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成人英语自学探讨——非专业人士的一点感受 [打印本页]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7 15:20:54     标题: 成人英语自学探讨——非专业人士的一点感受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09:06 编辑

最近看到坛子里关于英语学习的帖子很热,很想谈谈自己的自学过程,我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的教学知识也很缺乏,所以无法从专业的角度来谈。

2008年前,我的英语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严格说来就是哑巴英语应试英语,常用词汇量、语法基础还可以,但听力和写作都不好。

我重新学习英语,是在2008年。那时候,空闲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决定重拾英语,虽然不清楚未来这门语言会不会派上用处,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学着总比不学好。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之后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过程:

起初,每天看纽约时报的文章,熟悉新闻写作的风格,对陌生的语法结构会格外关注,至于生词,就用有道词典记录下来,有空就背诵一下。

后除新闻外,增加了单词的背诵任务,每天背诵20个新单词,没有研究记忆规则,所以属于比较随意的背诵,效果应该不算太好,但词汇量还是在增加。

在网上发现兼职机会,抱着失败也无所谓的态度试了,先后获得了两份工作,一份主要用来介绍英语学习要点,一份是翻译工作。这两份工作,要求我重新复习和查阅语法知识,记忆新单词,而且考虑到翻译质量,我必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期间增加了听力练习。为了提升听力,在看美剧的时候,我会盖住字幕听,听不懂的地方,就暂停拖回去,看是怎么回事,听不懂是因为生词呢(遇到生词会拿张纸记下来),还是弄错了某词的发音,又或者是不熟悉他们的说话方式(口音、连读或吞音等)。(我选择的是《生活大爆炸》,不过专业术语特别多的地方,我对自己要求较低)。

通过上述练习,我的英语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接下来,兴趣在我的英语自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对身心灵知识深感兴趣,而多本翻译不佳的书让我萌发了看原版书的想法,最初看的是艾克哈特·托利的《The power of now》,此后,凡是能找到原版的,我都选择看英语原版。

接着我开始大量听艾克哈特·托利的视频,他语速适中,用词也是我熟悉的,所以比较好懂。

阅读书籍和收看视频是两码事,前者白纸黑字,遇到生词查就好了,但后者涉及生词、口音、语速等说话元素,因此难度更大(我收看的视频大多没有字幕,故只能靠耳朵听)。在我大量收看视频的时候,有好几次,心头冒火,真想冲着对方大叫:能不能慢一点呢,语速这么快,叫我怎么听啊。能不能别吞音啊,关键时刻总是听不到啊!在听肯·威尔伯的一个视频时,有个让观众发笑的部分,我反复听了几遍,最后只好放弃,还是没懂,我实在不熟悉他的发音和连读方式。

在收看身心灵领域的视频时,由于该领域的老师来自各个国家,所以说话时口音相当丰富,看到他们毫不在乎发音的准确与否,自然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时,我也感到信心大增,管它有没有口音,开口说就是了。不要太在乎口音,其实别人也不会那么在意你发音标准与否,尽管开口说就是了。另外,这些视频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听音辨词能力,因为就像中文的多音字一样,同一个英文单词也可以有好几个发音,不同国家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发音方式。

在大量的读与听的过程中,我的英语语感越来越好,有时候思考和写东西时,也会直接使用英语,英语和中文毕竟是两门语言,有些词汇直接用英语比翻译为中文来得有意义。

在英语方面,现阶段我对自己没有任何高要求,我不想成为翻译,我不想成为英语教学工作者,英语对我来说是工具,了解西方知识的重要工具。我认为在自学英语时,只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语法知识,我们便可以借助英语这一重要的语言工具去直接了解自己需要的外文知识,而不用等待翻译本的发行,也不用为翻译质量的不佳而烦恼。

具体需要多少词汇量,则要看你研究或阅读的领域是什么了。就我来说,了解了身心灵领域的常有词汇后,读懂这类书籍的字面意思就不会太难,我没有计算过这一领域的专有名词词汇量,回忆起来应该不算太多(当然总是有重要的生词出现,这不是问题,发现一个记录一个就好了)。我只是对这一领域的词汇比较熟悉,如果你让我读文学书籍,旅游书籍,医学书籍,那我估计读几行就要查新单词了,目前对这些领域兴趣不大,所以也就没打算学习和背诵这些领域的生词。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能会帮你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

待续……
作者: 烨子慢慢来    时间: 2013-4-17 15:43:27

赞!

作者: 明月照我心    时间: 2013-4-17 15:56:21

哈!这几天正计划学英语呢。看园子里都是儿童学英语的,正想发贴子问成人怎么学,你就发了这个贴子。

真是太好了,也太巧了!


先接孩子再细看。
作者: 溪云    时间: 2013-4-17 16:10:15

谢谢分享,我最近正想开始学英语,对自己又没有信心,看了你说的,心里有点谱了,看来我得克服自己的懒惰。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7 16:23:30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7 16:24 编辑

谢谢大家的热情回复。在做兼职工作时,两三年前我写过一些与英语知识点有关的文章,刚去翻找了一下,决定把其中几篇文章发在这里,当时的语言风格可能比较幼稚,不过文章描述的学习经历是非常真实的。

语法与记忆


在我以前上英语课的时候,总是认认真真的记笔记。以前并不觉得它有多重要,只是老师让记就记而已。可现在想起来,正是那些“枯燥”的笔记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永远不应该太相信自己的记忆能力;即便你以为你还记得某些事物,而事实上它也可能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所以,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该做笔记,该写的时候一定要动手,光是嘴巴上读,脑子里默念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自以为掌握的知识到使用的时候方才知道自己被自己给骗了,如英语单词等到默写的时候才发现不知如何拼写。这一现象自然不仅止于英语学习一个领域,任何方面都是如此。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有必要充分调动我们全身的各个部位:用眼睛看,用嘴巴读,用脑子记,用手写……

在起初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抽时间经常性地背诵语法知识点。除此之外,最好在记忆每个语法点的时候,附加一些包含此语法点的例句来加深记忆。抽象的理论,通过列举一些生动的例子,则易为人接受。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学习略微枯燥、死板的知识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它们与某些我们较为感兴趣或者是较容易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记忆能力。

说到记忆的技巧,市面上有不少相关的书籍,提供了很多可行的办法。当然大家也完全可以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来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在管理学领域中,有相当多的理论,其中有个理论为X—Y理论(人性消极论、人性积极论),我看到X理论便知道它是消极论,因为中文消极的消拼音首字母是X,那么剩下的Y自然就是人性积极论了。这便是我自己记忆知识点的一个例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方式。

在记忆语法知识点的时候,多寻找例句并练习造句,它们均有助于加强语法的记忆。比如如下几个语法知识点:have to do sth, 必须做某事;be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做某事;used to do sth.,过去常常做某事。光是读与背上述文字还不够,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造句,来加强记忆效果。I have to practice hard if I want to be good at English. I am used to eating biscuits as lunch. I used to borrow books from that bookshop.

记忆语法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大量阅读(建立在掌握较多词汇的基础上)。一门技艺要练得纯熟,就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语法知识点的掌握须要我们掌握其具体的使用,而不是抽象地脱离其使用环境,使其成为枯燥、孤立的存在。在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后,我们应该开始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地大量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应有意识关注自己刚学过的知识点。我们要意识到,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在此过程中,需要的是耐性及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当的材料来练习。对于满是生词、读起来极不顺畅、倍感疲倦的文章,我们要当机立断停止阅读,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用这种材料强行练习,光是学习生词就让我们够呛了,更谈不上记忆语法、培养语感了。可以说它除了会严重挫伤我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外,并无多大用处。

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我们迟早会把英语给攻下。重要的是,我们不要给自己消极的暗示。我经常会听到“没办法,我就是没有这个天赋,英语就是我的克星”诸如此类的话,但是我相信这不是事实。有些人确实有语言学习的天赋,但是在掌握外语的人中,绝大部分还是普通人,即和我们一样智商的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写一手好文章,只要我们够努力,只要我们不放弃。试着每天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且照着计划执行,你一定会有进步。我从看美剧必须时刻盯住字幕看,到现在没有字幕也能听懂个八、九成这件事中明白一点:我们每一天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量变总有一天会发展成为质变。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7 16:36:28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14:06 编辑

【口语】把英语说清楚和把英语说标准  


英语的口语相对书面语来说,随意性较大,没有死板、严格的规定。一些口语词汇是由书面英语简化而来,比如说口语中的gonna就是由书面词语going to简化而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口语中的一些句子是由不同书面词汇拼凑而成的,它们形成的原因很多,可能源于电视电影,也可能源于社会热点,如Bite me。这些简化词汇和句子一般不使用于正规写作中。我认为在口语中以下三点尤其值得注意:

一,须掌握一些常用的口语词汇,以便理解对方的意思,也可在特定场合使用它们以拉近彼此距离。我们在使用英语对话时,若过于一板一眼,全使用书面化词汇,则会显得生硬,徒增双方之间的距离感。因此,了解并练习口语的常用词语和句型,对于对话双方的沟通效果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二,说的话应尽量简洁明了,以使对方明白为主要目的;忌使用生僻词语,忌辞藻过于华丽。一些优美的句子,复杂的句型,写在纸上成书确实能够体现一种美感;但若在对话中使用,则真的能雷倒一大片人。设想一下别人对你说话满口琼瑶腔的感觉吧,是不是鸡皮疙瘩都要冒起来了?

三,对话时要强调词语发音的清晰(此处清晰指的是,听者能听懂你的句子是由哪些单词组成的,因此即便音发得不准,如there 发成dare,对方也基本能听懂你的意思)。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故发音中带有地方特色不是大问题。有空去中央九套看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许多有名的政经人士、知名播音员的英语发声也带着浓浓的乡音;但是人家脸不红、心不跳,而与他们对话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障碍。可见,发音不够标准不应该成为我们开口说英语的障碍。但是,不要忘记很重要的一点:务必要使对方听清你发音的单词是什么。我们要追求发音的高标准,但是不能强求,也不应过度重视它;但是,我们绝不能忽略发音的清晰度。说的简单点,若你发音不够标准,且改进很难,那么你至少要做到:把速度放缓,保准单词与单词之间的时间间隔,切忌快速的连读。发音不标准,语速又快,还时不时来个相邻词语之间的连读;又怎么能期待对方能够轻松理解你的意思呢。如果我是听你说话的人,心理也肯定发毛。

关于这第三点,我觉得有必要再解释一下。因为我发现有些朋友总为自己不能讲一口标准的英语而烦恼,甚至烦恼到不敢开口了。其实大可不必。拿中国的普通话来说,某些地方的人n、l分不太清,“篮球”会说成“南球”。不是他们发不出这个音,而是习惯使然:老师教的时候这么发音,旁边说话的人也这么发音,最后大家都这么发音了,而改变它是很困难的,因为这已经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我是浙江人,我可以分清n、l发音,但是我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而这在浙江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类似的发音情况也出现于国与国之间。不同国家的人由于本国语言的构成与英语不同,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把某些英语字母的音发标准。比如说,某些国家的人发th的音习惯于发成d音。There is a toy over there. 这句话用中文发声来表示就变成了:德尔一思阿兜儿哦饿德阿。《生活大爆炸》中的印度人Raj就存在这个问题。又比如,韩国人似乎发不好f这个音,因此“fighting”会说成“whighting”,即f发成hw音。

上面说的都是些根深蒂固,改变起来很难的语言习惯问题。我们要尽量改,但是绝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该出口时就出口,先把话说清楚,然后再把话说标准。只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语速不过快、词与词之间保持一定时间间隔,尽量不要连读,问题就不大。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照样能侃大山,全球各地人用不标准的英语照样能谈笑风生,只要突破了心理上的紧张感,你的英语口语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09:16:38

从新闻中学习


本文2010年1月,第一个帖子里的时间(原为2009年,现改为2008年)记错了,我重新自学英语是在2008年下半年。

在我的课程中不再有英语之后,有一段时间,英语几乎消失在了我的生活中,直到不得不查文献、写论文之时。等到论文写完,我又该干嘛干嘛了。

某一天,一位朋友问我:你有没有看过《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我说没有,他建议我看一下,我听从了。这本书其实算是总结、预测了近期及将来的世界发展趋势。世界是平的,所以上到一个国家,下至一个工人,所要面临的竞争都是全球性的,没有阻碍的。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最好能够经得起来自四面八方的考验,你最好能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的讯息。事实上,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对我有何特别大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使我重新认识到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因为世界是平的,不知何时它就为你派上用处了。

万事开头难,尽管我曾经背过很多英语单词、参加过不少英语考试,但那大都是为了应付。要让英语真正在我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在没有了考试压力、全凭自觉的环境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光不光明未可知。我有些迷茫,捡拾网络上的英语花边八卦新闻显然不奏效。最后,还是我的朋友为我提供了一些入门要点。

“我每天都看新闻至少5篇,听新闻半个小时,风雨无阻。然后,看专业书籍,我已经看完好多本了。”他这么告诉我。

既然自己想不出法子,那就鉴戒前人的经验好了:我也决定看新闻,听新闻。

第一步是艰难的。我打开纽约时报的网页,点击热门新闻标题。这时候,我才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单词量是如此贫乏,对英语的遣词造句是如此不熟悉(亦或说是对英语语法是如此陌生)。生词一多,句子一长,我就看不懂了。第一篇,磕磕绊绊看下来,我很是泄气,立马就想放弃,心理想着:反正我现在也用不到它,何必费那个劲呢。

最后没有放弃,是因为我认为,即便不学英语,我的时间也就是浪费在其他无趣的地方,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回回帖子。所以,我坚持看了第二篇,虽然痛苦,还是看到了最后。第一天,我只听了一分钟新闻,因为就是这一分钟,使我认识到暂时还是放弃它为好,听新闻这事必须等我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再说。

不总结是不行的。我总结出自己的主要问题如下:词汇量还太少,应付论坛里口语化的讨论或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八卦新闻可以,但是要迅速看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正规新闻颇难。当务之急,是掌握更多的词汇。怎么办?四六级词汇、考研词汇都背过了,去买专四、专八英语词汇书,还是雅思类、托福类?想了许久,我决定还是结合实际情况,回到文章中去学习新词汇。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每天看两篇新闻,记下新单词,每天背20个左右的新单词。到一定程度,逐渐加量,发展到每天三篇、四篇、五篇。词汇量大有增加之后,增加听力这个项目,听力内容为也为新闻。这样做,可以将文字新闻与视频新闻配套起来,达到相互加强的效果。

计划定下了之后,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遵循这句话的原则,充分利用边角料时间,逐步履行自己的计划。

每天早上,我会稍微提早一些到办公室,这时候离正式上班时间仍有个20、30分钟,于是我打开纽约时报(后来则是各类新闻报纸)网页,看第一篇新闻,通常新闻篇幅为2页,不长也不短。第二篇新闻的阅读,则被安排在中午休息时间,那时候时间更为充裕,可以顺便背一些单词。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猜生词的意思,但是不会花太多时间,猜出也好猜不出也好,立马用有道词典查找它们的意思,然后将其保存进单词本(这部分功能均在有道词典工具中,不多介绍)。

完成两项任务“阅读新闻,记录生词”之后,另一项任务“背单词”则在下班之后的时间内执行。背单词是个苦差事,背完就忘更是常事,所以耐心必不可少。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便发现,一时记不住并不要紧,因为我的学习过程决定了,绝大多数生词都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所以到最后它们都会成为我的好朋友(因为大多数新闻有连续性,有个发展过程,并且所用词汇有一定的范围,部分单词和语法结构会反复出现)。

等到词汇量有所增长之后,我便开始看新闻,在声音中辨识新单词。报纸新闻和视频新闻的匹配度很高,毕竟世界范围内、或者说某国国内的重大新闻就那么几条,相当于看一遍文字,听一遍发音。

我从08年下半年开始看纽约时报,一段时间后,听NBC晚间新闻。那时候翻天覆地都是金融危机的消息,眼睛里、耳朵里都是些危机相关的专门词汇: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bailout,foreclosure。当然还有美国政府相当关注的战争情况,成天报道在阿富汗、伊拉克境内发生的自杀式爆炸事件;我对suicide bomber这个词有了深刻的印象,毕竟他们导致的死亡事件太多,涉及到人的生命总是大事。

总之,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还借此了解了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一些大事,收获不可谓不大。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我的学习过程,附上下面这张表格:

[attach]37378[/attach]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09:19:52

回顾我的英语学习过程,我必须得说,虽然上学时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但实际应用能力不行,我并没有语言天赋。我是一步步,努力学习,才获得今天的英语能力。所以我相信,只要把时间花下去,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对学习英语感兴趣的人,都能使这门语言为己所用。

各位,加油!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09:24:20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14:06 编辑

【词汇】背单词的好办法


死板地背单词,遗忘率比较高;对新单词加以丰富,为它与其他事物建立某种联系,则能强化对其的印象。建议大家直接使用新单词造句,或寻找已经学过的新单词的近义词。

我的办法之一是直接用新单词造句;而所造的句子通常以自己熟悉的情况为基础,这样就不容易遗忘。下面就此举一些例子。

Hydraulics的意思为水力学。刚好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知道有一个官员潘季驯是有名的水利专家,治理洪水很有一套。所以,我就以此造了句:In the Ming Dynasty, an official whose name was Pan Jixun, used hydraulics to handle the floods. 接下去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也经常会出现在我提过的书中,即Fortification —“防卫、防御工事”,可以说防御工事在任一朝代对任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Fortifica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a country to defend itself. 又如copious,它的意思是“多的,丰富的”。我想到的电视上常出现的管理者桌上堆满文件的情形,于是我就造句如下:There are copious files at the desk; he has to read them all in order to finish this task.

