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6-4
- 在线时间
- 4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5-31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163
- 精华
- 0
- UID
- 495
|
本帖最后由 小默妈妈 于 2011-4-6 10:36 编辑
陆续又有家长咨询陈围老师的美育班。说起上陈围老师课实属偶然,本不想让默默太早开始兴趣班的,但看到默默日益高涨的绘画兴趣,一次偶然的咨询,竟然开启一段我们与陈围的缘分,而且得到太阳班十余个家庭的呼应,成就了陈围美育太阳班,目前上课的时间为每周四晚6:00-8:00,地点流星花园三区11-1-602,陈围老师的电话:13439583700,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qqart
陈老师打动我作出选择出于和他们夫妇交流时共同的一些感悟,包括美、生活、家庭关系等,和我们的理念有共通之处,一些细节:
1、课前家长交流会,看到我拿了鸟居昭美的书过去,千千老师(陈老师爱人)直接说:“看了这本书,我们的课不上也行,都在这里了”。不功利可见一斑。
2、陈围虽然开始不是做幼儿美术的,但很早就确定,不“教”孩子画画。
3、家长问到他的课的特点,陈围答:“孩子我们是教不了的,他们就是大师,我们的课就是主要尽可能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
4、陈围:“孩子学绘画感受美,我们要给孩子准备环境,这个环境不是只给他笔、纸、桌子、水彩这么简单,妈妈的形象、服装,家里的布置。。这些都环境,怎么想象一个妈妈几天不洗头,屋里乱糟糟,却让孩子去画出美的东西。。”
论坛已有太阳们上课的实景与感受,索性再把关于陈围老师写的一些东西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那天与陈老师联系说希望他发过些介绍给感兴趣的家长,陈老师很谨慎地问不是放在幼儿园吧,很不希望有宣传之嫌。以下是陈老师在一些家长咨询时的回帖,与他的美育理念相关,供参考:
美术是用节奏、旋律、和声、形状和色彩传递人们感情的语言。我们总把幼儿当没有情感的植物人教、灌,我们顾虑幼儿不用我们的节奏、旋律、和声、形状、色彩,就不能正确表达“艺术”。让上帝赋予这个年龄的天赋白白拱手让位于成人,听命于无知的安排。我们、孩子每天生活在节奏、旋律、和声、形状、色彩的世界里,作为教师,首先要弄清艺术教育的真相,健全、明智、不机械化,这是作为长者最基本的学养。相信孩子,追随符合他年龄的艺术。
美术教育最大的目标与期待,不是为了要孩子制作艺术品,或造就专业画家。着眼的是整个艺术创造的实证经历,以及养成对艺术正确的知识、能力、态度、习惯与价值观。
古人几千年前就把小孩子学说话归于环境,我想幼儿美术同理。对幼儿来说,批评、评判本身就是一种劣质的“教”,这是我一直不说“教”的原因。
艺术学习的成果,不只是知识、资讯的获取,必须能有知、有感,成为生命情性的一部分。
绘画不应该区分什么绘画性、设计性、装饰性,好形状、好颜色一定是好的绘画。真实纯粹的人、感觉极好的人、是大自然部分的人,绘画也会成为这人的部分。
我们总说宝宝好看,野生动、植物好看,因为他们的节奏是原生态。宝宝的画好看、话好听、舞蹈样儿的走路耐看,他的形色健康、节奏生态。
没有不好看的形状、没有不好看的色彩,没有不好看的季节,更没有不好看的天气,大自然总是创造好的形状、好的色彩,只是我们如何借这些形色来传递情感。创造“更美丽的图画”是句笑话。
绘画,是表达;写生,是感受、是观察--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了!凡此种种,都是让孩子有一颗敏感的心,了解和享受生命带给我们所有的美。
画画就象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不是咱们想教他说话,他就能今天说话,想教他明天走路,他就一定明天能走路的。
工作室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用画笔反复的操练。孩子需要拥有尽可能多的经历,经历多了,经验也就多了,经历、经验多了,才会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可能。
为保证孩子绘画的持续性,无论他们尝试的究竟是什么,允许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涂抹同样的画面,一遍又一遍把玩同一块陶泥:捏好了,揉掉;再捏,再揉掉,他们还没有成功和失败的城府。
重复的意义不仅在于完善技能,它同时让孩子产生一种感觉:这个活动是属于我的,是我的一部分。从长远来看,这对孩子的自信心、创造力的养成也许超过了技术上的熟练,这会使得孩子长期迷恋于此类活动。
我在孩子们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想让孩子的画,画的好,放弃过度控制,把孩子交给孩子自己,我们不要随意付出孩子不需要的“爱”。
