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0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转载-对新兴教育的反思(胡萍)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7 09:24:1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原文地址:对新兴教育的反思之一——“在家上学”孩子的快乐与自由作者:胡萍老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454f50101jdpz.html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8Rank: 8

28#
发表于 2014-12-10 10:38:24 |只看该作者
mark 一下

Rank: 8Rank: 8

27#
发表于 2014-11-27 16:09:13 |只看该作者
马克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14-11-27 11:29:33 |只看该作者
看完,很多想法一致,谢谢楼主转帖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9Rank: 9Rank: 9

25#
发表于 2014-11-27 10:48:04 |只看该作者
看完,胡老师一直是个爱思考的人儿~~~
新生活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14-11-27 09:51:53 |只看该作者
系列告终。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14-11-27 09:51:40 |只看该作者
第二,人文素养的缺失
      现在,在我走访过的很多私立学堂中,我觉得学堂的环境缺乏审美和人文关怀是普遍现象,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除了读经,可能更需要游戏和儿童的工作,如果孩子的环境中没有看到适合儿童游戏和工作的材料与设施,除了经书还是经书,孩子每天读经者毫无生命感的声音包围着,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内在发展发展需要被尊重,感觉不到内在发展带来的精神愉悦,这样的教育没有遵从孩子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不人性的,在缺失人性的教育中个,孩子的眼神里透出出来的是生命的空洞感,不会有内在发展被满足的愉悦感!

      还有一些学堂的环境比较脏,学生住宿的地方显得特别的“冷”,没有家的感觉,缺乏生活在温馨环境中的感受,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成长的环境更需要具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温暖”“关怀”“美丽”“快乐”“幸福”“温馨”……这些环境元素是孩子心灵健康发展必备的营养素,在缺失这些营养素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就会像学堂院子里那块生硬的水泥地。我始终认为,孩子的精神气息是在环境的熏陶中铸就的,这个环境包括了教师的气息、教室的气息、宿舍的气息,这些气息可以传递出爱、美丽和高雅,也可以传递出冷漠和粗陋。

     英国教育家们的共识是:“把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的普遍原则应用到普通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去,使孩子们成为智慧、庄重、德才兼备、勇敢顽强的文雅之士。”孩子的庄重来自被他人尊重和关怀。如果对孩子的发展规律没有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如果对孩子的关怀没有在生活细节中得以体现,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怀,那么,孩子的庄重感就不能够被建构起来,更不能够成为勇敢顽强的文雅之士!

     我非常理解将孩子送到这样的学堂的父母之心,他们已经无法忍受国内传统体制学校对孩子内在发展的破坏,带着孩子来到私立学堂,一部分私立学堂的确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多帮助,一部分却不尽然,在我看来,少数异常简陋的学堂无论在硬件设施和教师素养上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或许,我们在带着孩子逃离传统体制学校时,需要冷静地分析和计算:这样的选择是否真的达成了我们的初衷?孩子的内在发展真的得到保障了吗?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14-11-27 09:51:21 |只看该作者
建设性游戏被称为儿童的“工作”,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举例来说明。
      一个3岁女孩,她正在专心地将一些彩色塑料珠子穿成手链,她已经做好了一个漂亮的手链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正在为妈妈做一个,准备放学后送给妈妈,穿手链的过程,正是女孩进行的一项工作。具有以下特质的活动才能够成为儿童的工作:
目的性:指向目标。将珠子穿成手链,手链就是这项工作的目标;
连贯性:有开始,有结束。从开始穿珠子到手链完成,这是一个有连贯性的过程;
创造性:发挥儿童想象力。将一个个散乱的珠子穿成了一串,其间还有每个珠子色彩的搭配,这是3岁女孩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建设性:帮助儿童建构人格中的自信。当手链成功后,女孩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自我认知得以建构。