和中文一样,在英语中表示相同意思或者相近意思的单词或者词组有很多,在接触新词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这些近义词归类很重要,这样做有助于你以后由此推彼,想到其中一个便能够记起其他几个近义词或词组。如valor、courage、guts和braveness都有“勇敢、勇气、胆量”的意思;而就形容词形式来说,brave、courageous、intrepid都有“勇敢的”之意。Strenuous主要两个意思:一为“费力的,费劲的”;另一为“热情的,精力旺盛的”。表达第一种意思的词语有:tough, exhausting, taxing, arduous, laborious等;当表达第二种含义时,strenuous的近义词有:zealous,eager,energetic等。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09:27:35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14:06 编辑

【词汇】看电视,学单词



《IT 狂人》是颇受欢迎的英国情景喜剧,笑点很多,且和美剧不太一样,值得一看。在看此电视剧的过程中,我除了进一步了解了英国文化的某些方面之外,还学了不少新的单词,并且在不怎么费力的情况就掌握了这些单词。

在其中一集中,有一个单词频繁出现,他是一个男人的名字“Peter File”,每当这个男人当众宣布自己的名字时,四周的人都一副或诧异或忍笑的表情。由于我看的是无字幕版本,所以,起初除了能猜到他的名字必然与某一有着特殊意思的单词同音,但是还是没能猜出。最后找字幕,才发现他与恋童癖“pedophilia”同音。这下,我恍然大悟,任谁取这样一个名字,都会引起骚动的。后来我在英国的网站上看新闻时,又发现了这个单词,这时候我又了解到,在英国恋童癖现象较严重,某受害女孩的母亲就发起了一项运动,专门搜索恋童癖的行踪,提醒恋童癖周边地区的家长。看过新闻之后,我就再不能忘记这单词了。

还有一个单词,也是这样被我记住的。它的意思就更惊人了,即单词“cannibal”,意思为食人者。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后来,我看到有新闻说,食人族藏于闹市中,寻求自愿被吃者,还真有人上门。真是到了极限的虐与被虐的关系。

通过英剧和美剧,我认识了不少这样意义独特的单词,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背。因为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09:29:27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14:07 编辑

【词汇】边干活边背单词,乐趣多多



我承包了家里洗碗的活,由于我有点小洁癖,因此每次洗碗都要花我好一会时间。对着边角料时间的利用,我总是想的比做的好。不止一次计划变干活边学习,也不止一次在洗碗的时候,试图在脑子里温习一些学过的东西,但总是不奏效,不过一两分钟,脑袋就放空。

相信大家无论是书本上,还是电影里,都不止一次得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主人公为了励志,在自己卧室的墙壁上或是书桌上甚至是浴室里的镜子上,贴满了励志的名言警句,诸如“有志者事竟成”之类。没想到,有一天,我居然用上了这个办法,只不过写的不是励志语言,挂纸条的地方也不是上述地点。

某一天,我找到了一个可以粘在墙上的钩子,和一个大夹子,加上我的皮筋,一个简易的学习工具就此出炉。我把钩子粘在了洗碗水槽正上方的墙壁上,然后用大夹子固定我的生词本子,最后用皮筋把本子和钩子联接起来。于是,我每次洗碗的时候,便能够对着正面的本子直接背单词了。由于洗碗是简单的机械运动,所以边洗碗边背单词一点不会影响学习效果。说起来,我在洗碗的时候已经背了不少单词了呢。

当然上面只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时间宝贵,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起边角料时间好好学习,想想在哪些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怎么利用?比如说上下班坐车时间很长,是不是就可以在乘车途中听听英语音频,熟悉单词的发音?在排队或者候车、侯人时,是否就可以利用手机或者电子书工具看看英语文章?花一点时间,你一定可以想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09:41:08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14:07 编辑

【词汇】单词记忆方法之 — 手抄、查字典、画图


你认识多少汉字?你看古典书籍吃力吗?你有哪些识字毛病?

文化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出了多少朝代,多少文人学者,书籍更是多得不胜枚举。你是否对其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呢?小的时候我曾经对文学有过兴趣,可愣是被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搞得毫无兴致。这就算了,我还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除了要用的内容稍微认真一点外,我对课外读物往往是看过就算,看到不认识的字也就随便地按着偏旁念了,有时候偏旁也读不出,甚至自己瞎编一个发音。到后来,发音错误的字词是一箩筐,改起来相当吃力。譬如,柘看着像拓我会读“tuo”(实际读zhe,四声),螭我就念“li”(实际读chi,一声),这都是我以前的认字,错了也就错了,放在一边。自从对古典书籍感兴趣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不知读音、不识其意的汉字真是太多了;只好耐着性子,发现一个查一个;“汉典”的网页常常一开就是一整天,帮助我认识了不少中文字。

扯了这么久也没说到正题,那么废话少说吧。我介绍一种方法,由此及彼,用认汉字的方法的来学习英语单词。工具包括:电脑、英语材料、在线英英字典(如:www.thefreedictionary.com),本子,还有你的耐心。

1、选择自己要背诵的单词。或者选择合适的文章作为学习材料(比起单独的单词列表要生动许多,与文章内容结合,生词更容易记忆)。

2、动手:如果纯粹是单词的,就先扫一眼单词拼写,然后迅速写于纸上;然后在在线英英词典上,听发音,自读两遍(因为美式英语比较普遍,建议你选择美式英语读音);阅览单词含义,通读一遍之后写在本子上。而若是文章中的生词,那么查询完毕后,再结合上下文,确定单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只抄录这一种意思就好(多了也记不住)。

3、用这样的方式在纸上抄写了一遍单词和含义之后(数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夺),再通读一遍。选用文章做材料的,别忘了再从头到尾读一遍,看还有没有疑惑之处。

4、这些都完成之后,找一张白纸(A4纸也好),以新学习的单词为原材料,做一个连线游戏。游戏原理是思维导图制作原则:你可以选择一个单词为起点,然后通过某种规则,联想到其他单词;最后看你是否能够汇成一幅包含所有新词的网络图,当然你愿意联想多少旧单词,就写上多少,只要你的纸写得下。这是一种加强记忆力的学习方法。

上面说得还是比较理论化,那么就以我今天的练习为例,简单说明一下。

我选取的材料是纽约时报网站上题目为《Think Globally》,此篇文介绍了球面几何的距离问题,我们知道在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在球体表面上,两点之间同样存在着最短的圆弧线。飞机航线的设计,GPRS的导航都须要应用到相关的原理。

不认识/不确定的单词有:Pythagrean theorem(毕德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hypotenuse(斜边);codify(编纂,整理);Euclid(欧几里德);underpin(支持,激发),edifice (高楼大厦,此处引申为伟大的作品);rubber band(同gum band;橡皮筋);veer(转向);great circle(大圆);delve into(钻研,深究);bagel(百吉饼);contour(轮廓,外表面);voila(来源于,用于引起人的注意;瞧!);taut(拉紧的);contort(扭曲的);helix(螺旋);barber(理发师);nudge(此处为拉动的意思);geodesic(测地线);torus(圆环面);warp(弯曲,变形);gargantuan(巨大的,可与gigantic一起记忆,拼写相近,意思同);maze(如迷宫一般复杂的情况);haiku(俳句);sonnet(十四行诗)

单词及其意思的抄写均已完成,发音也读过至少两遍,最后就来做连线游戏。

下图的网络图(抱歉图找不到了,所以这里不能附上)只是较为简单的形式,其实花时间花下去,要包含所有的新词也不识问题。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在画图连线的过程中最好要有一个结构性的思维方式,概念由大到小,逐级推进,这样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

图片内容简单介绍:首先由“教育”引出相关的学科:物理学、文学、几何学等。著名物理学家有毕德哥拉斯、欧几里德等;前者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勾股定理;后者则是几何学的创始人。再往下介绍几何学里涉及到的一些结构,如螺旋状、圆环体等。而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是相对论,而相对论与勾股定理关系密切,所以他们之间也有连线。而关于文学,图中重点介绍了诗歌的两种体裁:俳句(haiku),十四行诗(sonnet)。(注:因我没有扫描器,只能用visio作图作为示例;用笔在白纸上直接画图,效果最佳。)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3-4-18 09:43:52

蓝田太有毅力了!佩服!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3-4-18 10:15:33

对没有毅力的人学英语。推荐一个感觉比较轻松的方法。就是读孩子的书。美国图书馆里孩子的书是分级阅读的。很多书都是一系列,几十本一套,读完一套就过一级。还能比较有趣。前面的几集读完,每天再读读听听,口语也就搞定了,能把那些都说出来,英语口语就很厉害了。

别人刚给了闺女一套Magic Tree House, 我闺女现在读的水平,难的得要我读着翻译,竟然还有词汇是我不懂的。国内大部分大学六级的,英语阅读也就是美国三年级小孩的水平,口语听力当然还比不上。但是专业语言肯定不是了啊。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3-4-18 10:18:56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C_hD-LoUkk/
Magic tree house里的一本。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3-4-18 10:23:39

http://www.amazon.cn/s/ref=nb_ss ... =pd_sl_65kv48z6be_p

国内有卖的,也不贵。
作者: 青豆    时间: 2013-4-18 10:50:06

爱无言 发表于 2013-4-18 10:15
对没有毅力的人学英语。推荐一个感觉比较轻松的方法。就是读孩子的书。美国图书馆里孩子的书是分级阅读的。 ...

这个办法也很好,关键还是看毅力,是否能坚持吧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13:16:12

刚刚家里断网了,现在才上来,把以前写的文章都贴完吧。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13:26:00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14:08 编辑

【习语】通过中文知识理解英语习语


在与人使用英语对话的时候,遇到一些不曾遇到过的习语,咋办?有一个办法或许能派上用场:结合中文各类俗语和组成该句子的单词,猜测其真实含义。

中外文化差异很大,这一点也影响到了各自的语言,中文与其他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同为人类,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想和情感上的相同之处也不少,这一点同样可以在语言上得到印证(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含义上)。

看到可爱的小动物,人们会起怜惜之情;欣赏《美丽人生》这样感人的电影,观众们涕泪滂沱;而最近地震灾难频发,世界各地都担心着灾区人民的生命与人身安全。这就是全世界普通百姓共有的情感。除此之外,在不同的国度,一些物体也能表现出相同的含义:譬如黑色和白色表现的是庄重、肃穆的气氛;鸽子和橄榄枝象征着和平;感到无助或幸运,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感谢神或老天或是真主阿拉或佛陀等(依据其信仰而定)。甚至在粗口的问题上,中国人无须深思都可以听清说英语的对方在骂些什么,中国和美国的粗口都喜欢涉及到母亲(不可取,不可取)。

说了那么多,我打算用一些实例来说明:对于那些由简单单词组合而成的俚语或习语,我们怎样能够得出其实际含义。假如你已了解足够多中文的名言警句和歇后语(有些句子本身就起源于其他国家,它们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你会发现理解这些俗语并不难。

1、shit or get off the pot – 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距离我第一次看电影《亿万未婚夫》已经有好多年了,可对于这个句子,我从没有忘记过。因为它与中文的“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实在是再吻合不过了。男主角在华丽的餐厅里求婚,向女主角解释“You win(你赢了)”还有另一种涵义,即“Shit or get off the pot (别占着茅坑不拉屎,现在我向你求婚不会再让你苦等了)”。字幕翻译的高效性,外加戏剧性的电影场面,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对于一些有趣的口语,我会有意识地寻找中文的对应俗语。

2、Carrot + Stick Policy -- 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胡萝卜+大棒政策是一种常见的管理和领导策略。我一直以为它们是中国人的原创作品,直到近日看英文报纸时,我才知道它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相关的表述有:Carrot and Stick; Carrot or Stick。左手拿着胡萝卜作为奖励,右手拿着大棒以惩罚不良行为,这就是管理者擅长使用的综合性策略。

3、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这个词语究竟起源于哪个国家哪种背景,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源自德国,有人说它来自美国,也有人说它源自于滴血认亲等中国古老传统。不管它的起源如何,我想大家根据英文单词的字面意思(血的浓度高于水),应该猜得出来用“血浓于水”这四字词语来翻译更合适。它的意思是:有血缘关系的(狭义),或者说同种族的(广义)人关系更亲密。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13:32:12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9 08:51 编辑

【口语】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发音上的区别  


注:本文只是非常粗略地表达了我对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一点看法,事实上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下还分许多腔调,所以文中的英式英语说成伦敦腔调的英式英语可能比较合适。

这个话题提起来似乎有些过时,或者显得无关紧要。我相信很多国内的人多持有这种看法,包括之前的我。我一直认为,反正是英语,管它什么美式英式,在我看来都差不多。就这样,我犯了很多人都犯的一个“错误”。我在查单词时,并不关注美式读音和英式读音的区别,随便选一个读就是了。所以在我掌握的英语单词中,部分发的是美音,部分是英音,典型的大杂烩,一团乱。不过我的发音还是以美式为主,因为我所使用的学习资料还是以美国的为主,如美剧、美国新闻等等。

事实上,我提出这个话题绝不是小题大做。对于口语来说,我们选择美式英语,问题倒也不大,它也还算通用。但听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若你面对的是英式英语环境,比如说你要留学英国,或者你要面对的是说英式英语的客户,那么你该怎么办?靠美式英语能过关吗?相信我,熟悉了美式英语,不代表你能迅速适应英式发音;因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发声上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你须要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别,并进行听力练习,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上述情景。


说起来,我真正认识到这两者的区别是在第一次看英剧时。我看没有字幕的美剧,一点也不吃力;但是第一次看没有字幕的英剧,我却几乎看不下去。如果没有看过英剧的朋友可以找一部来看,忽略字幕,感受一下它的难度,及其与美式发音的差别。后来,经过反复看英国情景剧《IT CROWD》,我才逐渐习惯并能听懂大部分英式英语。

为何英语发音和英式发音会显得如此不同呢?经过一番搜索,研究,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字母发音上的区别。在相同词汇中,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某个字母的发音不同,如:dynasty英式英语中发音为['dinəsti],美式英语发音则为['dainəsti];either,英音可发为['aɪðə],美音为['i: ðə]。

