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4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完美消沉于完美中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4 13:36:2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作者:李孟潮  《心理月刊》专栏



1970年代有首儿歌,叫做《好爸爸、坏爸爸》
歌词如此:
“我有一个好爸爸
做起饭来,锵铛铛 锵铛铛
洗起衣服,嚓嚓嚓 嚓嚓嚓
高兴起来,哈哈哈 哈哈哈
打起屁股,啪 啪 啪啪啪啪
嗯 真是稀里哗啦
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好爸爸 好爸爸
我有一个好爸爸
哪个爸爸不骂人
哪个孩子不害怕
打是亲来骂是爱
哪个不是好爸爸”


http://player.ku6.com/refer/zLXaFWQWVWJqCObT/v.swf

在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好爸爸”的定义为做饭、洗衣服,还有提供快乐体验,这是父亲五大功能中(供养、护佑、规训、传道、胜利)中的“供养”功能。
这些事情也是“母亲”可以提供的,所以“好爸爸”之所以“好”,就在于他像一个好妈妈一样“好”。
然后,一个暴力场景出现,“打起屁股啪 啪 啪啪啪啪,嗯 真是稀里哗啦”。
这从表面上来说,应该是父亲的规训功能的体现。
特别在传统的“严父慈母”的家庭文化建构中,父亲似乎总是应该承担起“打屁股”的功能的。
当然,现在有不少心理学家提出,规训和殴打不是必然联系的。殴打被认为是父母无能和虐待儿童的表现。
而在许多传统文化系统中,不打儿童才是无能和不负责的表现。比如说,至今很多农民会感激农村老师殴打体罚他们的孩子,认为这才是真正对孩子用心的好老师。
话说回来,规训功能,也就是给孩子设定限制和禁令,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也不是父亲执行的,而是母亲在打屁股。
也就是说,父亲打屁股的权力,必须得到母亲的支持,有些时候甚至要得到母亲的批准。比如说,贾宝玉他爸要打其屁股就是很困难的事情,大不多时候不能打,即便打完了自己也要被自己的妈妈威胁打——打了也白搭。
有些时候,所谓“父权”的强大,来自于母权的转让和租借。
当儿童面临一个“打屁股”的爸爸妈妈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困难,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做“部分客体”整合为“完整客体”的机会。
也就是说,儿童要能充分意识到“打屁股”的坏客体和“喂奶的”好客体其实是同一个客体的不同功能不同侧面。
他要能够既体验到爸爸妈妈的“好”(喂我奶、给我洗衣服、陪我玩让我快乐)又能够体验到爸爸妈妈的“坏”(不允许我做这做那)。
当这个孩子能够同时体验到对同一个人的爱恨交织的感受后,据说,以后他就能承受亲密关系中的变动性、多重性、不确定性,具体的说,就是失恋后不容易得抑郁症或物质滥用。

在《好爸爸、坏爸爸》中,在面对客体爱恨交织的情感时,产生了一个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中,“打屁股”的坏爸爸突然就变成了“好爸爸”,就像魔术师突然把一只兔子或一具自由女神像突然变的“没有”了一样。
这个话语魔术,也是系统性治疗或者NLP或者种种戴着“后现代”帽子的心理治疗流派最喜欢玩的一招——这招叫做“改观重构”,其变种之一便是“阳性赋义”。
“爸爸打你,老师打你,不是恨你,而是爱你,这是爱,不是恨,你知道了吗?”
所以,这个孩子学会了,“身体上的痛加上心里面的委屈、愤怒=爱”。

据说,注意,我只是说,“据说,”,“据说”的意思就是作为这些文字的作者,我既不完全赞同“据说”之后的说法,也不完全反对“据说“后的说法。
我和你一样,和唱《好爸爸坏爸爸》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父母一样,很复杂。
但是亲爱的读者们啊,为什么你总是读到你幻想中的因“你”而生的“我”,却没想到“我”并不完全存在也并不是完全不存在呢?

