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0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终于实现了探访沈金山传人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6 11:34: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黑猫白猫论 于 2012-9-6 11:43 编辑

本周二三两天,终于抽出时间完成了探访芒针大师沈金山传人的去年就计划做的一件事。
此次行程主要拜访两位:天津河西区小海地三水道华江里的黄盛鼎老大夫,老先生82岁。去年9月联系时,老先生的夫人病人,儿子从瑞士回来照顾说此时不方便。后忙于俗事,前天才成行。行前去过电话,但回报空号。走时有预感,费了不少劲,终于找到目的地,但一打听黄老大夫在去年老伴去世后4个月后也离开。呜呼,芒针的民间传人又少一人。(老大夫擅用芒针+药治疗类风湿 和强直性脊柱炎)
    接着寻访天津河北区杏林医院的谭振大夫,不巧两年前动迁,经过很多人打听,赶赴红桥新址。终于见到谭振大夫,并在谭大夫百忙之中(一上午看了将近40多个病人,很多都是半身不遂),但可叹的是:这样水平的大夫,诊费居然只有一元。我等待谭大夫将近两点,一块吃了个饭,聊表我的心意。期间咨询了谭大夫两个我自己虚拟的案例,得到满意的答复。先写这么多,有时间我再详细整理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12-9-6 11:37:05 |只看该作者
我寻访的参考资料
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华国医国药。天津卷》解说词(撰稿:周醉天)

                     中国芒针  第一集

    这是一根一尺多长的钢针,当这根长长的钢针缓缓刺入身体的时候,旁观的人一定会感到头皮发麻,心惊肉跳。这长长的纲针有什么作用?它会给人体带来伤害还是除病驱疾?本片将给您介绍祖国医学中的奇葩绝技——中国芒针。

    在中国古代,针灸有九种,现今普遍采用的,为众人所熟知的,只是其中第七种,即豪针。而其他珍贵的针灸种类,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已经令人遗憾的失传了。我们只能在故纸堆里揣摩它曾经的光芒。而长针,幸运的被天津的中医大家继承下来并创新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芒针。这位津沽中医大家就是中国芒针的发明人沈金山。

    1898年12月24日,沈金山出生于江苏武进县洪地村。沈家是中医针灸世家,在江苏、津冀一带颇有名望。沈金山家境贫寒,入私塾学习两年便随父亲和祖父行医,17岁结婚后便来到常州打工并独立行医。27岁时,沈金山在常州大成纱厂做职员,并把妻子和两个女儿接到纱厂做工。由于工作的缘故,他和天津、唐山的客人有了接触,对天津这座被迫开放的城市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来,经人介绍,沈金山带着全家来到唐山华新纱厂工作并行医。不久,他的医术就在当地小有名气。由于他治好了公安局长母亲的病,他得到了行医执照。此时,他的大女儿沈家芳、二女儿沈家芬也随他学徒行医。在唐山,他获得了更多往来天津的机会,包括西医在内的先进西方科学技术在天津的发展,使沈金山眼界洞开。并使他重新审视古老的长针。

    传统的针灸器具为铁制,短而粗,长针为金、银制品,稀少而昂贵。如果针具能够长而细,则可增加疗效又可普及。沈金山开始了找寻。正是西学东渐、中西交汇、土洋杂处的社会条件,成就了沈金山的改革创新,他终于在租界里的洋货店,发现了德国进口的细钢丝。进而研制成新型针灸器具。这种针灸器具长而细,富有弹性和柔韧性,针体超长,形如麦芒,故名芒针。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芒针,芒针的出现,秉承了传统的针灸技艺,对传统针灸进行了改革、创新和发展,丰富了中华医学宝库,是对中华医学的重大贡献。

    唐山,已经不能满足沈金山施展他的芒针技艺了,1939年,沈金山带者妻子女儿离开唐山,来到了他心仪已久的天津。

    沈金山在天津,先后在二区小马路10号、和平区敦福里、河南路松月西里居住和开办诊所。在行医实践中,他较为系统的完善了他的沈氏芒针。并创造性的总结出适合芒针的行针手法,即:双手持针,轻捻慢进,徐徐而入。新奇的芒针和与众不同的行针手法,使沈金山的针灸治疗的疗效迅速提高。沈金山名声鹊起。

    作为中医,沈金山诊病的方法也与众不同。中医诊病,一般是“摸脉”“号脉”,看脉象,或是“舌诊”,看舌苔。而沈金山诊病,他看病人的指甲,以手轻按病人各指指甲,透过指甲观察甲床充血变化,据此判断部分病症。遗憾的是,这种“号指观甲”的诊病方法,失传了。

    都说沈金山有“三绝”,“创用芒针”是第一绝;“号指观甲”就是第二绝;那么沈老的第三绝是什么呢?