重读音节的不同。即使相同词语每个字母发音都相同,也会由于重读音节的不同导致两者发音上的差别,如:dictate 英音为[dik'teit],重音符在中间;美音为 ['dikteit]重音符在前面。

以上是较专业抽象的说法。而通过我个人看美剧和英剧的经历来看,两者在发音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美式英语显得比较柔和、平缓;而英式英语则显得比较刚硬,词与词之间的区别相对明显。用符号来表示,美式英语的发音犹如波浪线“~~~”,缓缓前进;而英式英语的发音则更像上下幅度较大的折线“∧∧∧”,起伏明显。而从口型角度来看,两者的区别也和上述形容的状态相似:发美式音的人嘴巴上下开合幅度适中,而左右幅度较大,为“<>”形;而英式英语发声时,说话的人不时会呈现出“○”状态,上嘴唇和下嘴唇距离较大。大家有兴趣可以观察一下,看情况是不是这样。

关于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上的区别,在维基百科里有比较具体的说明,我看了一下,如果把那些内容都掌握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发音对你而言就不成为问题了。具体地址为http://en.wikipedia.org/wiki/Ame ... ciation_differences


最后插一些话,如果有朋友使用有道词典工具,那么注意:当一个词语有两种发音的时候,前面那个发音音标为英式,后者为美式。如果你不确定,那么可以查阅下面这个在线词典网站: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 人工的美式发声和英式发声均有,你可以直接区别两者。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13:40:53

【听力】通过看美剧提升听力


《生活大爆炸》(也有翻译组称其为《天才理论传》)是部极好的学习英语、并增长知识的美剧。因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优点:角色个性鲜明,剧情极其搞笑、知识含量丰富。

我下了生活大爆炸连载至今的所有集数,翻来覆去地看。开始下的版本是双语字幕的,到后来为了能立马饱眼福,没有字幕的(俗称生肉),我也直接下了。

我有两台电脑,一台电脑用于干正事,一台电脑用于播放音乐或者电视。我经常是一心两用,在看新闻或是写东西的时候,听《生活大爆炸》。可以说,生活大爆炸的每一集我听过不下3遍。

上面我已经陈述了这部剧的三大优点,那么现在来说一下,我不厌其烦地看它、听它所得到的好处。好处包括:巩固了旧词汇,掌握了新词汇,提高了听力,发现了众多有趣且能派上用场的日常用语。上述是英语方面的好处,此外还有:让你心情愉快(因为它实在是搞笑);丰富你的科学知识;让你了解别国的社会文化。

说了那么多广告词,无非是想说明一点,看美剧对学习英语是大大的有用的,就看你怎么利用它了。说起来,我以前看的原版英语电影、电视剧也不少,但是从来没有获得如此大的效果,原因何在?这其实是个意识问题。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观点,你的关注点在哪里,哪里就能为你开花结果。暂不讨论这开出的花是大是小,这结出的果是好是坏。有一点是明确的: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要达成一个目标,就得有意识为这个目标努力。也就是说,你要明白自己希望达成什么,为此需要干些什么。

看原版欧美电影、电视剧的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于紧盯着字幕不放?我以前一直这么干,我想我不会是一个人,总能找到和我一起排队的人。事实上,眼睛盯字幕越紧,进入脑子的英语原音就越轻,如一阵轻风掠过,过后便无痕。因为那时候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它们当故事看。虽然听不懂英语,但谢天谢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无私的人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翻译版本,于是乎,我看字幕版的电影、电视剧,就如同阅读已经翻译成中文而出版的外国名著,眼睛看得见中文,耳朵却听不见英语,尽管那英语发音实实在在震荡过我的耳膜。

然而,从我萌发了认真学习英语的念头那天起,美剧在我眼里就成了多啦A梦的口袋,包罗万象、用处多多。在看美剧的时候,我开始转移关注点,字幕照看不误,但同时竖起了耳朵,听每个单词是怎么从剧中角色口中蹦出来的。

然而,多不如精。最后,我选择《生活大爆炸》作为我的练习材料,我将其下载至电脑硬盘,以保证视频的质量及长期有效性。我下载的版本是中英双语字幕的,这样有助于我在学习过程中对照比较。

具体我是这么干的:

第一遍,以看剧情为主,同时有意识地听,大致记下特别难听懂或是难理解的地方。以这部剧来说,看了几集我便明白,让我耳朵受累(竖得再直也未必能听清)的发言十有八九出自sheldon之口,后面的情况都不用我猜了。一方面,他不时会加快语速;另一方面,他加快语速的时候通常是他讲解理论的时候。这下好了,对我这种对理科一窍不通的材料而言,光是中文的就够受了,更不用说满是生词的英语对话了。但好处也是大大的,只要耐心够足,一遍遍反复的听,结合中英文字幕,等到你听懂的时候,你会发现听他人的对话就非常容易了。

第二遍,以练习听力为主。听,认真的听。如果在第一遍时难听懂或难理解的地方再次受阻,那么就不怕麻烦地多听几遍,直至理解。也就是来回多拉几遍进度条,耐心点就行。在过程中,若遇到生词、词组尽可能记下来。若感觉它们使用用途不大,属于生僻字词则可以放弃。

第三遍,把它当音乐听,放弃字幕的时候到了。这时候你对自己关注过的字、词、句已有了初步的印象,这一阶段则会帮助你加强对它们的记忆。这一阶段你可以一心两用,同时做其他事情。

可以说经过这三个阶段,图像、声音、有意识的练习三者合一,使得你对这部电视剧中出现过的字、词、句印象深刻。可以说,认真看美剧不仅可以增加你的词汇量,提升了你的听力,还有助于你了解欧美的社会文化,可谓是一举多得。至于选择什么样的美剧作为你的材料,it’s up to you。

经过这样认真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欣赏(为了剧集能够承受得住你这样的厚爱,你最好选择自己喜欢、愿意多看几遍的电视电影),你的听力必定会大有提高。有一天你会发现,有没有字幕都不怎么妨碍你欣赏它们了。那么恭喜你,你的听力已经有了一个大的突破,再加把劲,你就可以轻松地听懂更难程度的英语对话了。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13:43:52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14:06 编辑

【词汇】应用联想记忆生词


将新单词与所有你能想到且印象深刻的材料(如图片、电视电影、亲身经历、电视电影、书籍等)联系起来,能加强对生词的记忆。因为,你一时记不起单词,也可以通过联想与之有关的事物,来记起它。我们有时候想不起某个演员的名词,然后就开始拼命想他的作品和角色,然后某一时刻,就记起他的名字来了。

我非常喜欢美剧《生活大爆炸》,尤其喜欢谢尔顿这个角色,因此只要想到他,我便会回忆起他那神经质的表情,和连珠炮似的从他嘴里蹦出来的话。

在讲谢尔顿新邻居的一集中,谢尔顿与老邻居佩妮遇见了新邻居,等对方一走,佩妮就满是嘲讽地重复了刚才的对话。这下可引起了谢尔顿的兴趣,他回答道:“Oh, mimicry, I love mimicry。”然后他就开始了模仿某部电视剧里队长角色的经典台词“It’s a trap! It’s a trap!”他怕智商低(他一直这么认为)的佩妮无法理解他表演的精髓,还嘱咐她发挥想象力,把他的脑袋想象成章鱼,以重现剧中角色的实际形象。只可惜我文字功力差,无法表现出当时情景的搞笑。总之,这幅生动的场景使我想到谢尔顿就想到“mimicry”,碰到鹦鹉学舌或是模仿就想到“mimicry”和谢尔顿。

我还从《生活大爆炸》中学到了一首可爱的小歌,干活的时候哼哼,感觉整个人都轻松起来。这是谢尔顿沮丧时让人安慰的必点歌曲,歌词如下:

Soft Kitty, Warm Kitty, Little Ball of Fur.

Sleepy Kitty, Happy Kitty, Purr~ Purr~Purr~.

当然除了电视电影中你喜欢的人物和情景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材料可选。有时候,一些复杂的新单词记起来实在有些吃力,我就会去找该单词相关的图片,然后把搜到的最能表达单词含义的图片与该单词一起放在word文档里,然后边看图边背,效果也不错。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13:49:01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8 14:04 编辑

【写作】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嘿嘿,这篇文章好,我也需要好好复习一遍了。

一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标点符号对于一篇文章来说至关重要,不了解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我们很难写出结构清晰且句型多样的文章。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不仅有助于英语写作,也能够大大提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原则
在英文文章中,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为逗号(comma),句号(period or full stop),双引号(double quotation mark),单引号(single quotation mark),分号(semicolon),冒号(colon),连字符(hyphen),破折号(dash),斜线(slash),撇号(apostrophe),问号(question mark),感叹号(exclamation mark),括号(parenthesis)。

1、逗号的正确使用
① 与中文的顿号一样,用来区别并列的词语,替代了and和or的作用,使句子简洁明了。

例句:She is a thin, tall and beautiful girl.

例句:There are book, pencils, and cups at the desk.

注意:在上述句子中,pencils后面的逗号可加可不加,即上述句子也可写成:

There are books, pencils and cups at the desk.

②用于连接两个可以独立的句子,但逗号之前必须加but、and、so、nor、for、while、yet等连词。

I want to go for shopping. My mom prefers to swim.两个句子可以连接成一个句子,为:  I want to go for shopping, but my mom prefers to swim.

错误例句:He was too tired to work, he decided to take a rest.(中间缺少连词)。

③用于简化结构,减少重复性词语的使用,同时不影响保证句子意思的明确性。

例句:Lily loves flowers, but Ben doesn’t love flowers.可改写为Lily loves flowers; Ben, not.

④成对出现,相当于括号的作用,加入插入语;若除去逗号之间的内容,句子依然完整。

例句:This building, I think, is not tall enough.

2、冒号的正确使用
用于解释、说明或详述前面提及的特定的事物。

例句:There are four people here now: Lily, Tom, Jack and Jen.

3、问号的正确使用
①直接提问时使用。

例句:Where does he go?

②括号内加加问号表示对某些情况不确定。

例句:He was born in Britain (?), and moved to USA when he was 7 years old.

4、感叹号的正确使用
①句子以感叹号,常用来表示作者的惊讶、震惊、感慨的情绪,它们一般为以what,how开头的短句。

例句:What a cute boy!

例句:How beautiful she is!

注意:在正式写作中,应尽量减少感叹号的使用。

5、句号的正确使用
①当一个结构清晰,意思完整的独立句子完成之后,使用一个句号结束(确定句子中是否存在动词,若无动词则不能称其为完整的句子)。

例句:He decided to take a walk.

例句:Please come here.(祈使句,以动词为主)

②在英语中句号也就是点号,它的另一种用途是加在某些词后面表示缩略。如Mr. 便是Mister的缩写。

例句:Mr. Brown came home late.

    注意:两个独立的句子若联系教密切,也可以通过分号,或者连词加逗号的形式改写为一个整体,具体见分号和逗号的使用。

6、分号的正确使用
①分号可以将两个独立的部分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分号前后的两部分可以独立成句,但是因为某些联系,使用了分号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例句:He was washing his new shoes; these shoes cost him 80 dollars.

②当第二个句子包含连接副词的时候,需要将分号将两个句子分开,且在该连接副词后面须加逗号。该类型的句子通过连接副词表现出来的关系通常为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或者是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等。

例句:She has been eating a lot these days; nevertheless, she is losing weight.

例句:He swept the floor; furthermore, he washed all his clothes.

注:上述句子中黑体的词语即为连接副词。常见连接副词有:accordingly ,additionally,anyway,again,as a result,besides,certainly,comparatively,consequently,contrarily,conversely,finally,further,furthermore,elsewhere,equally,hence,henceforth,however,just as,identically,in addition,in comparison,in contrast,in fact,incidentally,indeed,instead,likewise,meanwhile,moreover,namely,nevertheless,next,nonetheless,notably,now,otherwise,rather,similarly,so,subsequently,still,that is,then,thereafter,therefore,thus,undoubtedly,uniquely,yet。



③分号的第三个用途是作为“超级逗号”使用。超级逗号(分号)分隔的句子内容中已经包含了逗号。

The speaker included: Barack Obama,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anmohan Singh, the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and Gordon Brown, the Prime Minister of Britain.

7、撇号的正确使用
①起到缩减字母的作用,如it is= it’s, you are = you’re ……

②在特定名词的后面加’s表示占有的意思,如children’s ball,pandas’ feet……

注:it’s不能表示“它的”意思,而应使用its,同理he’s,She’s……

8、连字符的正确使用
①写作中,在行文一行已结束,但是某个单词尚未完成时,在行末未完成单词处加连字符,第二行继续未完成的拼写。

②用于连接两个词语形成一个新的单词,使得该单词易读或易理解,如no-smoking。

9、破折号的正确使用
①使用破折号,加入插入语,若移除该破折号,句子依然完整。

例句:All nations desire econmic growth — some even achieve it — but 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②在数字之间加破折号,表示数值范围。如677—800

③连接两个词语,表示特定的含义,如在城市名之间加破折号,the Washingtion—Sanfrancisco train.

10、引号(双引号/单引号)的正确使用
①引用别人的话的时候,须使用引号。

例句:Hamlet’s most famous proverb is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②当作者需要表达一种强烈的震惊之情,或者是讽刺、反讽之意时,可以使用单引号把特定的词语突出。

例句:Jack was assured that everything was ‘ok’ after he lost all his money.

注意:在引用时,既可以使用单引号,也可以使用双引号,但是使用双引号显得更为正规。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在引用的内容中还涉及到第二重的引用时,我们须同时使用双引号和单引号,单引号在双引号内部。

例句:“I was reading a book, when somebody outside shouted: ‘Help me!’” Lily said.

11、括号的正确使用
①括号中的句子即为插入语,相当于特定情况下成对的逗号和破折号的作用。

例句:He will leave here very soon (I hear of it from his friends), but I don’ t know why.

②用于解释说明特定事物。如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括号中世界卫生组织的缩写。

12、省略号的使用
①表示直接的省略之意,比如在引用别人的演讲时,省略不需要的内容。

例句:One of Martin Luther King’s most famous speeches declaimed: “I have a dream … With this faith we will be able to work together, to pray together, to struggle together, to go to jail together, to stand up for freedom together, knowing that we will be free one day.”

②表示停顿,从而引发悬念。

例句:The winner is…

③表现出一种逐渐减弱的状态,如声音逐渐下沉直至无声。

例句:He replyed, “I was washing clothes, and then …”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13:53:09

【词汇】通过分析推测词组意思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记忆某些词组,没有捷径可循,只能靠背;但另外一些词组,由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猜出它们的意思,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此文介绍的就是第二种情况。下文将说明我是如何通过分析来获得某些词组(主要为俚语、习语)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的。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穿过火,趟过水。不正是中文成语“赴汤蹈火”的意思吗?

go through an/any ordeal:这句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理解。经受住残酷的考验。ordeal:痛苦的,严酷的考验。

go in harm’s way:选择危险的路走,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march up to a cannon’s mouth:大炮当前不退反进,就是化成炮灰也无所畏惧。

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擒住斗牛的双角。公牛之凶猛与老虎有一拼,可见做这事的人是多么大胆和勇敢,就是与梁山好汉武松比也不逊色了。

tempt the gods:胆子大到连上帝都敢去招惹,想来已经没有什么事可以使其害怕了。

tempt fate:拿自己的命冒险。这样的人显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take one’s life in one’s hands:把自己的命提留在手中,用俗语来说,就是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随时准备着牺牲。   

通过上述的分析,先字面分析再详解,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词组其实都表示着一个相同的意思:(为了某人、某物或某目标)赴汤蹈火,不畏艰险,敢于冒险和玩命。我们在解释这些句子的时候,应根据上下文选择最适合的意思,切忌不加分析,直接按字面意思解释或翻译。举例来说,我们不会将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翻译成“穿过火,趟过水”;而会翻译成:“赴汤蹈火”,或者是“经受水与火的考验”。

知道了他们的意思,我们接下来就开始造句:

Wei Qing would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in order to win the wars.
只要能赢得战争,卫青将赴汤蹈火,不惧任何险阻。

在这句话里,斜体部分可以用上面提到的任一词组替换,表述相近的意思。
作者: 烨子慢慢来    时间: 2013-4-18 13:54:07

求下载地址

最近正看生活大爆炸呢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8 13:59:59

上面的文章都是2010年写的,从那以后再没写学习心得了。无论如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把学习英语和兴趣结合起来吧,这样会让整个学习过程有意思一点。


作者: yuqiu    时间: 2013-4-18 15:35:06


作者: 烨子慢慢来    时间: 2013-4-18 16:08:53

楼主好人!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3-4-18 17:06:55

爱无言 发表于 2013-4-18 10:15
对没有毅力的人学英语。推荐一个感觉比较轻松的方法。就是读孩子的书。美国图书馆里孩子的书是分级阅读的。 ...

