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15|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应台?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6 17:25:0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刚刚搜书时看了她。以前看到对她的描述,知道心理书,刚才看到好多育儿书,有时间看看他的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1

31#
发表于 2011-12-1 16:09: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小皮皮的妈
对的,对的,我正在看目送,真是很好
安德烈之前看的,也很喜欢。

Rank: 8Rank: 8

30#
发表于 2011-11-30 17:02:40 |只看该作者
喜欢亲爱的安德烈,大江大海是禁书,我看的电子版,看时很震撼很难受。

听说台湾齐邦媛的《巨流河》与大 ...
月下行 发表于 2011-11-29 23:04

最近都在看她的书!
感恩当下的拥有!

Rank: 3Rank: 3

29#
发表于 2011-11-29 23:04:08 |只看该作者
喜欢亲爱的安德烈,大江大海是禁书,我看的电子版,看时很震撼很难受。

听说台湾齐邦媛的《巨流河》与大江大海是一类的,只是我们能买到的都是删减版。

Rank: 4

28#
发表于 2011-11-28 16:46:16 |只看该作者

Rank: 6Rank: 6

27#
发表于 2011-11-28 14:50:27 |只看该作者
在看 目送
静静地平和地
在孩子的智力培养中,
拔苗助长和放任不管都是有害的。
比这两种方式更有害的则是惩罚和粗暴。

Rank: 4

26#
发表于 2011-11-28 12:40:41 |只看该作者
喜欢《孩子,你慢慢来》
妈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Rank: 1

25#
发表于 2011-9-12 22:13:41 |只看该作者
喜欢她的书,尤其,亲爱的安德烈,太好了!

买了几本送给几个朋友,都是父亲(有着18岁的儿子)。真心希望他们和他们的儿子喜欢呢。

后来才看的 孩子你慢慢来,看的时候,经常笑出声来。现在正给孩子读呢。

野火集就看得慢,因为看的时候太震撼,内心无法平静。

我想接着看目送了。很想能找到大家说的,大江大海1949,

Rank: 2

24#
发表于 2011-9-8 20:08:36 |只看该作者
也看过几本她的书。{:1_113:}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11-8-30 22:56:35 |只看该作者
安德烈序
Connected to You   亲爱的MM:         我们的书要出版了──不可思议吧? 那个老是往你床上爬的 ...
不增不减 发表于 2011-8-30 09:57

这本没看呢,马上看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11-8-30 09:57: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增不减 于 2011-8-30 10:06 编辑

安德烈序
Connected to You

   

亲爱的MM

   

     我们的书要出版了──不可思议吧? 那个老是往你床上爬的小孩,爱听鬼故事又怕鬼、怕闪电又不肯睡觉的小孩,一转眼变成一个可以理性思考、可以和你沟通对话的成人,尽管我们写的东西也许有意思,也许没有意思。

     你记得是怎么开始的吗?

     三年前,我是那个自我感觉特别好的十八岁青年,自以为很有见解,自以为这个世界可以被我的见解改变。三年前,你是那个跟孩子分开了几年而愈来愈焦虑的母亲。孩子一直长大,年龄、文化和两地分隔的距离,使你强烈地感觉到“不认识”自己进入成年的儿子。我们共同找出来的解决问题方法,就是透过写信,而这些信,虽说是为了要处理你的焦虑的,一旦开始,也就好像“猛兽出闸”,我们之间的异议和情绪,也都被释放出来,浮上了表面。

     这三年对话,过程真的好辛苦:一次又一次的越洋电话、一封又一封的电子邮件、很多个深夜凌晨的在线对谈、无数次的讨论和争辩──整个结果,现在呈现在读者眼前。你老是啰唆我的文字风格不够讲究,老是念念念“截稿期到了”,老是要求我一次又一次地“能不能再补充一点细节”。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写得比你好!