在美术活动中,会不断地激发儿童用自己的想法及方式来解决问题,由于每个孩子想法不同,表现的结果也是多面貌,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案,更没有对与错,完全是一种独立思考的创作,所以透过美术教育的手段是最容易达成思考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绘画多元化的今天,拿什么物象作载体并不重要。人终其一生能发现一样美妙的东西,并为了这个美妙的东西终其一生,我尊崇这样的人生。
绘画里的整体观察是金。当我们要画一片风景,今天教孩子画天,明天教孩子画树,后天教孩子画草地,然后再组合,如此下来孩子岂能感受整体?整体就是对整个形态和整个物象色彩关系全貌的认知,是心与大自然的互动。
观察——对绘画结果的优劣是决定性的。一个4岁的孩子画面多用几个颜色,多做一些尝试,好事。大多数孩子会在比较中协调他的颜色,色彩的感觉不是能教出来的,是比较出来的。
画画永远是个体验的活儿,谁来教?教什么?我们一同在画室里、在生活里、在大自然里,帮助孩子们来体验吧。
我之所以不主张教宝宝画画这个说法,就象好的人品、好的学问,都不是教出来的。在美术这一块,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引导学者学会探索的人,而不是一个教他一个结果的工匠。
之所以强调一开始别教孩子画一条鱼、一只猫,是因为许多家长认为画画一定要画什么象什么,让孩子只知道画画就是画象什么,并以此来做好坏的标准。
孩子学习美术是让她通过美术来认识生活,来比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较生活中的五颜六色.
绘画是那么自然、朴素而真实,看不出观念,看不出理念。宝宝的画和他们自己很象,很象过着人的生活的人。
我敬崇宝宝为大师,大师就是一个精神自由、自主的人,他们是能和神对话的人。时不时翻阅我女儿的画,9个月、1岁半、3岁、4岁......女儿自己记录了自己 的生活,这是照片和文字都不能替代的记录。感谢我女儿让我认识了幼儿绘画,感谢女儿每天让我读着她的变化。绘画对她就是一种娱乐,象她玩雪、玩水、玩沙一样的娱乐。我把3岁以前宝宝的绘画看做是玩,我们能提供的帮助就是给他雪、给他水、给他沙,只是别玩感冒了。您不用说:“来,我们一起堆个小雪人”,雪人还有鼻子、眼睛、嘴巴;更不用说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给孩子自玩的机会,自玩的空间,他会玩得让您下泪。
绘画不是吃东西,她有能力尝试,给她机会,艺术无需消化。我们只需静静的欣赏宝宝,感谢宝宝执迷的工作。
宝宝这个年龄主要是通过绘画来认知生活,认识了生活也就有了积累,积累多了,造反的能力不就强了吗?我们不能拿我们的经验代替宝宝的探索,否则艺术频临消亡。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孩子,任何生活什么样,就给他什么样的影响。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大的兴趣就是热情地对待生活,专心地做事情。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更多东西的机会,然后才能发现他对什么真正感兴趣。
他学会了一种技能,也不要把它作为他生活的重点甚至全部,他还有更多机会和精力学习到更多和更好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他对今天学的这些东西没有兴趣了,也没什么,因为在他今天为此付出的时候,已经受益了。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允许他犯错误,给他选择的权利,让他有充分的空间自由地发展。
艺术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主要通过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孩子发展。
要顺其自然,给孩子一个让自己兴趣发展的空间,为他创造条件。因为兴趣本身就是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有浓厚的兴趣,那里就一定埋藏着他的潜质。
不能被常规的思维模式和判断标准绞杀孩子的自然。生命根本还来不及展开,命运就被定夺了,这不合理。
孩子只要有自信心,就会在各行各业上获得大大小小的成功,人生就会放出光彩。我们的教育思维一定要更具有包容性,更呈现多元化。
改变世俗偏见,更新思维,给孩子,任何一个孩子以公平的机会,一个宽松的、能够接纳他的生活环境。
我们培养孩子绘画、音乐、文学方面的兴趣不是为了想在人前炫耀,也不是想把孩子培养在某一方面的天才,我们只是想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之中度过,我们的教育理想,是要造就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对情感的传递和非功利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