以我当年六级的英语水平,我是看不懂听不懂magci tree house这套书的。

母语孩子,这套书应该也就是G1前后看的书吧。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3-4-19 08:09:33

http://ww4.sinaimg.cn/bmiddle/7263fd1bjw1e3smbfpje3j.jpg

关于看美剧学英语的,喜欢的人做参考吧。有的经验还挺好的。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9 08:50:19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9 08:57 编辑

三年后再回顾自己以前的文章,发现有了更深的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某些单词,其实我已经忘记了,因为用到的机会太少了,这让我深深意识到配套练习的重要性,关于配套练习,会单独发帖详解一下。

前面大家说佩服我,认为我有毅力。其实毅力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苦力活,但在我这里并不是这样。的确,有时候背单词会觉得枯燥,但大部分时候我还是享受这个学习过程的。

要享受这个过程,就要学会把兴趣融入进去。虽然现在我很少看新闻了,但对当时的我来说,阅读新闻还是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说实在的,如果我阅读的是教科书材料,学习英语的动力就会大减。

兴趣在我学习英语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读新闻比较有趣,看美剧很有趣,到google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很有趣……有了兴趣,比较枯燥的部分——背单词、熟悉语法等,也就不那么烦人了。单词和语法是基础,你学得越好,英语能给你带来的乐趣和实际作用就会越大。

在渡过了前期的挫败感后,随着能力的渐渐增长,学习的兴趣就会越高,这是非常自然的一个过程。如果你记得常常鼓励自己的进步,这个过程会轻松很多。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9 09:08:55

想自学英语的人,就在这个帖子里畅所欲言吧,通过资源、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交流,把学习英语变成一件更有趣、更高效的事。


google这几天不好用,到时候我会提供一些英文的学习网站(英英词典等),可先收藏着,等词汇量ok,看英英词典很容易时,我建议你多使用。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19 09:39:40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19 09:42 编辑

关于学习英语的枯燥,关于毅力等问题,有时间我会好好写个帖子。因为其中有许多思维定势和自我的消极暗示。从初中到研究生,虽然我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但我不怎么喜欢英语,上英语课我最容易打瞌睡。

枯燥的东西,通过调整思维观念,也会逐渐变得有趣。起初不能享受的事物,到最后也能从中得到乐趣。以前不认为自己可以拥有的能力,经过有意识地努力,也有机会精通。

我对许多事物的兴趣,也就是在这两三年培养出来的,这涉及心态的一种转变。既然已经有了学英语的打算,那么最好想点办法让自己爱上它,好吧,爱上它要求太高了,那么至少让自己接受它。如果你不能做到接纳它,一个劲地认为它枯燥,学习得很痛苦,那我会建议你不如放弃,人生苦短,还是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做吧。因为上述心态会导致:一,大量的负面情绪;二,学习效率也不高。这是得不偿失的决定。

如果你能视英语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会了你就可以比较轻松自在地欣赏外文书籍、影视剧和其他资源,你还可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你会比较容易接受它甚至喜欢上它。(目标一)

如果你的目标是与未来的职业和生计挂钩的话,我觉得这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压力,从而剥夺你的学习乐趣。(目标二)

先说这么多,学习心态这个问题,我还思路不清,想明白了再说一说。

还是要强调一句,先想清楚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是什么(没有明确的目的也算是一种目标),不同的目标很可能导致不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有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反而会导致意外的好结果。就我来说,我自学英语初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知道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具体的结果。随着英语能力的提高,我顺利地接到了一些工作。但最最重要的是,现在我可以直接迅速地查阅书籍资料,收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资料了,说句实话,没有这些外文资料,也就没有今天的我,它们极大地帮助了我,推动了我的成长。

如果设定的目标让你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那么就有必要做些心理调整,这句话涉及人生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学习过程。在我看来压力绝不是件好事,我不赞同用“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这种理念来美化压力。所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最终去除压力非常重要。
作者: 明月照我心    时间: 2013-4-19 21:24:08

本帖最后由 明月照我心 于 2013-4-20 07:09 编辑

我要学英语。还没有想好怎么选择教材、如何开始什么的。

我觉得学习的内在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决定了是否能够坚持下去,能够坚持多久。兴趣就是一种比较强烈的动机。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20 10:00:33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20 10:02 编辑

关于教材选择和配套练习的一点想法


教材很重要,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的领域不一样,效果也会差很多,涉及兴趣、难度等多项因素。

教材的配套也很重要,最好有相关的听力或视频资料(最好带中文字幕,如果有双语就更好了)。

如果词汇和语法基础较弱,最好还是先找些相关的教材熟悉一下,不一定要背,先读上一两遍。然后去阅读具体的材料,通过阅读来学习或复习那些知识点(常用词组、句型等)。

我只能举自己的例子来说一说了,我感兴趣的书是身心灵方面的书,就目前看过的书来说,艾克哈特的书用词相对简单,肯·威尔伯的书因为术语多、引用多、生词多,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所以从难易角度来考虑,还是先选择艾克哈特的书作为阅读材料。在配套方面,艾克哈特相关的网上视频资源相当丰富(其中不少有中文字幕),还有《当下的力量》朗读版(他自己朗读的)。

如果你对他的书感兴趣,那么可以先看书(不一定要全部看完,可以先看一个章节),从中摘录、查阅和记忆自己不熟悉的生词和语法知识,把每个句子的意思搞懂,疑惑的地方可以在网上搜索答案或询问,也可以参考已有的中译本。

阅读且理解了文意后,再去听相关的音频(如电子朗读版),让自己熟悉文字的正确读音,顺便检查一下自己的发音情况,做必要的记录(譬如哪个单词自己原来的发音是错误的,等),加以改善。

接着,可以去收看同一个作者的其他视频,这时候你对他的词汇应用方式和说话方式已经比较熟悉,所以理解起来会相对容易。但起先最好看有字幕版的视频,循序渐进多听几遍,直到无字幕(想办法把字幕盖住)能听懂为止(可参照21楼《看美剧提升听力》)。

然后,你可以去看同一个作者的无字幕视频,以检验自己的听力水平。有些单词没听懂关系不大,根据上下文,多半能推测它们的意思,不影响你对说话内容的理解。当然如果你想搞懂那些单词的意思,可以尝试根据发音拼写单词,然后去查找,不过这件事也不是太容易,这需要你对词汇拼写和词汇发音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英语阅读理解和听力就有了很大的提升,至于口语能力,比较重要的准备工作是:出声音地朗读,认真聆听自己的发音情况,尽量向发音标准靠拢,其他类似节奏、语气就不谈了。

再接再厉,你可以去阅读同一领域其他作者的书了,这时候你已经掌握了这一领域的常用词汇,因此阅读起来会轻松许多,当然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用词和语言表达风格,但关系不大,你可以发现一个生词就记录一个,发现不同的语法知识点,也记下来。

起初,重要的生词和语法知识点还是需要抽时间熟悉背诵的。

通过大量接触同一或相似领域的书籍、视频、音频,渐渐你会发现自己不再需要费劲地背诵和记忆生词了。遇到生词和知识点记录下来,记忆一两遍即可,因为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你很快就会再碰到,它们会反复出现,让你印象深刻。至于那些出现概率少的词汇,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要不要反复背它们,但这样的强记往往效果不佳,即使你现在记住了,过段时间也就忘了。

在收看视频、收听音频时,如果说话的人或说话的内容,你都是第一次接触,你发现其中有一些出现多次的重要词汇,但你不知道意思,这极大地影响了你对内容的理解。这种情况,有几个解决方法:立刻停下,听音辩词,并查找该词含义,然后重新去听那些话,看是否符合;如果你辨不出这个词,就去搜索说话者的名字,如果有官网,去浏览其官网简介,一般那些重要词汇都会出现在其作者和工作内容简介里;要不然就去搜索这个节目,因为有些节目会有文字版说明。这些方法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20 12:49:19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20 12:53 编辑

兴趣就是一种比较强烈的动机。----明月

是的,兴趣是非常强烈的动机。而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如果我们的关注点放在学习能为我们带来的好处上,忽略让我们感觉不那么舒服的地方(如背单词的枯燥等),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烈,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实际好处也会越来越多。

如果总是关注学习给我们带来的不愉快,不寻找和关注它的实际好处我们会学习得比较痛苦,而且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学习能带来的实际好处也不会很多。上学时,我们大部分人都花了大量时间在学习英语上,但整体效果真的不怎么样,听说读写中,大概就书面文字的阅读理解稍微好些。(我们上学时,很少有老师指导我们把知识用于实践,我们也不清楚怎么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所以大多课程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

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自学英语,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如果我们能培养积极心态,寻找学习英语的好处,把关注点放在这些好处上,鼓励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我们的英语学习过程会更快乐和有效。

寻找学习英语的好处,举例如下:

学习英语有哪些好处?

1、学好了英语(阅读理解),我就可以直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和文字材料了,不用巴巴等着翻译本的发行了。
2、学好了英语(听力),我就可以直接收看、收听自己感兴趣的视频音频了,不用巴巴等着字幕了,目前影视剧字幕倒是不缺,但另外领域的节目字幕稀缺,所以自己能听懂英语的话,会方便很多。
3、学好了英语(口语和写作),有困惑的地方,我就可以用英文发言、在网上和人交流,也可以直接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请教了。
4、学好了英语,有助于自己的择业。
5、学好了英语,我就能在孩子学习英语时,发挥一些正面作用了。
5、我很喜欢一些老师,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和他们见面,有了一定的口语能力,到时候我就可以直接和他们交流了。
6、也许,我以后会经常出国,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自然就是我的得力助手了。
……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22 10:06:46

推荐两个非常好的英英词典网站:

1、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比较全面仔细,如果是查找习语、俚语的意思,不妨选择这个网站,解释时会带例句,便于记忆)
2、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 (也是个比较全面的英英词典网站,区分美式发音和美式发音,单词后面直接就是两种发音)

另外,推荐:http://www.about.com/ 这是一个涉及古典文学、艺术、习俗常识等各方面知识的网站,提供种类相当丰富的阅读材料,我就是在这个网站找到爱默生文章的。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23 10:19:08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23 10:20 编辑

【听力】五花八门的发音


通过收看美剧、英剧、NBC新闻,CCTV9节目和各类访谈节目,我接触到了五花八门的英语发音方式和说话方式。我收看收听的节目范畴不算广泛,主要局限在时事(新闻节目)、欧美通俗文化(英剧美剧)和身心灵知识(访谈节目)这三个领域。不过,由于节目中的发言者来自各个国家、口音丰富,加上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我的听力因此有了极大的提升。

在收看这些节目的过程中,影响我理解说话内容的通常不是生词,因为生词可以听音辨词、查找词义。影响我理解说话内容的主要是发言者浓重的口音、极快的语速、连读或吞音现象。

遇到口音严重的情况时,除非节目非常重要,我通常会选择放弃,口音严重的情况并不是太多,我不愿意为此专门花时间和精力去反复聆听。

语速快、连读和吞音现象,相对而言比较普遍,故有必要通过反复收听来熟悉它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先提醒自己耐心,然后调高音量,竖起耳朵,仔细地听。不要一下子听一整段,可以一个句子一个句子来,一遍听不清就拖回去再听,第二遍听的时候特别注意第一遍听时感到模糊甚至没听到的地方。多听几遍,目标是听清每个单词,但若三遍过去仍然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选择放弃,毕竟这种难度的说话方式并不多见,从时间、精力和常用的角度考虑,放弃它是比较划算的选择。

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这两种主流英语的存在,使得几乎每个单词都至少有两种发音,而我们在学习生词的时候通常只读一种音,而且很容易把那些音当成是唯一的或主流的发音。要求自己记住一个单词的每种发音,费时费力不划算,那么那些陌生的发音怎么办?

同一个单词的不同发音,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主要体现在元音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和重音位置的差异上。如元音字母a可发音为【ɑ:】,【eɪ】,【e】等。我没有研究过具体的发音差异,这里就不探讨了。

在发音的多样化问题上,最好建立这样一种态度:大部分单词有多种发音,且发音多半相近,因此当某个熟悉单词的发音与自己记忆中的不同时,不妨立刻查查字典,了解一下它的另一种发音。如果发现一个比较陌生的发音,但根据上下文推断,这个单词应该是自己熟悉的单词,也最好立刻查字典加以确认。

最初收看节目时,我并不怎么查字典,有时候我会随意地推导出一种结论:我听过那么多人说话,除了他没人这么读这个单词,他肯定发错音了。我一直以为艾克哈特的evil发错了音,他发的是【ˈiːvɪl 】,而我熟悉的只有【ˈiːvl 】。再后来,我在听Tony Samara说话时,他发的often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发的音是【ˈɔːftən】,那个t发的太明显了,我又以为他是小时候发错了音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当第二次听到某个人说often发出清晰的t音时,我终于明白是自己搞错了。

从那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立刻去查字典,在查阅的过程中,我知道艾克哈特没发错evil的音,Tony Samara没发错often的音,是我自己对发音了解太少,外加主观臆测,才会有那样的推论。

是的,单词的确存在普遍的、主流的发音,但仍有一些人在使用小众发音,因此及时查阅词典、明确单词的小众发音,有助于提升你的听力。

最近听某节目时,我又发现了一个单词的小众发音,route可发音为【raʊt 】。而威猛乐队的歌Last Christmas又提醒了我,除了【ɡeɪv】外,gave可发音为【ɡev】。
作者: 丁丁姑娘    时间: 2013-4-24 07:20:42

先献花再细看!
简单说一句:非常赞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可以从背单词入手,这个是基本功,也是最容易拿下的,只要耐心坚持。背单词也是万事开头难,但是一旦坚持下去最后甚至能到上瘾的地步。我以前考GRE那段日子每天背单词,背着背着后来不知不觉就上瘾了,一天不背还难受,考完还找来托福的单词书背,虽然我没打算考托福也不打算出国。记不清啥时候,有段时间还买了刘毅的书每天背,从5000到几万我忘了,反复背过几遍后把不会的单词记在一个小本本上随身携带,随时反复温习。我还以为是我变态才上瘾呢,后来跟同学交流发现不少人都这样,背单词真的是能上瘾的。
作者: 尘埃落定    时间: 2013-4-24 08:11:06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24 08:57:06

丁丁姑娘 发表于 2013-4-24 07:20
先献花再细看!
简单说一句:非常赞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可以从背单词入手,这个是基本功 ...

