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烨子慢慢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12-11-20 15:37: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烨子慢慢来 于 2012-11-20 15:38 编辑

原理上篇

导言
    中医学,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斯言也,人皆闻而笑之。谓其空泛无当也。其实非乏,而且非常之实在。本来是人身一小宇宙之学,只因无法得知宇宙,遂无法得知中医。倘因不知之故,遂将中医学的本身,改变一个方法去研究他。只有愈走愈远者,只须寻出一个实在的研究方法。一研究,便将宇宙得着,得着宇宙,自然得着中医,此实乃得着宇宙自能得着中医研究法。读者只须一字不可放松过去,总要于实在二字上,寻出着落,便完全得着矣。
                                                                                                                         著者识


目录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阴阳
阴阳未交合图
阴阳已交合图
五行
五行整个圆运动图
五行相生相克
六气
六气圆运动图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太阴湿土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人秉大气五行而生脏腑
十二经圆运动图
十二经名词的说明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图
大气圆运动范围图说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详细说明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12-11-20 15:45:18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欲学中医须先认识十二经名词的所以然。欲认识名词,须先认识阴阳五行六气的所以然。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浮的圆运动。



    右下左上中,降沉升浮中,秋冬春夏中,西北东南中。图的虚线为地面,虚线下为地面下,虚线上为地面上。图的圆线上方在云层之际,图的中心,为一个生物的环境的大气圆运动的中心。由中心以观察四维,便见一个生物所在地的宇宙范围,图的中心的中字,便是一个读者。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12-11-20 16:06:00 |只看该作者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注:上图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在圆圈的四个点中间。)
    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春分前,土下热多,土上热少。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
    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极也。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
    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热的降沉升浮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
    说植物个体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宇宙大气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人身的热的降沉升浮。图的虚线,在宇宙为地面之际,在人身为胸下脐上之间。在脐上二寸。
    热性本来升浮,不能沉降,热之沉降,秋气收敛之力降沉之也。热降,为生物有生之始;热不降,为生物致死之因。详下各篇。秋气收敛详下文。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12-11-20 16:09:43 |只看该作者
阴阳

    一个生物所在之地,太阳射到此地面之光热,就是阳。此地面的光热已过,与光热未来之间,就是阴(伏羲画卦,—为阳卦、––为阴卦其义即此)阳性上澎,阴性下压。阳性直上,阴性直下。阴阳交合,发生爱力,彼此相随,遂成一个圆运动。阳性动,阴性静。静则沉,动则浮。由静而动则升,由动而静则降。升浮降沉一周,则生中气。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此大气的圆运动之所由来,亦即造化个体之所由成就。人秉造化阴阳圆运动之大气以有生。人的个体,即造化个体的遗传。先认识造化大气的阴阳,自能认识人体的阴阳。五行者,阴阳二气整个升浮降沉中的五种物质。行,即运动也。生物个体,皆有阴性阳性者,大气中有阴阳故也。此中医阴阳二字之来源也。造化二字,乃宇宙大气圆运动时,生育生物之称,亦即宇宙之称。

阴阳未交合图


阴阳已交合图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点评

烨子慢慢来  我也不懂啊。有看到过阳盛阴虚,也有阴阳双虚。看来不一定是个此消彼长的绝对关系。上面那本《人体使用手册》里说比阳虚更差的气血状况就是阴虚,但也没说阴虚的时候阳是盛还是虚。咱俩一起往下学吧。  发表于 2012-11-20 16:45:24
奥莉薇  请教一下烨子妈妈,阴虚的话,阳又是个什么状况呢?阳会很旺还是也会虚呢?  发表于 2012-11-20 16:23:26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12-11-20 17:01:48 |只看该作者
五行

    一年的大气,夏气属火,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多。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火也。热则上浮,故夏时大气热浮而属火气。夏时太阳旺于南方,故南方属火气。一日之午时,亦属火气。午时太阳的热,射到地面的多也。春分至立夏的热,称为君火。小满至小暑的热,称为相火。君相二字之义详见下文。

    秋气属金,秋时太阳往南,地面的压力渐大,天空之间,金气弥漫,大气的压力,即金气之下降也。天空的金气,至秋始显,故秋时大气凉降而属金气。造化之气,东升西降,降气旺于西方,故西方属金气。一日之酉时,亦属金气,酉时金气凉降之力独大也。天空之间,指地面之上言。金气详宇宙篇气象学的证明。