     儿童为了自己内在发展所进行的活动就是儿童的工作,3岁女孩进行这项工作中,获得了哪些内在发展呢?
女孩获得了爱的能力发展。女孩在给妈妈做手链的过程中,内心充满着对妈妈的爱,用做手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这项工作发展了女孩体验爱和表达爱的能力,使女孩获得爱的满足;
女孩的探索和发现欲望得到满足。女孩发现了珠子有孔,用一根细细的线可以穿过每一个珠子的小孔,然后做成手链,手链可以用来装饰自己……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女孩的创造力得以发展。把一个个不相干的珠子重新组合起来,达成自己的需要,这就是创造的过程;
女孩的专注力得以保护。儿童的专注力是天生的,只要他们喜欢的事物,他们就会专注于对这个事物的探索和研究。女孩要让自己的心力集中在工作上,使得女孩的专注力获得了保护;
女孩的意志力得到发展。完成一个手链需要女孩几天的工作时间,她坚持完成了这项工作;
女孩获得对自我效能的认知。完成做手链的工作,给孩子提供了一次认识自己能力的机会。当工作圆满完成,达成了孩子的心愿,孩子便知道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某一项工作,这样的成就感能够给孩子带来内心深处的愉悦,这是孩子获得自尊和自信的基础;
女孩的合作能力得以发展。女孩开始做手链的时候,因为珠子的孔非常小,不能够掌控穿孔的方式,女孩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与女孩一起合作,女孩开始学习到更好的穿孔方式,体验到寻求帮助对自己达成目标的重要性;
女孩运动机能和协调能力得以发展。女孩在穿珠子的过程中,大臂与小臂的协调、手指肌肉力量的掌控、手与眼睛的协调等,都获得了发展。
      孩子在工作中,其专注力、创造力、意志力、探索和发现的欲望、身体各系统之间的协调能力、成就感等,都获得了发展,获得内在发展满足的孩子内心就会愉悦和平静。
      一些时候,孩子的工作与游戏没有截然的分界线,无论如何,对于幼儿来说,学堂都应该为孩子的内在发展提供环境的帮助。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14-11-27 09:50:48 |只看该作者
从这两个读经学堂,我认为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存在的缺失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内在发展的缺失
      在针对幼儿的教育讨论中,我反复提及到“工作”,可能有很多读者不理解幼儿工作的含义是什么,但是,我们提到幼儿的游戏,很多人就理解了。孩子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分为社会性游戏和建设性游戏。
社会性游戏给孩子熟悉了解和体验成人社会的生活提供了支持,比如过家家,孩子在这个游戏中体验做“丈夫”“妻子”“孩子”的角色情感,模仿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这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活动。在幼儿园里,包括为6岁一下孩子办的读经学堂,都应该为幼儿在环境中准备游戏的材料,比如过家家游戏,学堂需要为孩子准备娃娃家,玩具娃娃,娃娃的衣服、奶瓶、被褥、枕头、小床等等。如果缺失这些材料,孩子就无法在学堂中完成这个游戏,他们在家庭角色中的体验就会遭遇阻滞,从而无法完成这个阶段对家庭角色体验的情感发展。这种情感发展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体验就是为孩子将来成为社会人的准备,如果缺失了这个准备,内在发展就被耽误了。

    孩子的玩耍方式如果具有以下特征,就可以看成是游戏行为:
重复性:反复进行同一个行为或者动作。比如孩子滑滑梯,如果孩子反复连续上下滑梯,就具有了重复性。
不完整性:没有预设游戏的结果,没有目的性。开始和结束的过程之间没有连贯性。比如上下滑梯,孩子没有预设这个行为要达到的目标,所以,他可能会中途就停下来去做其它事情;
夸张性:夸张地进行正在进行的活动,比如,上滑梯的时候爬着上或者跑着上,下滑梯的时候头朝下倒着向下滑;
娱乐性:游戏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而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求;
灵活性:由于游戏没有预设目标,所以,游戏的进程可以中断,进程中可以随时增加和减少游戏内容;
假想性:儿童有很多假想因素,比如过家家游戏,生孩子游戏,警察抓小偷游戏,医生为病人治病的游戏等。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14-11-27 09:50:34 |只看该作者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九——学堂的环境和设施

在我走访的一家读经学堂里,孩子们的年龄大致3~5岁,这家学堂有些火爆,5岁以上的大孩子都集中在了另一栋房子里。走进这家为5岁一下幼儿开办的读经学堂,我看到学堂里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教室,一个部分是卧室。教室里只有几张浅绿色的桌子和凳子,墙边还有一个简易的书架,书架上还有十多本幼儿使用的经典读本,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设施。这个教室给我的感觉是“寡”,除了课桌的绿色,这个教室里没有了其他的颜色,甚至没有一颗植物。卧室也同样是浅绿色的,没有其他颜色。这些孩子们每天生活的空间里,没有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需要的玩具,也没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的任何工作材料,孩子们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背诵他们丝毫不理解的文字。

      来到教室外院子里,我看到这个为幼儿准备的院子,整个地面被做成了光光的水泥地,没有一颗植物或者花盆,没有幼儿园常见的滑梯,院子里没有任何给幼儿玩耍和运动的设施。我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孩子们正值下课休息,他们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疯跑嬉戏,三位年轻的老师在院子里聊天或玩手机。看到这一切,我内心很难受,这些幼儿身处的环境完全不符合他们内在发展的需要。

      在另外一家读经学堂里走访时,坐在学堂的接待厅里,我听到从一个房间里传来一个女性毫无生气的读经声,同时传来的还有孩子们大声杂乱的吵闹声,很明显,孩子们的吵闹声已经盖过了女老师的读经声。我循声过去,看到一个不足10平米的房间里,有6个4~5岁的孩子,围着一个小方桌,他们每人拿着一本儿童读经书,在不停地打闹,经书已经成为了各自手中的武器,一位20来岁的女老师坐在小方桌旁边,有气无力地在读经书上的内容,她的声音就像一台录音机,没有生命感,任凭孩子们如何大声吵闹,她自巍然不动,如在无人之境中,有两个孩子看到我,跑出了这个房间,老师也不问不管。我在想,她怎么在这样混乱吵杂的环境中还能够读经呢?为什么她不引领孩子们遵守上课的规则呢?或许,她就是在混够时间,这样有气无力地读完一节课,她今天的收入就有了保障,至于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与她无关。这个针对6岁以下孩子的读经学堂,依然也没有为孩子们准备玩具和工作材料。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14-11-27 09:49:59 |只看该作者
《弟子规》和一些经典所描述的道德标准犹如一座道德之山的巅峰,对于启蒙阶段的孩童来说,他们的道德正在建构之中,建构的过程意味着孩子从山脚朝着道德巅峰攀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智慧、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建构其道德的关键,《弟子规》只告诉了我们道德要达到的目标,却没有告诉我们把孩子引领到道德巅峰的具体做法。