你的词汇量一定比我大多了,我就背到六级英语,然后熟悉了一些专业英语。毕业后自学背的单词都是从文章中找的,所以量不大,没有考试等着我,所以也就没要求自己记住,所以不常见的单词忘得比较快。

反复背过几遍后把不会的单词记在一个小本本上随身携带,随时反复温习。----这应该是背诵和记住单词的关键吧。这方法我也用,不过我不是用在单词上。我会把自己认为好的有用的文章段落或句子抄在本子上,随身携带,经常拿出来读、背或思考。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4-24 09:08:40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4-24 09:10 编辑

我在其他帖子里看到了中文思维和英语思维的概念,一开始大部分人在学习英语时,总会忍不住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来理解文意。

既然提到了翻译,就推荐三本与翻译有关的书吧,这几本书不是高难度的教科书,读起来不费劲,而且写得也比较生动,有些地方还挺有幽默感。即使不学英语,读这三本书也是有好处的,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中文写作水平。提升一个人的中文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在提升一个人的思维清晰度。

这三本书是:
余光中 《余光中谈翻译》
董桥《文字是肉做的》
思果《翻译研究》(思果先生还出了两本与翻译有关的书《翻译新究》和《译道探微》,对翻译感兴趣的人不妨都看看)


作者: 烨子慢慢来    时间: 2013-4-24 09:20:43

学到很多!尤其佩服毅力和坚持!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5-8 17:12:59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5-8 17:16 编辑

最近看到一个身心灵领域的视频(高清带中文字幕),该演讲者的声音、语速控制得都很好,能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节目,重点关注他的发音和说话方式,当然该视频言之有物,也可能给你带来其他方面的启发。

另外,通过这个视频我更认清了一点,人的声音在成年后如无意外,变化不会太大。

视频标题是:圣多纳释放电影:letting go,地址如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yyzOQiYlmg/
作者: 丁丁姑娘    时间: 2013-5-13 14:54:45

蓝田日暖 发表于 2013-5-8 17:12
最近看到一个身心灵领域的视频(高清带中文字幕),该演讲者的声音、语速控制得都很好,能给人带来听觉上的 ...

去看了这个视频,惊喜地发现我竟然能听懂不少耶~不过,看到那些学员报名上台去坐着哭我就受不了了,实在看不下去了,很压抑的感觉。
作者: 丁丁姑娘    时间: 2013-5-14 19:58:43

楼主前面说过一句非常好的话:“提升一个人的中文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在提升一个人的思维清晰度。”这里缺省是指中国人哈。高水平的英文翻译,一定是中文功底深厚的!偶然看到下面这个帖子,觉得楼主一定会喜欢的,特意贴给你看看,呵呵。

小宝:海上旧梦

  http://www.guancha.cn/XiaoBao/2013_05_13_144061.shtml


  从晚清到民国,老上海毫无疑义是中国的文化重镇,甚至是文化中心。那些年,上海是全国的出版中心、媒体中心、新媒体(广播电影)中心、意见领袖活动中心、海外新知集散中心……中国人的新思想、新知识,相当大的一部分由上海提供——无论这些思想、知识是好是坏,你喜欢不喜欢。老上海文化机构林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后来,时移势易,老上海的风光不再。文化中心北迁,上海发生的文化事件,已经没有影响全国的指标意义。再后来,上海连文化事件都鲜有发生。唯一的例外,是三十多年前宗福先的话剧《于无声处》,一夜之间登陆全国所有的演出平台,第一官媒全文刊载剧本,风头之劲,一时无两。不过,《于无声处》大热背后有太多的政治角力和计算。说到底,它只是一出政治大戏的前戏,垫场戏,不能算纯粹的文化人开风气之作。

  新中国的上海文化机构,只有一家,无权无势,低调自持,声名算不上显赫,却深得人心,追随者仰慕者遍布全国。多少年过去了,它仍然是很多人心中有关上海最温暖的文化回忆。它就是陈叙一主政时期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在上世纪闭关锁国和国门初开的年代,上海电影译制厂的作品几乎成为普通中国人海外生活知识的唯一窗口。它的译语风格和配音艺术家的语言表演,为年轻观众筑梦,代表了当时年轻人的西方想象。简单地说,那时候的孩子们以为够档次的外国人,都像中文译制片中的角色那样说话,句型优雅,措辞考究,吐属不凡,男声要多用头腔共鸣,女音敢挑战沙哑性感。

  传说中的海上唐璜孙老师当初恋爱,常常交替使用毕克声线和童自荣声线,悄悄地对女孩子说:请问我能借您用一下吗?一句话说得何其妩媚,让女孩瞬间仿佛置身于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于是她拥有了一段终生难忘的潮湿记忆。

  上译厂当年有一批语言表演艺术大师,邱岳峰、毕克、李梓完全是天王天后级的人物。但上译厂的灵魂不是他们,上译厂的灵魂是陈叙一。陈叙一是译制团队的领袖,也是当之无愧的翻译大家。他的译制作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语言生活。

  普通话定为国语后,一直是一种官家的声腔系统,是意识形态宣传的声腔系统,庄严、单调、专横、公文化、概念化。在沉闷乏味的年代,陈叙一的电影译制作品,开启了国语普通话里的生活口语流,在干涸的语言沙漠中开掘出一泓清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为《尼罗河惨案》定译的台词“悠着点儿”(take it easy)。在这个妙译之前,无论文艺作品还是日常生活里,“悠着点儿”并不流行,它也不是确切的方言。就是凭借上译厂作品的传播威力,它很快地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变成一个色彩鲜明的语言点,为普通话添加了漂亮的俗语。另外,在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里,陈叙一将“yes, sir”之“sir”译成“头儿”,这个称呼也立刻风靡全国,常用不衰。

  1980年,邱岳峰自杀身亡。1992年,陈叙一因病辞世。前前后后,上译厂的老人多半已经走了。老成凋谢,是自然一景,不必哀痛。真正可悲的是,这座城市现在完全没有关于他们的记忆。这些年,除民间一些零星的追思、回忆之外,对上译厂的老人没有任何有分量的纪念。邱岳峰应该在一部伟大作品中复活,陈叙一应该在学术研究支持下永生。但是,上海人,什么事情都没做。

  所以,在周克希先生新版的《译边草》里读到近二十页陈叙一译事的研究笔记,实在是一个大惊喜。他在上译厂老人苏秀老师的帮助下,借到《孤星血泪》《简爱》《尼罗河惨案》三部译制片的全部资料,“关起门来细细翻阅”。《译边草》中的万余字,就是他的阅读心得。

  陈叙一的译稿中有大量修改,留下翻译剧本“惨淡经营,反复修改打磨”的痕迹,译言之难,由此可见。“悠着点儿”的全句原文是Oh mes petits. A word of advice, as they say in America “take it easy”。初稿(其他译者所译)的翻译是:“哦,我的宝贝,临别赠言,照美国人说法‘慢慢来’。”初校稿将“慢慢来”改为“别心急”。定稿重译全句:“亲爱的,有句忠告,像美国人常常说的,‘悠着点儿’。”定稿不仅有了“悠着点儿”的神译,我更佩服陈叙一调准了说话的节奏,陈译是地道、优雅的普通话口语。

  陈叙一领会汉语口语语感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一字之增删能立见高下。《简爱》里有一句:Well! Go to the piano. Play……something. 一般译家译成:“哦,去,钢琴在那儿,随便弹点什么。”意思全对。陈译看上去稍有不同:“好吧!钢琴在那儿,弹吧,随便什么。”你试着开口各读一遍,用直觉去感受,你的舌头、耳蜗、心跳节奏会告诉你陈叙一有多棒。

  也许,陈叙一最大的贡献,是他以数十年的上译厂生涯,无意中创造了一种文质彬彬的现代普通话口语典范。今年是说梦之年。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周先生能编一本《陈叙一电影剧本译稿集》,追念前贤,嘉惠后人,显示当下上海还有一点点文化。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5-14 20:24:46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5-14 20:33 编辑
丁丁姑娘 发表于 2013-5-14 19:58
楼主前面说过一句非常好的话:“提升一个人的中文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在提升一个人的思维清晰度。”这里缺省 ...


{:1_152:},谢谢,我真的很喜欢。翻译是一件很难的事,很考验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思想境界和英语能力,而且现在还有截稿时间的限制,所以好的翻译作品可遇而不可求。

我自己曾经想做翻译来着,但兼职过一段时间,自己主动翻译过一些文章后,就放下了这种念头,原因很多,一是认真翻译太费心神(需要查阅许多知识点,而且要反复修改);二能力不足;三不愿意接自己不想翻译的文章。所以我很佩服那些认真负责的译者。

不过,我的翻译经历对我的阅读很有帮助,它可以让我在阅读中译本时,知道某些中文词汇对应的是哪个英语单词,我就能根据上下文考虑,确定译者选择的中文词汇是否正确,等等,这样译者翻译过程中的错误对我的负面影响就会小一点。

我在自己帖子里提到过一些有关翻译的事,有时候译者本人是否有相关领域的实际体验对于翻译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譬如音乐人Victor Wooten的《音乐课》一书在翻译过程中,某个章节中的部分核心内容被删掉了,原因大概就是译者没有音乐背景,无法准确翻译那些内容,但这种删减对读者来说是巨大的损失。由此联想开去,可能很多中译本都存在这样的人为删减情况。所以如果能自己阅读英文原版书,就不必担心这些事,如碰到问题,有时还能借助中译本来帮助自己理解。

说到配音,我永远记得和喜欢中文配音版的《成长的烦恼》。
作者: 丁丁姑娘    时间: 2013-5-14 20:46:38

蓝田日暖 发表于 2013-5-14 20:24
,谢谢,我真的很喜欢。翻译是一件很难的事,很考验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思想境界和英语能力,而 ...

3年前,我的钢琴partner自己办的网站获得《基础钢琴练习法》的中文翻译授权,他强烈建议我参与翻译。那是一个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精通钢琴的美国人写的书,我理工科出身、对英语有兴趣水平也还凑合、喜欢弹钢琴、学过一点钢琴调律,做这件事真是非常非常和我的心意。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权衡了自己当时的时间分配后忍痛放弃,真是很遗憾呢。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6-19 12:40:13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6-19 13:12 编辑

张静初说英语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yNDE2OTg0.html

点评:说得相当好(作为英语非母语的人来说,已经很好了,不是说完全没有口音,口音还是有点的),可以看出语法基础也不错,甚至学会了英美人士的口头禅"you know"。

关于口头禅"you know",其实挺好笑的,我看过不少访谈,每次听到频繁的"you know"就想笑,因为大部分时候对方“don't know”,所以才会来问你、采访你。不过这个"you know"就像中文中的“嗯”和“那个”一样,是英语口语中常见的口头禅或者说语气词。

我稍微看了下评论,张静初是在新东方系统学习英语的。

她在说话时还有一点让我比较欣赏(大概和她的演员经历有关),那就是不怯场、不紧张,至少光是听她的发言感觉不到紧张。因为之前刚看了几个TED的演讲视频,我一共看了四个节目,其中三个节目的演讲人的声音都有点轻微的抖,可以感觉到他们的紧张(不过TED演讲有时间限制,在开放式舞台上演讲者通常站着发言(站着发言很容易产生手足无措(手脚怎么摆放都感觉不太自然)之感),可能压力会更大一些)。

她的语速是比较适中(也可以说是较慢)的,这样就方便她在脑子里组织句子,尽可能减少语法等方面的错误。

附李冰冰说英语的节目,发音和语法基础比张静初略差,但也够用了。我以前看过一些李冰冰的访谈,知道她是个很勤奋的人,她请了英语外教,一有空每天和对方对话两个小时,而且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英语,是典型有毅力的人。这个节目中的听力挑战度比张静初的节目更高一些,主持人多、且语速较快。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2OTMxMjEy.html

其他章子怡、汤唯之类就不多说了,优酷上都有她们说英语的视频。她们的情况是,英语对她们走上国际舞台、接触更多的资源很有帮助,而不会英语则会限制她们的发展,我想这是她们(作为演员)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

还是去听了章子怡说英语的视频,地址如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2OTMxMjEy.html

就这个节目而言,章子怡的口音还是比较重的。不提单词量和语法基础,就上面两个节目来说,李冰冰的发音比章子怡的好。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3-11-19 19:07:41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3-11-19 19:10 编辑

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之注意事项


最近几乎每天都会在扇贝网(www.shanbay.com)网上背单词。我的习惯是,背一遍,在本子上或者在在线的笔记本里抄一遍。

读、写、明白意思和知道怎么使用是四个方面,会读不一定会写对、不一定记住意思,会使用则涉及常用语法的记忆、更为复杂。

在学习的过程中,尽管面对的全部都是新单词,但有一些单词会特别难记,有时候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总背不出某个单词的意思。也许是因为中文意思不常见,也许是其他我解释不了的原因。对于那些特别难记的单词,我会多花一些时间连续背诵,或者使用其他策略,譬如关联近义词,或者让它和其他熟悉的词搭配、形成一个较易记忆的词组。

譬如,imbroglio这个词,我就花了较多的时间来记。原因可能有两个,一它的发音比较特殊、其中的g不发音;二和它的中文意思“纠葛、纷乱”有关,尤其是“纠葛”一词,我读起来就是感觉费劲,不知道是不是我很少用这两词的缘故。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工作都涉及搜索和整合网络信息,这样的经历让我对于某些看似很固化、不易犯错的网络信息的准确性持保留态度,如果对某个网站的信息有疑问我就会立刻去其他网站搜索相关信息来明确情况。如果你也在用扇贝,那么我想提醒一句,扇贝还是偶尔会出错的,包括发音上的错误和意思上的错误,对于有疑问的词汇,可以通过查询其他词典来确认正确与否。

在学习新单词时,我的建议是,最好一开始就发对音、拼写正确,因为如果你一开始就发错了音,经过反复记忆后,这个读音就固化了,以后改起来会比较困难。

即便是词典上外国人的发音,也未必是正确的,他们也可能就是看着单词的拼写理所当然地发音了。譬如imbroglio的g音,许多国内在线词典都把g发了出来,但这个g是不发音的。

另外一个我会多读几遍某些单词——实际读音和遵从一般规则的读音差异很大的新单词——的情况,其实和上面说的那种现象有很大关系。通常这些读音比较特殊的词对于英美国家的人来说是外来词,它们遵从的可能是原有发音。譬如,gauche,garage的发音,gauche的发音为[gəʊʃ],garage通常发为[gə'rɑːʒ]

另外,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词语(读音相近、拼写相近等),我也会提醒自己注意。譬如disparage和disparate拼写极其相似,但发音和意思都不一样;canon和cannon发音同、拼写相近,但意思很不同。

暂时就说这些。
作者: 伊伊    时间: 2014-1-2 11:30:02

真好,谢谢分享,也打算自己把英语拣起来。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4-2-19 08:38:22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4-2-19 08:40 编辑

对于想搞清英语语法,同时锻炼写作能力的朋友,我强烈推荐旋元佑的《文法俱乐部》,目前我看了两章。这本书内地可能没有正版卖,但网上已有电子版,大家可以去下载。

此书的最大特点:写得深入浅出,简单易懂,无须死记硬背。另,该作者中文文笔也很不错,所以读起来很愉快。

旋元佑的其他书我还没看,但据读者评价看,应该都不错。

正如我前面提到,好的教材和实践材料很重要,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建议大家在选择教材和实践材料时多用点心。
作者: 孜孜妈    时间: 2014-2-20 13:24:08

看到这个帖子真好,好好学习了。
作者: 星星相惜    时间: 2014-2-20 15:42:29

{:1_144:}{:1_144:}{:1_144:}
作者: 星星相惜    时间: 2014-2-20 15:42:49

{:1_143:}{:1_150:}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4-2-21 16:32:43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4-2-21 16:35 编辑

《文法俱乐部》看了一小半,有英语基础的人看这本书肯定帮助多多。此书把一般书籍中复杂的语法体系尽可能简化为易于理解的体系,可为读者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也要好得多。

简单来说,许多语法书所提到的语法原则总是不够严谨,原则之外总有许多特例,而要非母语的学生去死记那么多例外,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越记越混乱。但其实英语的语法体系并非那么混乱不清,所谓的例外可能根本不是例外,而得归属于其他原则,或者这个例外有据可循,是在原则基础上所作的变形,了解其中的变形规律,它们就不再是需要硬记的知识点了。

旋元佑在《文法俱乐部》屡次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往往就不容易忘记。这本书对英语语法的整理就是基于“方便理解,方便记忆”的原则。

强烈建议想提升英语能力的人看看这本书。

本想上传电子书,结果一看50m左右,感兴趣的人还是自己去网上下载吧。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4-2-25 09:43:22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4-2-25 09:46 编辑

