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2-2
- 在线时间
- 12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9-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222
- 精华
- 0
- UID
- 1211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k0NzYwNzY=/v.swf
在一片“噢,乖,听话,乖”的规训声中,这个青年开始对家庭动力进行新的诠释。
他认为家庭的现状是,“没有一个能感到温暖的家,从来都是担心和从来都是害怕”,
他反对“还要我去顺从你们还要乖乖听话,都说那是儿女对父母的报答”,
也反对“你们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会学会接受不要说什么废话."
他虽然知道“哪个孩子不害怕”,但是还是在恐惧之中发出了违抗的声音,“站在一旁默默说爸爸不要吧,胆颤心惊默默说妈妈不要吧。”
他开始体验到一些愤怒,“没有能力去维护完整的家,不知他们当初是怎样一种想法,我那无可奈何的爸爸,我可爱可怜的妈妈。”
可是他也感到无奈,“被迫我接受你的错我的梦”
他自我调节的方法,就是“好难过对自己说这一切无所谓”,或者遁入梦境。前者的专业术语叫做“情绪隔离”,后者叫做“地形学退行”。
在恐惧、不满、同情、委屈、无奈中中,这个青年变得“不爱多说话,也不说有什么想法”。
他希望父母能够原谅他,他希望父母能够成熟起来,“你们应该知道,这样下去对我们谁都不好。”这已经在对父母进行家庭干预了。
所以,不少青少年在这个时候,会对父母提出建议,‘你们怎么不离婚呢?”
往往得到的回答是,“还不是为了你”,“离婚了谁来养你?”
所以孩子再次担负起为包容一段不幸福婚姻的责任,他需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名牌大学无上的荣耀看起来光鲜而幸福的婚姻,要抚平父母的伤口。
因为父母的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看到你们做儿女的一切都好。”
这个青年的未来有三条发展路线:
第一,不认同父母投射过来的这个“好孩子”表象,被抑郁和内疚淹没,最终日益变得“麻木”(这一切无所谓),或者沉溺于幻想和梦境,最终具有分裂样人格的特质。这是延续了《噢,乖》的路线。
第二,他终于解开了这个迷惑,“没有能力去维护完整的家,不知他们当初是怎样一种想法”。
他终于明白理解和接受——往往是在青年成人期后期或中年期——自己的父母的确没有能力维护完整和温暖的家,不仅父母这个能力不足,父母的父母可能这个能力更差。
而父母把所有希望寄托到自己身上,正是一种试图维护家庭完整幻想的努力,“只要孩子好就一切都好了”。
他能够区分清楚,这是父母的生活和期望,那是他们生命的悲哀和无奈,而这是我自己的生活、我的欲望和快乐,我没必要把自己扭曲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也没必要为了和他们不一样就拼了命的不一样。
这样,他维护家庭完整和温暖的能力,比自己的父母又提高一点,至少他的子女能够明白爸爸妈妈的抑郁和愤怒,不是因为我不够“完美”,完成不了父母的梦想引发的。
他能够理解,也许父母生活的那个年代本来就没有选择幸福家庭的可能性,“不知他们当初是怎样一种想法”,大概是因为他们当年生活情境是不允许一对青年在结婚前有”想法“的。
这条路线是精神分析的路线,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
精神分析者科胡特走的就是这条路。作为一个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也是走到生命的最后,这条路才走通。
那一年,他在和妻儿度假过程中,突然离开会到工作室,奋笔疾书,写下来精神分析历史上的经典案例,《Z先生的两次分析》。
Z, 代表着结束。
在此之前,科胡特走的是第三条路线。他是一个精神分析的“好学生”,“好老师”,“好分析师”、“好老公”、“好男人”。
一个大“好人”往往不能感觉到生命很美好。
第三,自恋路线。自恋路线就是回到《好爸爸、坏爸爸》,《听妈妈的话》的路线,一个儿童在包容父母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己的无所不能。
因为父母在精神上是如此地依赖我,需要我,他们需要我提供给他们生命的希望和意义,所以我就是父母心中的太阳神。一旦我收敛起自己的光芒,父母的精神就要崩溃。
儿童在此过程中体验到了强烈的无所不能感。
这种感觉推动他过关斩将,搞定奥数竞赛和清华大学,并驱使他迈向从高尔夫别墅、劳斯莱斯幻影到诺贝尔奖、国家领导人各种逐级上升、遥远辉煌的目标。
在此征途中日益快乐和恐惧,兴奋莫名和黯然神伤。
自恋有很多起源,其中一个起源就是,一个人在童年并没有得到过多的爱,而相反,他们被期待要成为一个付出爱的人。
在不断地体验到满足他人(尤其是父母)的需要中,自恋者一方面感觉到自恋的欣快,一方面他隐隐地感觉到了生命的空虚和孤独。
在重男轻女的文化背景下,在这条自恋路线上奔忙的大多数是男性。
重男轻女背景下的男儿,至少要承担父母三重的愿望和幻想:
一,养老送终。
二,让父母觉得“有面子”,也就是让父母现实生活和头脑梦境中的“别人”对父母产生崇拜、羡慕、嫉妒和自卑,乃至最好因此可以贬低、打击“别人”的子女,“你们家小三怎么那么好,哎,我们家小四要有你们家小三一半好,我们也就知足了”;
三,传宗接代,幸福地生活下去。带给父母生命的意义,让他们觉得自己这一生没有白活,活得无怨无悔了。
所以,如果你离婚了或者得失业了,最好不要告诉父母,这样他们心中信仰“儿子一定要过得很幸福,才不辜负我们一生的付出”就崩溃了,会比你更加痛苦。
至于你想要独身一辈子,或者是同性恋者,或者想要丁克一辈子,这就相当于孙中山年轻时候把泥菩萨的手指头给掰断了一样大逆不道。
也就是说,男儿相当于要成为父母的保险公司、心理医生和宗教领袖三重功能。
父母是如此地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依赖儿子,就像婴儿依赖母亲一样,在此母性-婴儿崇拜位置中,占据了母性位置的儿子当然也很容易体验到母性-婴儿的那种融合的、夸大的、无所不能式自恋。
这种自恋容易被发展为成年后的原发性自恋,主要有以下特征:
1自我夸大;
2幻想无限成功或爱情;
3相信自己天赋异禀,只有高级人才才能和自己对话;
4渴望被人崇拜;
5有优越感,需要他人特殊对待
6利用别人,损人利己。
7不能体会他人的感情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自己;
8自我中心;
原发性自恋者在一面面成功的镜子中,看到了一个个完美的自身,他想要投身进入这一个个分裂的自身,但是一堵堵玻璃大墙却挡住去路。
他驻足不前,在空虚中开始体验到自身崩解的愤怒和无奈,他在虚弱中无法哭泣,就像一个挖藕为生的农民无法对淤泥痛苦流涕一样。
而重男轻女文化背景下的女孩,往往出现另外一种自恋——补偿性自恋。
其特征是:
1自卑和低自尊,需要制造卓越不凡的假象来补偿.