    沈氏芒针以长见长,最长的有三尺。这三尺芒针不能卷也不能叠,沈老出诊的时候是如何携带的呢?原来沈老走路喜欢手持一柄拐杖,这三尺芒针就藏在他的拐杖里。无论是出诊,还是访友聚会,只要有需求,他就可以随时抽出拐杖里的芒针,以最快的速度给病人治疗。“拐杖藏针”成了沈金山的第三绝。

    沈金山以他高超的芒针医术,治好了无数病人,其中,赢得了一个重要人物的信任,从此,沈金山经常出入英国租界地马场道102号别墅,为其诊病扎针。这个重要人物就是中国化工工业奠基人、天津工商业联合会的创始人、解放以后曾任国家轻工业部部长的李烛尘先生。

    沈金山还赢得了被法国领事罗比德聘为律师的周耀廷的女儿周佩娟的爱慕,194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佩娟结识了颇有名气的沈金山大夫,并被他的为人和高超的医术所深深的吸引了。于是她拜沈金山为师学习芒针。二人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后来,沈金山在法国领事馆与妻子离婚,他怀着愧疚的心情答应供养她们母女。而周佩娟成为沈金山的妻子,陪伴他终老一生。

    1952年,沈金山在天津兴安路吉庆里开办“金山诊所”。

    1958年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医经验交流会》,在会上,沈金山毫无保留的向全国的中医同行介绍了芒针的特点极其疗法,受到与会者的赞誉。为此,卫生部授予沈金山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卫生医药技术革命先锋称号,沈金山并因此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

    而此时,李烛尘任国家轻工业部部长,移住北京。年近80高龄的烛老,对沈金山的芒针奇术依然一往情深,信任有加,沈金山经常带着他的徒弟到北京中南海给烛老看病扎针。可以说,沈金山是新中国第一代中南海保健医。

    沈氏芒针的知名度在北京、在全国范围内不段上升,这张照片记录了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我国著名中医朱莲教授请沈金山到北京参加会诊,并带领学生观摩其使用沈氏芒针的情景。

    与此同时,北京市针灸门诊部派人专程来到“金山诊所”寻求援助。沈金山派徒弟赵宏歧支援北京的中医事业,赵宏歧遂受聘于北京市针灸门诊部。自此,沈氏芒针传入北京并得以迅速发展。

    在北京,赵宏歧没有辜负师傅的重托,他将多年来随师傅学习的心得整理成书。沈金山欣喜的捧着学生的书稿,字斟句酌,认真审校,师徒二人合作写出了我国第一部介绍芒针的医学专著《芒针疗法》,并于1959年12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发行为沈氏芒针在全国的传播、推广起到巨大作用,为沈氏芒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0年,天津中医学院聘请沈金山为针灸教研组顾问,沈氏芒针首次登上高等学府的讲台;同时,还聘请沈金山及其徒弟成立了芒针门诊部,为全国各大中型医院和部队培养了大批人才。

    1962年,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芒针门诊部,年已64岁高龄的沈金山被任命为芒针门诊部主任,自此,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设立芒针门诊部的国有医院。

    天津中医学院的学生也被分配到芒针门诊部实习、学习和工作,他的传统的师传徒受的传承方式增加了新的内容,他的学生闫莉、方广才、孙兰荣、杨兆钢等都成为沈氏芒针优秀的传承人,成为中国针灸学界顶尖的学术专家。

    天津中医学院还特别成立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芒针科研小组。这个小组通过总结沈氏芒针的经验,通过芒针门诊部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编写出系统而科学的医学著作《芒针治疗学》。本书于1966年春定稿,沈金山审校。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芒针治疗学》未能出版。