据说,一个孩子的心中如果形成了这样的等式,“身体上的痛加上心里面的委屈、愤怒=爱”。
他长大后就会不断地寻求这种体验,“痛、委屈、愤怒、困惑”,而这些体验会统统被“解释”为“这就是爱”。
据说这就是受虐,据说“受虐”可以解释中国人个性中的超高忍耐性,据说这就是中国无法形成民主社会的原因。
当然这只是“据说”而已,精神分析者对于社会心理、国民个性基本上一窍不通。
精神分析者可以肯定地说的一点是,这个孩子去做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他会很在意治疗师是不是一个可以“搞定我”的权威;
这个孩子长大了去做心理治疗师,他会很在意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搞定”来访者的治疗师。
也就是说,他们都很在意,在治疗室里面,有没有一个“打屁股的爸爸妈妈”存在,因为有“他”在,才有“爱”。

把“痛、委屈、愤怒、困惑“等体验阳性赋义为”好”只是这个心理机制的第一步,这一步的成就就是“打是亲来骂是爱”。
接下来的第二步,是“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害怕”,这是理性化的心理机制,孩子需要说服自己,在群体水平上,一个“不骂人爸爸—不害怕孩子”的父子关系是不存在的。
这样,孩子就会放弃继续寻求“更好的爸爸“的欲望,从而达成对父亲暴虐性的容纳。

这个孩子要保证自己心情稳定,最好就不要看到,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另外一种父子关系或母子关系存在,在那种关系中,父母规训孩子是坚决的,而不是暴力的。
一旦看到了,他就会要么愤怒、要么抑郁。

通过魔术化的改观重建和理性化的泛化,孩子达成了对父母的包容。
孩子在符号造人系统中被建构为“包容父母的孩子”的机制,当然不仅仅在1970年运作,1990年代有另外一首流行歌,叫做《听妈妈的话》。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kwMzgwOA==/v.swf

歌词开始,描述了一个小孩的困惑:
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我却在靠着墙壁背abc;我说我要一架大大的飞机,我却得到一只旧旧的录音机,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
然后这种困惑被通过以下三个机制打消:
第一,预期未来。要求小朋友具有长期投资的头脑,现在的辛苦学习是为了未来,“跑的比别人快,飞的比别人高,”,也就是“出人头地”;
第二,资源取向。或者叫做选择性注意母亲“好的”方面。“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妈妈给你做饭做菜,已经很辛苦了,你就不要顽皮了。
第三,最关键的是,认同一个妈妈的抚慰者,包容者,保护者角色。“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他。”
这里歌曲中孩子,面临着《好爸爸坏爸爸》一样的认同选择,他需要成为母亲情绪的一个外在调节者。
而他调控母亲情绪的手段就是从小“听话”,好好学习,不要早恋,日后出人头地,给母亲带来面子和荣耀。
《好爸爸坏爸爸》中的孩子要理解包容一个暴力性爸爸,而《听妈妈的话》中孩子要包容理解的是,一个容易受伤的母亲。至于这个妈妈为什么容易受伤就不得而知。
有可能是她丈夫不爱他,有可能是这个孩子不是她心甘情愿想生的,也有可能她有抑郁症,当然,只要有前两条,这个妈妈难免抑郁的。

为什么小娃娃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会受到伤害或者大发雷霆呢?
一个处于潜伏期的、哼唱儿歌的儿童是不可能知道的或者深思这个问题的。
他要一直等到青春期后期,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后,才可能开始分析这个问题。
比如窦唯的歌曲《噢,乖!》就是一个青年对家庭动力进行分析的结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24#
发表于 2010-9-14 10:21:52 |只看该作者
才看到,原来肯踢杨也来了,欢迎啊!:F::F: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10-9-10 20:28:01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还把你以前推荐的歌
<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花>
贴出来发了个贴
是不是心灵感应啊!
很留恋李网里那些你推荐的影片啊!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10-9-8 10:14:21 |只看该作者
唉,一首很快乐的歌《好爸爸坏爸爸》,却被人为解析成这样。


