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4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的最高需求——"自我实现"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5 15:3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大爱无痕 于 2010-6-25 15:40 编辑

百度:

    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将研究焦点放在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的共通点。马斯洛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著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相信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如安全感)获得基本满足之後,他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当这样的倾向受到阻碍,特别是孩童时期父母冷酷或拒绝的态度,便会影响到这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他对现实世界的觉察,这个人开始自我防卫,甚至从真实的感受中抽离出来时,更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的过去所以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如,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展示、升华、创造自己
YOYO手记(20090902女) YOYO博客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0-6-25 15:36: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爱无痕 于 2010-6-25 15:38 编辑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在前几天在武志红博客里读到的一篇博文《你的职业枯竭了吗?》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a01y.html,里面有这样一段庆让我印象深刻:

职业枯竭的定律二:当我们整天在重复一件同样的事情时,职业枯竭就会产生。
   
案例:1998年,王宇在广州创办了一家IT公司和一家加工厂。到了2002年,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值得信赖,管理框架也很完善,王宇成了“甩手掌柜”。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每个财年的刚开始,他就基本可以将这个财年预测个八九不离十。他闲了下来,但他越来越觉得没劲,他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家人都变得越来越冷漠,有时甚至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终于有一天,王宇认识了几个朋友,新开了一家文化公司,生活又变得有滋有味起来。新公司的感觉与原来的非常不同。王宇越来越喜欢上这种文化味,他觉得这才是他所寻找的事业,开始打算将IT公司和加工厂转让出去。
    一位成功人士说,成功并无奥秘,不外是找到一个成功的程序,然后坚定地重复下去。王宇显然找到了这样一个程序,但在重复这个程序的时候,他开始枯竭了。与无助感导致的枯竭不同,这种枯竭是因为一遍遍地重复一个程序,最终这个程序变得越来越可憎。
    袁荣亲说,要想远离习惯化带来的职业枯竭,一个人就必须让自己“不断处于激活状态”。旧的目标完成了,就去追求新的目标。
    不过,重复并不一定会导致职业枯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说,当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时,不断重复并不会导致习惯化产生。马斯洛说,实际上,那些自我实现者永远会有清新隽永的欣赏力,他们是没有审美疲劳的。
    具体到王宇的案例上,创办IT公司也罢,做加工厂也罢,都属于较低级的基本需要,是为了“更好地养家糊口”,是为了赢得社会经济地位,这些都不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在做文化公司时,王宇却有了不同的体验,他觉得做这样的事情有更本质的价值,可以实现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就是自我实现的体验。有了这种体验,王宇就不会再受到习惯化的侵扰。
    袁荣亲说,重要的是去寻找生存的意义。在没有找到之前,就不断地尝试改变,这种改变就是超越。譬如,他自己原来是一名生理医生,收入高而稳定,但他在这里总感觉到空虚。但自从开始做心理学工作以后,他就感受到了一种意义感,这种感受让他在心理咨询业上坚持了下来,虽然几次遇到大的挫折都未放弃。
    对意义感的追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需要一旦得到过满足,它带来的巨大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有了这样的满足,一个人的内部动机就会越来越强大,就越来越不容易被外部动机所替代,职业枯竭就越来越不容易产生。
展示、升华、创造自己
YOYO手记(20090902女) YOYO博客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0-6-25 15:45: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爱无痕 于 2010-6-25 16:09 编辑

看完这段话,我对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人类需求塔尖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我曾经非常头痛的对意义感的追求,告诉我,这的确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求,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而低层次需求没有被满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高层次需求的追求。我相信这一理论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意义感的答案。于是在网上订了马斯洛的书,还没到,先搜到这个,学习一下: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

  ◆水

  ◆食物

  ◆ 睡眠

  ◆生理平衡

  ◆分泌

  ◆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

  ◆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友情

  ◆爱情

  ◆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自我尊重

    信心

   成就

  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

  问题解决能力

  公正度

  接受现实能力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展示、升华、创造自己
YOYO手记(20090902女) YOYO博客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0-6-25 15:52:49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两篇很棒的,有关“自我实现”,也有关教育的文章,一并分享:

成就与自我实现 ACHIVEMENT VS. SELF-ACTUALIZATION
                                                             ——《我们配做父母吗?》http://edu.sina.com.cn/focus/match/index.html

