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182|回复: 14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阅读] 受不了了,必须变老:我也来抄书-----这才是中医、古代的医生、神医这样看病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 16:49: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晨曦 于 2014-11-4 15:27 编辑

权限贴越来越多,看到有人说有大姐真是幸福大观园啊

但是看不到大姐的权限贴,这幸福比人家是大块的减少啊


补充内容 (2014-11-21 11:09):
喜讯:这三本书电子版已上传,在41页816楼

点评

虹宝妈妈  加油,加油!  发表于 2014-11-3 16:50:14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0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14-11-3 16:50:47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中医 / 罗大伦 著

点评

楚漪  就不用买书了,占地方  发表于 2014-11-20 14:52:26
晨曦  哦,是这样  发表于 2014-11-20 14:44:02
敬听  罗大伦原名罗大中,呵呵  发表于 2014-11-20 14:40:38
晨曦  老大你是啥意思?罗大伦改名叫罗大中了?  发表于 2014-11-20 10:46:55
敬听  原来是改名了,哈哈  发表于 2014-11-20 09:41:08
敬听  内容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4-11-20 09:39:49
敬听  我在当当搜这本书,为什么作者是罗大中?  发表于 2014-11-20 09:39:32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14-11-3 16:51:07 |只看该作者
内容简介:
    中医是什么?
    在很多人看来,中医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就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不知所然;还有人认为,中医就是慢郎中,不吃个一年半载的中药,很难见效;……读了《这才是中医》,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书中的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中医不是慢郎中,是我们后辈学艺不精!
    书中的中医,不再是药物和药理的堆砌,而是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几个故事,几句点评,让中医走出玄妙之迷局,进入寻常百姓家。
    另外,本书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小方子,希望能为深受疾病困扰读者带来福音。
    关于作者:
    罗大中,笔名罗大伦,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被认为是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业内有“中医两博士,南有刘力红,北有罗大伦”之说。与刘力红博士的治验、研究、著书立说不同的是,罗大伦博士是从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和电视媒体上宣传中医的。
    2005年,罗博士以中医故事化的写法,还原了古代名医们,并以《古代的医生》为题发表在天涯煮酒论坛上。网友们为中医大师们精湛的医术赞叹,更为他们的大医精诚之心折服,他们相互传阅,点击率现已突破120万人次。后来,此贴被整理成《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出版。
    作为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的主编、特邀主持,罗博士邀请了许多有影响的中医专家(像王琦教授、王鸿谟教授、姜良铎教授等等)开坛布讲,让中医养生智慧进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点评

楚漪  赞一个  发表于 2014-11-20 14:52:41

Rank: 6Rank: 6

4#
发表于 2014-11-3 16:51:28 |只看该作者
正文 目录
   


    目录: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
    (一)
    引子
    没赶上好日子
    初生的牛犊
    那年头还要参加科举
    苦学《伤寒论》
    神农尝百草
    网友互动

点评

一米妈妈  我买回来了,还没看  发表于 2014-11-6 15:18:45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4-11-3 16:51:46 |只看该作者
(二)
    去天津赶考
    开始接触西医
    艺高人胆大
    精彩的药方
    大革命的时代
    网友互动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4-11-3 20:12:18 |只看该作者
加油抄!
这书我和我娃都看过呢。

点评

晨曦  谢谢谢谢,这故事也读给儿子听呢,有观众么,由纯净水变果汁  发表于 2014-11-4 09:08:13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4-11-3 21:19:06 |只看该作者
我爱看这书。基本上这本书是引发我对中医兴趣的开始。赞楼主,加油贴,重温,陪你变老

点评

晨曦  欢迎欢迎!  发表于 2014-11-4 09:06:58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4-11-3 21:20:48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前面还有两本,讲的是更早的中医,楼主找来一起贴了吧

点评

晨曦  嗯嗯,有呢,神医这样看病,古代的中医  发表于 2014-11-4 08:57:22
我是烨子妈妈。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14-11-4 08:58:51 |只看该作者
(三)
    中医应该有自己的医院
    力挽狂澜
    众望所归的医学大家
    中西医汇通之路
    点燃中医之火
    罗博士临证随笔:白茅根的妙用

