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汐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如果孩子可以不被教——我对自主学习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4

44#
发表于 2014-11-15 16:58:11 |只看该作者
相比起国内的教学进度,泡泡的语文和数学是慢一些,可是在我已经觉得她太快了。兜兜的认知进度比泡泡更慢,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兜兜的认知比泡泡更高级些,还是因为我没有照顾好她使得她的认知要慢一些,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兜兜是老二,她的生存环境、每天遇到和解决的问题与泡泡完全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会一直有兴趣去关注。我觉得我之所以愿意让孩子独自探索自然发展,愿意让她们慢慢认知,并不是我的心态有多么超然,而只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这些细节让我明白我们的很多做法在南辕北辙,很多妈妈跟我有相同的目标却对孩子做着与自己目标相反的事情,这是我希望把我的想法分享出来的原因。就像《你的n岁孩子》系列,只是提供一些事实,就能让我们面对孩子的行为时有了不一样的心态。我希望的也是提供这样一些事实,希望在探讨中相互加深对孩子天性的了解。

Rank: 4

43#
发表于 2014-11-15 16:28:20 |只看该作者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4-11-15 15:47
孩子自发学习,很多人会觉得那太慢了呀,太耽误时间了呀,你看泡泡,如果以普通学校3年级的程度来看,她 ...

没有,没跑题,我觉得你说的是挺关键的问题。

确实,只有在某一标准下,才会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过,我之所以在这里发帖,是因为我觉得这里的妈妈有大体上一致的标准,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真正的自己,能够活出独一无二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能够找到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禀赋并享受它所主导的人生。这也是目前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从这个角度看,其实连标准也是有高低之分的。但是,高低和适合自己是两个概念。有一些做法我觉得很高级,比如国外的妈妈不管带几个孩子都能让自己过得很舒服,我觉得她们的处理方式比我更高级,我心向往之,但是我还做不到,所以也不会强求自己去那样做,但是做不到并不影响我认为她们做得是更高级的。但是在溺爱孩子的父母看来,会认为那些妈妈的做法很低级。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看到真相,这与那方式是否适合他们无关。

Rank: 7Rank: 7Rank: 7

42#
发表于 2014-11-15 15:47:12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观点是:成人留白,孩子自发学习,这种方式是最优的。至于孩子的人生是不是只有语文和数学,这种最优的方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这些其实我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欢迎探讨,


孩子自发学习,很多人会觉得那太慢了呀,太耽误时间了呀,你看泡泡,如果以普通学校3年级的程度来看,她的语文和数学只怕都还不合格呢!

包括新教育小学,不少家长也会在三四年级的时候转学走掉,这些新教育小学,还并不是给孩子彻底留白,只是稍微多留了一些,家长就等不了了呀!

我觉得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和目的是有关的,所以高低优劣没法儿讨论,大家目的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采取的,都是他们认为最优的方法!

泡妈这个方法很小众,很考验父母,即使是办了学校,也不会在短期内成为主流。我跑题了吗?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4

41#
发表于 2014-11-15 15:44: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是的,我也声明我比较爱较真,比较爱争论,但只是对观点较真,希望在彼此碰撞中看到以前没有看到的真相,绝没有对任何朋友不尊重的想法,如果言辞有激烈之处,请。。。大家。。。不知该咋办。。。。我这人比较情绪化,尤其最近,看到吵架的机会常常喜不自禁,就忘记了别人的感受,多多包涵:)

点评

汐岩  握手:p  发表于 2014-11-15 16:08:23
容宝妈妈  看到吵架的机会喜不自禁,哈哈哈哈!我最近也是!  发表于 2014-11-15 15:46:27

Rank: 7Rank: 7Rank: 7

40#
发表于 2014-11-15 15:27:37 |只看该作者
六木 发表于 2014-11-15 10:38
孩子对于数字的认知就是对生活认知的一种模型化提炼
所谓的借位法和十进制也是对生活认知的提炼方式
只是 ...

六木大概能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就像我们在隔壁帖里讨论过什么才是拿孩子当试验品一样,至少看到好几人表示,还是随着大众的步伐安全一点。:)

不过,我是很高兴看到泡妈的帖里终于有人发出质疑声的,六木带了头,终于也有人呼应了。泡妈在江湖上已是传奇,我生怕她一发声,一片祥和只有人表达高山仰止之情而没人来拍砖,那就太无趣了呀!