海燕:
  这幅照片是我在温哥华的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上信手拍的,在台上正讲话的是温哥华市市长,站在旁边微笑的那位扎领带的先生是卑诗省的省长。这也是我事后才知道的,因为那是一次就相当于咱们小时候都经历过的那种"向阳院儿"式的业余群众文化活动,一没戒严,二没保镖,而且参加者大多是孩子,稀松平常地散坐在草
坪上等着看表演,谁也没把台上的讲话当多大的事儿,更不用说雷鸣般的掌声了,所以当我得知自己不经意间拍到了堂堂的市长和省长,我还是有点儿吃惊,尽管我已经在国外生活了若干年。
  海燕,想你也能心知肚明,我这该是典型的中国人的反应。我们在国内都看过不少海外来客,要么摆出与这个总统那个议员的合影,要么拿着这个市长那个州长的亲笔题词回去说事儿,咱乍一看乍一听,还真能被唬住,以为来了一位通天的人物。等出了国,我才闹明白,在跟咱不同的社会体制里,事情并非如我们主观臆断的那样,就比如习惯了官本位的我们,一时还真想像不出民选的官员们会巴不得甚至还可能倒贴着要与选民合影为公众题词呢。
  这或许扯远了点儿。言归正传--海燕,我不是说,在国外当个市长省长没什么了不起的,相反,那也是一项不小的成就,我也不是说那种不羡官不唯上的社会文化就一定值得效仿,但令我最有感慨的,是普通民众面对"大人物"时那种不卑不亢的泰然自若,我以为,它不仅仅是与民主制度有关,更是直接来源于他们最重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看重自我实现而不是社会评判的人,他才能真正做到自给自足自得自持。而所谓"成就",说到底是一种社会标识,而且它永无止境,以它为方向标的人,总难免会不是一览众山小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要么羡慕要么亢奋要么自卑要么孤高要么嫉妒要么苦恼,总之不那么容易自在就是了。
  我在MBA的最后一个学期,到了澳大利亚作海外交换,有一门课的老师在班上搞了一个学生情况调查,过后他把所有同学的答卷都复印了,发给大家人手一册。我仔细地一页页看过,想发现南半球的MBA们是否也一样的挥斥方遒。在"你引以自豪的三大成就"一栏,我的同学们有写已取得的学位的,有写如愿考进商学院的,大多还是写在工作上的当年勇,当然也有写拿到游艇航行执照的。惟独一个叫Paul的同学是这么写的:"As full time parent for 2 years,neither of our children died or was seriously hurt!!(做了两年的全职父亲,没有一个孩子死了或受重伤!!)"海燕,你是做了母亲的,可你会把这当作一项冠冕堂皇的成就吗?你能想到在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商学院里,还能有人以此为乐吗?我是有些吃惊的,他却告诉我说,如果你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那些在我们心中能持久的快乐,其实是跟成就的大小没多少关系的。我想了想,也是,比起取得伟大成就来,在平凡中找到满足感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它完全要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外部的赞誉来支持。
  有一回在北京的地铁书摊上,在扑面而来的一堆教人"成功"的书里,我看到其中一本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当官就读MPA,挣钱就读MBA",不禁哑然失笑,书商们的炒作也是够直白的了。眼瞅着MPA、MBA什么的,在国内快红火成一场群众运动了,我不禁想到了成就与自我实现这个话题。
  我无意否认,追逐成就渴望被社会认可,是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MBA和MPA作为世界普遍认可的高等职业教育,显然是通往成就的一条捷径。本身作为MPA同时也是MBA,我更得承认,这样的实务教育,无论是它对雄心壮志的激发,对另类创新的鼓励,对职业精神的塑造,还是它精心构筑的思维框架和对实战技能的整合,对我们传统价值观的升级换代都无疑能产生助力,特别是它所强调的以理性和智慧创造秩序和财富的游戏规则,对于有"清贫乐道"传统的中国读书人,更不啻为在草莽英雄与不合时宜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在这个意义上,即便我自己的这两块招牌也会因它们的泛滥而贬值,我都以为这场群众运动是件好事。
  但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却未必。我这么说,并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海燕,我知道,我学完MPA又学MBA的举动,曾令你很是不解,其实,我也是有点儿赌气的。我刚到康奈尔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个MBA,听说了我读的MPA也要交与MBA同样多的学费,她惊叫:"为什么读你这种专业也要交这么多?"说来惭愧,我当时对美国的学科专业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对MBA是个甚么劳什子更知之寥寥,所以,搞不明白她为什么这般惊奇,不过,她话里高人一等的味道咱还是听出来了,叫我不由得对MBA产生了最初的好奇。学期中又在游泳池里碰见过这位MBA,她刚从水里冒出来,就突然问我是不是也转到商学院来了,说是因为见我在商学院的楼里出没过,她居高临下的口气更是令我莫名其妙:难道商学院果真是天下学子人皆向往的福地不成?海燕,不知是不是由于潜意识里的这份好奇,或者干脆是"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的好强,我后来就老挡不住地想,不就MBA吗,看咱也弄它一个。
