出来的。在无意识和受伤的内在小孩心目中,看到的世界还是小孩眼里的那一个,这些信念以一种迷惘、负面却又熟悉的方式,将我们牢牢困住。

一个当下发生的事件就可能会启动我们内在的连锁反应,让电影开演,并且使电影中的负面信念变得栩栩如生。例如,当我们将某人对我们说的话解读成一种轻蔑,我们的警戒性就立即升高并感到不信任,不管对方的说法是否真的轻蔑,都会使得电影开始播放,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内在深处天真与信任被背叛的记忆。我们会当下认定那个人就是敌人。

电影说:“我最好小心点,如果敞开,我就会受伤。”或:“我得好好照顾自己,因为没有人会照顾我,这个世界是不太友善的。”或:“如果我不取自己所需,就永远都得不到。”或是“人们都打歪主意想压制我的创造力和我的生命能量,所以我最好争取自己想要的”,等等。这种电影一旦开演就很难停下来,有时候它比戏院中播放的两小时还长得多。

自然而然地,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这些信念就会被触发并启动我们的防御机制。就像我们有个控制自己情绪的计算机键盘,每个按键都会启动一种负面信念;我们亲爱的人(还有亲密的友人)不断在操纵这个键盘,他们随便按个钮,我们就逃避、封闭、防御、退缩,开始攻击和防御。要明白事情真相并非如我们所见,需要很大的觉知,特别当对象是个我们亲近的人;我们也不容易看清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信念,在心中创造出他人做出那些我们认定他们会做的事。多数时候,即使我们的防御行为已经过时,已经不需要它,我们还是会使用它。


Rank: 6Rank: 6

13#
发表于 2018-1-26 12:25:16 |只看该作者
5.退缩/躲入内在


保护我们自己最容易的方式之一是保持距离并躲进自己的世界,将自己的能量抽离具有威胁性的事物以及那个似乎是排山倒海而来、嘈杂、麻木不仁又快速变化的世界。

就我记忆所及,我承认这样一个隐藏在内在深处的避难所,曾经是我的一部分,事实上,也依旧是我最深层的生存空间,我把它称为“我的洞穴”。很久以前我把自己封闭在洞穴中,远离一切,并学会独立滋养自己。我知道每一次的敞开,其实是走出了那个我独自生活、且自在地、为所欲为的洞穴。

当我第一次看清这一点时,我留意到即使是最轻微的失望,都会让我再躲回自己的洞穴里。我一遇到激烈和不舒服的事就退缩,我的女友会因我的一再退缩而感到挫败与愤怒。然而,一旦受到威胁,我就会变得令人难以亲近。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经验过,与人亲密相处需要能够从完全退缩且害怕敞开的状况中走出来。处在单独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力量和满足,但那是缺乏滋养的。

我们内在的退缩者怀有一种强烈放弃与失望的感觉,几乎无法撼动。退缩其实和我们内在紧抓不放的巨大忧伤紧密相连。然而要感受痛苦,必须放下单独、离弃与绝望所提供的安全感。只要我们退缩的补偿机制依然是无意识的,它就会继续把我们和自己的感觉隔开。我们离群索居,变得慌乱狼狈,躲进幻想中,退化成不需负责任的小孩、并且和自己失去联结。

我们把退缩称为“诗人的保护”,因为它保卫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的诗人,那个高度敏感、寂寞和内省的诗人。这类保护的积极面向是,那些原本会被用在安抚协调、战斗或控制的巨大能量,可转为用在创造力和内省上。但是,退缩者的情感通常也极度枯竭而不自知,为了过去受辱的尊严而躲藏在愤怒的无意识避风港中。

Rank: 6Rank: 6

12#
发表于 2018-1-26 12:14:15 |只看该作者
4. 对抗/叛逆

内在的对抗和叛逆会跳出来,挑战任何可能造成侵犯或虐待的威胁,来表达内在受伤小孩的愤怒。它说“不!”