这个作者,最好就不要看到,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另外一种“打起屁股”存在,在那种“打起屁股”中,打是友善的、充满爱意的游戏,而不是暴力。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10-9-8 09:12:23 |只看该作者
分类帮助我们理解,但并不帮我们知道真相。心理学要进行研究,会有分类,采取分类系统,分类可以帮助建立模型,看到人们会有某种符合心理学模型的情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看到那真实情况就是这样。人际、亲密关系 ...
qtyang 发表于 2010-9-7 19:44


这段话深入我心!:F:

Rank: 3Rank: 3

20#
发表于 2010-9-7 19:45:35 |只看该作者
肯踢杨
我的偶象。
:F::F:
xh608 发表于 2010-9-7 16:19


偶像都出来啦~哇哈哈:lol

Rank: 3Rank: 3

19#
发表于 2010-9-7 19:44:52 |只看该作者

我家有一个典型的“关系性自我”和一个非典型的“个体性自我”,整天火药味不断
四月 发表于 2010-9-7 11:41


分类帮助我们理解,但并不帮我们知道真相。心理学要进行研究,会有分类,采取分类系统,分类可以帮助建立模型,看到人们会有某种符合心理学模型的情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看到那真实情况就是这样。人际、亲密关系难以(用简单的分类方法)描述,是不确定的。观察系统决定观察的问题。家庭是不能被分类的,模型影响我们看到了什么,但并不意味着就看清了。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10-9-7 16:19:12 |只看该作者
肯踢杨
我的偶象。
:F::F: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10-9-7 11:41:11 |只看该作者

我家有一个典型的“关系性自我”和一个非典型的“个体性自我”,整天火药味不断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0-9-7 11:26:07 |只看该作者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个话题——

  何以中国人会形成这么一个群聚性的关系性心理结构?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应该反问:“何以美国白人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和他人有清晰界限、有相对独立的情绪和欲望系统的心理结构?”美国白人的这种“个体性自我”的心理结构是最近200年来适应工业生产要求而在全球大批量生产的精神产品。

  “个体性自我”的产生是和民主社会、法治社会、物质丰富保持同步的。而“关系性自我”这种精神产品就特别适应于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

  在一个人口众多、国家无法提供足够保障的社会,“自我”必须是关系性的,才能提供一个社群足够的安全感和稳定性。农民子弟如果不紧紧把自己作为人的存在性和父母/乡亲紧紧联系,那么不可避免的灾难性后果就是他们的父母在一个没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必然要度过穷困潦倒、孤独悲惨的后半生。

  另外,这种“关系性自我”也是中国人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的来源,在这种关系脉络中,个体生命的意义被抬举到一个无穷辉煌的高度。“个体性”在群聚性关系的大海中被稀释。

  所以中国人的个体身上所绽放出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对痛苦长征般的忍耐性、对成就修长城式的执著是与这些个体的自我是深深扎根于集体(群众)离不开的。这种合群的自大、神化的自我一旦遭到否定或挫折,其产生的自恋暴怒必然要搭上几条乃至几百万条人命。

  所有类型的“自我”都来自人类社会这台“造人机”,无论是关系性自我还是个体性自我。“我”总是来自社会关系脉络中重要他人(父母)对你的期望(投射),以及对这种投射的认同。

  如果你的父母和乡亲认为你的“本质”应该是孝顺长辈的、满足他们期望的、处处小心和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你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带给家人荣耀和面子,那么你就会具有一个“关系性自我”。

  反之,如果你爸妈接受的不是孔夫子的思想,而是对好莱坞大片宣扬的价值观不疑,你注定就会具有一个“个体性自我”。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10-9-7 11:25:05 |只看该作者
孕育这种人格结构的亲子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发生在极端的贫穷和巨大的社会贫富差距的背景下,穷人(父亲)在这种社会中并没有起码的为人尊严,遭受到歧视和白眼;

  第二,以父亲为代表的整个家族把一个“救星”的形象投射给孩子,期望通过孩子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学习成就)能够改变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或者仅仅是获得失落的尊严(面子);

