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子勋:孩子是源于自然的精灵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8 14:46:3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孩子是源于自然的精灵

  人类原本对世界有一种质朴的认识,是以自然本真的方式去接受自然。
  在儿童未曾被语言羁绊以前,自然在儿童的眼中是以自在的方式呈现的,这是远比我们成年看世界更加美妙,自然且丰富多彩的。生命源于自然,所以一切自然蕴涵的信息对生命都是滋养。自然是不需要儿童努力去适应的,因为它和孩子圆融为一个整体。需要孩子适应的是人类科学与文明建立的社会与环境,尤其是城市生活与人际环境。每位家长都要认清这个事实,我们教导孩子全部的努力都旨在把孩子推向人类社会。如果人类的发展也是自然的属性与安排使然,情爱、语言、艺术、家庭、城市化……生命以一种唯美的方式表达着它的高级形式。但若要算上战争、杀戮、砍伐森林、灭绝动物、化学污染等,我们是否有勇气说自己依然属于自然呢?如果人类社会早已背离了自然的安排,那么父母努力教导孩子学习话语、交际、竞争、科技,正是逐步地让孩子远离自然。客观来说,这样的努力的确为孩子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带来诸多的先机和好处,但如果引导得过早、太快,有时也会让孩子冒很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他与自然隔离,身心失去自然气息的滋养,变成一个生理和心理都不健康的人。如果生命不是外星来客,人类的孩子出生以后,一定带有一种自然的知觉与感受在触摸自然,父母让孩子在成长中多少保留一些儿童的心态和知觉,也许是人类尝试回归自然的一种努力。

  社会现实对人类有一种异化的功能,看看机器人就知道科技发展的结果,如果不重新臣服大自然,人类会越来越生活在一种自己制造的限制里,很多科学幻想作品揭示人类未来悲惨的境遇,没有鲜花、绿树、青草,没有动物与美妙的风景,人类蜗居在科技建立的机械城堡里与自然完全隔离。开玩笑地说,应当让某些艺术家来领导人类,因为那些艺术家正是坚持自然视觉与美感的人。
  我们真的要让科技发展得缓慢一些,甚至知识够用了就应该把科学家冷冻起来,或者把一些科学的疯狂者放逐到美丽的海岛上,让他们赤身裸体地回归大自然,重新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一个儿童都可能被教育成为未来科技疯子,也可以被父母塑造成与自然和谐、懂得享受生命幸福的人。

  本书存在一种未来和自然取向的观念,希望弥补主体教育中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那些容易被忽视,或者误导的方面。本书不会强调那些被很多学者早已说得泛滥的育儿知识,因为任何信息,即便非常正确,被多次重复对人的认知建构也是有害处的。需要提醒的是本书未提及的东西并不代表我认为不好或者无效,哪怕我对一种说法充满批评,对它说“不”也不是否定,而是旨在补充,让它回到一种对人无害的状态。并存的学习方式是我希望大家能够采用的,世界与生命太过复杂,没有什么说法可以替代其他的理解。读本书时一定要警惕头脑中“非此即彼”的逻辑,因为世界并非二分,不要否定原有的教育孩子的任何观念,只是把一些新想法融入其中就可以了。

  我在很多大中城市的“市民大讲堂”做过亲子教育的讲座,常常看到几千位父母充满渴望来听课,我很感动,在此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愿所有的读者和家长和我一起去探索一种更温和的、更贴近自然的育儿方式,让我们共同去感恩并奉献我们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与赞美!

  谢谢朋友们!