  阴差阳错要学MBA的人并不是我一个。我们开学第一星期,先学的是如何NETWORKING(不知道确切地该怎么翻译,大概与咱们中文里说的"拉关系,套热乎"近义),不仅是理论上的泛泛而谈,还要当堂练习,内容甚至包括对握手劲道的把握,条条框框的,练起来不仅机械,还个个显得假惺惺的。课间休息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一个老师出身的男生凑过来,问我为何落落寡欢,我于是用英文向他解释了"误入藕花深处"的感觉,他闻罢立即兴奋起来,说,那咱们一起"escape(逃)"吧,我知道还有好几个人都想"quit(放弃)"呢,见他这么当真,我只好劝他再忍忍看吧,也许过了这段shock(震惊)期就好了。到了晚上,学院组织我们乘船游弋,晚餐过后这个男生又找到我,鼓动说咱们还是现在就"escape"吧,我说船已离岸恐怕是来不及了,他坚持说来得及,我们可以游回去。看他脸膛儿红红的,我猜他是有点儿喝高了。
  当然,说归说,我们还是坚持完成了学业,但比起那些如鱼得水的同学们,我们这些"误入藕花深处"的MBA们,也许经历了更多的挣扎,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如果MBA还能算一项成就的话,在取得它的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能够自我实现一定是有成就的,但有成就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自我的实现。就像杰弗里·瑞波特博士直言不讳地告诫MBA的中国跟风者们说的:"MBA的经历或许能替你在社会上谋个好位子,但未必能帮助你了解生命的真谛……假如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赚钱,假如个人的奋斗目标就是物质财富,就是上杂志封面,有名有利,他们未必就能成功。因为财富只可能是我们追逐更高目标过程中的副产品。"如果我讲的故事还不足以为诫,这位连续三年荣膺"哈佛商学院最杰出教授"的外来和尚念的经,还是值得一听的吧?在我理解,他所说的这个更高目标,应该就是自我实现。这也符合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层层递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上,处在塔尖位置的正是"self-actualization(自我实现)"。
  如同要从反面佐证瑞波特博士的逆耳忠言,号称"外星人"的足球巨星罗纳尔多(Ronaldo)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这位世界新球王的成就不用我再说了,但即便是在25岁上为巴西队第五次捧回了世界杯,他仍是坚持说,他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世界级球员,他踢球只是因为喜欢。海燕,这超乎了温饱、忽略了他人评判的、发自心底的喜欢,不正是金字塔尖上的那种境界吗?而对于罗纳尔多,其实也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这种自我实现的动力,都是要比挣钱、比取得即便举世瞩目的成就,来得更强烈、更持久的。
  海燕,你也许要问了,这让你说的神乎其神的"自我实现"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哈里·波特》(Harry Porter)的巨大成功,你我都看到了,它使它的作者罗琳(J.K.Rowling)从一个靠领社会救济为生的单身妈妈一跃成为财产超过了英女王的巨富,但被问到如何定位她自己时,她说她宁愿被看作是"someone who did best she could with the talent she was given(一个倚靠天赋做到最好的人)"。如果要我定义,海燕,这就是自我实现。
  正是因为天赋人各不同,通往自我实现的道路才会有千条万条,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每个人的心目中,罗马可大可小,但关键是,我们自己得清楚罗马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去那儿。
  海燕,你承不承认,至少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咱们这代中的大多数人,无论成就如何,在自我实现上,都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最起码,也是缺乏想像力的。前不久看到美国的新闻说,功成名就的好莱坞著名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进修了37年后终修得正果,取得加州长滩艺术学院的学士文凭。这么颠三倒四的做法,即便在今天,都是出乎咱们想像的吧?
  相比之下,"找一个好工作"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是他们几乎所有努力的终点。而就是工作了,也很少有人去想,自己的工作,即便听上去很美,究竟是自我实现的途径还是日复一日赚钱谋生的手段。不仅工作基本是"单位"的代名字,就是工作的好坏通常也是以大众标准为自己的标准,不多想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干得带劲不带劲。
  记得咱大学毕业的那会儿,有一个同学迟迟不找工作,在咱们眼里是一个大大的另类。捧上了政府机关铁饭碗的我爱戏谑他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当然也因为是相熟的朋友,才会出言无忌。后来,你也看见了,他白手起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几年下来,事业兴旺,意得志满。那时候,咱都觉得他是不入流的个体户,可等我进了商学院才发现,他那股子一门心思只干自己想干的事的劲头,原来是叫"Entrepreneurship(创业家精神)",是令仰人鼻息的打工族们望其项背的。