Rank: 6Rank: 6

10#
发表于 2014-11-4 08:59:10 |只看该作者
李中梓,手到病除的诊脉高手
    (一)
    引子
    小秀才的生活
    磨炼之路
    十年以后
    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
    网友互动
    (二)
    崭露头角的日子
    做个好医生
    给名人们看病
    大家一起郁闷
    网友互动
    (三)
    平和之路
    医生朋友的故事
    天下巨变
    把医术传下去吧
    罗博士临证随笔:秋天了,别着凉

Rank: 6Rank: 6

11#
发表于 2014-11-4 08:59:35 |只看该作者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
    (一)
    引子
    太医院的考试高手
    锦衣卫也生病
    童便是味好药
    父亲,我做到了
    网友互动
    (二)
    难伺候的皇上
    阁老的儿子和孙子
    最不靠谱的皇帝
    南京太医院
    母亲病了
    别了,朱厚照
    色即是空
    舌诊的秘密
    明朝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
    网友互动
    (三)
    名利如浮云
    大展拳脚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
    补中益气丸到底是干吗的
    写给未来的书
    罗博士临证随笔:
    从一位母亲的来信谈孩子的咳喘和哮喘

Rank: 6Rank: 6

12#
发表于 2014-11-4 09:01:49 |只看该作者
许叔微,一个真正读懂了《伤寒》的经方大师
    (一)
    引子
    可怜的孩子
    没有家长管束的学习
    蔡京生病了
    有一本书,叫《伤寒论》
    仲景之路
    网友互动
    (二)
    出手不凡的青年人
    经方的疗效
    歌谣推广运动
    医生遇见兵
    瘟疫又来了
    赶考的路上
    网友互动
    (三)
    必须为许叔微辟谣
    这官没法儿当了
    极其神秘的秘方
    仲景先师的背影
    罗博士临证随笔:经方的奥秘

Rank: 6Rank: 6

13#
发表于 2014-11-4 09:02:18 |只看该作者

    正文 序
   

    序
    中医治病见效到底快不快?
    很多朋友说,中医是个慢郎中,一般急病,要去找西医,而那些不着急的病,才去找中医。
    还有的说,中医治病不但慢,而且效果说不清楚,反正是治不好,也治不坏的,总之是:中医调理不能着急,一般都是吃药吃他个两三个月的,如果往长了吃,怎么还不吃个半年一年的?
    那么,中医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吗?中医真的是个慢郎中吗?
    答案是:中医不是慢郎中。
    正是我们后辈学艺不精,才使中医被蒙上了如此令人感到羞辱的一个名称。

Rank: 6Rank: 6

14#
发表于 2014-11-4 09:02:53 |只看该作者
那么,中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的老祖宗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这里面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珍藏下去的吗?我们从中还能学到什么治病养生的知识吗?
    好吧,让我们一起走回过去,让历史用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这,才是中医!”
    这些故事,在我的头脑中已经盘旋已久了,很多朋友觉得我写这些古代中医的故事太累了,不知道要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其实,正因为这些故事在我头脑中盘旋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它们像是已经酝酿成熟的好酒,一旦动笔就喷涌而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以每天五千多字的速度在写,不知不觉,一下写了六十多万字。
    这些内容,我把它们在网络上贴了出来,结果引来了网友们的极大关注,现在这个帖子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二十万,很多网友的发言也被出版社的编辑们收录了进来,在此对这些网友朋友们表示感谢了!
    我和很多中医院校的学生不同,很多学生不爱读古代的医书,觉得读古文吃力,但是我却非常喜欢阅读古代的医书,甚至是从整天翻看这些古代的医学书籍中开始中医学习的。无数个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着泛黄的繁体字,我觉得甘之如饴。
    看得多了,我觉得这些人物又活了过来,他们像是坐在我的身边,就像是一个慈祥的师傅在教徒弟一样,一点一点地告诉着我,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用药,这个患者为什么要这么辩证……
    很多时候,当我深夜放下笔的时候,我都有种冲动,想要向虚空拜一拜,然后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谢谢您了,师傅!”
    很多时候,当我被他们的那种一心赴救、悲天悯人的大医情怀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都想放下笔,点一支香,告慰他们:放心吧,前辈们,医道不会湮灭的!
    表面上看,我这本书是写中医治病的道理,写养生的道理,其实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所有这一切之上的,那些大医的至高境界。
    这种境界,我称之为医道。
    这些故事,其实我早就写完了,后来因为一直忙,就没有整理,当我最后整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2009年的金秋十月了。
    在此,谨向那些一直鼓励着我、温暖着我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向一直支持我的读者朋友表示极大的谢意!正是因为有你们,我才能一路前行,我才能在每天的生活中感觉到阳光明媚,心中感觉到无比温暖!
    希望我的故事对大家的养生有所启发。
   