语感和语法


《文法俱乐部》中有许多练习题,我的成功率挺高,但这并不是我应用该书知识点的结果,而通常是一种不经思考的直接反应。阅读多了,培养了一定的语感后,就会有这样的表现。

这些练习题基本上是选择题,很容易发现正确答案,因为那些错误的答案,即使只是细微的差错,也能根据搭配错误或读起来不自然加以排除。然而,演讲、写作和做练习题是两回事。若要提高演讲、写作的能力——包括构句正确,逻辑清晰,选择符合主旨的繁简度和修辞手法等内容,搞清语法还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的阅读、收听、口语交流(不含法律条文的应用),对系统的语法知识点并没有太高要求,只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机会,多加实践,自然可达到不错的程度,因为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没有严格的语法要求,关键在于理解和沟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的话、写的文也未必符合正统的语法要求,真要严格追究起来,其实也可找到不少语法错误。

语感是建立在广泛阅读/收听/交流的基础上的,但我们所接触的内容许多都是语法规则及其变化的结果,我们知道这类句子怎么写,它们是什么意思,却很可能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有无具体的规则可循,以及还可做何种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这,自然会限制我们对这门语言的实际应用。反之,若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看待这门语言的视角就会变大,对它的理解也会加深,这不仅可增加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可提升实际应用它的能力。知其所以然,在语言领域,就是知其语法体系,语法体系可说是英语的骨架。找到清晰且易于自己理解的英语语法体系解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规则、体系这类的东西,我们的头脑偏好清晰有条理、易于理解的版本,害怕混乱无条理、难理解的版本,后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可能使我们不知所措。

至于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英语语法解说资料,则要看个人,不过,在语法规则内容正确的基础上,解说得易于理解恐怕是关键中的关键。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4-3-4 14:06:05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4-3-4 14:10 编辑

旋元佑的《文法俱乐部》已全部看完,除某章的练习未做外,其余练习也全部完成了。除了个别词语与我们一般看到的语法书在表达上有差异外(如书中的”文法“我们通常称”语法“,里面的”片语“我们一般习惯”词组“的叫法),整本书的文字内容都很好理解。

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强化记忆,我在word文档上摘录了一些内容,截取部分粘贴在下方,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可以迅速浏览一遍,看看作者的解说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第九章 语气

……
四种语气:
叙述事实语气(indicative):表示所说的是真的。
条件语气(conditional):表示真假还不能确定。
假设语气(subjunctive):也称虚拟语气,表示所说的与事实相反。
祈使语气(imperative):表示希望能成真,但尚未实现。

注:助动词(如will,must, may等)都有不确定语气,故可用于不确定语气句子中,比如未来式句子。
特例:对于那些基本可确定的未来状况,无需用助动词。例子如下:
The weatherman says sunrise tomorrow is at 5:32.
The movie starts in 5 minutes.

同时叙述两件未来的事情,而两者有时间或条件的关联性时,往往其中一件(副词子句中的那一件,通常前面有when,if等连接词)要改成现在式。原因:要先假设某项条件成立,另一项才可能发生,此假设成立的那一项就用现在式。举例如下:
I’ll be ready when he comes.
If you are late again, you’ll be fired.

主词和动词的一致性

……

a pair of
英文里有些东西习惯用a pair of 来表示。如果主词是a pair,那就是one pair,就该用单数动词。
例句:A pair of pants is hanging on the wall. 一条裤子挂在墙上。
不过英文里面要用a pair of 来表示的东西,如pants, shoes, scissors, trousers, 也可以直接说these shoes等,但不能确定是一双/条,还是多双/条,这要看上下文背景。
例句:These pants are very fancy.
……

句型之单句
5种单句类型:
1、主词+动词:It rains heavily. He died in 1983.
2、主词+(连缀/连系)动词+补语(通常是名词或形容词):
He is handsome.He is a teacher.She looks nervous.
注:连缀动词,linking verb通常可翻译为“是”(当然在中文翻译中,“是”字通常可省略)。包括:am, is, are, turn, prove, look, feel, read, become, seem等。此处补语也可称为主词补语。
3、主词+动词+受词。 He is doing housework. She washes dishes everyday.
4、主词+动词+受词+受词。She gave me a cup of coffer. He offered me a job.
5、主词+动词+受词+补语。此处补语是受词补语,两成分(受词和补语)可以拉出来稍加转变,再加个be动词,可以成为一个单句。I consider him honest. -- He is honest.
Be翻译为“是”时,通常无实际意义,需在后面加上形容词或名词词性的补语。但如后面没有补语,且句子无误时,则应翻译为“存在”,典型例子: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I think, therefore I am.

句型之合句、复句
合句:
如果是两个各自能够独立的单句,中间以and, but, or等连接词连接起来,两句之间维持平行、对称的关系,没有主、从之分,就称为合句(Compound Sentence),又称对等子句。例句:Girls like dolls, but boys like robots.
复句:
如果将一个句子改造成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类,放在另一个句子中,这个句子就称为从属子句,另一个句子为主要子句。合并而成的句子有主从之分,称为复句。复句的从属子句有三种,分别是名词子句,形容词子句,副词子句。
名词子句例句(复句由两个单句转化而来):
I know something. 2. I am right. 复句:I know that I am right. (that为外加连接词)
形容词子句例句:
My father is a man. 2. He always keeps his words. 复句:My father is a man who always keeps his words.(who是由he转化而来的连接词)
副词子句:
He works hard. 2. He’s in need of money. 复句:He works hard because he is in need of money.(because是根据逻辑关系而来的连接词)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4-3-6 16:12:51

在我喜欢的作者中,我发现其中一位语法基础扎实,而且长句使用丰富,是非常好的学习教材。于是,我给自己下了任务,那就是用手抄写她的电子书。这件任务可以达成多个目标,一,我可借此熟悉英语写作,熟悉长句的实际构造;二,我可以继续学习书中的理念,加深对它们的印象;三,抄写版可以直接当纸质书随身携带,方便阅读(我没有原版英文书,目前只能在电脑前阅读)。

用手抄写虽然累了点,但对于单词和知识点记忆还是挺有帮助的,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作者: 珂乐    时间: 2014-3-7 11:12:44

谢谢蓝田这个帖子,我也决定再次捡起英语。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4-3-9 20:03:00

多合一的高效学习或锻炼方法


抄书进行得很顺利,56页(正反两页均有)的笔记本很快就抄满了。我很快买了另外一个本子,打算继续抄写。

在看完旋元佑的《文法俱乐部》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巩固这些知识点,随意找文章看或研究,太费精力又不能保证效果,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好呢?

某一天,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突然回忆起了曾经看过的《南怀瑾先生侧记》。里面提到,南怀瑾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对方整理抄写一些经典。其实南师布置这项任务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无形中让这位学生开始了解这些经典,甚至记住其中的核心理念——留在记忆中的知识,有时候会以灵感或指导原则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南怀瑾侧记》这本书我只看过一遍,但这不妨碍其中的内容有时候会以灵感的形式出现在我脑海中。我认定这就是我要的答案,我知道哪个作者语法功底不错,我知道哪个作者的理念我很希望继续深化,而现在我又确定了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好办法——抄书。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用抄写特定作者的书这件事,来实现多个目的——巩固英语语法知识点,提升英语书写速度和准确率,学习书中的理念并将之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另外,最近我还想着要增强手臂力量,除了做些简单的上举运动后,我开始擦各个房间的地板,擦地板时我会有意加快速度,增加手臂的运动强度。对我来说,擦地板这件事至少有两个作用:一锻炼手臂力量,二改善居住环境。其实还有一点,有了这样的态度后,擦地板成了一件我乐意去做的事,而不是必须做或应该做的家务,显然在情绪上,前者要好得多了。

上面所说的就是多合一的学习或锻炼方式——用单项任务来实现多个目标。我知道这项练习一定会在未来开花结果,所以偶尔有不耐烦情绪也能很快克服,尤其在想到它有那么多好处时,这种情绪就更容易消除了。

多合一的学习或锻炼方式,好处是大大的;说得俗气点,即使不能实现全部的目的,也不至于一无是处,让你后悔白白浪费了时间。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4-6-12 17:38:03

语境和背单词


隔了几个月再去扇贝网上背单词,我发现,许多单词的意思已经记不得了。

为什么自己就不是那种过目不忘的人呢?感叹完过后,我决定认认真真检测一下自己几个月前的学习情况,检测以抽查形式进行。很多时候,一个单词跳出来,给我很熟悉的感觉,但怎么也想不出它的意思。我只好老实地点击“想不起来了”按钮,电脑屏幕上会立刻跳出一个句子——我正在看的单词就在这句子里。然后,我兴奋起来:哈,我知道了,我知道它的意思了。我发现,只要有句子作为提示的单词,我多半能够回忆起它们的意思。

这件事很新奇吗?当然不新奇。如果很新奇,扇贝网就不会这么干了。不过,这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让我明白:如果我不在背单词时认真阅读了例句的话,在检测阶段,即使例句跳出来也没多大意义,我仍然无法记起单词的意思。我进一步联想到,这种方法(背单词时也阅读例句)尽管不能很好地提升我对单个词汇的熟悉度,却有助于我的阅读理解。因为在阅读理解中,单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上下文的。简而言之,它身处于特定语境中,凭借背单词时获得的一些基本印象,我可以由上下文迅速猜测其意。如果上下文和我看过的例句很相似,那么“猜测”就该修改为“肯定”——我会肯定地知道它在此语境中是什么意思。

单独的概念,单独的词汇,通常不易记忆。然而,一旦把它们放在某种环境中,或者将它们与某些更为生动的东西相连,记忆它们就会容易许多。

当然除了记忆功能外,上述原理也可以用于增加某事某物对我们的吸引力。譬如说,一首单独听感觉很一般的歌,若是与某支MV搭配得恰到好处,则它的可听性就会上升;同样地,某些无法引起观众太多情绪的影视情节,也会因为很棒的配乐而变得动人。就拿我最近的一件事来说好了。我在网上找到了一支很好看的影视剧剪辑MV,MV很好看,至于歌,其实第一次听时并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在多次看MV的过程中,我开始觉得它和剧情很配,我越来越喜欢它了。最后,我下载了这首歌的MP3,反复聆听。我很肯定,如果在随意的环境中听到这首歌,我和它的关系肯定不会如此。可因为有了我喜欢的MV,而它又与这支MV捆绑着,我喜欢它的概率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

回归正题。背新单词时,如果认真阅读例句,新单词若出现在具体的句子或文章中,我们能记起它意思的概率会高一些。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单词,又不清楚自己的记忆规律的话,很有可能,一段时间后你就不记得这些单词的意思了,即使有具体的语境相伴,情况也还是一样。所以两相比较,我认为,在学习和记忆新单词时,还是要关注这些词汇的具体应用(通常的方法是了解相关例句)。
作者: transivy    时间: 2014-7-9 19:06:05

学英语确实没啥窍门啦,就是多听多说多练,个人感觉~
作者: yukiman    时间: 2015-3-18 15:32:35

有用,学习!
作者: yuqiu    时间: 2015-6-23 13:58:56


作者: 春风    时间: 2015-6-24 18:20:38

真有毅力

谢谢蓝田,收获很多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5-6-24 20:47:58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5-6-24 21:22 编辑

没想到此贴又被顶起来了。

英语已经是我的日常语言,每天除了收听和阅读英语学习资源外,基本会写英语文章。我的英语文章语法结构不会太复杂,主要以把意思表达清楚为主,有时候则是以培育情绪为主。

由于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语法上的准确,所以平时写的文章或许会有语法错误,但自己懒得去查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反复写作,我的英语文字表达能力已经越来越好。

下面这篇是今年2月份写的一点小感受

Life is good


* I lie on the bed, and the guitar solo is all over the place. My body loves it. My mind enjoys it. It is so quiet in my room, only the music is on. I feel abundant. I am so happy that I have many ways to live an amazing life.

* I walk on the street, ignoring all the people and sounds, only giving a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surroundings for the security reason. I look up from time to time, and almost every time, I would see trees dance and welcome me. I Feel Good. I Feel Relaxed. I Know Life Is Miraculous.

* I sit in the comfy chair, immersing myself in thinking and feeling. I sip my coffee now and then. When impulse comes, I would grab my pen and begin writing. I write appreciation. I write new ideas. I note down inspiring plans. When I want to chill out, I would close my eyes, and just relax, relax, relax...I really enjoy my cafe time.

* I watch funny stuff frequently. And I become more sensitive to funny forms. I begin to have the ability to write things in a funny and lighthearted tone. I can deliberately create a "having a good laugh" experience. I love fun. I am willing to create fun from time to time.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5-6-24 20:54:00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5-6-24 21:02 编辑

这是3月15日的。

Appreciation of my father


I am glad that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deliberate thinking and appreciation, I’ve already found many aspects in my father that I can easily appreciate.

Father smiles like a cute kid sometimes, especially when he plays with kids. I know it’s possible for my father to emit lightheartedness and happiness.

Father uses very gentle speaking tone to all of us. I remember he called me and softly talked to me once. It’s still vivid. I know my father displays kindness from time to time.

Father seems outward and happy in many cases. And he can talk happily with many people. I know he can emit laughter and smile and lightheartedness and cuteness. I am lucky. I don’t need to figure out these aspects from nowhere, I’ve already got many in my memory.

Father can be very soft and gentle and kind and patient when talking to his sisters. I appreciate his care and love for his siblings. I appreciate the warm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my aunts.

It’s very easy to let my father’s smile, big smile vividly appear in my mind.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5-8-10 19:07:55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5-8-10 19:10 编辑

英语写作能力,我早就找到了表达和分享的空间,也实际得到了一些英语为母语人士的好评。

但英语口语交流,我还没有得到自然展示的机会。今天,这样的机会找到了我。

哇哦!除了短暂的紧张外,我感到的是兴奋和期待。因为这是我展示英语自学成果的好机会。我想看看自己是否能够自然、自信、流利地与人用英语对话。兴奋和期待已经部分地表明问题不大。

展示和验证英语自学成果原来是这么美妙的一件事!实际我关注的该是其他事项,但最让我兴奋的却是这一点。交流后对方有什么回应,我有什么结论,并不重要,我最在乎的是自己可以直接使用英语与对方对话。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机会主动上门,我不知道,看来并不大的一件事会让我如此开心。

我很自然地与对方交流,基本没有紧张。我们顺利地结束了交流。交流包括了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最后我诚挚地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我庆幸自己是这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愿意投身于自己兴趣爱好的人。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者对自己可能有益的东西。我愿意在短期甚至长期都无法看到任何实际好处的前提下,去做一件事,并且持续做下去。

正是这样的态度,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太多。类似这样的幸福体验就是其中一项好处。获得机会把某个想法付诸实践,是件很幸福的事。对某些事情很有自信,是件很幸福的事。从心而动,自己决定想做的事,继而投入地去做,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感谢英语。感谢我的英语自学之路。让我明白了远不限于英语学习领域的许多事情。


作者: 学父五迁    时间: 2015-8-11 17:47:37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5-8-11 17:49 编辑

赞。中文记录和英文写作都好。

提供一些信息。

有些美剧和电影,是美国畅销小说改编的。
这些小说(或者说,相当一部分畅销流行的近代、现代英文小说),网上都有参阅样章。
如果事先从视频媒体中了解大致剧情的话,如果对这些故事情节感兴趣希望一看再看的话,这些资料对于英文阅读就有很大帮助。

其中之一是"大家网"(www.topsage.com)。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1-15 09:39:11

About Writing

There is a key factor that greatly helps me in my writing and sharing my writing online, and it is: It's not a big deal that I made mistakes. It's not a big deal that I was not strictly following the grammatical rules. This attitude is very very  helpful and beneficial for new learners. And sometimes, for some particular reasons, I would write according to my feelings, not complying with grammars purposefully--of course I am not talking about writing that requires precision.