  当然,在不得不为生存谋的时候,自我实现也许是奢谈,就像为在海外立足不少的中国留学生都放弃原来的专业改做了计算机编程员,这本属无奈之举,如同人饿的时候,捞到碗里的都是肉,但如果对自我实现浑然不觉或就此放弃,那恐怕,即便是在有奈了之后,他也不会要"倚靠天赋做到最好"的。
展示、升华、创造自己
YOYO手记(20090902女) YOYO博客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0-6-25 15:53:17 |只看该作者
(续)
所以,海燕,我有时不免担心,以我们的昏昏,还能不能在飞飞他们今后选择职业甚至生活道路的时候,有足够的智慧为他们指点迷津。毕竟,他们会有比我们更多的梦想,以及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机会,他们也有理由比我们更多地品尝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而不只是到了退休的年纪,说上一句"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
  还好,我们至少还可以亡羊补牢,抓紧学习。我看过美国人Kent Nerburn写的一本小册子,叫《简单的真理》,其中恰好从自我实现的角度论及了择业,所以,我干脆就把它翻译过来,照录在这里,奇文共欣赏,给你也做个参考。他是这么写的:
  "选择你的工作要慎重。
  "不管你是多么相信你的工作无外乎就是赚钱,它都是要塑造你,因为你在它上面投入了你的时间。
  "我们做什么,我们就成为了什么,而且做的越多,成为的也越多。在工作上投入时间,你就投入了你的意念,到头来,你的工作会用它所代表的现实充斥你的生活。
  "因此,对一个工作或职业,不要只盯着它表面上吸引人的地方。想一想它将要求你每天每小时每分钟里都做些什么,再回过头来看一看那是不是你想用掉你的时间的方式。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会变成你的监狱而不是你实现梦想的手段,而没有梦想的人只是半生半死。
  "你应该把工作视为vocation (事业),它衍生于拉丁语里calling(召唤)一词,而calling又是从voice(声音)一词来的。在这些词意里,它实际上触及到了工作真正应该成为的样子--就是那种召唤着你,赋予你声音让你表达你是谁、你想对这个世界说什么的东西。
  "如果你找到了这样一个vocation,全身心地拥抱它吧,因为你已经找到了带着爱为这个世界尽一份力的方式。"
  海燕,如果人人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不就真的是各得其所,其乐融融了吗?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付缓解焦虑、减少挫败感的良方,至于用不用,就在你我个人了。
  这个题目从MBA热说起,是因为它明白无误地写着如今咱中国人,或者准确地说咱白领中国人,对成功、成就的渴望,其实,在被商业大潮澎湃席卷着的神州大地上,改写着我们对成就的定义的,又岂止是一个MBA热!但就在你追我赶地追逐成就的同时,我们是否需要这样一个声音来提醒我们:置自我实现于不顾的所谓"成就"都难免有南辕北辙的嫌疑?
  就算是我多虑了,还有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的预言--"在某一天,任何一个人在实现了物质要求后,都会第一次面对这样一个真正的、永久的问题:如何运用摆脱了经济压力后的自由,如何填补科学和富裕为他带来的舒适,从而生活得更智慧、更愉快、更美好?"海燕,至少对你我来说,我们不想落得个"穷得只剩下钱"了吧?
  既然是从MBA开始,那咱们也在MBA上结束这个话题吧--我就讲一个关于MBA的笑话:话说一个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当然是哈佛!)的商业巨子到墨西哥或其他什么发展中国家度假,遇见一个渔民,哈佛MBA见他晚出早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很是为他没能将利润最大化而着急,便忍不住为其做义务咨询,用各种哈佛教的商业策略开导他,期望能点石成金,可那个渔民只是一个劲儿地问:"then what?(然后又怎样?)"等MBA都高瞻远瞩地讲到他可以成为一个渔业大王亿万富翁了,渔民还在问然后呢,MBA就说,然后你就可以像我这样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到海边来度假,不用再为钱辛苦工作了,渔民听了还是不解,问:"那不就是我现在这样?"
  海燕,我想你也会同意,这,不仅仅是MBA的一个悖论。
      人文格言
  There is only one real failure in life that is possible, and that is, not to be true to the best one knows.
  在生活中只有一种真正的失败是可能的,那就是没有忠实于自己所意识到的最好的选择。
  --John Farrar
展示、升华、创造自己
YOYO手记(20090902女) YOYO博客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0-6-25 16:04:33 |只看该作者
                               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http://baby.sina.com.cn/edu/10/2506/2010-06-25/1058164775.shtml