给六木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4

39#
发表于 2014-11-15 14:10:05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分享的观点。
自由探索并不表明不站在前人肩膀上,只是怎么站的问题。

对于刻意。。。我是非常赞同你说的,太多的刻意,本身就是误区,但是,怎样算是刻意呢,你有一种喜好,我有一种喜好,是不是你的喜好比较大众,我的喜好比较小众,所以我的喜好就变成了刻意呢?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忘掉学校里学到的剩下的东西,克氏说,人只有因为爱才去学习,也只有因为爱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可能很多人觉得他们太刻意了,但是在我却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常识,学习本来就是自然发生的,现行兴师动众的做法才真的太刻意了,只有在学校忽略掉的领域里,孩子才有真正的学习的机会(乐观地讲,这样的领域还是很多的),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观点,其实是否刻意是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另一方面,确实,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每一种环境都是财富,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具体问题、某一个具体目标来说,各种方法又一定有高低优劣之分,否则,教育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各种对教育的探讨也失去意义,那样社会也不需要改变了吧。。。其实我帖子探讨的主题,是:用哪种方式学习语文和数学是最优的?我的观点是:成人留白,孩子自发学习,这种方式是最优的。至于孩子的人生是不是只有语文和数学,这种最优的方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这些其实我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欢迎探讨,但是不要扣帽子哈

Rank: 7Rank: 7Rank: 7

38#
发表于 2014-11-15 10:38:41 |只看该作者
孩子对于数字的认知就是对生活认知的一种模型化提炼
所谓的借位法和十进制也是对生活认知的提炼方式
只是成人的理解和表达,无法从孩子角度进行解读而已
如果你再进一步和孩子探究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时候
也许从孩子角度能给出更让你惊奇的回答

但是,不好矫枉过正
不是所有的规律和认知都需要自我探索
我们之所以去学习,也是希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更进一步
让孩子自由探索非常珍贵
但是所有的常识都让孩子去逐一探索也许不是最优解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太多的刻意,也许本身就是误区

点评

tinaand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赞  发表于 2014-11-15 12:31:20
丁丁姑娘  排  发表于 2014-11-15 11:05:26

Rank: 4

37#
发表于 2014-11-15 09:02:22 |只看该作者
如果较真一下来说的话是这样的:我可以接受她进入学校数学学习被干扰和破坏,至于以后会不会有复建的那一天就看她的运气和她想做什么了。她的数学方面有所失,但是她会在其他方面有所得,会有新的不一样的乐趣。人的能力也是此消彼长的,会根据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自己。但是单从数学来讲的话,她一定会失去很多。上课是给不了孩子任何智慧的,只是给他们一个文凭。文盲所以成为文盲,绝不是因为他没有上课,而是因为他的感官被关闭了。

点评

爱无言  是的,我也认为文盲是因为感官被关闭了。学校的教学会使得一些感官关闭,可以把这叫做破坏,但同时也开启更多感官的。  发表于 2014-11-15 09:28:50

Rank: 4

36#
发表于 2014-11-15 08:40:22 |只看该作者
爱无言 发表于 2014-11-15 04:22
泡泡妈妈在这里也有两个ID? 我是不是也可以去申请一个?

我也是只有一个id,现在不能用泡泡妈妈了,兜兜抗议了

点评

容宝妈妈  她以为那个叫span的人也是你。:)  发表于 2014-11-15 09:20:03
汐岩  啥span?  发表于 2014-11-15 09:05:53
爱无言  那个span不是你?我前面对错情了啊。:)  发表于 2014-11-15 08:41:26

Rank: 7Rank: 7Rank: 7

35#
发表于 2014-11-15 08:39:40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看了就好遗憾,容容没机会经历泡泡这种数学上的学习乐趣了,好在我们上学前就开始对字敏感,认字的过程倒是和泡泡如出一辙,好吧,至少我也看到这么一点点了。

还有就是去年,容容在考虑7-8的时候,说出了零下一个的答案,让我惊讶了半天,感觉在孩子那里,什么都理解没障碍,不需要我们引入什么,我们引入的,只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名称而已!