  李子勋

  2010年10月10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11-9-10 00:05:58 |只看该作者
看得好激动,有体会。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1-9-9 12:52:31 |只看该作者
说什么都要父母自己先恢复自己自然的本能

否则就是照猫画虎,画出来的估计还是一只猫而已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11-9-9 12:41:46 |只看该作者
{:1_143:}
平静 喜乐 自由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11-9-9 12:41:46 |只看该作者
{:1_143:}
平静 喜乐 自由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1-9-8 16:52:19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今天如何创建这个世界,我们的孩子未来就会在什么样的起点开始创造他们的世界,这是所有家长们要为孩子们做的最重要的事。

享受一下“天真烂漫乱七八糟拖拉磨蹭”的生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1-9-8 15:45:14 |只看该作者
学习在每一个当下去感受而非理解孩子,用感觉去互动,以接纳去分享,而不用价值观去选择并推销自己的生活哲理与忠告。

{:1_143:}{:1_143:}{:1_143:}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11-9-8 14:58:26 |只看该作者
早睡早起身体好,妈妈好,全家才好。。。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1-9-8 14:48:08 |只看该作者
孩子就是孩子

学习在每一个当下去感受而非理解孩子,用感觉去互动,以接纳去分享,而不用价值观去选择并推销自己的生活哲理与忠告。

  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

  若要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我可以分享下面的几个观点:首先人能不能客观地感知外部世界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结论,人能否客观地知道自己,人能否客观地知道孩子,这也是一个相似的问题。家长到底怎么做对孩子成长有帮助,虽然主流的儿童教育书籍会给我们一些指导,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这样的引导却又是不确定了。哲学的终极问题正是:“我是谁?”人类终其一生的努力全在了解自己是谁,所以连自己是谁都不甚了了,怎么就可以知道别人是谁?要接受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我们就不得不相信孩子比我们更知道他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个别,我们每个人也是个别,我们生活在过去的经历、经验和社会意识中,我们从孩子身上更多是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曾体验过的情绪与行为。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每个孩子从母体中新生也必然携带了全部自然的信息。在未被人类文化、语言、价值体系影响以前,孩子是以自然的知觉在感知外部世界。很多知觉的模型早就蕴含在生命体系中,孩子是在大自然信息引导下从生命内部唤起生命的智慧。

  家长要相信自然蕴含的智慧远胜于人类科学表达的智慧,所以让孩子亲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滋养正是提升孩子心智能力的最佳途径。不管理性的知识和社会适应性能力多重要,但由于社会现实中人类文化比比皆是,家长要有一种补偿意识,尽可能让孩子在一种更自在的方式中成长,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更饱满的自然信息。

  我们的孩子将以成年的方式生活在2030~2050年,那是属于他们的世纪。家长需要思考的是把孩子引向过去,还是把教育导向未来?未来取向的教育必须在未知中去寻找,因为孩子一定比我们更适应未来,你不能比孩子更贴近它。我们习惯在已知中去寻找看问题的方式与问题解答,现在我们要学习在未知中去探索与解决问题,放弃头脑中一些既定的知识和概念,才能沉浸在孩子的世界里和他分享成长的快乐。学习在每一个当下去感受而非理解孩子,用感觉去互动,以接纳去分享,而不用价值观去选择并推销自己的生活哲理与忠告。

  孩子的福祉在于整个社会的人性进步。不管多么起劲地去教育和引导孩子,真正让孩子能够得到幸福保证的是社会。家庭的文化、习惯、情感的传承可以部分决定孩子对生活的感受,但不能替代社会对孩子生活、行为、人际关系的决定。为了孩子我们今天要开始承担社会的责任,让孩子在一种对人的关怀、尊重与感激的人文环境中长大。我们今天如何创建这个世界,我们的孩子未来就会在什么样的起点开始创造他们的世界,这是所有家长们要为孩子们做的最重要的事。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1-9-8 14:47:36 |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采访李子勋


   编按:李子勋说他的教育心理学是后现代心理学。尽管后现代本身意味着对传统理论的解构和碎片化。但是在谈话中,他并没有流露出企图颠覆什么的野心。他只是一再强调,重视每一个个体的孩子。他关注的是,现在的孩子将在教育下成为什么样的人,来适应2030年到2050年的社会的发展。今天的社会和家庭,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更好、更自然的人。而在心理学这个小小的截面里,孩子和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折射。观念要从家庭这个基本单位开始改变。所以他说,孩子的未来教育,需要父母陪孩子一起长大。

    为2030年培养人才

    新京报:你对为未来培养人才的理解是什么?有没有具体标准?