Rank: 6Rank: 6

15#
发表于 2014-11-4 09:03:09 |只看该作者
最后放下笔的那天下午,我乘车外出,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树林,枝头洋溢着秋日的阳光,那种灿烂,让我感动莫名。我突然有种冲动,想给位好朋友发送个短信,想告诉朋友,快出来看看这秋日的大地吧,看看曾经吹拂过数千年古国之风的这片广袤、辽阔、气势磅礴的大地吧……
    2009年10月20日

Rank: 6Rank: 6

16#
发表于 2014-11-4 09:04:31 |只看该作者
正文

一段山药,摆放在瓷盘中。
    皮已经削去,山药发出玉一般的光晕。
    我笑了笑,问朋友:可知山药能做什么?
    朋友回答:可以吃。
    我摇了摇头:非但可以吃,还可以救命!
    朋友抬起头,疑惑地望着我。
    民国年间。
    北京,通县。
    高崇勋的家里。
    高崇勋的妻子已经患病卧床半年了。
    这一日,突然病重,似喘非喘,气短不足以息。
    她知道,自己恐怕将要不久于人世了,于是开始向家人嘱托后事。
    她告诉高崇勋:我走后,你一定要照顾好女儿们,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
    高崇勋潸然泪下,女儿们更是抱着母亲哭声不止。
    但是,只有二女儿德清,却含着眼泪,在看着一本书。
    半晌,德清突然对高崇勋说:爹爹,您来看看,这书里说山药可以救命,如此神奇。
    高崇勋睁大了眼睛,然后,他的目光落到了刚买回来的四两山药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匪夷所思。

Rank: 6Rank: 6

17#
发表于 2014-11-4 09:04:58 |只看该作者
他们把这四两山药,按照书中所说,煎汤给患者服下,过了十来分钟,患者的气息居然接续上了,症状全部减轻。
    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然后,他们每天给患者服用山药汤四两,一直坚持。
    结果,四个月后,患者痊愈,而且身体较病前更好。
    高崇勋急了,这是什么书啊?如此实用!他合上书,书名赫然是:《医学衷中参西录》。此书的作者,正是当时的一位名医。
    高崇勋激动不已,如此高手,我一定要拜他为师!
    后来,高崇勋不远千里寻师,终于得偿所愿,拜在此人门下。

Rank: 6Rank: 6

18#
发表于 2014-11-4 09:05:28 |只看该作者
朋友听完,叹了口气:山药原来真可以救命,但是,我有个疑问。
    我抬起头:请讲!
    朋友好奇地问:那么,这位杏林高人到底是谁呢?
    我回答:张锡纯!
    张锡纯,民国期间的中医大师,大家如果想研究那个时期的中医,一定无法绕过他。张锡纯的影响,就像是您眼前巍然屹立的一座大山,让人没办法忽视。
    就是前几天,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聆听医史文献权威专家余瀛鳌老先生的讲话,余先生说:19世纪上半叶,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影响能和张锡纯相比,从那以后,中医也再没出现过有类似影响的人物。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啊。
    朋友点点头:果然是高人,我很好奇,他的一生到底如何呢?
    我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了笑: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Rank: 6Rank: 6