    《芒针治疗学》的定稿完成,标志着沈氏芒针从发明创造、行医实践发展到系统科学,标志着芒针作为一个学科而树立于祖国医学之林,这一时期,是中国芒针发展过程的一个高峰。

    然而就在这个时刻,社会局势开始了动荡,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不期而遇、接踵而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十年浩劫到来了,沈金山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中国芒针又将如何传承?请看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华国医国药(天津卷)》之《中国芒针》第二集。

                     中国芒针  第二集

    凄风苦雨,满目创痍。“文化大革命”的到来,给中国带来了十年浩劫。

    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和整个中国社会均遭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大学停止招生,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专家、教授、院长、校长均遭批斗和抄家。沈氏芒针未能幸免。

    沈金山的家,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兴安路协兴里10号,是一栋三层小楼,共有7间房屋,沈金山、周佩娟和他们的儿子沈燕伯、女儿沈燕燕、小儿子沈燕仲以及佣人在此居住,“金山诊所”也曾经在这里开诊许多年,李烛尘老人也曾多次来到这个小楼看望沈老。在这里,沈金山给他的徒弟、学生传授芒针技艺,在这里,沈金山为无数患者治病驱疾。

    大规模的抄家和批斗不可避免的降临到沈家。小楼里冲进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小将”,家具、古董和珍贵的资料被抄、被毁了;在“革命小将”的“监督”下,沈金山的小儿子沈燕仲亲手将郎士宁、齐白石的画,付之一炬。小楼里住进了“革命群众”,沈金山一家五口被赶进了最阴暗的一间小屋;佣人被遣散了,16岁的小女儿沈燕燕开始承担了洗衣做饭等家务。一个阴霾密布的黄昏,沈金山、周佩娟又被拉到大街上批斗,年届七十,疾病缠身的沈金山已经不能站立着接受批斗,他只能跪在地上低着头,脖子上挂着大牌子。周佩娟更是遭受了惨无人道的侮辱,她的一头秀发被剃光了一半。夜色降临十分,沈金山、周佩娟相互搀扶着走进家门的时候,沈燕燕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手中的饭盆掉到了地上,母女两抱头痛哭。以后的日子,是在惊恐和悲凉之中度过的。

    周佩娟不能从事芒针工作,一代芒针专家却只能拿起扫把扫厕所做卫生。沈金山卧病在床,他也不能再去北京给李烛尘老先生扎针看病了,他默默的遥望北方,思念烛老。

    1968年,中国芒针的发明人沈金山暴病而亡。这年11月,中国华工工业的奠基人李烛尘病逝于北京。

    沈金山死了;周佩娟被派往内蒙医疗队工作,她忍着丧夫之痛,含着眼泪,离开了三个孩子;紧接着,沈燕伯也来到内蒙插队落户;小女儿沈燕燕也要离开这个家了,她要到更远的黑龙江建设兵团。就这样,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只剩下一个年仅14岁的小儿子沈燕仲。

    1968年,53岁的周佩娟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在这里,辽阔而纯净的大草原,慢慢的抚慰着她受伤的心。

周佩娟,1915年出生于浙江鄞县,1926年,在上海钦贞小学毕业后,父亲周耀廷被天津的法国领事罗比德聘为律师,她便随父母从上海来到天津生活,中学毕业以后在家赋闲。1945年认识沈金山以后,她便立下两个志愿,要和沈金山相爱一生;要学习、继承、发扬中国芒针。周佩娟一边学习,一边协助沈金山医。1956年,她参加了天津中医学院的进修。1959年,周佩娟获得了天津市和平区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并获得奖章一枚。1960年,她和沈金山一起进入天津市中医学院工作,任芒针门诊部业务组长,并担任相应的教学工作,并于1961年被评为中医学院先进工作者,获得奖金10元。1967年,她忍受着批斗、抄家的痛苦遭遇,参加了巡回医疗,来到艰苦的天津北大港小王庄,为农民看病。

    1969年,在内蒙古大草原,周佩娟把丈夫去世和子女分别的痛楚藏在心底,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为农牧民诊病治病上。蓝天白云、水草牛羊的大草原,没有城市的动乱与喧哗,淳朴善良的农牧民把她奉为“神仙”,她受伤的心逐渐平复,她尽情的施展高超的医术,同时,这缺医少药的环境和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病例又给她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也使她的医术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年以后,她回到了天津中医学院,继续她的芒针事业。