叛逆给予我们勇气来突破制约的束缚,看穿周遭的虚矫、否认和幻想,并彻底摧毁那些世俗的、循规蹈矩的传统。然而,处于对抗和叛逆中时,我们的愤怒是无意识的。我们迷失在反抗、攻击和防御中,不断地怀疑和警戒,总是在提防着受到虐待和误解。

我们变得急躁冲动,在还没有看清和感受别人真正用意的时候骤下结论。愤怒和反弹变成了我们的手段,让我们可以不去感受痛苦、恐惧和绝望,不去感受灵魂深处的悲伤与悔恨,对抗者甚至会对逆境与苦难上瘾,抗拒者带着某种自以为是的傲慢,认同于自己的否认性。他视每一件事为一场战斗,活像个随时准备上战场的士兵,期待冲突、甚至于制造冲突。

这种补偿类型的健康面向是,我们可以和我们内在的生命能量与热情有更多联结,并开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我们虽已走出颓丧,但除非我们清理净化了战斗者的反弹行为和偏执,要不然,这类补偿仍然是我们防御的无意识部分,并将带给我们许多孤立和痛苦。


Rank: 6Rank: 6

11#
发表于 2018-1-26 11:24:12 |只看该作者
3.理性化/分析


我们另一种常见的补偿方式是变得理性化。能量从身体移向让我们感到安全、牢靠和可控制的头脑。

我们将经验一箱箱存放好,以免生活如排山倒海一般压向我们。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一切,但事实上却阻碍了真正的了悟。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保护机制所带来的恶性循环,伴随理性化防御而来的愤世嫉俗与尖酸刻薄,极具杀伤力。

且我们筑起高墙,将难以理解和惊惧害怕的事物排拒在外,而往往变得一副择善固执、正义凛然的样子。当我们试图让事情符合自己脑袋中的构想时,其实是在掩饰巨大的恐惧和被压抑的愤怒。我很了解这一点,因为这是我学会的保护自己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也亲眼见到这方式被我的双亲所用,而事实上,我认为这是犹太人的制约中最典型的防御机制。

我曾在印度的普那社区住了好几年,那里有个给新访客参加的课程。通常人们会先从治疗团体开始,然后才在社区中以某种能力工作。被推荐的特定团体和工作计划是针对人们情感和灵性成长最需要的内容来设计。

二十五年前,我刚到那儿的时候,我对成长充满了各式各样灵性和心理上的想法;我被建议参加的这些团体和工作计划,都着重于让我从聪明的头脑中逃脱出来。我并未注意到自己凡事诉诸理性的程度,但对别人而言,真是再明显不过了。

在普那社区中,我花了四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木工、清洁打扫、工地建筑,和我以前所做过的治疗或医药这些事截然不同。有时候我会抗拒和不满,但某种程度上,我又知道这么做是正确的。现在,我对于这样的经验感到无比感激,虽然它不是我当初所预期的。


Rank: 6Rank: 6

10#
发表于 2018-1-26 11:16: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萱妈种太阳 于 2018-1-26 11:18 编辑

2、 控制/照顾

在这个角色中,我们借着不择手段的控制和支配环境来掩饰恐惧。与其承受危险能量的恫吓,不如自己跳出来打压控制这股危险的能量。

我们用很多方式来控制,像父母对待子女般地照顾他人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它让别人需要我们且变得依赖我们。

强横霸道是另外一种,试着用我们的权力压倒对方,通过使用暴力或威胁着要使用暴力,通过言语、金钱、性和聪明才智等任何行得通的方式,我可以看到霸道出现在我的想当然、严肃僵硬、爱批判、严守纪律和雄心壮志中,我把过去那些别人要求我达到的高标准,原封不动地用在自己和他人身上。

一旦形势许可,我们就会透过控制,以蛮横的方式将昔日那些因为取悦讨好而积压起来的愤怒一股脑儿地释放出来,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深。