19#
发表于 2014-11-4 09:06:08 |只看该作者
(一)
    引子
    在最近这些年的电影中,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看完了这部电影以后,我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脑海中都会不断地浮现出这么一幅图像:在密布的阴云下,黄飞鸿倒背双手,昂首挺立潮头,眉头紧锁,他面对的,是重重的危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图像呢?因为当时列强环伺,内忧外患,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怎么办?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在想的问题。
    黄飞鸿从他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练武,来增强国人的体质。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甚至立刻传来了悲壮的电影主题音乐。
    那么,当时面临这种局面的又何止黄飞鸿一个人呢?
    我们中医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西医进来了,中医被认为是不科学的,面临被取缔的危险。那么,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病呢?我们该如何面对西医呢?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中医界里面一位黄飞鸿似的人物--张锡纯。
    对我们中医界来说,张锡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师。
    曾经有人对现在的中医名家做过一项调查,让他们列出十个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书籍,结果70%的中医名家,在第一的位置填写上了张锡纯这个名字,或者是他的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可见,张锡纯在中医史上有多重要。
    那么,张锡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让我们从头来说起吧。

Rank: 6Rank: 6

20#
发表于 2014-11-4 09:08:58 |只看该作者
正文 没赶上好日子
  
    张锡纯的老家,在山东。山东历代都出高人,清朝的黄元御大家都熟悉了,也是山东的。后来张家迁移到了河北的盐山,所以后来都叫他盐山张锡纯。
    他的祖父张彤元就懂医,估计这对张锡纯后来从医也有一定的影响。
    张锡纯的父亲叫张丹亭,会些医术,不过平时更喜欢诗词书画,他的理想是让张锡纯好好学习,将来在诗书上有所成就,这事儿后来在张锡纯写的一段话里能够看出端倪:
    张锡纯很喜欢菊花,也喜欢没事儿写几首诗(估计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的诗集就叫《种菊轩诗草》。他在自序里面说,小的时候,他爹没事儿就让他背唐诗,有一天,老爹把儿子叫过来,说:“来,爹给你命个题,题目是‘天宝宫人’,你顺着这个,作首诗吧。”
    说实话,这题目出得够难的,多大点儿的孩子啊,懂什么天宝宫人啊?
    可是,张锡纯还真不含糊,立刻提笔,写了首诗,诗里有这样一句“月送满宫愁”,张锡纯的老爹看到这句的时候,眼睛刷地一下就亮了,跟通了电似的,大加赞赏:这句子,哪是一个孩子能写出来的啊,我这个儿子,将来可不得了啊!肯定是个大诗人啊(谓孺子异日当以诗显名)。
    当然,事情的结果和张锡纯的父亲期望的稍有不同,他的儿子诗人没当成,却成为了一代名医。
    但是,大家别以为张锡纯出生以后,生活就是学习,没事和老爹颇有情致地赋诗,这么想可就错了。
    张锡纯出生在公元1860年,这个年份,没有一个中国人能觉得舒坦,让我们来看看当时都发生了什么吧。
    首先,在南边,太平天国和清军正打得激烈。就是在张锡纯出生的那年,太平军正在进攻武昌,同时安庆保卫战开始了,曾国藩哥儿几个正在和洪秀全死磕,整个长江中下游那就是一个大战场,根本就没有了以往鱼米之乡的景象。
    北边也很乱,就在张锡纯出生的第二年,咸丰皇帝病死,慈禧太后使了个阴招儿,把八位辅政大臣都给废了,开始了垂帘听政,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更加黑暗的时期。
    往大了说,张锡纯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应该是中国近代史中最纷乱的年代,什么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不平等条约、赔款割地都是那个时候的事儿,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心头压了一块大石头。甚至我们上学学习历史课的时候,都不愿意看这段历史,觉得心头堵堵的。
    这些,没法儿不对张锡纯造成影响,甚至我们可以说,那个时代的人,似乎都一直在按照这样的模式在思考:该怎么办?我们到底行不行?我们能证明自己行吗?
    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了张锡纯的医风。看张锡纯治病,很少开那种平淡、小剂量的不温不火之药,也不会用很长的时间才给患者治好病。张锡纯从来都是雷厉风行,立竿见影,追求实效,通常是在几剂之内解决问题。他似乎在一直力图证明着:我们不但能行,而且还做得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11-1 03:59 , Processed in 0.0299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