2以夸大骄傲的自我表述来加强自尊感.
3将自夸归功于工作晋升、受到赞誉等
4对他人有根深蒂固的矛盾情感
5有时非常犹豫不决,既想自己负责又想让别人承担。
6获得声望或者赞美的动机很强,但却常常期望能不劳而获
7对轻蔑、批评、反对意见过于敏感
8倾向于发怒、抱怨、指责
补偿自恋者核心自身概念是,“我不是完美的,我只有通过超越他人才能成为完美者,而这种超越是否成功也是要由别人来判断。”
而原发自恋者恰恰相反,“我天生就是完美的,这无须证明。别人,不都是应该为我服务的吗?”
补偿性自恋会形成女性的两种类型个性,一是“女中英豪”,一是“完美女人”。
女中英豪的补偿机制体系是建立在对女性身份的否认基础之上,很多女中英豪小时候就是个“假小子”,直到月经、性交和生育等生理现象打破了这种对男性的认同幻想。
不少女强人要遭受的月经之痛、性交之痛和生育之痛,不仅仅痛在身体上,也痛心疾首于这些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现象无一不在提醒她——与男孩的竞争的必然落败的命运。
因为,当“成为男孩”被设定为成功标准的最高台阶话,女孩特征的存在便已经被定义为最低的一级台阶。
更加积极地方式,当然就是定义“女孩”有她自己的价值,不但不如男孩,相反胜男超男。这样,“完美”女人就诞生了。
一个完美女人,可以吸收所有别人(父母)的眼光。
重男轻女的别人-父母本来看到男孩,眼中才放射出欣喜光芒的,如果他们看到一个“假小子”,当然也会快乐,但是那种眼中的光芒毕竟有所黯淡的。
但是,完美女孩出现了,她自己浑身闪现光芒,可以马上把所有眼光吸引过去。
如果男孩可以算一个小太阳的话,完美女孩就是一千亿个太阳,把这个小太阳压下去,盖下去。
完美女孩是不需要在男孩面前自卑的、也不需要让自己变得像男孩,她是天造之才,她在空中唯我独尊地闪耀。她可以自在地欣赏自己。
虽然但愿红颜终不老,但是“完美女人”这个梦境这个幻想仍然会随着衰老和死亡的来临逐渐破碎。
积累了一生的奋争、委屈终于转化为临终的哀怨和凄凉。
“一场梦断箫声咽,秋风无限寂寥天。
连理千枝谁家树?相思一叶梦空寒。 我心思君如明月,一见知君即肠断。
明月如初人如故,几时沧海已桑田? 红颜旧梦不知时,美人如花隔云端。
昨日萧郎已路人,聚散离合竟无缘! 锦绣成灰香不存,一曲悲歌舞空旋。
故曲乡音声非故,故国渐远飘渺间。 茫茫前路身如醉,谁人知我往何限?
惟愿尘埃落定时,两心相逢如初见。”
无论是天生自恋的男人,女中英豪、完美女人、还是抑郁内疚的青年、沉迷游戏的少年,都有可能来做心理治疗中。
在治疗中,他们终于明白理解和接受,父母把所有希望寄托到自己身上,正是一种试图维护自身和生命完美幻想的努力,“只要孩子好就一切都好了”。
他能够区分清楚,这是父母的生活和期望,那是他们生命的悲哀和无奈,而这是我自己的生活、我的欲望和快乐。
我没必要把自己扭曲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也没必要为了和他们不一样就拼了命的不一样。
她也可能继续默默扮演这个家族中传递过来“神性自我”的角色,以一种游戏的态度,他同情父母,了解到如果生命中如果没有这个“完美孝顺的子女”,其生命意义就要崩解。
所以愿意为了满足他们的这些幻想和信仰舍弃自己的一些自由,乃至犹如传说中的老莱子“戏彩娱亲”。
“老莱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之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者,可谓不失孺子之心。”
为了不让爸妈伤心,70岁的道家行者老莱子成了一个家庭中滑稽戏演出者,
他的孝行被人们用诗歌赞颂,“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闲。”
如果老莱子穿越时空,御风而来,看到苏州昆曲博物馆的对联,“看我非我我看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心中会有何感想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