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实习医生时,曾经被自己和其他新手医师同事们的举动吓到,我们很快就学会去虐待那些下面的人,医学院的学生、护士、职员,特别是病人,因为当我们还是医学院学生时,常常受到来自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的羞辱,现在只是我们扳回一成的机会。我们过去承受的所有屈辱及伤害,蓄势待发,等待机会报一箭之仇。在亲密关系中也会爆发出相同的动力,由于被压抑的痛苦、屈辱与伤害,控制者用扭曲的方式,来展现天生的领导能力和照顾特质。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18-1-26 10:50:01 |只看该作者
补偿的主要模式



让我们一起来深度探索一些我们用来补偿的主要模式。当我描述接下来的每一种类型时,请花一点时间思考,你会如何使用这类保护形式来让你脆弱的内在小孩感到安全。


1.取悦/和谐
我们使用这种类型的补偿行为,试图减轻及缓和外界的威胁性能量。我们之中有许多人从小在高度男性化和理性化的环境中长大,这种氛围固有的精神压力和被压抑的愤怒,使我们一直处在惊吓状态。我们试着通过软化这股侵犯的能量,来应付自己的焦虑。为了避免惹恼别人或发生正面冲突,因此我们取悦讨好。虽然试图和睦融洽的努力会展现出爱与和谐的美好天性,我们却也为一再放弃自己的权力而付出惨痛代价。

身为一个取悦者是令人感到羞愧的,它让我们付出了尊严与自尊的代价。我从未了解到自己是多么的软弱无力,直到我开始处理自己的羞愧和屈辱。成为一个取悦者是我生存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留给我的却是被阉割和被羞辱的感觉。我是如此认同这个角色,而看不清楚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此外,我还借着认为自己是个很亲切的人来增强我的自满。我们可以欺骗自己,以为我们的善解人意是有灵性的、非暴力的、慈爱的,却未认出伴随这些行为而来的堕落,以及深藏在底层的巨大愤怒。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18-1-26 10:44:44 |只看该作者
补偿机制的根源


帮助看穿补偿机制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是弄清楚它们从何而来。补偿机制可以带给我们能量、关注、控制、身份和权力。我们用数不清的方式、角色和行为来补偿,但所有补偿机制的根源其实都是恐惧

我们取悦讨好,为使周遭环境看来和谐安全;我们奋斗,为了感到能掌控环境;我们退缩,为了远离所察觉到的来自环境的威胁;我们绞尽脑汁分析,为了使环境的混乱看来有其道理。我们保持忙碌,是为了永远不必停下来感受恐惧;我们为自己和他人定下许多规则,以创造出安全、舒适与一致性;我们利用权力、金钱和性来控制他人;我们借治疗、教导和宣扬道义来控制自己所处的世界。

躲在这些永无止境、令人精疲力竭的行为背后的恐惧其实是:

1.我们必须面对无法掌控的生命事件的恐惧。
2.我们必须面对内在深处令自己感到毫无价值的羞愧
3.我们必须面对被拒绝和被遗弃的痛苦
4.我们必须面对被侵犯、被粗鲁对待和不被尊重的恐惧。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18-1-26 10:41:15 |只看该作者
补偿机制 ——我们用来避开恐惧的角色和行为

( 节选自《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补偿机制和控制有关,它掩饰了我们的恐惧,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隐藏恐惧的方式。它是无意识地保护我们免于威吓和免于感受恐惧的惯性角色和行为。身为一个小孩,找到方法来承受身体的被侵犯和精神的受创,对我们的生存和精神健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出于掩饰心态所做的补偿行为,基本上正是为了应付那些侵犯我们的各种势力,包括所有具攻击性、粗鲁而没有自觉的能量。我们学会取悦讨好、退缩或战斗,尝试各种方法来控制和运用这股侵犯的能量。经由观察他人的作为,我们学会了这些行为。

我们学会了靠补偿行为来保护自己,但是也因此而让我们和自己失去了联结,因为它们将我们带离了天性和本质。每当我们处在补偿状态时,我们的真实能量就妥协了,变得不真实,而扮演着让我们保持安全的角色。通常我们对这个情况毫无觉知,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我们的补偿行为,直到我们能再度经验真实,回到内在的家,并再度和自己在一起。