点评

汐岩  昨天泡爸好像问泡泡5-7等于几,泡泡说等于零,我们说不对,她很不解,说就是零啊,都减没了啊!!要不然就是零零几了。。。我知道她的意思,我就是不告诉她:p  发表于 2014-11-15 09:09:32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8Rank: 8

34#
发表于 2014-11-15 08:38:00 |只看该作者
泡泡是很幸运自己对数学的这些探索保持着跟进着,可是有很多孩子不进入学校是一辈子都不会掌握这些的。这在中国有太多的例子了。我的上一辈中的文盲很多。

点评

爱无言  是的,所以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依然还是有必要的,虽然可以有更多的改进的地方。是非常快速的可以帮助人的智力和很多方面都提升的。当然伴随着有所得必有所失。  发表于 2014-11-15 08:43:58
容宝妈妈  可能跟环境有关吧。就是孩子萌发的学习热情或者一些萌芽没有继续的刺激就灭掉了。不过就像你说的,长大了也还有机会的。:)  发表于 2014-11-15 08:41:51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4

33#
发表于 2014-11-15 08:30:11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又明白了一个事,泡泡说她没法懂进位退位,我认真想了一下,她的计算思路跟我们确实是差别很大的。

因为进退位,首先是要把数分开:个位和十位,比如40-13,40就是4和0,13就是1和3,然后呢,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减个位,0-3,可是不够减了怎么办呢?只能借位,然后个位再继续算,10-3=7,十位上被借掉一个就是3-1=2,所以27.

但是泡泡是没有分解数的,她用40作为一个整体去减,先减掉10得到30,然后30减掉3就是27.

也就是用大数的整体去先减小数的整十,再减小数的整“个”。

我尝试了一下,发现用她的方法计算进退位的加减法要简便很多,比如昨晚的92+16,我已经有点晕了是118还是108,但是她很容易就得到了:2+6是8,90+10是100,108.

退位的更明显一些:
52-27
52-20是32,32-7是25.

再用三位数试一下:
362-248

362-200是162,162减40是122,122-8是114

362+248
362+200是562,562+40是602,602+8是610

感觉我的口算能力瞬间高大了!我昨天发现减法对泡泡没有任何难度,她加法熟练了减法也自然跟着熟练了,按照她这个方法减法确实是没有额外的难度。

我还是好不想让泡泡去上课啊

记得有次跟容宝妈哭诉说,我真是很好奇泡泡会怎么去做两位数乘法、除法呢,会怎么理解我们平时那些数学概念呢?好吧,至少我已经有机会看到她怎么做两位数加法和减法了,先小幸福一下吧


点评

汐岩  成海浪声音的诸多声音中的一种,它们的交织成就了一种存在的丰富和平衡  发表于 2014-11-15 14:27:32
汐岩  我不太会用点评,老是看不到。。赞你的豁达:)我也是半开玩笑,每个环境都有其价值,只是个人喜好不同,决定一种教育体制优劣的因素有无数个,留白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氛围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每个因素都只是组  发表于 2014-11-15 14:25:48
爱无言  别担心,我和你想法不同,对这些不担心,不觉得孩子没空间去增长她的思维了,反而我觉得孩子其实脑容量太大了,哪方面都可以而且以各种方式在增长思维的乐趣的,学校是无法破坏和干扰的,如果孩子的感官不关闭。  发表于 2014-11-15 09:27:22
汐岩  我一直都觉得中国的学校更好些,看到你说美国学校里有这两种方法我更加这么认为了,中国学校至少还给孩子留下了一半空间。。。。哈哈,别跟我急哈:p  发表于 2014-11-15 09:14:12
汐岩  还有什么意思啊!!!我说口诀应该也没有那么容易学会吧。。。:(  发表于 2014-11-15 08:50:10
汐岩  不知是不是受我的影响,泡泡从小到大对教都是挺抵触的,我指的是那种她自己有思路想尝试的时候,如果别人喋喋不休她会觉得完全听不懂,“我不想让他们说话。。。:)这几天她也念叨:我不想学口诀啊,学会了口诀算术  发表于 2014-11-15 08:48:54
爱无言  但有些孩子会很喜欢,自己苦思冥想地贯通了会很得意很有成就感,因为实际上老师演示那个过程以后,还是要依靠孩子自己真正掌握理解贯通的。泡泡到学校里也还会这样子的,并不一定就会对教这么抵制啊?。:)  发表于 2014-11-15 08:35:51
爱无言  你说的这两种计算法,美国的小学里都要孩子掌握。美言因为是被动的掌握,孩子每次做的时候,除非为了考试,我还是能感觉孩子感觉累,不喜欢的。  发表于 2014-11-15 08:33:22

Rank: 4

32#
发表于 2014-11-15 07:54:29 |只看该作者
爱无言 发表于 2014-11-15 04:07
泡泡妈妈,

你说的泡泡自己学会的数学思维,我是前几年,应该说也就是五六年前,在我开始做心理治疗以 ...