     现在三年回头,我有一个发现。

     写了三年以后,你的目的还是和开始时完全一样──为了了解你的成人儿子,但是我,随着时间,却变了。我是逐渐、逐渐才明白你为什么要和我写这些信的,而且,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虽然我绝对不动声色。

     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给我一个“麦克风”,我就把想法大声说出来罢了。到后期,我才忽然察觉到,这件事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养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回头看,我还真的同意你说的,这些通信,虽然是给读者的,但是它其实是我们最私己、最亲密、最真实的手印,记下了刻下了我们的三年生活岁月──我们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生活岁月。

     在这里,因此我最想说的是,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这个“份”──不是出书,而是,和你有了连结的“份”。

     

     爱你的

     安德烈


2007
926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11-8-30 09:50: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增不减 于 2011-8-30 09:55 编辑

最喜欢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书信往来中流露出来那种朴素的深情,
引用两段,与大家一起重温一下:


“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龙应台 安德烈

龙应台序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我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当我结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我极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他在德国,我在香港。电话上的对话,只能这样:
     你好吗?
     好啊。
     学校如何?
     没问题。
     ……
     假期中会面时,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藉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
     他答应了。我还不敢相信,多次追问,真的吗?你知道不是闹着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写的。
     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
     因此,当读者的信从世界各地涌入的时候,我确实吓了一跳。有一天,在台北一家书店排队付账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跟我握手,用低沉的声音说,“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儿子会形同陌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说话。”他的神情严肃,眼中有忍住的泪光。
     很多父母和他一样,把文章影印给儿女读,然后在晚餐桌上一家人打开话题。美国和加拿大的父母们来信,希望取得我们通信的英文版,以便他们在英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能与他们分享。那作儿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跟父母无法沟通;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这么多的信件,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看见了。
     写作的过程,非常辛苦。安德烈和我说汉语,但是他不识中文。所以我们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这几道程序:
     一、安德烈以英文写信给我。他最好的文字是德文,我最好的文字是中文,于是我们往前各跨一步,半途相会──用英文。
     二、我将之译成中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和他透过越洋电话讨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为何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这个词的德文是哪个?如果第二段放在最后,是不是主题更清楚?我有没有误会你的意思?中文的读者可能无法理解你这一个论点,可否更细地解释?
     三、我用英文写回信,传给安德烈看,以便他作答。
     四、我将我的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写一遍──只能重写,不能翻译,翻译便坏。
     四道程序里,我们有很多的讨论和辩论。我常批评他文风草率,“不够具体”,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细节。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
     专栏写了足足三年,中间有多次的拖稿,但总算坚持到有始有终。写信给他的年轻读者有时会问他:“你怎么可能跟自己的母亲这样沟通?怎么可能?”安德烈就四两拨千金地回信,“老兄,因为要赚稿费。”
     我至今不知他当初为何会答应,心中也着实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真的写了三年。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漂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11-8-30 09:48:59 |只看该作者
喜欢龙应台的书,我有《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目送》《野火集》这几本书的电子版,有需要的姐妹可以找我哈

Rank: 3Rank: 3

19#
发表于 2011-8-29 00:27: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沛沛妈 于 2011-8-29 00:28 编辑

回复 6# 笨笨妈
大江大海大陆禁了,在网上可以搜到电子版。

Rank: 3Rank: 3

18#
发表于 2011-8-26 12:48:10 |只看该作者
她的书我都有呢,好喜欢的

Rank: 3Rank: 3

17#
发表于 2011-8-10 10:34:27 |只看该作者
《目送》还有《亲爱的安德烈》很好看。
和你一起成长,快快乐乐每一天。

Rank: 1

16#
发表于 2011-8-10 09:04:05 |只看该作者
《孩子你慢慢来》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很畅快,那种温婉的柔情,只有做母亲的才能体会到吧。

Rank: 4

15#
发表于 2011-7-19 12:40:39 |只看该作者
龙应台是我最喜欢的女人之一了;以前看《野火集》,有了孩子看《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后来还有《目送》《大江大海1949》,追随一个优秀女人的成长。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11-7-19 11:52:14 |只看该作者
《大江大海1949》只有电子版的,去年淘宝上还有,后来就找不到了。
芃芃宝贝,生于2007年8月28日!
生命因你而精彩!

Rank: 4

13#
发表于 2011-7-19 10:16:39 |只看该作者
喜欢她的《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这两本书,不是一般的喜欢,是狂喜欢。
喜宝妈 发表于 2011-7-16 20:16


{:1_1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20:39 , Processed in 0.0294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