一些父母认为,只要让孩子背诵《弟子规》,孩子就能够达到“兄道友,弟道恭”的境界,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完人标准,如果父母缺乏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缺乏对孩子人性本质的了解,缺乏正确而具体的方法帮助孩子建构人格,是很难让一个人企及道德的巅峰。只有当我们的教育建立在尊重儿童发展、尊重人性本质、懂得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建构的基础上,教育才是有效的。

     《弟子规》中有一部分是教孩子某个方面具体的行为,比如:“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其意思为“读书人要爱惜书本,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理好,发现书本有损坏,应当及时修补完整。”这样的训导是正确的。我没有读过弟子规,但我非常爱惜我的每一本书,我在家里制定了一个规则:家里每个人都不可以把书拿进厨房、餐厅或卫生间,也不可以在厨房和卫生间读书,不可以把书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这样可以避免书被沾上油污或弄脏,我还坚持不把书借给他人,担心别人不爱惜我的书。所以,我们家每个人看书就在书房里或者卧室里,每一本书都保持着原有的油墨香味,没有污渍。现在,我的孩子也以这样的方式爱惜书,在他高中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把自己曾经珍惜的原版英文书籍全部捐献给了学校,留给了学弟学妹们,这些书籍都保护得非常好。

    我想表达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如果父母理解了经典中的“精华”,然后将这些“精华”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中,将经典中的训导精华部分变成了自己恒定的行为,然后再用具体的行为来帮助孩子建构品行,这或许是《弟子规》或者其他经典中的精华的价值所在——帮助成人修养德性。在这个层面上来看,我认为经典中对人们道德与品行的要求,更多的是针对成人,而不是孩子。父母自身做到了经典中训导,然后再用具体实际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构,这就是言传与身教的结合,如果父母都不读书,不爱惜书,家里没有书香的气息,如何能够熏陶出一个爱读书、爱惜书的孩子呢?父母只强调孩子背诵“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就期望孩子爱书,这就是说教,说教不能够让我们达成教育的目的。

    一些父母告诉我:“让孩子在童年时期读这样的经典,并不是让他们现在就能够做到,而是让他们长大之后再做到。”如果没有父母的教育智慧帮助孩子建构健康的人格,只靠童年背诵的那些文字,经典中的训导不可能化为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就能够得到父母正确的引领,父母的言传与身教让经典中的道德要求变成了孩子的行为模式,这样的方式或许更符合孩子的成长。

    《弟子规》和其他一些经典的确有其精华的部分,但也有其糟粕的部分,父母和教学生读经典的老师,需要对经典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我们把经典中的精华传递给孩子的时候,不是让孩子盲目地去背诵有糟粕混在其中的整本经典文字,而是父母和老师将精华已经溶解在了自己的思想和血液中,父母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透射着经典中的精华——尊重、友爱、仁慈、宽怀、接纳……,而没有经典中的腐气——卑微、顺从、控制欲、失去独立精神……,这样的言传身教才能够让孩子在学习经典的时候,真正吸取到精华,而不被糟粕浸蚀。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14-11-27 09:49:23 |只看该作者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八——经典说教不是教育的本质

      在《弟子规》中,一些对孩子的训导和道德要求是很有道理的,这些道德水准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推崇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 “哥哥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其中了”,再比如:“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意思是“如果吃的穿的不如别人,用不着忧愁悲伤,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的修养。”人们需要一个人人心灵宁静,人际关系和睦的社会,弟子规与很多经典一样,为我们树立了人类个体的道德标杆,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的道德水准都能够达到像弟子规里描述的那样,我们都会成为完美的人,人人都是完人的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和谐,我们读《弟子规》和经典正是心怀这样的梦想,我们信奉经典就是想要实现这样的梦想,这也正是人们推崇弟子规或者其他经典的原因之一,这也是经典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因为人们几千年来依然还存有建设和谐世界的美丽梦想。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梦想,父母和孩子光靠读经和信奉经典不可能达成目的,要让孩童时期的两兄弟学会“兄道友,弟道恭”,不是父母简单地对孩子背诵这六个字,或者把这六个字翻译成孩子听得懂的“哥哥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重哥哥”就能够实现,更不可能依靠两兄弟背诵“兄道友,弟道恭”就学会了互敬互爱,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道德说教,而不是道德教育。道德说教与道德教育的区别在于:说教只是用语言简单地要求孩子达到某一道德水准,而教育则是父母帮助孩子建构道德。

    现在,我们用“兄道友,弟道恭”来举例说明说教与教育的区别。假设一个家庭里有两兄弟,哥哥4岁,弟弟2岁,此时,小哥俩正在争抢一个玩具,争抢中哥俩开始打架,此时,父母用怎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才能够学会互相尊重和爱护呢?