   李子勋:现在从事教育的都是成年人,尤其是主张教育主体思想的都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都是奉行更老的中国传统教育,这种主体教育的稳定性是重要的,不能三天两头改。最近三十年社会发展太猛烈,我们很难想到几年以后会发生什么。现在的教育对现实的适应性需求如此强烈,以前我们也很难预料到。

   所以,我想加入未来元素,提倡教育为未来二三十年以后的社会去培养合适的人才。我假定对孩子来说,他们离未来更近。而我们适应未来的能力更弱。如果今天的教育仍在以老一代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可能会增加孩子适应未来的难度。如果意识到我们的教育,是在为2030年培养人才,而不是为过去培养人才,在教育中多一点宽松度,这样对孩子来说就更好。

    这本书,没有对未来教育的一个明确蓝图摆在那里,我觉得还是用道家的思想,让一切回归他们的本质,家庭、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只是提供一些条件,好像空气、阳光和水。让孩子的成长处在一个更安全自然的状态中,这是我的主要用意。

    新京报:你提到,不要因此否认现有教育里的任何观念?包括中国人传统观念里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吗?

   李子勋:我一贯持并存主义的思想,主体的传统教育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如果成为助手,继续强化主体教育的话,孩子就失去了一个缓冲和丰富的地带。而孩子不是机器生产的,是多样化的,家庭也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和生产的。所以书里强调,真正了解孩子的,是孩子和父母,不可能是别人或某个心理学家,所以家庭要做一个主体教育的补偿系统。主体文化里追求一致性和社会性,包括遵守、服从规矩,按照标准答案来工作,并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创造性和个性,父母需要反思,不要继续强迫孩子完全去匹配主流的教育。

    但前提不是说主流教育就不好,中国语言本身带有非此即彼的逻辑———似乎书里说这样好就意味着那样不好。书只能这么写,但不代表就是惟一的。教育和营养一样,要求均衡,某方面强调过多,会带来适应不良的后果。

    不片面强调西方心理学

    新京报:对孩子智力的早期教育,你不赞成过早发展儿童的理性。这是为什么?

    李子勋:我们讨论未来的教育取向和智力的早期发展时,总觉得,发展儿童的理性是重要的,过早让他认字,过早让他算数,其实,对发展孩子的直觉能力是不利的。

   世界是靠直觉来组建的,直觉是人类最伟大的智慧之一。所有的生物体系里面,鸟和蜜蜂都是以直觉来工作。人类过去有很强烈的直觉能力,有了理性科学后,依赖判断和分析,直觉能力和自然智慧就在衰减。就像我们开车记路的能力,有了导航后就会衰减。所以在儿童教育的早期,不要急于把一种成人社会的理性复制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发掘自己的直觉能力和对外在世界的感受能力。这样对他们的智力开发更有利,也对他们的人格全面发展更有利。如果你只是告诉他们,语言上的汪汪就是狗的叫声,很可能导致孩子们忽略了感受狗有很多丰富的叫法的事实。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心理学在当下被作为工具,进行中西方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

    李子勋:我不赞成简单的比较。心理学是在西方背景下产生,基于理性主义和精神疾病的研究而产生,但是它的研究发展,没有纳入东方文化背景和社会国家的形态。著名的心理学家很少来过东方,也没有把东方人当成建立研究的一个主体人群。

   二十年前美国人有个结论,东方人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神经症。后来他们来中国考察后做了矫正。美国达到60分是抑郁,东方人78分才是。因为西方人很直率开朗,而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性格不同。玉树地震后的心理治疗,心理学家用创伤理论,没有人搭理你,对他们要用佛学的解释,因为当地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信佛。

   西方有个基本的理论。孩子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今天怎么对待孩子,明天孩子就会回报给社会什么,所以西方强烈要求孩子生活在一个有保障的环境里。不能让孩子挨饿受折磨。如果父母无法养育孩子,国家会提供很多保障。给你救济,但我们的情况很不同。人是文化人,社会条件是形成心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片面用西方心理学去判断东方人的心理健康与否,这不是一个好的解释方式。

(特约记者 雅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1 08:00 , Processed in 0.0288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