It can be fun even when you don't have lots of words and phrases to apply. It challenges your creativity of making the best of your vocabulary in order to express your true thoughts as best as you can. And of course you could search what you want in the dictionary, and make sure how to use them by reading those examples.

There are unlimited functions of writing and also lots of different requirements about writing. Make clear what  your primary purposes are, and it may save you a lot of energy and time.

If you write and share something online without saying that you would appreciate others' suggestion on your writing such as pointing out your mistakes, they usually won't. They would try their best to understand your meaning and reply to you. In this kind of situations, if your purpose is communication on specific things that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you've come to the right place. But if your purpose is to confirm that you've already done a good job in writing, in expressing yourself with words by others' responses, that's a thing you'd better think again. More reading, more checking up in materials such as dictionaries, popular newspapers, would be an easier and more helpful method. Easier,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available to you.

...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1-19 09:40:49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1-19 09:44 编辑

翘舌、平舌、than、then……


分不太清前鼻音、后鼻音,这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大部分翘舌和平舌音,我还是能分清,也能发清楚的。也许这让我的普通话显得不那么南方,甚至有人曾经把我当成北方人,真是吓了我一跳。

某一天,对于这个翘舌、平舌音问题,我有了特别深刻的感悟。因为一天之中,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口中,各种地把这读成ze,把真读成zen。那一天,我心头有种忧虑,同时也感到幸运——还好我意识到了,不然每天听别人这么说,估计不久,我也会把许多翘舌音读成平舌音了。分清前鼻音、后鼻音难度大了些,累了点,但是已经建立好的基础,还是要保护好的。所以,当听到这类发音的时候,我会记得提醒一下自己它们的正确发音。

我在浏览英文网站时,发现某些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容易混淆then和than——then的地方基本用than, than的地方基本用then。估计这首先是发音太近的缘故,然后学习强化的过程中,彻底搞错了两个词,后来嘛,即使意识到错了,偶尔会用对一两次,但大部分时候依然按照惯性使用了。有一阵子,看他们的帖子多了,我自己都迷惑了——难道,错的一直是我?忙不迭地再确认一遍。

这类情况其实也挺普遍的。有时候就是因为眼误引起的,你就瞬间想当然地混淆了写法相近的词汇。因为有写完通读一遍甚至两遍的习惯,我还是发现过不少自己犯的类似错误。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就会把catch one's attention写成cause one's attention。某天在检查的时候,终于发现了这个问题,cause my attention是什么鬼?成中式英语了。然后我就修改了它。妙的是,几天后,我突然想起——刚写完不久的文章中,又把catch写成了cause,而且检查时也没发现。

所以说,用惯的词或语法如果是错误的,往往不是注意到了修改一次,就能成功的,常常需要多次关注和提醒。

这让我想起了苋菜的苋,和蛞蝓的蛞。我也是提醒了自己好几遍,现在总算是发对了。
作者: 人面桃花    时间: 2016-1-19 14:11:07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2 12:26:51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2 12:32 编辑

I still use English on a daily basis. But not that much now, of course far less than the time I'm spending on Chinese. However, the structure is always there, and whenever I want to enhance it, I can. Grammars I've known are already enough for me to clearly express my thoughts.  And I just take a lighthearted attitude toward English practice, meaning: when I have strong interest, I would deliberately collect new words and new knowledge about it; when I have little interest, I just see it as a tool to fulfill some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 there is a general lighthearted tone assigned to English learning and using. I don't take it seriously. I don't set high standards for myself, demanding that I pronounce correctly every time and write correctly every time. I allow vagueness. I allow mistakes. That doesn't mean I don't like precision and correctness. I like precision and correctness most of the time, so I would purposefully make right the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s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as possible as I can. There is a delicious feeling of clarity and fulfillment in making them correct. But when I am not in that state, that feeling, I would choose to lower the standard. Such as: If I can speak through, I am already doing a great job. If I can make my main idea clear, that's already a thing to celebrate, and as for grammars--Doesn't matter.

I just found a recording method to create and store into my phone my reading materials. It's a fun thing to do, and also a convenient way for me to listen and ponder something I love without taking the notebook with me.


作者: 学父五迁    时间: 2016-4-12 16:03:56

-- just found a recording method to create and store into my phone my reading materials.

It sounds like a new APP, something like "Scribble". Right?
What does it store? Sound? Text? or random handwriting?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2 19:15:25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2 19:16 编辑

网络录音工具n多。我就是图方便用了酷狗的唱k功能,读英文文章,录入保存。非常简单粗糙的方法,但是方便够用了。还有纯音乐伴奏。^_^

保存的是音频。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2 21:33:54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2 21:35 编辑

中英文共通点:

许多中文学习与应用的技巧都可以用在英文学习与写作中。拿写作来说,多积累词汇当然大有好处,和中文一样,在一小段文章内多次表达同一个意思,如果定性为文艺类的小说或文章,那么最好还是选择不同的词汇或表达,这会让文字读起来更丰满生动。比如,可以用intentionally, purposefully, deliberately表示同一个意思。

这涉及阅读感受,与发音有关。在上面那段文字中,有一句话是make right  the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s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其实就是make the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s right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考虑到两个right 放在一起读起来可能略怪,而且容易造成误解,我在修改时就把其中一个往前挪了。

按照字斟句酌的做法,我可以做许多微调,使上面那篇短文读起来更具美感。中文如此,英文亦如此,在掌握了一些基础和方法后,我们便可以调整自己写的东西,使之变得更美或更精简或更通俗易懂。。。。。。

这里的基础主要是指语法与词汇。而且主要是指通用的大众认可的语法与词汇。至于古文,则是另一个系统了,我吃不消发表任何看法。

而这些基础还是要靠记忆熟悉与应用。具体到如何,个人有个人的情况,有些人在专注而大量的阅读中,就能掌握核心语法。有些人可能就需要专门地学习与应用,包括做题强化。

写哪算哪了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2 22:08:27

专注与慢

学习新东西时,我很专注。初学时,我是慢速的。这意味着,阅读时我是慢慢一个字边看边默读的,当我想了解其他人的写作信息时,我连标点也会认真看。如果是听,我会保持头脑的清醒与宁静,努力听清每个音节。

这样的专注与有意识的慢,在初学某物时极为有益。

这是我在接触新事物时常用的态度。

感兴趣的,可以搜索镜像神经元相关知识。

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无特殊情况,你越专注于某物不管被动主动,你对它的印象越深刻,你越容易记起它。

起初的有意识慢会催生后期的熟练与快。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2 22:30:01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2 22:31 编辑

重复、记忆与滚瓜烂熟

在学习中,重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单词你不是背了几遍就能确定无误地记住,学习一定涉及重复:重复的读,重复的写,重复的听。

在学校,往往有家长有老师有个人名誉感督促你去做这些事。现在,没人督促你了,你怎么重复?你能否坚持重复?

我持续重复某些行为,有以下原因和助力:

我知道重复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实际经验也告诉我这一点。

兴趣,我对学习的东西通常有较浓的兴趣。

我比较容易专注,能较快处理不耐烦情绪。

我希望对某些知识点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能够轻松记起并应用。而不是,要用时匆匆翻书,网络搜索,或绞尽脑汁苦想。我特别希望自己在喜欢的领域里表现卓越,精益求精,这就意味着我得熟练掌握它们的基本知识点。这也是一大驱动力。

良性循环。在有意识重复的过程里,我看到了它的种种好处,于是就更愿意将之视为重要的学习方法了。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3 10:25:51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3 10:28 编辑

专注、印象与激活记忆

我不是过目不忘的人,这意味着我得重复记忆。

今天,我试图回忆某本中文小说的场景。这是我最爱的小说,我曾一字一字读它好多遍,我曾脱离书想象和描述那些具体的故事场景,比如他们在哪儿,发生了什么,对话内容是什么,等等。

我用笔描述他们的初识,很快我就写出了两大段。果然,像那样投入与专注的记忆,效果就是好。我都有半年没看这本书了,绝大部分细节都还记着,甚至作者用了哪些词也基本记得。

投入专注的记忆,加上有强烈的情感--爱/喜欢/欣赏--支撑,记忆的内容就会更牢固地刻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以后激活也更容易。

像这样的记忆,重复频率可以减少,有意识记个两三次,印象就很深刻了。

我上面说的记忆,不是简单的概括,而是涉及大量具体细节的记忆。简单的概括是容易的,但学好并想精通什么,简单概括远远远远不够。
作者: 学父五迁    时间: 2016-4-13 22:54:15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6-4-14 11:35 编辑

For word learning, 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experiences.

1.  The most efficient way is "audio + picture".

For example, there are some materials called "Picture Dictionary".
In those dictionaries, words are grouped by Topics (like sports, activities, places, etc), not by letter order.
Each word has a correspondent Picture and Mp3 (including model sentences).
All the words in one group (Topic)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so that they are easier to remember together.

Note that the audio information (the word pronunciation and model sentences)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our memory.
As I know, most Chinese people just learn the words and text by reading without listening.

We just choose topic, watch the picture, listen to the Mp3.
This way, we can build a large vocabulary in a short time.
Of course, the vocabulary built this way is only for reading and listening, not for speaking or writing yet.
For speaking or writing, we can consider following ways.

2. Graded text.

There are formal English lessons like those school text.
These formal materials are organized well according to grades.
Words are also introduced in by grades.

Just read the text and vocabulary, and listen to the corresponding Mp3.
We can learn the use of the words in the concrete context.
This method is not so efficient as the Picture Dictionary.
But the effect is more solid.
Also, this way has its own drawback.
It is not so interesting.
Anyway, the graded lessons are for learning, not for fun.
Maybe a little fun, but limited.
So we can turn to the 3rd option -- audio book.

3. Audio book

I like this way most.
By choosing my favorite novels, and by (sometimes ) listening to the Mp3, I can learn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while enjoying the story.

PS:
For fun, some people favor movies or TV operas.
Due to my own experience, movies or TV operas are for fun, but not for learning.
The lines (in screen text) are wonderfully designed by famous writers.
The lines are very classic, smart and advanced.
The screen lines are more wonderful than the text in novels, since the screen lines have the time limitation and high requirement for dramatic effect.
If we want to learn to write those lines, they are a very good source.
But for ordinary English learner, those lines are too smart to use, and the information is too limited for general learning purpose.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4 11:38:24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4 11:41 编辑

如何维持英语能力,如何创造英语环境?

我身边是没有人在说英语的,所以起先这样的英语环境是自己创造的。从决定真的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起,我开始频繁接触英语素材。

是频繁,而不是多元或者不同类型的大量。我选择了专攻。专攻意思就是,找准一个对象,先把这个对象熟透。我看美剧《生活大爆炸》就是这么干的,每一集至少看三遍,必须有一遍是完全脱离字幕的。这部剧对我提升听力帮助很大,里面的角色发音清晰,语速也能接受,很适合当时的我。

我很少阅读英语的文艺类小说,我读的主要是某一领域的理论,在一字字反复阅读记忆(对于重要的理念,我会背下来)甚至默写中,这一领域的高频词汇和常用语法(比如句子的表述方法等)自然就熟悉了。而在这过程中,我也开始用英文思考和表达,原因很简单——懒得翻译,也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翻译。也就是说,读多了你知道那个英文词的意思,但如果把它翻译为中文就觉得别扭,很难找到相应的词,还不如直接用英语表达。然后,这样的思考和文字表达越来越多。

但涉及到更具体的写作,我的动力是交流与分享。我常常有些想法,希望分享。我受益于别人的分享太多,所以分享对我来说也是很自然的一种反应。于是,在我喜欢的论坛上,我会不时地分享。一旦分享的内容比较正式,尤其是涉及理论与实践的,我特别强调信息含量——说强调也不对,而是我写着写着就会写成一篇信息量较多的文章,如果不是这类文章,我也不会生起分享的兴趣。

这些文章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践--所谓实践往往包含很生动的人生体验。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在已知的词库中拣选和整合词汇,尽量使文字符合我的心声。把好玩有趣的事写成干巴巴的流水账,肯定不是我喜欢的。我的写作能力也就因此而提升,尽管我写的文章数量并不多,但大部分我都认真对待,有时候会细致到每个词、每个标点。这也可以说是【专】的好处。专于认真写每一篇文,而不是把量放在第一位。

。。。。。。

作者: 学父五迁    时间: 2016-4-14 11:43:48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6-4-14 11:44 编辑

到了词汇学习的高级阶段 -- 灵活应用 (这时候,我们已经建立了数千个甚至上万个单词单字的词汇库),我个人感觉,相对较好的学习资源是 "词汇辨析"。
这类资源和"图解词典"类似,也是分主题组织起来的。
不过,这些都是很小的主题,是按照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小主题组织起来的。
网上有很多"词汇辨析"的资料,能够帮助我们直接学习到一组相近相反词汇的根本意义,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感和词汇应用。
这类资料中,我觉得最好的一本书是《牛津词汇辨析》。
这本书初看起来,面目极其可憎,竟然和传统词汇词典一样,图片极其稀少,全都是英语文字,而且是按照字母顺序组织起来的。
我对按照字母顺序组织起来的资料(包括中英文),都比较反感。
按照字母顺序组织起来的东西,是查询用的工具书,不是学习用的友好资源。
但我很快就理解到,这本书涉及到的词汇非常全面,非常多,也就是说,涉及到的小主题非常多,成百上千,必须按照这种方式组织。
这本书的一个个小主题是按照字母顺序来组织的。
每个小主题中包括几个近义词或反义词。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4 13:49:04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14 13:50 编辑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6-4-14 11:43
到了词汇学习的高级阶段 -- 灵活应用 (这时候,我们已经建立了数千个甚至上万个单词单字的词汇库),我个人 ...


我感觉这特别适合对英语表达极有兴趣的人或有语言要求的人。

辨析,确定某词在某背景中的唯一确定意思,这些活动有时候特别有意思。当然我只是偶尔有这种感受,比如从十几二十个意思中找出符合背景的那个,然后感叹原来这词居然有这种不常见的意思。当然这不常见是主观概念,意指在我这儿不常见。换成其他人,可能就是普通而常见的意思了。
作者: 学父五迁    时间: 2016-4-14 14:19:45

蓝田日暖 发表于 2016-4-14 13:49
我感觉这特别适合对英语表达极有兴趣的人或有语言要求的人。

辨析,确定某词在某背景中的唯一确定意 ...