    我们来看第一种教育方式,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的父母会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当哥俩发生抢玩具时,父母会要求哥哥把玩具让给弟弟,还教育4岁的孩子:“你要谦让弟弟,爱护弟弟”。在这个家庭里,每逢类似情景,哥哥必然被父母要求放弃权利,让弟弟得到满足,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具有“哥哥为了弟弟有义务牺牲权利”这样的传承。这个4岁的孩子从小就被要求事事为了弟弟而牺牲自己的权利,他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正在被弟弟一点一点夺走,自己的权利正在被弟弟一点点地剥夺,他会感觉到父母因为爱弟弟而对自己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只会埋下对弟弟的嫉妒和仇恨,而不会是对弟弟的爱和尊重,这是一个4岁男孩正常的心理反应。弟弟在这样的教养环境中,事事都占据哥哥的上风,没有规则来约束他对哥哥的行为,他根本不懂得怎样的做法才是尊重哥哥权利。父母在这次教机中采用了说教的方式,没有帮助孩子建构起相互尊重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教育方式,当哥俩发生抢玩具后,父母先把玩具收缴到自己手里,然后让孩子说明是谁先拿到这个玩具的,父母需要声明兄弟俩玩玩具的规则,那就是谁先拿到玩具谁就具有了优先玩这个玩具的权利,如果是哥哥先拿到,哥哥就具有了这个玩具的优先权,等哥哥不玩了,弟弟才可以选择这个玩具,如果是弟弟先拿到,那么优先权属于弟弟,哥哥需要等待弟弟不再玩这个玩具时,才可以选择这个玩具,也可以由先拿到玩具的一方决定是一起玩还是让对方先玩。父母在执行这个规则的过程中,哥俩的权利都得到了父母的尊重,父母让孩子懂得了遵守玩具的规则,同时又培养了友爱,兄弟俩没有谁为了谁而牺牲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他们共同遵守的是公正公平的规则,这个过程中,两个孩子都建构了尊重对方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兄弟俩的关系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会产生牢固而真挚的兄弟情谊。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14-11-27 09:47:10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就像孩子尊重父母的意志一样,精神的平等是健康亲子关系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善于控制孩子的父母常常使用孝道来让孩子乖乖就范。

    一些朋友认为,《弟子规》不是要求孩子做到,而是要求大人做到,我们来看一个成人尊崇《弟子规》的训导,导致家庭面临破裂的故事。

    这是我经历的一个真实案例:40岁的小悠被这样的孝道纠缠着,小悠与丈夫都有收入可观和稳定的工作,儿子健康可爱,一家人的生活安宁而祥和。小悠母亲的到来,完全打破了这个宁静的家,小悠和丈夫的关系降至冰点,14岁的儿子因为父母不和睦而萌生自杀念头,于是,小悠开始寻求我的帮助。

    小悠的母亲现在70岁,身体健康,她早年丧夫,独自带大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也很好,母亲可以自愿选择到任何一个子女家里生活。然而,每个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不长就会发生激烈冲突,家庭硝烟四起,于是,几个子女纷纷表示不愿意与妈妈一起生活。小悠决定要好好孝顺妈妈,将妈妈接到了自己家里。

    妈妈来到小悠家里后,常常当着小悠的面羞辱女婿:“你没有本事,挣钱没有我女儿多,这是我女儿的家,你滚蛋吧!”,而此时,小悠总以孝顺为由站在妈妈一边,让丈夫尊严扫地。如此种种导致小悠与丈夫的矛盾越来越深,家庭的和睦荡然无存,小悠的儿子因为父母的战争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几次对妈妈说想自杀。小悠的丈夫为了保住家庭,提出让母亲单独居住,可以为母亲租房、请保姆并照顾她,但母亲坚持要住在小悠家里,小悠也认为让母亲单独居住是不孝顺的。于是,家庭战争持续了几年,现在,丈夫心力疲惫,小悠再也感受不到丈夫的爱,似乎离婚成为了唯一的解脱。

    小悠纠结于是保住家庭还是“孝顺”妈妈。她想保住家庭,担心离婚会导致儿子自杀,同时又担心让妈妈单独住会被他人说自己不孝顺,于是来到我的工作室。我与小悠探讨了什么是孝顺。小悠对于孝顺的理解是顺从妈妈的一切意愿,不论妈妈说什么和做什么都一定要顺从,而我对于孝顺的理解与小悠不同,我认为的孝顺是:

第一,父母最大的愿望是子女能够独自承担生活的责任,好好工作,家庭和睦,为社会尽自己力所能及之责。如果我做到了,达成了父母的这一愿望,我就是孝顺了父母;

    第二,父母需要我们在经济上帮助时,我会尽力而为,父母生病时,我会尽力照顾,父母需要情感时,我会常回家看看,只要我尽力做到了这些,我就是孝顺了父母;

    第三,如果父母要求我为了他们的意愿而放弃我自己的追求,我会拒绝。因为我一旦失去自我,我的灵魂将在这个世界孤独地游荡,没有归属,我将是一具行尸走肉,这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一个我,辜负了父母把我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此时,我的拒绝就是孝顺,我顺从的是父母希望我有独立的精神世界的意愿;

    第四,如果父母要求我为了他们的意愿而放弃我的丈夫和孩子,我会拒绝。因为除了父母,丈夫和孩子也是我最爱的人,失去他们我将再也不会幸福。从我出生的那一刻,父母就一直在祝愿我能够幸福地度过一生,此时,我的拒绝就是达成父母的祝愿,就是孝顺;

