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7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芭园家长荟] 让心和心在一起----转一个妈妈林巨父母课心得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4 11:43: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让心和心在一起

可能是从儿子三岁半开始吧,不知为什么和孩子的冲突突然多了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鸡毛。从起床开始的发脾气,到匆忙出门的狼狈,然后是从幼儿园回家后动不动就哭,再到睡觉前的各种“斗争”,最严重的时候是稍有不顺,小家伙就挥舞着小拳头照着爸爸妈妈劈头盖脸的打下来,所有的一切,让我身心疲惫。
我知道,其中有孩子成长中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因素,也有在幼儿园状态的原因。其实,不管什么原因,当孩子有情绪时,我知道,我需要的只是倾听他,但是,我却常常做不到,或者做的不够。尤其是孩子的小拳头打过来时,原本貌似平静的我会突然变得努不可歇,终于,有两次忍无可忍的时候,我的巴掌落在了儿子的小屁股上。而我这样昏了头的“以暴制暴”并不能解决儿子的问题,反而是过后,我会陷入无限的愧疚之中,简直不能相信自己居然打了儿子,我无法接纳儿子打我们的事实,也无法接纳自己打了儿子的事实,一切好像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唯一的幸运,是我还能清醒的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在我身上,也许只需要我的改变,我的成长。
其实有了孩子以后,我就开始不停的买书看书,育儿的,心灵的各种书,也曾经去上过一个相关的工作坊,但是我觉得没有真正触及我的心底。如今回过头,重新梳理自己,觉得过去的自己还是很混乱的,颇有些越看书越不知道怎么养孩子的感觉,如今听完林老师的课,我终于知道了所有的一切只因为我的心没有到那,心不到,看再多的书也是没有用的,一切方法技巧都是空话。
是的,听完林老师的课两个月了,对我来说,上课的时候没有那种泪流满面的宣泄,结课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激动,有的只是一种平静的喜悦。“心和心在一起,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和自己的心在一起。”,这好像是林老师课上重复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它像一条涓涓细流,一直流进我的心底,这一次,真的到达了我的心底!

和自己的心在一起
      ——了解自己的问题和误区

“很多时候,在潜意识中,孩子被我们当成了安全需求满足的对象,孩子被我们当成了索取的对象,孩子被我们当成了内心深处的依赖和希望,在内心深处,很多时候,我们是精神的孩子,而孩子,却是我们精神的父母……”
                                  ——摘自《遇见好老师》

曾经,我对别人说过,我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只希望他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从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是一个非常容易紧张的妈妈了,这其中有人之常情的因素,但是,很大部分的因素,我知道是我对自己的身体不自信,我对肚子里的宝贝不自信。
从出生到两岁多,好像是印象中最和谐的母子时光,虽然身体上很疲惫,这与孩子的每一个成长带给我的快乐和感动相比,似乎根本算不了什么。
但是,慢慢的,随着孩子自我的成长,我的“忍耐阀值”却越来越低了。我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饭,希望孩子营养均衡,希望孩子不但爱吃肉,更要吃蔬菜和水果;虽然我知道不应该拿宝贝和别的孩子比,但是,当看见别的孩子玩完玩具后很自然的归位时,我在羡慕之余,竟然也说了一句“乐乐就做不到”;我希望孩子早上能愉快的醒来,动作迅速的配合我的时间;我希望孩子到了该休息的时间就乖乖上床……。写到这,突然想起几米的《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来:“大人说话时,希望孩子闭嘴。看电视时,希望孩子安静。烦闷时,希望孩子消失。他们常说,孩子睡着时是天使,醒来时是恶魔....”
我以为我对孩子没要求,其实,正如林老师说的那样,所有的希望会变成要求,每天都有无穷无尽的要求,在空中在脑海中飞来飞去,我和孩子的关系,不知不觉变成了“要求和被要求的关系”。
当孩子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时,我似乎也知道,孩子就是那样子的嘛,要接纳孩子;但是,我亦知道,潜意识里我还是希望孩子能做到,满足我的要求,而敏感的孩子,似乎也能感受到我的想法。
前段时间,老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不是很喜欢手工,建议在家里适当引导下,于是,当某天晚上和孩子玩过非常着迷的轨道火车游戏后,我提议做一会粘贴的工作;孩子不同意,于是我自己拿出工具,准备工作,希望通过我的投入能把他吸引过来,说实话,我自己也更喜欢做手工,因为和儿子重复的玩同一个情景游戏简直太考验我的想象力和忍耐力了。但是,我的手工工作没有吸引孩子,他过来依然要求玩刚才的游戏,我说我不想玩了,要做手工,于是孩子开始纠缠,而我内心那个小小的我也来劲了,居然就是不同意玩,并且放下手工,告诉孩子现在什么都不想玩了,妈妈想一个人呆一会。孩子拉着我的手哭着说:“妈妈你想做手工是吗?要不我们来做手工吧。”,孩子的话让我如梦方醒,也让我心如刀绞。当我的心回来,我看到了那个小小的我,委屈的我,曾经得不到满足的我,在跟我亲爱的儿子较劲、在向他索取。而亲爱的儿子感受到了,也宁愿委屈自己来成全我!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去向孩子要呢?——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安全感,要我们的安全感,这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但是,要是要不来的。给,才是唯一的选择!