     你还小,让我来帮你!──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些玩具。
  学校里有个刚刚两岁半的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心。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出,但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站着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流露出来的思想非常有意思,当时我要是有个照相机把他拍下来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老师走过去蛮横地(她可能会说是轻轻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使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种呆滞表情。
  这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一篇观察日记。
  尽管这个小孩终于看到了漂浮的玩具,但他却没有机会体验成就感。本来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跨越障碍,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然而这个机会却被老师在无意中剥夺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从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到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最高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要求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当实现了目标,会感受到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哪怕是很小的孩子,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回到文中开头的例子,让那个小男孩“看到那些玩具”可以带给他快乐,但如果允许他使用智慧去“发现”,可以带给他狂喜。而老师并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表情,在小家伙努力尝试而且快要成功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终止了他的努力,阻碍了他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我们常常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非常神奇,刚出生的孩子似乎什么都不懂,但一两年之后,他们学会了很多东西。他们是通过什么来感知外部世界的呢?3个月以前的孩子,四肢运动能力还没发展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探索世界。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孩子通过嘴和舌头来探索外界的事物。
  我们曾经对2个月的婴儿做过实验。一组婴儿的周围没有玩具,另一组婴儿能看到眼前有玩具。观察结果表明,在有玩具的情况下,婴儿更加频繁地伸出舌头,而且两眼盯着物体。这就说明了2个月的婴儿都有探索的欲望。另外一个实验发现,3-4个月的婴儿虽然能够伸手来够玩具,但很多时候,当他们拿到玩具以后,还是把它送到嘴里,通过舌头来感觉物体的质地、材料等。
  这两个小实验告诉我们,儿童所从事的都是些积极的“工作”,无论是伸舌头、看、听、还是触摸。通过感官和运动,儿童认知外界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行动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人类成长的第一步。
  有一个孩子,因为出生时有一只眼睛轻度感染,就被绷带缠了两个星期。后来,孩子的这个眼睛奇怪地失明了。眼科大夫多次会诊得出的结论却肯定:从生理上看,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是,一只生理上正常的眼睛却由于早期的光线刺激的缺失而失明了。这种对常人来说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治疗,对大脑正处于构建发育关键期的婴儿却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长时间无法通过这只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原先该为这只眼睛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战略转移”了。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在各个发育敏感期,如果儿童受到干扰和阻碍,不能正常使用他们身体的各种功能,相关的功能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甚至有可能消失。在我孩子的幼儿园里,有专门一个叫感觉区的小角落,框里放满了各种质料的物品:不同纹理的布、棉花、纸、沙、橡皮泥、米,还有装满各种颗粒或液体的瓶子,让孩子去观察、去接触、去感受。让孩子的各种感觉得到合适的发展,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基础,也是他们最初的自我实现。
  因此,家长真正的帮助,是做到以下两点:
  一:营造有利于孩子活动的环境,而不是限制他们的活动。
  儿童不可能通过思考或无所事事而发展成一个拥有健康心智和高度智慧的成人,所以,只要对孩子没有伤害的行为,父母就不要横加干涉,而是积极想办法保证孩子的行为不带来危险。
  孩子不是喜欢啃玩具吗?不要制止他,而应该把玩具清洗干净,提供安全的玩具给孩子啃。孩子刚学会爬或者走的时候,不是喜欢东摸摸、西摸摸吗?不要制止他,但要记得把锋利的东西拿走,把易倒的重物移开,把电源插座盖起来。只要不涉及安全,父母就让孩子自由地行动吧。我在孩子9个月体检的时候,从儿科医生那里拿到一张清单。清单告诉父母在儿童学爬期间,要注意把家里危险的东西收起来,尽量把有棱角的家具包起来,锅的手柄一定要朝里,等等。可见,美国的传统观念是鼓励孩子探索世界的,这可能就是这个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二、适应孩子的“步伐”,等待他们自我实现,而不是为了自己方便去拔苗助长。
  有一天,我看到一位美国男子正带着他年幼的儿子散步。我跟在他们后面,突然发现这个1岁半到2岁的小孩用手臂抱住了父亲的腿。这个男子站在那里不动,让这个小孩围着他的双腿转圈。当小孩做完这个游戏之后,这对父子继续缓慢地散起步来。过了一会儿,这个小孩又坐到了路边,这时,他的父亲也停了下来,站在孩子身边等待。这位父亲面色严肃,但十分自然!他没有做任何不寻常的事情。他仅仅是作为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在散步。
  我们常常带孩子散步或去公园玩耍,但我们是否能像这位父亲那样从容地适应孩子的节奏呢?不少父母把带孩子玩耍变成一件令人厌倦的繁重劳动,自己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别跑啦!会摔倒!”“别坐下,地上脏!”“哎呀,快点啦,你怎么这么磨蹭!要我抱着你走吗?”“小心,有车!快拉着我的手!”“快来看呀,好大的一朵花!”这些“关心”,这些指令,其实阻碍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愿。
  现代生活的节奏很快,父母确实也非常忙碌。很多时候,父母其实是为了方便自己而去“帮助”孩子。看见孩子在系鞋带,我们会觉得等上几分钟很漫长,忍不住过去帮忙;让他们自己洗手,搞得到处湿乎乎的,还不如我们给他们洗了省力;让孩子自己吃饭,饭没吃进去多少,大部分都掉地上了,花的时间还长,还不如我们喂他们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谁都知道,教孩子自己洗手、吃饭、穿衣、过马路、整理衣物,比起“帮”孩子做完这些更加乏味、更加麻烦、更加困难、更需要耐心!但是恰恰这样,前者是一位教育者的工作,帮助孩子创造自我;而后者只是一个仆人简单机械的工作,堵塞了孩子生命发展的道路。