    第五,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对自己负责任,所以,我会提前安排好我的财务以备将来养老之用,我有责任安排好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让我的子女来为我负责。父母不用担忧我的养老,在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会安心地把我留给这个世界。此刻,我听从父母的教诲,我是孝顺的;

    第六,孝敬父母的底线是不应该伤害到自己,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父母对我的教诲,我的听从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就像我和小悠一样,每个人都对孝顺有不同的理解,对父母孝顺的方式自然就会不同,生活的品质也会不同。小悠的做法完全按照了《弟子规》的训导,一切服从于父母的意志,导致了家庭面临破裂,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也给自己和丈夫带来巨大的伤害。我认为,让孩子顺从父母的意志,用牺牲孩子一生的幸福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是父母丧失人性的做法,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有条件的爱,他们爱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孩子只是他们示爱的工具而已。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求回报,努力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父母对孩子的爱才是神圣和伟大的!

以上文字摘自我的书《爱的误区》。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4-11-27 09:45:50 |只看该作者
对新兴教育的反思之七——《弟子规》的中国式孝道对孩子的精神控制

   在反思之六中,我们看到了《弟子规》中的中国式孝道,让孩子完全接受被父母的全面控制,即使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这样的孩子被赞誉为中国式孝子。

    在现实中,我们是最能够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负罪感的民族,形容养育孩子的词汇是“含辛茹苦”,好像孩子带给父母的只有劳累辛苦,而没有幸福和快乐。于是,孩子的生命从一开始就负载了要给父母幸福和快乐的重任,顺从父母意志便成为了这种回报的最高美德,名曰“孝顺”。

    如果孩子有自己生命的方向,没有顺从父母的意图,那么,孩子就会被钉在 “不孝之子”的道德耻辱架上,“不孝”的道德烙印让孩子的精神陷入深深的负罪感中,永世不得翻身。这样的孝道逻辑成为了绑架孩子独立精神的枷锁,让孩子屈从于父母的精神控制之下。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你,你当然应该顺从父母的意志,不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和追求,否则,你就是不孝顺!”这样教条常常出现在了我们古老的经文中,然而,这些经文中却没有出现过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精神自由的文字。这种文化延续了上千年,桎梏了我们对“尊重”的真正理解。今天,这样的文化仍然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14-11-27 09:44:00 |只看该作者
   《入则孝》中“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书中的解释是“不要因为是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符合为人子女的道理了。”如果孩子所思考和行动的每一件小事都要向父母禀告,必须要在父母同意下孩子才能够行动,孩子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必须要被父母掌控,那么,孩子的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如何能够得到发展?下一代永远生活在上一代的控制之下,怎么能够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景象出现?怎么能够有新思想的产生?怎么能够有创新能力的发展?怎么能够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伟人出现?更可怕的是,这句话中用“不符合为人子女的道理”来绑架孩子的独立精神发展,这样的道德绑架让孩子为了孝道,永远屈从于父母的指挥,放弃自我,不敢做自己,精神被父母遥控,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这样的教育是对孩子精神的全面扼杀!

    《入则孝》中“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书中的解释是“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孩子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他们应有的发展规律是关注自己的成长任务,并努力完成自己的成长,作为父母应该积极地帮助孩子完成内在发展任务,这是教育的本质。如果我们要求年幼的孩子要无时无刻去关注父母的心思,迎合父母的好恶,会将孩子内在发展的心理能量引入歧途,过度地将心思用于迎合他人,最后,孩子会成为一个善于迎合他人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样培养起来的人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奴才,而不能够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入则孝》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书中解释“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该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能够离开一步。”如果这样的要求是对成年人来说,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样的要求是对刚启蒙的孩童,我认为是对孩子的虐待,让一个6岁的孩子为父母尝药,看药是否烫嘴,可能孩子的嘴会被烫伤,让6岁的孩子24小时不间歇地照顾生病的父母,还不能够离开一步,这不是对儿童的虐待又是什么呢?当父母生病时,如果两人不是同时生病,其中一个健康的人是可以照顾患者的,如果真的两人都病倒在床,他们应该安排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可靠的人进行照顾,然后让其他成年人来照顾自己,这才是符合社会公理的做法啊!《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十六条 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入则孝》中“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书中的解释是“父母亲去世以后,要守丧三年,常常哀思父母的养育之恩,提起父母是会难过哭泣,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我不理解为什么父母去世后要求孩子守丧三年,这三年中还要求孩子没有正常的生活,每每提及死去的父母,孩子还一定要哭泣,否则就是不孝道。如果这一条是对儿童的要求,我们想一下,这个儿童三年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沉浸在哀伤之中,还不可以吃肉,那么,儿童的身体发展如何能够得到保障?儿童的心力都被用于在哀伤中思念父母,孩子的内在发展任务又如何能够得以完成?这完全是对儿童发展权的漠视。如果这一条是对成年子女的要求,我们假设这个孩子已经长大成家,有了妻子儿女,在三年的守丧中被要求禁绝情欲,不能够有夫妻生活,这符合人性吗?我也是一个母亲,我不期望孩子在我去世之后,悲悲戚戚地守丧三年,失去正常的生活,我希望他依然能够幸福快乐地过日子,我相信他在这样的幸福快乐中,偶尔还是会忆起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去世之后一定要让孩子牢牢记住我们呢?在苍茫宇宙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遭,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什么不可以洒脱地对孩子说一声“再见”呢?!