    1974年到1975年,她又奉命来到天津市聋哑学校,为聋哑儿童进行康复和治疗。同行的,有日后大名鼎鼎的石学敏教授。石学敏教授对周佩娟十分尊重,他称呼周佩娟为“周老”,开会、照相的时候,他总是把周老推在上首。也正是年轻的石学敏谦虚好学、尊重前辈的优良品质,才成就了他成为中华国医国药的一代大家。

    在文革后期,周佩娟处境有所好转,她依然住在天津市和平区兴安路协兴里10号那栋三层小楼最底层的一间阴暗的小屋里,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的小儿子沈燕仲。而沈燕仲已经不能继承祖业从事芒针事业了,他被分配到一家自行车零件厂工作。在上世纪70年代,周佩娟和闫莉、方广才、孙兰荣、杨兆钢默默的坚守着中国芒针的阵地,终于,他们等到了1976年文革结束,重见光明的那一天。

    1978年,周佩娟被平反昭雪。

    在中国芒针的岗位上,周佩娟又工作了十余年,直到退休。

    2003年,年近90的周佩娟与世长辞,她的学生闫莉、方广才、孙兰荣、杨兆钢等为她送行。

    一代中国芒针大家周佩娟也离开了我们,他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吗?谁将扛起中国芒针的大旗使之发扬光大呢?请看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华国医国药(天津卷)》之《中国芒针》第三集。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12-9-6 11:37:41 |只看该作者
中国芒针  第三集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大厅里。有一间不大的治疗室,里面经常是人满为患,而在外面又有众多排队等候的患者。他们都是奔着中国芒针而来。这里,就是目前中国芒针的主阵地,坚守这块阵地的就是杨兆钢教授。

    上世纪60年代初,杨兆钢考入天津中医学院,学习期间他与闫莉、方广才、孙兰荣等同学被安排在芒针门诊部接受沈金山先生真传,文革开始以后,杨兆钢被派往河北承德农村。70年代回到天津中医学院,随周佩娟先生继续从事芒针事业。

    杨兆钢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了针刺治疗脑系疾病的临床研究,针刺治疗中风合并症、语言、情感三大类障碍的临床探索中取得了可喜成果。其论文“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发表后,立即得到同行的赞许,治疗方法在全国推广应用。

    1980年杨兆钢在沈金山、周佩娟等前辈芒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出版了专著《芒针治疗学》。该专著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芒针疗法的科学理论,填补了芒针疗法的空白,在国内外针灸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该书于1983年、1985年两次再版,发行至日本、美国以及西欧许多国家。其论文和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不断探索和临床实践中,杨兆钢还出版《中国实用芒针疗法》、《实用针灸学》两部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使芒针理论科学化、系统化,为芒针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使杨兆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

    “疏弹趋动,技巧术行”是芒针基本针刺手法和治疗原则的传统经验。杨兆钢对其进行了科学的解读。“疏弹趋动,技巧术行”就是疏导脏腑、经络、气血,施行弹动的补虚泻实手法,使针感徐徐下行直达病所,促进肌体各脏腑、器官之间的功能活动并建立新的动态平衡。而芒针的进针应分层次进行,进行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针刺感应;施不同的手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针刺效果;针刺量的大小、手法轻重,视肌体具体情况而定,不可千篇一律。

    杨兆钢认为,注重临床实效,是检验辨证、配方、针技的唯一标准。芒针是中医临床施治的一种方法,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选穴处方,进行合理的治疗。杨氏从整体考虑疾病的根本治疗,并据此制定了疏通枢纽、高位取穴、直达病所、三腕配穴等选穴配方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在运用芒针治疗全身性疾病时常用独特的配穴方法,确定属于上中下三焦的哪一部分病变为主,分别选用上腕、中腕、水分三穴,调理上中下三焦,或同时选用,疗效极佳。在补泻手法上,杨氏强调,补泻有先后,或泻而后补,或只补不泻,或只泻不补,或平补平泻。实施针术亦有顺序,一般枢纽性穴位先针,其他穴位后针;腹部穴位先针,四肢穴位后针等,而不拘泥于经脉顺序。