  第三,在这种亲子关系中,父(母)亲以近乎自虐的方式省吃俭用,提供给孩子(往往是男孩子)优越的条件—读书,而孩子的整个人格通过读书和父母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或者“贪玩”不学习的时候,出现的是整个家族系统自我的崩溃。父(母)亲会在此时突然从奴隶般辛苦劳动供养太子读书的人,变成一个完全忽略儿童爱玩天性的暴君,开始殴打(虐待)孩子,之后又出现自我的崩溃、自责。

  而通过这个过程,孩子开始真正进入家庭的系统自我中,他会开始刻苦地带有自我虐待色彩地学习,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并且期待着学习能够带给整个家族(学校、村镇)荣耀。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结构形成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自我理想、自我价值感、以及其情绪和认知模式都是和父母(家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并不会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判断标准,而他的情绪和欲望也是和父母紧密联系的。

  鲁迅说,中国人是合群的自大。正是说明了中国人的自我、超我乃至本我的一部分都是外化式的、关系性的。这后者就是“面子”,面子的背后,是自体—客体系统的施虐—受虐关系的循环和逆转。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0-9-7 11:24:23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没有一个当代中国的影视创作者会把上面这6件事情拍进电影或电视剧,也不会按照《三国》的认知模式,把曹操之死和他砍了一棵大树遭到树神报复拍进影片—总之,凡是现代人看起来按照五四或者除四旧标准的“封建迷信糟粕”的东西,都不会进入导演的视角。就这个角度来说,诸如《赤壁》和《见龙卸甲》此类影片,在展现“三国精神”方面,都是失败的。

  如果失去了这种天人关系的视角,“三国”就没有英雄了。三国英雄的气节在于明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宇宙人生之虚空本性以及对此采取的“惯看秋月春风”的释然态度,在于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之无常性的体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豁达和彻悟。

  这种敌友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统统和日月天地、宇宙四方联系在一起的关系母体视界在近200年遭到了几乎是灭门性破坏和摧毁。

  日本有个人类学家,对中国人人格考察后,居然提出,中国人的个性特征是“娇气”,说中国人是在娇宠的环境中长大的。

  其学说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还是有一些隐约的现实基础。比如说在电影《长江七号》中,就可以看到父亲对孩子那种惊人的娇宠——父亲为了孩子上贵族学校,可以忍受非人的磨难,牺牲自己的尊严乃至性命。这种父子关系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平民尤其是农民家庭结构的典型代表。

  这种亲子关系形态下产生的“骄子”,一旦遭遇到重大挫折,其自恋性暴怒会爆发出巨大力量,正如根据卢刚枪击案改编的《暗物质》(Dark matters)所展现的。其实《暗物质》中的刘星和《长江七号》中的那个儿子的人格结构是一致的。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10-9-7 11:22:16 |只看该作者
关系是一切的根源

作者:李孟潮

《三国演义》一开头,作者就描述了一系列的事件——

  1.一条大青蛇从温德殿横梁上飞将下来,然后突然不见了;
  2.天上突然出现了雷雨冰雹;
  3.两年后,洛阳发生了地震,海边发生了海啸;
  4.某地,人们发现一只母鸡变成了公鸡;
  5.盛夏的没有果实的一天,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
  6.秋天,一道彩虹出现于玉堂。

  现在让我们开始脑筋急转弯——请问,上述这6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向我们说明了什么?

  如果我们无法找到这6件事情的相互联系,如果我们认为“这不过是6件毫无关系的事情,它们只不过偶然碰到了一起”,那么,我们很难说自己能够真正理解《三国演义》。

  甚至,你很难说自己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因为你基本上不具备中国人的认知模式。中国典型认知模式是《功夫熊猫》里乌龟大师的思维模式,他总是说:“没有什么是偶然的。”

  荣格曾感叹,西方人在海滩边看到海浪送来一把伞和一堆破布,会认为这是偶然,而中国人却会认为这是有关系的。就此,他非常佩服中国人的天地万物息息相关的关系认知模式。

  在荣格60年后,当代精神分析的几乎所有学派—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派、客体关系学派—一致认可“人是一种关系性动物”这一命题。并且找到确凿的神经生物学、发展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证据来证实这个恩格斯通过“人的本质是各种关系的总和”表述的命题。