    从《弟子规》和更多的经典文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自诩为古代灿烂的文明中,缺失了对儿童发展规律的认知、尊重和敬畏,缺失了对儿童发展权利的保护,这就是我们至今做不出好教育的根本原因之一。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4-11-27 09:43:52 |只看该作者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六——对《弟子规》的思考

很多年前,我到一座城市讲座,当讲座结束的时候,一位先生找到我,送给我一本《弟子规》后就匆匆离去了,他没有与我说话,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送给我这样一本书,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经典。在回家途中的飞机上,我开始认真阅读这本经典,想明白为什么这类古代经典会受到一部分现代人的推崇。很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停止对流传了300多年的《弟子规》的思考,还买了一本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弟子规》版本,认真阅读领会。

    对于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我一直持有的观点是:这些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典籍,之所以流传至今自有其道理,但是,其中必然存在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观点和思想,特别是当成人用这些典籍来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孩子的心智被典籍中的糟粕所禁锢或破坏,我们使用典籍的初衷就会适得其反了。在我对根儿进行的教育中,无论我采用西方或者东方的思想或方法,我必须经过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盲从。

    《弟子规》主要是在儿童启蒙教育的时候,对儿童的训导,对处于启蒙阶段的儿童,我想应该大致定义在6岁左右吧(或许是更小的幼儿)。翻开《弟子规》,第一个部分是《入则孝》,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部分的内容。

    《入则孝》的第一句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书中的解释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近100年来对儿童发展的研究,让我们更加了解儿童完成内在发展任务的方式,了解现代儿童教育的父母懂得,孩子在6岁前,当他专注于一项工作的时候(对儿童工作的概念和讲解可以看我的书《善解童贞1》),成人不可以随意打搅,不可以随意打断孩子的工作过程,孩子在一项专注的工作过程中,可以保护其专注力,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大小肌肉的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孩子内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按照《弟子规》的训导,只要父母一呼喊,孩子就应该立即停下自己的工作,回应父母的需要,否则,就被冠以不孝敬之罪名。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状态的下,都必须要无时无刻地关注到并满足父母的需求,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发展中,试问,孩子的工作过程被打断,专注力被破坏,内在发展需要被忽视,父母又该当何罪呢?

    《入则孝》的第二句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书中的解释是“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恭敬地聆听父母的教诲,这是对孩子态度的正确要求,我在想,如果父母在与孩子谈话的时候对孩子也非常尊重,孩子与父母的交流自然就会习得尊重他人的品质;对父母的责备,如果只有顺从接受,我觉得是不妥的,如果父母的责备是错误的,是对孩子的冤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与父母平等地交流对话呢?为什么要孩子必须顺从地接受呢?这是对孩子话语权的蔑视,也是对孩子尊严的蔑视,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入则孝》的第三句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书中的解释是“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这应该是对一个成年人的要求,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长大成人的孩子应该细心照料父母。但是,如果把这样的要求去针对一个6岁孩子,我觉得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我自己是一个母亲,我对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的理解是:照料年幼儿子的生活是我的天职,我应该在冬天里不让他冻着,夏天里避免他中暑,夜里让他安然入眠,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父母该对孩子应尽的职责,怎么变成了一个6岁孩子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呢?这样的责任颠倒让人不可思议。现代儿童发展研究证明,儿童的行为是习得的,如果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我们尽责地照顾孩子,孩子就会习得照顾他人的行为,我们关心孩子,孩子就会习得关心他人的品行,孩子的成长阶段需要得到成人的照顾,更需要得到成人对儿童生存权利的保护。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14-11-27 09:41:38 |只看该作者
    在交流中校长说:“孩子在12岁前就是不能够教什么,让他们懵懂着,12岁以后才开始教,教的方法就是为孩子解经。”我问:“什么是解经呢?”校长告诉我:“到时候会有一个导师一样的人,带着几个12岁的孩子,游历社会,增长见识,比如与政府官员讨论国家大事,到菜市场体察民情,到学校与管理者讨论教育,在所见所闻中,导师就会把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用经文来解析给孩子。还比如,春天来临的时候,导师会带着这批弟子赏花踏春,吟诗作画,引经据典,这样弟子就会将之前背诵的经文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我忍不住感叹:“这样的导师素养和能力要求很高啊,现在学校已经为读经的孩子准备好了这样的导师吗?”校长面露难色:“目前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整个中国读经界可能都还没有这样的一位导师。”我问:“现在学校里已经有了12岁的孩子了,他们面临着需要导师解经,怎么办呢?”校长艰难地回应:“是啊,我们也很着急,实在不行也只好外请了。”“外请?”“台湾的王老师说可以帮助我们。”我明白了,校长需要从台湾引进导师,我在想,台湾来的导师是否能够与中国的政府机构衔接,带着几个12岁的孩子与政府官员正儿八经地讨论国事,这能够行得通吗?古代有孔子带着弟子与国君谈论国事,是因为孔子本身就是朝廷官员,而且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学者,把这一套做法穿越到现代社会的环境中,这能够实现吗?现在,一些国人认为读经能够拯救国家,能够培养出辅佐君王的能人来,一位校长非常豪气地对我说:“我们的孩子会成为未来辅佐国君的人,到时候,国君都得听他们的建言,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智囊!”这些从小读经的孩子我不知道将来是否会成为国君的左膀右臂,甚至成为国君的大脑,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同龄的孩子,西方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孩子的作业是对二战中发生的一场战役的分析,分析内容大致包括了: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战争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如果你是这场战争的指挥者,你会怎么做,等等,孩子为了完成这次作业,需要查询很多资料,这个过程让孩子了解了当年的历史、文化、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当年那场战役胜败的原因、指挥官的个人背景、指挥官的智慧等,同时让孩子有自己对这场战役的见解。这个过程帮助孩子发展了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是孩子内在发展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这个教育方式帮助了孩子完成内在发展的任务。