我们很早就学会取悦讨好,表现得符合他人对我们的期待。不用多久,我就发现真实的自己并不是我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有些事情一直不太对劲,但我没有可以拿来比较的依据,不知道真正的我是谁,不明白那是什么。我的制约教导我,自我价值是建立在成就上,建立在我所做的事,而不是我的真实面貌之上。所以,我把能量投入到追求成就和取悦讨好,而自己内在很深的一部分总是被隐藏和隔离起来。

在某些时刻,当存在以某种方式粉碎了我们的控制,当事情失去常轨,我们的补偿机制可能会被看穿。这些时刻,多半是失去所爱的人,或是在爱情或工作上遭逢严峻的拒绝,我们也许会觉醒过来。我不太确定到底是什么帮助我开始发现真实的自我,但是在某一点上,我开始了解到真实和虚假之间的差异。慢慢地,我的生命非常果决地开始改变,我们越是欣然允许这种过程发生,存在越无须使用戏剧化的方式来帮助我们重返真我。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7-2-16 13:29:02 |只看该作者
头脑的食物-》知识
心灵的食物-》爱

大爱包容中的淡定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6-12-8 09:44:49 |只看该作者
在我广阔的人生中,

  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

  我相信有一种比我强大得多的力量,

  每天、每时、每刻从我身体流过。

  我打开自己让智慧进来,

  我知道大千世界只有一种智慧。

  在这智慧里面有所有的答案,

  所有的解决方案,所有的康复方法,

  所有的新创造。

  我相信这种力量和智慧,

  我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已被揭示,

  我所需要的一切都会到来,

  在正确的时间、地点,按照正确的顺序。

  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Rank: 6Rank: 6

4#
发表于 2016-12-8 09:44:43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我所相信的(4)

  所有疾病都是不宽容导致的

  每当我们生病时,我们需要在心里默默地搜寻一下,看看谁需要被宽恕。《奇迹》课程讲述了“所有疾病都来源于不宽容”,并且“每当我们生病时,我们需要在心里默默地搜寻一下,看看谁需要被宽恕。”

  我想加上一句:那个最难让你宽恕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宽恕的人。宽容意味着放弃、放手,让它离开。宽恕意味着不再去做什么,把整个事情丢弃就是了。我们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愿意宽恕。

  我们非常理解自己的伤痛。可是,我们很不容易理解那些很难被我们宽恕的人也处于伤痛之中。我们需要理解,那些难以被我们宽恕的人,在做那件难以被我们宽恕的事时,已经尽力而为了,他们当时已经用尽了他们所有的理解力、知识和学问才做成那个样子。

  当人们带着问题来找我的时候,我并不关心问题是什么——病弱的身体、拮据的经济状况、糟糕的人际关系,或消失殆尽的创造力——我只专注于一件事情,即是否爱自己。

  我发现当我们真正去爱,按照我们原本的样子来接受自己、赞同自己时,生活中的一切就恢复正常了,到处都会出现小小的奇迹。我们的健康状况正在好转,我们有了更多的钱,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我们开始用一种创造性的方式表达自己。所有这些似乎在没有刻意去追求的时候就来到我们身边。

  爱自己并赞同自己,这会创建一个安全的空间。信任、价值和承认将在你的头脑里协同起来,在你的生活中创造更多友爱的人际关系,引来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居住环境,甚至连你的体重也会恢复正常。爱惜自己和自己身体的人从不虐待自己,也从不虐待别人。

  现在立即开始自我赞同和自我接受,这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积极改变的关键所在。

  爱自己,对我来说,是从“不再因为任何事情而责怪自己”开始的。批评、责备会锁住我们,使我们无法发生改变,而理解自己并善待自己,却会帮助我们改变以往的负面反应模式。记住,你已经责备自己很多年了,这毫无用处。试着赞赏你自己,看看会发生什么。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16-12-8 09:44:24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我所相信的(3)

  我们会这样说:“我做的事不够多”,或者“我没有价值”。这些话像你说的吗?你经常说、经常暗示或经常体验你“不够好”吗?可是你为什么“不够好”?按照谁的标准你“不够好”?

