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三只眼那个童话故事,家里有三个女儿,老大一只眼,老二两只眼,老三三只眼。妈妈就是不喜欢老二,让老二下雪天去摘草莓,但因为老二心肠好,帮助了森林里精灵,最后得到了好报。老大老二因为不知道帮助,最后成为了乞丐。
我家妞对妈妈也会对女儿这样非常的困惑,问我,我很语塞。
我现在的回答是,这只是故事里面有这样的妈妈,不是每个孩子都爱。但我这个妈妈,每个孩子都爱的。
这样说妥吗?
心舒 发表于 2011-5-27 12:50
如果在讲故事的时候,成人对故事的内涵有非常深刻而清晰的理解,孩子就会听得特别入迷,特别满足。。。可能是这个时候你可以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清晰的图景,孩子就可以接收到。
莫兰 发表于 2011-5-27 14:26
也许孩子的这些潜意识的触动,可能也触动到了你的某部分,你的情绪也在里面,所以你容易被孩子的问题烦,你想推开这些。你静下来,也许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你们俩可以一起去体会那些问题。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5-27 16:02
但我困惑的是,我自己都没有那个能量去甚解。那些格林童话类的书,我自己都读不进去,给孩子读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灵魂是漂移的,读不进去,也不想读。
看你这里对故事的解析,我觉得我压根解析不出来,还处于等看别人解析了我才明白的状态。
妈妈是我这个状态的话,给孩子读格林童话,到底该怎么处理呢?
心舒 发表于 2011-5-27 15:29
,一只眼感觉是指人看事物很片面。而三只眼感觉是人的多疑。两只眼是正常的人,可是这个妈妈却只有片面的和多疑的部分,所以她无法认同这个正常。巫女是人的神性(生的力量),羊是温暖的温柔的,是爱,羊的内脏更是指的心,所以才会长出丰硕果实的树,这个女孩凭借着自己的本能和神性,感受着,拥有着自己的心,自然就会拥有她自己的树和果实,自然就会有着另一半,就会幸福。最后她也就接纳了姐姐们,也就是她自己体内存在的不好的那一部分。就得到了整合,达到了自性。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5-27 16:40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