    在我儿子曾经就读的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学习历史的方式与国内完全不同,当学习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老师会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需要考证这个历史事件是否是真实存在的,这段历史是由谁记录的,记录者是男性还是女性(男女两性心理的差异,会导致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记录者的家庭背景,记录者受教育的背景,在记录中他(她)的角度是什么,记录中真实的部分有多少,记录者自己的臆断有多少……最终,学生自己对这段历史做出结论。这种方式学习历史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深国交老师的引领让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一段历史记录,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了学生科学求实的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儿子在深国交学习历史,有一天,儿子和同学一起到家里吃饭,大家对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进行讨论,妈妈发表自己的意见:“王老吉自己做不好,人家加多宝做好了,现在王老吉眼红了,就开始来与加多宝争。”此时,先生发表意见:“不要轻易做出这样的结论,影响孩子对这件事的判断。”儿子的同学发言了:“叔叔放心,在深国交学习过历史的人,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言论左右我们的思想!”当这位妈妈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被震撼了!

    一位读经学堂的校长告诉我:“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读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伟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知道毛主席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又到北京大学求学,蹲过北大图书馆,还师从过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中国第一代共产主义发起者,邓小平曾经去法国留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世界上有更多伟大的人物,他们并不是靠读经成为世界伟人,比如哥白尼、爱因斯坦、哥伦布、比尔盖茨、奥巴马、撒切尔夫人……他们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是对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科学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改变了世界的进程,让自己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盛。

点评

学父五迁  哦。我说的"12岁",主要来自于皮亚杰,参考了华德福。华德福的时间是"13"岁。这个读经的年龄,就和我无关了。没研究过。:D  发表于 2014-11-27 21:50:19
niuwendy  找到学父说的“12岁以前不教XXX”的出处了,原来华德福是不是真有这样的要求?  发表于 2014-11-27 09:42:14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4-11-27 09:40:23 |只看该作者
对新兴教育的反思之五——两种教育方式的较量

       在我走访过的以读古代经典为主的学堂或者学校中,给我的感觉是在返古,学堂或者学校从形式到内容都在效仿古代的做法。从孩子所学习的内容来看,每天都是诵读和背诵经典,不系统地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这些学堂还要求孩子们熟练地用英文背诵莎士比亚的剧本,满足家长对孩子学习英语的渴望;从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来看,主要背诵,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就是熟练地背诵典籍,不给孩子解释古文的意思。

      我问校长:“如果孩子们根本就不理解,长年累月这样背诵,是不是有些浪费孩子的精力和时间呢?”校长告诉我:“他们不需要理解,只要背得就可以了,等他们长大了就自然理解了。”我还是不解,问:“那为什么他们不学习一些符合他们现在年龄认知的东西呢?”据我所知,古代私塾在孩子学习经典的时候,先生会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同时会对孩子讲解经典中文字的意思和含义,所以,才出现了孔融、曹植、骆宾王、苏轼、司马光等少年才俊,如果童年时期学习经典时,得不到先生的指导与点拨,他们又如何能够在年少时就崭露头角,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家。

      我对教育的理解是在孩子每个年龄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内在发展,比如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运动能力、专注力、动手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等等,配合这些内在发展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孩子的内在发展,我不明白为什么放着孩子当下能够理解的知识和人文教育不教,一定要让孩子背诵当下不理解的经文呢?孩子每天只有这样的背诵学习方式,不能够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要,是否会荒芜了孩子心智成长的契机,就像农民种庄稼,要按照节令来栽种,如过了节令再来补栽,就可能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14-11-27 09:38:44 |只看该作者
      新兴教育的师资方面,如果从教学专业水准来说,绝大部分私立学校(学堂)的教师不如体制内教师,缺乏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是他们面临着的最大困难。很多新兴教育的老师来自家长,这些家长教育背景较好,也有热爱教育的激情,但他们缺乏专业的教学经验,其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一个从海南到北京的母亲,为上一年级的女儿选择了一所私立学堂,这个学堂的发起人热爱教育,招聘老师的时候,首要条件就是要热爱教育,要爱孩子,这样的理念感动了这位妈妈,她毅然地把女儿送进了这个学堂。然而,女儿在这个学堂里学习拼音两年,拼音都没有过关,最后,这个只有激情缺乏专业教学水准的学堂以关门收场了。