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用无分别的心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放下孩子的紧张,接纳孩子的情绪

“很多时候,真正的问题不是行为,不是嘴上说的或者行动上表明的“不愿意做这个、不愿意做那个”。
而是我们的情绪,我们的压力,我们的焦虑,我们的别扭…..
而是我们内心的安全感的不满足!”

“我们的应对就是:理解他,接纳他,决不说教,绝无指责,绝无期待,认真倾听他的心声,认同他的感受,共情他的感受,甚至帮他说出他的感受……”
——摘自《遇见好老师》

这次培训,我吸收到的另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无分别的爱”。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应该是爱孩子的最高境界了,但是,对我这样本来“成长得就不好的妈妈”,要做到真的很难。花茎提出“用无分别的心去看孩子”,将“无条件的爱”更加具体化。这个世界“无好也无坏,无成也无败”,“自自然然,道法自然”“用无分别的爱去理解孩子,理解人性,理解生命,相信人性,相信生命,相信孩子!”
是的,信任孩子,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孩子,不相信生命,总是自以为是的任意评判孩子。其实,生命的开始,孩子的本性是最纯真,没有分别心的,一开始孩子的任何需求,都是正常的,没有好坏,我们满足了孩子,孩子就会放下;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这些已经被扭曲了的成人,一定要给孩子的行为分别出一个好坏来,大人的“执着”从而导致孩子的某些行为更加“执着”。
我在孩子的零食问题上就走过很长的一条弯路。孩子一开始接触的零食都是我提供的我认为健康的零食,想吃了,就拿给他,除了吃饭前不能吃的规则,别的都没什么。孩子也不是特别迷零食的,上幼儿园后,和小朋友一起玩,接触的零食多了些,一开始我也不干涉,但是,后来经常的生病。因为孩子频繁的生病,开始了解中医,而接触过的两个中医,都建议孩子少吃肉、少吃甜食。于是,我开始限制孩子的零食,结果是越限制,孩子真的越爱吃零食,尤其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吃的又杂又多,于是我开始担心:会不会又要积食了,晚上会不会又要咳嗽了?姥姥则在边上唠叨,吃这么多饼干,会上火的。结果十之八九我们的担心会变成现实。后来,看过一个网友的文章,谈到孩子的零食问题,她的建议和林老师不谋而合的,就是尽量满足孩子,孩子满足了,反而不会迷恋了。于是,我开始180度的转弯,准备放手,不再限制;当孩子确定他真的可以随便吃的时候,简直一发不可收拾,看着他疯狂的吃,我的担心还是控制不住的出来了,说到底,还是不信任孩子。就这样,在孩子的零食问题上,我摇摇摆摆。直到看到林老师在花径家长答疑会上关于孩子吃糖的看法和培训会后,我终于放下自己的分别心,开始和孩子一起制订家里的零食规则:孩子的零食可以由孩子自己管理,除了饭前和睡觉前不能吃、冬天不能吃冰凉的食品外,其他都可以由孩子自己作主。一开始,孩子拿起自己的零食,会习惯性的问我:妈妈,我可以吃这个嘛?我说当然。吃完一个,会再问:妈妈,我还能再吃一个吗?我说你可以自己作主。于是孩子高高兴兴的吃去了。最多的时候,一口气吃了5个熊猫派派,当我的心真的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愉快的看着他满足的样子时,这个疯狂时期很快过去了,孩子也没有生病。当孩子自己管理零食后,每天不会再跟我们索要零食,除了固定的早上出门前要带点儿好吃吃在车上享用外,其他时间,有时想起来会自己拿出来吃,吃的量也少了;不会单一的迷恋某一种零食,也许是因为尝过了,满足了,知道也就那个味道吧。孩子体验到了“自己作主”的快乐,“我可以自己作主”“这是我的事,我可以决定”也快成了他的口头禅了,哈哈。不过现在,孩子还是很爱吃肉的(尤其是节假日回奶奶家的时候),只不过我不会像过去那么纠结了,以前是看见孩子刚吃上或者还没开吃就开始唠叨只能吃多少,要不然该生病了云云。现在多数是满足的看着孩子,估计吃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善意的提醒一下,孩子也能接受,更重要的,孩子身体很健康,各种鸡毛事件大大减少了。
当你的心和自己在一起,当你的心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时,孩子是最能体会到的。我想,之所以那段时间孩子那么爱发脾气,稍有不顺就对我们“拳脚相加”,主要是我的心没和他在一起,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理解:他在幼儿园积累了一些负面情绪,回到家里,在最信任的妈妈面前,他终于可以释放,但是,妈妈好像也不能理解他,或者没有足够的耐心让他发泄完,所以更加生气。有时候,妈妈只是表面上保持平静,忍住没有发火,亲爱的宝贝是能分别出妈妈的心不在这儿的,不是真正的在倾听他,接纳他,所以发泄的时间会更长,而一旦妈妈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马上就会点着“炸药桶”,最后“两败俱伤”,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当我的心真的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时,其实只是静静的听他哭泣,温柔的看着他,不用多说一句话,孩子会慢慢的平静下来,然后我说“妈妈抱抱吧”,孩子会一把扑过来,抱着我的腰,双脚离地,开始哈哈大笑起来。
是啊,孩子总是如此的可爱!我只是学会尝试着迈出一小步,而孩子回馈我的却是无数的惊喜与感动。
当我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再唠叨时,我看到孩子在出门前换好鞋子,很自然的将自己的室内鞋放到了鞋架上;
当我不再喋喋不休的“温柔的”坚持他玩完玩具要归位时,孩子在某一天开始自己整理归位满屋的玩具,每一样,都是像之前妈妈整理的那样,仔仔细细,分门别类的归置好;
当我不是强硬的执行“规则”,在晚上讲完约定的故事书而宝贝又强烈的要求再讲一本时,我小小的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只讲一本短的”,孩子是那么高兴,然后心满意足的睡觉,而不会像我担心的那样无限制的要求。
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孩子面前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孩子也慢慢的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
周末的下午,宝贝很悃了,但是坚持着不睡午觉,在玩积木的时候,怎么都拼不好一块积木,我开始准备迎接一场“风暴”的到来。谁知,孩子只是用一种稍微气急的语气说:妈妈,这个积木怎么都拼不好,我都要发脾气了,我不要玩这种积木了。没有哭泣,也没有摔手上的积木。让我真的很欣慰。
宝贝,谢谢你让妈妈成长,妈妈知道,妈妈成长的路还很长,谢谢你对妈妈无条件的爱和信任!