    在他小小的治疗室里,挂满了患者的感谢信。这位患者是被担架抬来的,经过杨教授几次芒针治疗,现在,可以自己走着来走着去了。这位患者对杨教授的医术也是赞赏有佳。

    身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的杨兆钢,在中国芒针的岗位上,还培养了许多学生。这是韩国学生。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刻苦的学术研究,使杨兆钢声名远播。1994年杨兆钢应邀参加欧洲国际针灸临床大会。会上他做了题为《芒针治疗前列腺炎与前列腺肥大》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欢迎。会后,被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邀请进行交流和讲学。

    1995年,杨兆钢又应邀来到德国,筹建中国传统医学治疗中心,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临床教学工作,受到当地以及丹麦、荷兰、英国等国的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欧洲众多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杨兆钢师承中国芒针创始人、发明人沈金山先生,得先生亲传,又在周佩娟先生身边工作多年,很好的继承了传统的芒针理论和技法。经自己4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对多种疾病的芒针治疗开辟了新思路,对中国芒针的辨证、选穴、技法和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兆钢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课题负责人;中国针法灸法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委员;英国世界传统医学会客座教授;香港世界传统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会特约编委。

    目前,杨兆钢教授正在起草中国芒针的国家标准。在杨兆钢教授的不懈努力下,中国芒针正在走向新的高度。中国芒针必将为人类贡献出它特有的奇技特效,必将在祖国医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出绚丽光彩。

在学院,在国家的教学、临床和科研体系中,杨兆钢教授独领风骚,为中国芒针作出了卓越贡献。那么,在民间,中国芒针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中国芒针在民间还有传承吗?请看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华国医国药(天津卷)》之《中国芒针》第四集。

                      中国芒针  第四集

    几千年以来,民间传承一直是祖国医学得以继承发展的重要途径。靠着民间的传承,祖国医学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中国芒针也是产生于民间,靠着民间的传承发展起来。今天,虽然有杨兆钢教授坚守在中国芒针的阵地,在继承、发展、弘扬着中国芒针,但是,中国芒针在民间的传承,依然十分艰难。

    沈金山与前妻生有四个女儿,她们是沈家芳、沈家芬、沈菊秀和沈风秀。她们都先后随沈金山学习、行医。但她们的后人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事芒针事业。

    沈金山与周佩娟的儿子沈燕伯、沈燕仲,女儿沈燕燕自幼随父母学艺。文革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1968年沈燕伯来到内蒙插队落户,一年以后又来到河北沧州,在农村,他作为赤脚医生为农民看病。70年代,沈燕伯返回天津以后,被分配到园林企业工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国营职工,是不能开办诊所的,他用父亲留给他的芒针为农牧民行医治病,一干就是8年,而回到天津,却失去了继续从事芒针事业的机会。

    1968年,沈燕燕来到黑龙江建设兵团,后展转来到山西太原一国营企业的医务室工作,较为幸运的是,她一直从事芒针事业,直到退休。

    沈金山的小儿子沈燕仲,在父亲去世、母亲和哥哥姐姐都去了农村以后,就独立生活。一年以后,他被分配到工厂上班。父母的遭遇,客观的现实,使沈燕仲已经不可能接触芒针了。有志气的小燕仲努力工作,直到当上厂长。

    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子女,没有一个从事芒针事业,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那么,在民间,还有谁在传承着沈金山的芒针事业呢?

    这里是天津市红桥区一片普通的居民区,在几条马路交汇的路口,有一个民办小医院,叫杏林医院。远远望去,医院橱窗的玻璃上赫然写着芒针的字样。这里的中医芒针和沈氏芒针有没有关系?是谁在从事芒针治疗呢?