百度:
  君火
  ①生理学术语。指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故名。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二者各安其位,共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②运气术语。六气之一,即少阴君火。《素问·天元纪大论》:“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名),相火以位。”王冰注:“所以地位六而言五者,天气不临君火故也。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故天之六气,不偶其气以行,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云相火以位。”
  午时太阳的热,射到地面的多也,春分至立夏的热,称为君火。

  君火与相火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君火与相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人体的功能活动。一般认为,肝、胆、肾、三焦均内寄相火,而其根源则在命门。”
  君火一词,出《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与相火相对而言。
  君火者何谓也?“君”,指最高主持者;“火”,指事物生长和变化的动力。故所谓君火者,即使事物生长和变化的最高主持者和动力。以自然变化来说,有了它,生物的生长化收藏才能进行。以人体变化来说,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中枢,有了它,生理活动才能进行。此火乃君火也。
  相火者何谓也?相火是在君火指挥下具体完成、促进自然界多种生物成长变化或人体生长发育的火。它是在君火主持指挥下发挥其作用的,处于臣使地位。有了它,君火的作用才能具体落实。此火乃相火也。
  明者何谓也?“明”,光明之义,指君火的正常表现。
  位者何谓也?“位”,位置也,即安于本位充分发挥其本身应尽的职能。
  故所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者,即君火的主持作用正常,相火的作用才能正常。君火相火的作用正常,自然界物化现象及人体的生理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
  《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先哲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测算方法及其原理,亦即运气的测算。古人主要是以六气、干支和阴阳五行来进行运算。在测算时以天之风、火、热、湿、燥、寒六气配以三阴三阳,亦即以厥阴(一阴)配风,以少阴(二阴)配热(火),以太阴(三阴)配湿,以少阳(一阳)配火(暑),以阳明(二阳)配燥,以太阳(三阳)配寒。由于热和火系属一类,又把火分为君火和相火。
  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脏腑生成》:“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君火,心也。
  相火分阴阳。相火之阴-厥阴风木:手厥阴心主(心包),相火之阳-少阳相火:三焦(与胆)也。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名目] ⑴厥阴风木:足厥阴肝(乙木)、手厥阴心主(相火);⑵少阴君火:手少阴心(丁火)、足少阴肾(癸水);⑶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足少阳胆(甲木);⑷太阴湿土:足太阴脾(己土)、手太阴肺(辛金);⑸阳明燥金:手阳明大肠(庚金)、足阳明胃(戊土);⑹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12-11-21 13:24:47 |只看该作者
这个太深了。暂停。换个实用的先学着。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27#
发表于 2012-11-21 14:05: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烨子慢慢来 于 2012-11-21 14:42 编辑

小儿推拿概述

推拿有以下几种大的分类方法:

推法
揉法
拿法
按法
摩法
运法
掐法
捏法
搓法
摇法
捻法
拍法
扯法
刮法
捏挤法
擦法
捣法


参考地址:
http://bb.iyaya.com/lpapple/biji-428585.html
http://bb.iyaya.com/lpapple/biji-428576.html



方法太多了,捡些常用的学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28#
发表于 2012-11-21 14:08: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烨子慢慢来 于 2012-11-21 14:31 编辑

推法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1.直推法



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

手法频率每分钟约250~300次。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

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等。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

“桡侧”和“尺侧”:我们的前臂有两块骨头,在前臂的外侧(也就是靠近拇指一侧)是“桡(ráo)骨”,靠近小指一侧是“尺骨”,所以小拇指一侧又叫“尺侧”,大(拇)指一侧又叫“桡侧”。对于手指来讲,也是同样道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29#
发表于 2012-11-21 14:16:11 |只看该作者
2.分推法



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的推动,称为分推法,又称为“分法”

本法运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协调。一般分推20~30次。

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

功效:分理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30#
发表于 2012-11-21 14:19:59 |只看该作者
3.合推法

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又称合法、和法。动作要求同分推法,只是推动方向相反。
适用部位同分推法。

功效:和阴阳,理气血。

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

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31#
发表于 2012-11-21 14:28: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烨子慢慢来 于 2012-11-21 14:30 编辑