  如果时常这样想,那么你如何能创造充满爱、快乐、富裕、健康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你的潜意识中的主要信念会经常与幸福生活相抵触。你永远无法将二者放在一起,不知什么时候有些东西就会出错。

  怨恨、批评、内疚、恐惧,是我们生活中四种最坏的习惯

  这四种坏习惯造成了我们身体上和生活中的主要问题。这四种习惯起源于喜欢责怪他人,却从不勇于承担责任。如果我们敢于对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负责,那么就不会责怪任何人。任何时候我们去往哪里都是我们内在思想的反映。别人会以某种方式对待我们,我并不是要为别人的行为开脱,因为正是我们自己的信念吸引别人以那种方式对待我们。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说:“每个人总是这样对待我,批评我,总是不为我着想,像对待门口的擦鞋垫一样对待我,虐待我。”那么这就是你的模式。你的内心存在某些思想,这些思想吸引别人以那样的行为方式对待你。当你不再那样想了,他们就会走开,以那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你不再吸引他们了。

  以下是一些模式在身体上造成的后果:长时间的怨恨会吞噬我们的身体,导致一种我们称之为“癌症”的疾病。把批评作为日常习惯的人常常会患关节炎。内疚的人总是期待着被惩罚,惩罚会导致疼痛。(当一位客户带着满身疼痛来找我时,我知道他的内心满怀愧疚。)恐惧产生紧张,会导致脱发、溃疡甚至脚痛。

  很多病人来到诊所见我,诉说他们这里痛、那里痛,我一听就知道他们一定心里有很多不快乐的事情。有些人整天都有紧张感,有些人很早便秃顶,有些人患上胃溃疡,有些人无端地脚底痛……这些疾病,就我的经验来说,只要病人能化解他们的憎恨心,病痛便难消除,连癌症都可以化解。这说法听起来好像不太真实,但我确信这是事实。

  我们可以改变对往事的态度

  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无法再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往事的看法。因为很久以前有人伤害了我们,而在现在惩罚我们自己,这是多么愚蠢!

  我时常向那些对别人怀有怨恨心的人说:“你现在就应该开始化解你的怨恨,因为现在还不迟,还很容易。千万不要等到快要被医生开刀的时候,甚至在临死以前才开始,那便太迟了。宽恕别人吧!你可以做得到的。你能够宽恕别人的过失,别人才可以宽恕你的过失!”

  人要想化解怨恨心,先要消除恐惧心,因为当我们恐惧的时候,很难把心中的意念集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把恐惧化解,凡事从从容容,自然能够产生力量帮助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加改变,只一味地以为自己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受害者,一切事情不会再有希望,那么,即使神也无法帮助我们,我们便被自己所害,更加一落千丈。反之,如果我们一朝醒悟,痛改前非,化解所有恐惧和怨恨,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那么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力量,将使我们转败为胜,步步高升。只有宽恕别人,才能把不快的往事化解。

  愿意宽恕他人,也愿意宽恕自己

  我们可能不知道怎样去宽恕别人和宽恕自己,甚至根本不希望有宽恕,或不知道可以宽恕。

  事实上,宽恕他人,宽恕自己,都是必须的。人谁无错?连圣人都有错,何况普通人?

  宽恕就是给人机会,给自己机会。“化干戈为玉帛”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事之一,非常重要。

  在知道“宽恕”的重要后,便要能够去实行。我们可以下定决心,对一个害过我们的人说:“我将宽恕你,虽然你过去对不起我,但我决心宽恕你,不再记恨,让你自由自在。”——这就是“解怨解结”。这句话很有份量,你不单解放了他人,也解放了自己,不会再被怨恨所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01:45 , Processed in 0.0285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