      在一些私立学校里,由一个老师担任一个班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部课程,这个班级的孩子每天对应的老师都是这一个老师,而这位老师之前并没有教学经验,只有热爱教育的激情,他之前做的工作是一个编辑,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如何教孩子学习数学的。一般来说,为孩子选择私立学堂(学校)的父母都非常关注教学品质,而私立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准,让这些父母操碎了心,一些父母自己出钱让老师去参加各种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很难提升缺乏教学专业经验老师的教学水准,为了不落后于传统体制内学生的学业水平,父母们不得不为孩子请体制内学校的老师补课,原本选择私立学校是为孩子减轻负担,获得好品质的教育,这样的初衷并没有得到实现。一些父母把孩子送入私立学校读完小学之后,又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了公立学校的初中学习。

    从教学内容来看,“半途而废”的教学结构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体系的不完整,比如,华德福的孩子读完初中,如果要延续华德福高中教育,只能够选择国外的华德福体系学校,如果孩子选择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那么,只好选择其他体系,中断华德福的体系,这会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问题,一些孩子可能适应,一些孩子可能不适应;在国学学堂读完小学的孩子,需要转入其他学校读初中,父母大多会为孩子选择具有国学特色的私立学校初中,继续完成学业,一些孩子离开学堂所在的城市,回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后,这个城市没有与国学接轨的初中,只好进入体制内学校,或者沿用了体制内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私立学堂,之前的国学系统被中断了,教学内容和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完全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转折也给孩子带来了适应的问题,在学业上,孩子可能会遭遇巨大的困难。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些读经学堂的孩子们,在我走访过的一些读经学堂,孩子们只读一些经典,学堂里没有数学等相关课程,学堂里12岁的孩子,甚至15岁的孩子,都没有学过数学、物理等科学课,这让我非常吃惊,当我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学堂堂主或校长告诉我:“那些知识等到他们需要考试的时候,再突击学习就可以了,现在没有必要。”我认为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不懂教育的结果,他们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简化成了一场考试,这是多么可怕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孩子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孩子学习科学,不是为了记得一些科学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科学精神。记得我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告诉我们:学习数学不是让你们会计算,而是在培养你们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你们可能不会用到这些知识,但学习数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却能够在你们的生活中体现,你们在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有逻辑思维能力。当时我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我记住了,现在,我已经懂得的老师的良苦用心。
   
       现在,我们看到了,众多私立学堂(学校)在不断兴起,在家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是现行体制内学校教育不能够满足民众追求好教育的结果,当我们逃离体制内学校之时,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寻找到一个怎样的教育,才能够在泼去脏水(错误的教育体制)的时候,不要把孩子(孩子正常的学业)一起泼掉呢?我认为这应该成为选择新兴教育的一个思路,也应该成为办新兴教育的一个思路,幸运的是,我也看到了在这个思路下的私立学校。
   
        在北京的郊区,我走访了一所私立学校,这所学校最打动我的是结构的完整性,在办学初期,他们就有了小学和中学,学生在学校要学习九年义务制的教学内容,高中的模式是与美国一所正规中学做联结,教材和师资都来自美国这所兄弟学校,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业有连续性,学业成绩能够与社会和国际接轨,这样的办学才是对孩子的学业真正负责任!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4-11-27 09:38:03 |只看该作者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四——新兴教育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在传统体制内,教育体系是完整的,在结构上,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或职业学校、中专、大专),让受教育者能够在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最终完成自己的学业;在教学内容上,每个阶段的教材是完整的,知识结构也是完整的;在教师队伍上,传统体制学校内有大量专业水准较高的教师,因为工作稳定,收入也不差,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绝大多数的老师并没有离开体制内学校。曾经,根儿小学时就读的私立学校里,一些当年从公立学校辞职或者停薪留职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水准都很高,有一位老师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现在,这些老师又回到了公立学校里,甚至,一部分具有优质资源的公立学校用尽办法把私立学校的好老师挖了回去,曾经辞去公职的老师又恢复了公职,这些老师回到公立学校都成为了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在我走访过的私立学校或者学堂,致命的缺陷是教育体系的不足或者缺失。先说结构上,华德福有小学和初中,但没有高中,当孩子从华德福幼儿园一直到初中毕业之后,他们无法进入国内体制内学校的高中,只好选择国内私立学校高中或者国外高中;全国最知名的国学学堂,这个学堂因为南怀瑾而出名,但也只有小学,孩子进入这个学堂学习到小学毕业,只好选择其他私立学校的中学继续学习;

      在一个学堂里参观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些大孩子,他们已经到了要上大学的年龄,在与这个学堂的校长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告诉我:“我们自己办大学”,当我问到大学的校舍和师资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大学校舍就是两套居民房,师资就是他和他那些不满30岁的徒弟,我认为,那种动辄就号称自己办大学的人,是对教育的不敬畏!我当时忍不住回应:“呵呵,看来你就是这所大学的大师了哈!”我在想,从这所“大学”毕业的孩子,能够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吗?很多的私立学校都存在这样的结构不完整,办了小学没有初中,办了初中没有高中,有了高中却不能够与国内的大学或者国际的大学接轨,因为孩子们在高中没有学过数学和科学,无法参与国际国内的高考……这种不完整的结构会让父母处于不断的焦虑中,不知道这个阶段的学业结束后,孩子的下一个阶段学业该在哪一所学校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01:46 , Processed in 0.0273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