  让孩子去自我实现,父母一开始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等待、去收拾残局,但孩子成功了之后,就能大大“解放”家长,给家长节省更多时间。
  开车带俩孩子出门,我总要给他们都系好安全带才出发。一天,大宝强烈要求:“我自己绑安全带!”。于是我给另一边他弟弟系好安全带,给他一点小点心以免他不耐烦;然后转到大宝这边,等他自己尝试。我耐心地教他怎么把双手穿过安全带,怎么对准两个系扣。当我们完成的时候,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后出门,我只要给小宝系上安全带并检查一下大宝的安全带就可以了。
  如果当时我为了赶时间,粗暴打断他自己的尝试,一定会阻碍他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而且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让孩子体验到尝试做事情的兴趣和自我实现的自豪感,我花费的时间还比之前要少了。
  高效能父母不会给孩子施与不必要的“帮助”,他们放慢脚步等待孩子成长,呵护孩子主动探索的热情,直至孩子满足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
  营造有利于孩子活动的环境,而不是限制他们的活动。
  适应孩子的“步伐”,等待他们自我实现,而不是为了自己方便去拔苗助长。
展示、升华、创造自己
YOYO手记(20090902女) YOYO博客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0-6-26 15:30:20 |只看该作者
做个记号慢慢看

Rank: 4

8#
发表于 2010-7-1 21:39:14 |只看该作者
非常棒的文章,谢谢分享
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3 12:52 , Processed in 0.0237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