"
我感觉这特别适合对英语表达极有兴趣的人或有语言要求的人。

辨析,确定某词在某背景中的唯一确定意思,这些活动有时候特别有意思。当然我只是偶尔有这种感受,比如从十几二十个意思中找出符合背景的那个,然后感叹原来这词居然有这种不常见的意思。当然这不常见是主观概念,意指在我这儿不常见。换成其他人,可能就是普通而常见的意思了。
"

不常见的词义,是比较生僻的含义,意义不大,学来也没多大用处,只出现在为了求全的词典工具书中。
编写得比较好的语言学习材料,一般只讲最常用基本意(有时包括次常用的引申义),几乎不会涉及到偏僻含义。

我提到的"词语辨析材料",主要是讲解 一组近义词反义词的 基本意(最常用)之间的不同场景,一下子就可以学会一组词,有助于单字学习和英语思维。

作者: 学父五迁    时间: 2016-4-14 14:34:23


我个人的英语学习历程和蓝田日暖有些相似。

据我理解,蓝田日暖应该走的是先"兴趣主题" (specific),再扩展到"通用语言基础"(general)。
这也是大部分人学习语言的自然流程。
尤其是小孩子,根本就不在乎学习语言,只在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哪怕一开始有些词汇超纲,也愿意一遍遍审美体验。慢慢的,这套场景内化了,再扩展到其他场景。
我也是大概这个过程。
除了专业技术书籍之外,英文小说是我的主要英文学习兴趣点,由此,我积累了一些词汇量。
兴趣,对于保持我学习英文的动力,极为重要。
这是从 动力 方面讲。
但是,从效率方面讲,这种兴趣驱动法就没有"通用语言学习教程"那么高效了。
我看小说的时候,有时候能够进入"英语思维",我会跟着文中的句子进行思考、内心独白,用的句子是英文。
但这种英语思维经常被打断。因为我经常无法确认这种场景下应该用哪个单词。
很多时候,都是生活场景中常见的事物,我却不知道英文的确切说法。
我还是要求助于母语。
英语思维,实际上就是一个英语母语化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周围的事物,我们日常的思维活动,都应该能用英文较为顺畅准确地表达。

这时候,我在回头去看那些精心设计过的"语言学习教材",感觉就大不同了,看出了其中的时间高效性。
当然,这种通用的学习方法,我也只是偶尔为之。毕竟,学习材料并不总是那么有趣。
这两者结合起来,兼顾兴趣和效率。

我就想,假设回到当年初学英语的时候,我会采取哪种方法?
我应该会先采用"精心设计的通用语言学习法"(注重 音频、场景),在较短时间打下一个基础之后,再转向"兴趣点",持续深化学习。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14 14:40:06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6-4-14 14:19
"
我感觉这特别适合对英语表达极有兴趣的人或有语言要求的人。

学父果然严谨。其实我加了逗号,写了这些。表明我已看懂你说的辨析之意。只是我要找个话头闲聊,^_^。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这方法我没具体使过,没法以亲身体验述说成果,所以就硬是扯到了词义确定。

但我说的词义确定也不是生僻字确定,就是阅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小乐趣。

你说的辨析和生僻字无疑是系统而有用的知识点。点个赞。
作者: 学父五迁    时间: 2016-4-15 12:08:02


除了受自身审美需求驱动之外,我也受娃的需求驱动。
带娃的时候,我有时候试着用英文进行简单交流。
这种需求也迫使我进入英文思维场景。
有些英文词汇很是形象具体,适合举一反三。
(哈哈。这就从成人学习英语的主题进入儿童学习英语的主题了。)

娃喜欢坐电梯玩儿。

电梯有两种 -- 升降梯 和 扶梯。

扶梯是 escalator 或 ladder。ladder的意思和中文的梯子一样。escalator 的动词形式 escalate是"一步步升级"的意思。

升降梯的英文是 lift 或者 elevator,这两个词的动词形式  lift 和 elevate 都是 "升高、抬举、提举"的意思。

娃也喜欢看工程机械。
叉车是forklift。
起重机或者吊车。
(大致是直上直下的那种)起重机是 lift。
带有长臂的起重机有点像仙鹤的长脖子,叫做 crane (这个词也有 鹤 的意思)。

推土机的英文叫做 bulldozer。
bull 是公牛的意思。
bulldoze 就是像公牛一样 推倒、铲平。

backhoe 是 挖掘机上细长手臂一样的挖掘铲。
hoe 是 锄头的意思。
backhoe 就是背后的锄头。

pickup truck 翻译成中文就是 "皮卡"。 :D
pick 是摘取、拾取的意思。


有时候,英文表达的对应含义明显比中文要丰富。

中文的"秋千"是一个极其专有的名词。
单从"秋"和"千"这两个字绝对想不出 "秋千"的意思。

英文的 swing 既是动词(抓着垂下的绳索进行悬荡),又是名词(秋千)。

Let's swing.
Let's play with (on ?) the swing.

有时候,中文的表达明显比英文丰富。
pork (猪肉)、mutton (羊肉)、beef (牛肉),这些都是英文的专有名词。
这说明,英文对于肉类多么看重,为每一种肉都给了一个专有名词,极大加重了学习负担。
还有星期、月份,也是如此。

当然,中文的亲属名词,叔、婶、舅、甥、侄 等,也都是专有名词,令外国人学起来颇觉头大。
这说明,中国人多么看中亲属关系啊。

个人的一点感觉,
在语言学习中(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我倾向于优先学习那些 general words (常用的、组成其他词组的通用词汇),这些通用词汇适合大规模地系统高效学习,那些 意义狭窄的 专有名词,可以稍微推后,在场景中遇到再说。



作者: 学父五迁    时间: 2016-4-23 17:24:38


想起一个"两种语言相互干扰"的例子。
我每次听到 backpack (意思是"背包")这个单词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将 backpack 修改为 back-bag。但总觉得别扭,过后再想想,会再次修正回 backpack。

为什么这个词总是困扰我?
原因很简单。
我的辨音能力不强,pack 和 bag 听起来挺相近。 pack 和 bag 的意思也挺相近。

pack 的动词意思是 打包,名词意思是 包裹。

“包”最常对应的英文 "bag",经常和其他词组成复合词,比如,handbag。

我一听到汉语的“背包”,想到的就是商店里卖的工厂批量生产 那种规规整整的双肩背包。
这也确实就是 backpack 的常见意思。

为什么这个单词是 backpack,而不是 backbag ?
pack 和 bag 的区别是什么?
尺寸?pack 大一些? bag 小一些?可是,很多手袋手包(handbag)的尺寸并不明显小于一些双肩背包。
还是因为功能的区别?pack装的东西杂一些?各种日用品?bag的东西专一些?书?随身化妆品?

我的英文语感不足以区分。

我只能强行在脑海里想象这样的图像。

一个"驴友"背着巨大的行囊(双肩背包),上面还绑着其他的手工“打包”(pack)出来的包裹。
依靠这个形象,我强力驱逐 backbag 这个词,强行建立 backpack 这个词。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23 18:31:14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6-4-23 17:24
想起一个"两种语言相互干扰"的例子。
我每次听到 backpack (意思是"背包")这个单词的时候,总是会不由 ...

从我的角度来看,更多可能是因为发音。

p和b,我还是分得比较清楚。所以backbag,两个b,听起来就比较别扭,backpack就比较自然。

当然我只是就语音推测一下。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4-27 20:36:05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4-27 20:52 编辑

关键词与应用

我很少看英文小说,读与听的英文资料多是可以应用的理念类文章。对于决定应用的理念,我会特别关注其中一些关键词。首先,我在心理上就把这些资料当成是严谨的文章,否则我无法很好地应用与验证其效果,当然几次实验下来,你也会对所听所读文字的严谨与否心中有数。

涉及可实践的理念,when, if, as这类词很关键,它们之后往往意味着具体条件或方法。then、would、could等词则往往意味着结果,许多负责的理念学说会告诉你,什么样的条件、方法对应什么样的结果。即使较难量化,它们也会用其他方法尽量描述。

出现在这些词之后的一些形容词副词特别重要,往往属于重要条件,比如persistently, on a daily basis, precisely等。类似exactly, precisely等词,语气较强烈,在立场上是确定而不含糊的,在某些不确定性很多的领域里,遇到这样的词当然值得高度关注,尤其是严谨的作者,表达时字斟句酌,这类词不会随便用。

对于那些关键词的确切含义,还得考虑具体背景,比如爱这个词在不同的理念体系里差异就可能很大。浏览,随意听听读读,不必如此较真。但涉及实践,而且是打算实践一个月以上的,那么弄清理念中的具体条件和可衡量结果,就属于重要的基础工作了。

这样的实践方法也让我思索翻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信息缺失,像这种类型的阅读理解与实践,钻研的如果是翻译本,效果可能会差很多。
作者: Bill    时间: 2016-4-28 15:01:45

这是个好贴

下了好多次决心学习,再下一次
作者: 敬听    时间: 2016-4-28 23:42:08

楼主和学父的英语都挺赞啊
作者: 敬听    时间: 2016-5-12 17:19:12

也算是成人自学英语有大半年了,不像楼主是为了诗和远方,我主要是为了生存

我的英语基础就是大家都有的曾经应试用的那些,将近二十年工作基本不用的结果是,几乎忘记了大半,听说还好,尤其是写,做到了提笔忘字这大半年虽然生活在国外,但是依然不算有英语环境,因为是在法国,当然比在国内好多了,因为大多数时候需要用英语和别人交流,虽然很多时候别人是被我逼迫的

坦率的说,这大半年来口语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写提高不太大,毕竟只需要回回邮件短信什么的,都还比较简单。我的方法和楼主有很大的雷同就是阅读+美剧/电影,我个人觉得《摩登家庭》、《吸血鬼日记》和《绝望主妇》比较适合练习日常生活口语,《傲骨贤妻》和《国务卿女士》适合练习办公室日常英语,当然后两个偏律政风,很多人不喜欢。选美剧除了台词规范语音标准,最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喜欢,包括那个剧情,只要有兴趣看,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所以别人即便推荐了很多,还是要选自己最喜欢的。

练习的方式和楼主大同小异,先是看一遍了解剧情,然后多看几遍尽量跟读。这样的好处是提高很快,但是坏处是很枯燥,不容易坚持。后来我发现生活口语重复率很高,即使我们模仿过的忘记了,也会在其他场合重复出现,所以,我改为看的时候看到感兴趣的句子直接模仿,剩下感觉难的直接放过,听个语感学个生词什么的,等待以后重复出现时再加强记忆,这样让我不知不觉中GET到了很多地道的说法,然后又相对轻松。我其实从小到大都不是一个特别勤快刻苦的人,所以我总是想方设法找一个能偷懒又有效的方法,我自己感觉这样的日积月累也能有所提高,供大家参考吧



作者: 敬听    时间: 2016-5-12 17:27:02

另外安利两本我觉得比较好用的书。

一本是剑桥的英语语法在用,分低中高三级,一般有英语基础的直接买中级即可,要买英英的,千万不要买中英的。
一本是关于美语发音的 American Accent Training,很多发音细节练习,可以让你的语音语调更地道好听,也很好。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5-12 20:56:46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5-12 22:10 编辑

敬听 发表于 2016-5-12 17:27
另外安利两本我觉得比较好用的书。

一本是剑桥的英语语法在用,分低中高三级,一般有英语基础的直接买中 ...


谢谢,我刚从书架上翻出了<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也是本好书,附英英释义,而且中文翻译也不错,如果能把它看熟,那阅读写作水平肯定大有提升。不过看词典,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太枯燥。

也安利一下,这本词典编得很用心也详细。如果关注翻译和写作的,里面的用法详解包括辨析很有用。里面有比较详细的可数不可数词性说明。比如正规写法中,furniture家具就不可数,很多家具可以表示为much furniture,一件家具是a piece of furniture。future解释为前途时可数。funny除滑稽好笑外,还有古怪、奇怪的意思----想当然地选第一种意思,如果是翻译,质量可能会受较大影响。
作者: roselan    时间: 2016-8-11 11:32:21

正在做孩子学英语的计划,有参考作用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8-11 15:10:11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8-11 15:13 编辑

最近摘抄了一篇长文,手抄完读了一遍,一些单词不知道意思或者不能百分百确定意思,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思考与应用。

但这一次,我想查找确认每个生词的意思,为的是了解细节,因为有时候生动的细节读起来很有意思。其实中文阅读也是一样的,了解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和关注核心、淡化细节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我把每个生词圈出来,根据上下文确定了每个词的意思,仔用笔把中文意思写在了空白处以加深印象。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后,作者写的那个例子就变得无比生动了,画面感十足,因为是个有趣的故事,包括多处笑点,所以我理解得很开心,最后把整个例子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自信地说可以很快用中文重述故事。

花时间吗?确实花了点时间,不过这是另一种重要的阅读学习方式。如果我真要感受文艺类小说的美,我肯定得这么干。尤其当作者是精雕细刻型时,如果你还带着一堆生词阅读,估计会miss文章的重点,get不到文章想表达的意境。

以上是英语阅读理解的一点新感受。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8-23 09:01:55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8-23 09:07 编辑

最近发现了一部英剧,又开始用以前看生活大爆炸的听与学模式。

很久不看欧美剧,甚至连影视剧都不怎么看,所以一开始会发懵,处理不了那么多视听信息。不过静下心来看与听,又会慢慢找到感觉。

因为是英剧,口音方面确实不如美剧来得熟悉,就需要高度的注意力,专注地竖着耳朵听。而且要提醒自己,听不清的地方别烦躁,越烦越听不清。

看完第一遍主要享受了剧情,第二遍就是听与摘记生词与习语了。摘完后,一个个查,明确它们在剧中的含义,再去看剧或听剧。查的时候最好分清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有些单词和词组具有地域特色,英国有美国没有,或美国有英国没有。发音也会有区分,可以稍微关注自己不熟悉的发音,有助于提高听力,不至于听到它们时卡住。

看剧学英语是明显的情景式学习,可以关注剧中人物一来一往的对话,尤其是那些日常对话。确实要比书面语来得随意,省略--常常省略主语或其他现场对话中一目了然的成分。

至于专业性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这些内容的价值决定是否记忆与应用,这个在中文背景下也适用,比如医疗背景的剧,许多观众不熟悉也懒得去关注那些医疗术语与常识,尽管它们都用中文表达。

对我来说,目前像这样的看、听与学,已经有了新的最主要的功能--让大脑集中于一个对象,心无旁骛。算是提高专注力,让大脑保持灵活的一种方式。而这种心态的好处是,英语能力有进步是锦上添花,而非心理上必须达到的结果,因此更容易持续下去。

总的来说,我学英语不涉及大量的毅力,更多是兴趣,因为是兴趣,所以心态更放松,就越能挖掘它的新功能。有人说让我做张卷子冷静一下,或者让我打盘游戏冷静一下,我则可以说让我背些单词冷静一下。此时,学习的最大功能就是静心,记住了一些单词则是锦上添花的副产品。

成年人可以思考一下学习的这种好处,在无聊或心有点乱的时候,去学习一些需要注意力的东东,甚至做数学卷子也行,最好半个小时及以上,随着注意力的转移,心静的可能性很大。而副产品则是某些知识的增加,某些能力的提高。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6-8-27 22:02:23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6-8-29 12:11 编辑

再说听力

两个人决定来一场搏斗,A信心十足,因为自己掌握了大量套路,也非常清楚对手所习武术的惯用招式。

他微屈膝,大方优雅地做了个"请"的手势,脑子里已经瞬间闪过一些可选的对招。接下去就看对手出什么招了,不必主动,可以见招拆招,然后找准时机给对方重重一击。

可当对方左闪右避飞速移到他身侧,并从下至上给他的俊脸狠狠一击时,他的内心有千万只羊驼奔过:这傻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这是泰拳,还是。。。。。?

他瘫在了地上,对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什么泰拳,左勾拳右勾拳的,管用就行。和你打,这个就行了。

在听了n多标准听力材料后,自信地下了部剧,觉得听懂不成问题了,据说语速不夸张。

点击播放。然后:
我去,他在说什么啊?这是哪门子口音?这位哥们怎么这么有个性,怎么每个词到他嘴里就前面一半气势如虹、后面一半几不可闻?虽然像rap一样有节奏,但是听他说话,脑细胞死得特快,心情还非一般烦躁。呃,虽说这部剧的速度总体不夸张,但总有那么几位像机关枪,碰上他们还盲听,那就是傻。还有这位姐们,你为什么那么多口水音,你为什么不能发清楚一点呢?。。。。。。

躺枪的电视剧:
你可以不看的。你可以去听标准英语、标准分级语速的节目。你也可以去看专门给小孩看的某些动画。

呃,难道我要去熟悉各种口音?
如果你经常要和某种口音打交道,那不就得去熟悉吗?

如果那个人说话老吞音,语速还无预兆地时快时慢,我也得去熟悉?
如果你要和她长期合作,她又不可能改变这种讲话方式,你是尽量熟悉她的语言方式好呢,还是常常一知半解、pardon个没完或自己补足对方的意思好呢?

世上有那么多口音,还有千奇百怪的说话方式,什么时候能说自己听力牛逼呢?
能进步一点是一点。能多掌握一种口音是一种。说"这印度人的口音太重了,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很容易,也许还会有许多人同意你的看法,但如果这个人的演讲内容正是你很感兴趣的,能直接听懂他在说什么不是很棒吗?

口音、语调、语速等说话习惯是较难改变的,一般人没事也不会特意改变,更不会主动为你改变,这既意味着你如果想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行动的一方该是你,也意味着他们的口音、语调、语速等说话方式包括常用词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用心去熟悉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