    通过交谈我们知道,他叫潭震。我们也终于搞清楚这里的中医芒针和沈氏芒针的渊源。

    从杏林医院往北,越过新红桥大桥就是天津市红桥区河北大街,在这一片即将被钢筋水泥覆盖的土地上,曾经有著名的三条石大街。这里曾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在三条石地区,曾经居住一潭姓大户,潭家门前的胡同,便叫“潭家胡同”。上世纪40年代初,潭家人潭慰祖进入中国四大名医施今墨以及天津名医古今人开办的“天津国医学社”学习,毕业后成为中医。后来,潭慰祖与杨洁结婚。杨家是天津西北角一带颇有名望的祖传世医。潭慰祖、杨洁夫妇便在三条石开起了中医诊所。50年代,沈氏芒针在天津很有名望,杨洁便来到金山诊所随沈金山学习芒针。1958年12月,杨奇来到金山诊所随从沈金山、周佩娟学习芒针。

    经两年严格的学习和临床实践,1961年2月,杨奇学成毕业。从此以后,沈氏芒针便在天津三条石一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和沈金山一样,潭家和他们的诊所也是一栋三层小楼。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经过多次批斗和抄家,潭家被全家“疏散”。到天津市北郊区岔房子村。在农村,他们在下田干活,为农民看病的同时,开始先后教四个儿女中医知识和芒针技艺。沈氏芒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传承着。1970年,潭家被允许返回城市。小楼没有了,夫妇两就在居住的两间平房里继续开展中医和芒针的治疗活动。

    现在,潭慰祖、杨洁夫妇已经离去,他们的儿女依然在民间继承着他们的事业,他们传承、实践的依然是施派的方子和沈氏的芒针。

    以杨兆钢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在学院,在国家的教学、临床和科研体系中,为中国芒针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如果可以把以杨兆钢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称为学院派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沈燕伯、沈燕燕、潭震等在农村、在企业医务室、在民办小医院里使用芒针的人们称为民间派。也许,中医民间派没有象学院派那样作出了那么卓越的成就,但是,中医民间派在科目、技法、方剂、药物等的发明创造、普及发展、继承弘扬方面,具有肯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医民间派在为百姓提供低廉而方便的就医环境上,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寻觅中医民间派的过程中,对传统医德的传承上,也是感触颇深。“穷人吃药,富人还钱”说的多好啊。相信也只有在中医的民间传承中,才能听到这样的语言。

    但是,中医民间派的生存环境依然举步唯艰;它将如何传承?依然是值得认真思考、认真解决的问题。

沈燕伯为自己不能继续从事芒针事业而遗憾不已。当他的孙子出生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要培养他的孙子,继承祖传芒针。

    2007年盛夏十分,我们来到潭震的家,见到了他的女儿潭丽君,潭丽君自幼听奶奶讲芒针的故事;做学生时听爸爸讲芒针的知识。现在,她高中毕业了,她毅然的选择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她立志学习中医,从事家族传承的芒针事业。

    我们高兴的看到了中国芒针第四代传人的端倪。

Rank: 6Rank: 6

4#
发表于 2012-9-6 11:39:17 |只看该作者
个人看法: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杨兆刚我也探访过,但在我看来,他可算芒针的学术推动人,但从治病的角度算不上大家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2-9-6 11:41:03 |只看该作者
ELF父亲的胆结石可以去找谭振大夫看看,应有疗效,我在现场见过胆结石病人案例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6#
发表于 2012-9-21 16:48:06 |只看该作者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2-9-28 16:39:46 |只看该作者
献花献花~~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12-10-18 15:25:03 |只看该作者
学习啦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12-10-18 17:48:02 |只看该作者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2-10-18 17:58:52 |只看该作者
谢谢黑猫白猫!刚刚看到这个帖子。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12-10-18 18:12:13 |只看该作者
黑猫白猫花这么大力气寻访名医传人,让人佩服。但我也怀疑名医的后代传人是否就医术高明。我LG家族的一位长辈就是“四大名医”之一的弟子,他本人是国家级中医专家,他不是什么病都医,有他拿手的,也有的病症家人得了,他会推荐到别的同行那里去医治。他为人很实在,不说大话。但他再下一辈就没有传人了,尽管也有一个儿子多年来随他出诊,医术却并没有接过来。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2-10-25 21:54:27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Rank: 6Rank: 6

13#
发表于 2012-10-26 11:27:34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2-10-18 18:12
黑猫白猫花这么大力气寻访名医传人,让人佩服。但我也怀疑名医的后代传人是否就医术高明。我LG家族的一位长 ...

是这么回事,所以需要实际看看,不要被名头迷惑了,我探访的都是长期在民间,长期临床,我相信我的眼睛以及普通百姓的口碑。就谭振大夫而言,很多半身不遂的病人在他处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25 09:06 , Processed in 0.0263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