又见到了,你也在这啊
其实我也不是接受不了,就是觉得好可惜,就是觉得不想眼睁睁看着她那么美好的东西被破坏掉,就像当年梁思成看到别人拆城墙他受不了一样吧那种感觉,因为我本来就是个特别。。。惜物的人吧,像我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包括衣服,哪怕很久了都破烂了,还是觉得这个也有时间的味道,那个也有特殊的意义,都觉得挺好,都想留着。。。不过你说的还是给了我一些参考,我也明白孩子的感官只要是打开着的,她在每个环境里面都会吸收到那个环境里独特而丰富的东西,真正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是我自己

Rank: 4

31#
发表于 2014-11-15 07:41:28 |只看该作者
tinaand 发表于 2014-11-14 22:39
不过,我们一直觉得,孩子每天和爸爸在一起也很重要,再加上我还在工作,所以如果在北京有水学苑,还是很希 ...

是这样啊,握手
我赞同你说的,有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其实我们回北京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不想总是一家人分开了。
做一个学校,我也确实有过这个念头,但是我是一个执行力特别差的人,让我去做个学校,光找校址就得找一年,再找老师又得找一年,加上最近我的身体不太好还要调理身体。。。。如果你的孩子4岁半,也许还能赶得上。。。。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这件事做起来

点评

汐岩  那咱就是知己了,太默契了:) 如果有一天做这个事情,一定叫上你同去同去!!:)  发表于 2014-11-15 14:34:15
tinaand  我也很喜欢和认同中医,你的“我们是一个没有规则的家庭”中的内容,我非常赞同,在我们家,基本也是一直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4-11-15 12:33:50
tinaand  太希望你能办起来了,期待  发表于 2014-11-15 12:32:33

Rank: 8Rank: 8

30#
发表于 2014-11-15 04:36:51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泡妈写的,云淡风轻又自由探索,真的是好美啊!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9#
发表于 2014-11-15 04:22:28 |只看该作者
泡泡妈妈在这里也有两个ID? 我是不是也可以去申请一个?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8#
发表于 2014-11-15 04:14:22 |只看该作者
汐岩 发表于 2014-11-14 21:28
泡泡这两天对算术一直热情高涨,吃晚饭时总让我们给她出题。昨天泡爸给她出了几道两位数加法,43+36,27+58之 ...

我女儿美言在学校里学这些,美国学校里教法和中国也差不多,不过花样更多一些,变换更多一些,我看着都头疼。比如有一大块估值,我不记得我上学时学过,所以考GRE里这块一开始就很头大。孩子对这些第一反应还是很累的,初次学口算,感觉到困难,就不愿意做作业。但我们没怎么管,这是她自己的事情的。她自己内在里需要在班里数学还是学好点的,所以这些困难,自己就都克服了。也就等于说孩子在考试和做作业时,会很灵光地调动出自己的能量来应对学业,考出她喜欢的分数。但真的没有显现出泡泡这样的探索的兴趣。不过我也很接受,我觉得有一天她也会象我一样忽然之间所有的这些她都能领悟出来感觉到头脑里那么清明的。让自己感觉清明就和让自己成功一样是一种本能的需要的。

点评

dream  请教一下,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是让她自己处理,还是家长帮忙解决?  发表于 2014-11-18 15:22:04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7#
发表于 2014-11-15 04:07:59 |只看该作者
汐岩 发表于 2014-11-14 14:19
我从这里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障碍到底在哪里?如果像泡泡这样划线然后数的话,其实数学没有 ...

泡泡妈妈,

你说的泡泡自己学会的数学思维,我是前几年,应该说也就是五六年前,在我开始做心理治疗以后,忽然间我开始自己把这些全部贯通了,数学计算题,包括物理我觉得我自己都通了。至少我觉得我去考本科不会再怕了,觉得复习一点时间,肯定能考个不错的大学的,哈哈!所以我觉得对于孩子上学接受这些别人的方法和探索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孩子长大了以后,也会有突然把这些全部自己领悟了的时候的,我想我领悟了的那个程度应该还是比泡泡的数学思维要厉害一点吧。因为之前那些年在学校里那些锻炼还是有用的。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14-11-14 22:39:49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们一直觉得,孩子每天和爸爸在一起也很重要,再加上我还在工作,所以如果在北京有水学苑,还是很希望去的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14-11-14 22:38:08 |只看该作者
我家孩子4岁半,在孙园上过一年多,现在在家玩。因为你的“一声平安”,我一直关注水学苑,还和老公商量要去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29 17:22 , Processed in 0.03406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