  70年前,当荣格遇到胡适的时候,他问胡适对《易经》的看法,胡适对这部众经之首嗤之以鼻。

  这就是荣格和胡适的区别,荣格以一种谦卑态度面对中国智慧之时,并没有转过身去把其文化背景中的苏格拉底到黑格尔的先哲们打个稀烂并踏上一只脚。荣格的文化背景并不会被体认为一种自卑或自恋的根源,他有足够的自信。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0-9-7 11:19: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0-9-7 11:20 编辑

问:我今年31岁,开了一个公司,发展不错。最近,我发现我爱上生意场中的一个男人,以前他是老板,因经营不善,公司已倒闭,他因此患上了抑郁症。我家人极力反对我们交往,不想让家人烦恼,也不想失去爱的感觉怎么办?(北京 晓琦)

  李子勋回复:

  “落难的王子遇到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巨大同情心让女孩不顾一切反对之声,用真挚的爱与关怀帮助王子脱离苦难,王子也爱上这个可爱的女子,于是他们相亲相爱白头到老。”这种童话情结几乎是跨文化的,因为人类相信好心必定会有好报。相对来说,如果让一个高贵的公主爱上一个落魄的人,就要困难得多。中国的《西厢记》,莺莺爱上落魄书生,几经磨难,幸福结局还得靠张生取得功名。

  爱上谁不复杂,要回答为什么会爱就有点困难。你要先问问自己,是这个人让你激动,还是他的落魄唤起你的柔情,抑或是他的忧郁凸显出你的愉悦心境。如果你喜欢上一个需要你关怀的人,那么也许你也是一个内心不那么开心的人,对他人孤苦的想象激发你内心的忧虑,你想救他也许也是在救自己。爱是一个很虚无、不实在的词,原因是前一分钟你还爱着,因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突然就可以不爱,甚至把爱都变成了恨。

  有两个词可以解析你的内心,你用了“发现”这个词,这让我感觉你爱的起源不是本体的你,不是那种被欲望驱使的情欲的投注,而是一种理性判断。理性是一种美丽的东西,它会考虑道德、良知、规则,唯独不考虑私欲。第二你对爱用了“感觉”这个词,如果爱还是一种感觉,那就还不能确定这个感觉是谁的?是需要的感觉还是被需要的感觉,哪种感觉更像你对爱的感觉?因爱而需要与因需要而爱是心理学判断爱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如果能分清,那么我不会为你担心。

  不过,心怀拯救欲望的女子,喜欢受苦的男子,或看不得男子受苦。喜欢感觉自己被需要,感觉自己重要,这样的感觉卷入爱中,就成为一种精神自慰式的游戏,通过救赎别人来救赎自己,结果是双双陷入爱的迷途。所以,较好的做法,用你的关怀去帮助他,把爱放在心里,直到他战胜抑郁困境,真的展现出可爱和能付出爱的时候,这样你的父母就不会再阻拦你。


我搞错了,以为是李孟潮回复的呢!:L

超级版主

女娲补天用剩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10-9-7 11:16:26 |只看该作者
很强大。

学术钢筋这个词更强大。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0-9-7 11:10:39 |只看该作者
http://www.psychspace.com/psy/lmc/CV.htm

这里有作者的照片和简历。呵呵,挺有意思,学术文章竟然带着强烈的感情,写的潇洒奔放,还带着沉痛,还有幽默搞笑,难得,是个有个性的人!;P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0-9-7 11:03:28 |只看该作者
真是原来那个著名的肯踢杨吗?:wenhao

是的话,我也要表示下欢迎,热烈欢迎哦!{guzhang}
早睡早起身体好,妈妈好,全家才好。。。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0-9-7 11:00:26 |只看该作者
哈,老肯的好帖又来了,这个贴边看边笑啊!这个作者挺好玩的!:lol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0-9-6 22:14:50 |只看该作者
最近都在看你在李网发的贴子。能在这里继续真是太好了!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0-9-6 17:22:28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我还在李网找肯的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21:22 , Processed in 0.0284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