4.旋推法



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的环旋移动。即:旋推法仅依拇指在皮肤表面作旋转推动,一般不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每分钟150~200次。

主要用于“五经”穴。

功效:健脾和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小儿虚证。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32#
发表于 2012-11-21 14:30:04 |只看该作者
[推法动作要领]

1、推法操作时上肢放松,肘关节自然屈曲,直推拇指或食、中指指间各关节自然伸直,不要有意屈曲,旋推拇指接触面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不稳。总之,主要是腕肘、肩关节和掌握关节活动要协调,方能达到轻柔着实的效果。

2、直推和分推时必须要始终如一,呈直线单行方向;旋推时着力面要呈螺旋型。

3、推动穴位时,动作须有节律性,用力均匀柔和,动作协调深透。

4、操作频率每分钟120-200次。

[临床应用]

1、本法具有祛风散寒、清热止痛的双重功效,且能通经活络,广泛应用小儿的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部穴位的“线”状和“面”状穴位。

2、操作时,一般都辅以葱姜汁、酒精等为介质,以防小儿在施推时皮肤破损,并能加强推拿手法的疗效。

3、根据病情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轻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补泻作用,达到预期的疗效。

4、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出,但比摩法、运法为重,而较揉法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但有区别,须严格分开,而分推法又不同于摩法,操作时需准确掌握运用。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33#
发表于 2012-11-21 14:44:19 |只看该作者
运法



运是运转的意思,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称为运法。亦有人称运推法.属推法的一种。也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

医生以拇指罗纹面,或用中指罗纹面,附着于治疗穴位,做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推动。或在穴周作周而复始的环形推动。

运法在操作时,一是宜轻不宜重,仅是皮肤表面摩擦,而不带动皮下组织。二是宜缓不宜急,每分钟频率约 80~100次。

宜用于弧线状穴位或圆形穴位。

功效:清热除烦,宽胸理气。

主治:发热、胸闷、呕吐等症。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34#
发表于 2012-11-21 14:46: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烨子慢慢来 于 2012-11-21 14:52 编辑

捏法



视频教学: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MzUwNTcy.html

以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捻动,称为捏法。若以捏法施于脊柱,就称为捏脊法。由于此法善治小儿“疳积”,收效神奇,所以又称为“捏积法”。

下面介绍捏脊法的两种操作方法。
1.医生双手呈握拳状,以食指中节的背侧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拇指伸直前置,并对准食指中节桡侧掌面,而后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图198 a)。

2.医生双腕下垂拇指伸直,指面向前,与食、中两指指面相对;以拇指指端掌面分别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食、中两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图198 b)。

捏脊(积)的操作一般均由龟尾穴开始,沿脊柱两侧而上止于大椎穴,一般连续操作5~6遍。结合病情,对需加强手法刺激的患儿,常用捏三提一法;即先捏脊一遍,从第二遍起,每向前捏三次,双手在同一平面同时用力向上提拉一次;或者对重要穴位如肾俞、脾俞、肺俞诸穴位处进行提拉。在提拉皮肤时,常听到较清脆的“嗒、嗒”声,这属于正常的筋膜剥离声。

另外在捏法应用时以拇指指端掌面为力点,而不能单纯以拇指指端为力点,更不能将皮肤拧转。捏起肌肤过多,则动作呆滞不易向前推进,过少则易滑脱;用力过重易疼痛,过轻又不易得气。

功效: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健脾和胃,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佝偻病、腹泻等病症。

此法常用作小儿保健,增进食欲,强壮体质。

捏脊法除小儿推拿应用以外,对成人的失眠、神经衰弱、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等虚弱患者也同样有治疗作用。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4

35#
发表于 2012-11-21 16:11:17 |只看该作者

跟着学,这有图是方便理解哈,谢谢

Rank: 2

36#
发表于 2012-11-27 12:39:02 |只看该作者
这贴太好了,跟着学,有收获!谢谢!

Rank: 8Rank: 8

37#
发表于 2012-11-28 09:39:55 |只看该作者
马克下,真好,跟帖

Rank: 8Rank: 8

38#
发表于 2012-11-28 09:51:19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家中有事要离网一小段时间,过段时间继续读书。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共同进步~~~
我是烨子妈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7 01:05 , Processed in 0.02863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