感谢花径,感谢林老师,引领我成长!
最后,非常喜欢林老师课上念过的一段话,写下来作为最后的结语吧

当两个人互相生气时,他们的心之间就拉开了一段距离,为了弥补这段距离,让彼此听见,他们就必须叫喊,他们越生气,他们之间的这段距离就越长,就越得用劲叫喊,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会越大。
当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他们不会互相嚷嚷,而是和声细语,因为他们的心靠得很近,互相间靠的很近,或者没有距离;当他们更加相爱后,他们就不会出声说话,只是悄声耳语,这让他们的爱意更浓;最后,他们甚至不必耳语,只要默默的看着对方就够了。相爱时,他们就是如此亲密无间!
所以,人们争吵时,不要让彼此的心拉开距离,不要说些让彼此更加疏远的话,否则有一天,心与心的距离就会拉得很长很长,它能让你没法返回去,让心再靠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11-12-14 12:50:47 |只看该作者
有空好好学习一下,先收藏起来。
平静 喜乐 自由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11-12-15 13:01:22 |只看该作者
真是谢谢亲爱的默默妈妈!很多情景,就在家里上演过,当孩子感知妈妈不耐烦,妈妈心不在焉的时候,脾气就变得更坏,当孩子知道妈妈努力了还是暂时不能陪伴的时候,她却反而更加宽容与谅解“妈妈,你去吧!”小小人以与生俱来的空与爱,包容我们这么多年积累的污与垢,“很多时候,在潜意识中,孩子被我们当成了安全需求满足的对象,孩子被我们当成了索取的对象,孩子被我们当成了内心深处的依赖和希望,在内心深处,很多时候,我们是精神的孩子,而孩子,却是我们精神的父母……”就是这样的啊!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无分别的心路上,从孩子开始,走向更多的关系,谢谢默妈开启这扇窗!
思予的天空http://blog.ci123.com/lw7197
2007.0817  狮子座的小豆豆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11-12-17 19:00:29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那些和孩子之间的不愉快,每一个都那么相似。
谢谢小默妈妈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我们分享,让我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孩子。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1-12-20 11:19:46 |只看该作者
谢谢默妈,看完了以后,静静的。。
http://blog.sina.com.cn/cocojobaby
因爱而生 2007.08.19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11-12-22 13:46:48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反思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之后又后悔不已。
我是湘湘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11-12-23 13:58:2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1-12-27 14:17:25 |只看该作者
让心和心在一起

可能是从儿子三岁半开始吧,不知为什么和孩子的冲突突然多了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 ...
小默妈妈 发表于 2011-12-14 11:43


爆一下,作者是我们班乐乐妈妈。{:1_129:}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11-12-27 19:11:44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2 17:20 , Processed in 0.0249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