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疾病、死亡和临终关怀 [打印本页]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2 11:21:01     标题: 疾病、死亡和临终关怀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5-23 15:01 编辑

昨天,看完了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论死亡和临终》(亚马逊上的书名是《论死亡和濒临死亡》)。这本书太好了,我知道以后一定会经常翻阅。因为死亡终究是无法逃避的人生挑战。

这本书虽然说的是死亡,但其实对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其实和人们面对大小挫折的态度很相似。

面对自己得不治之症的现实,人们通常会经历心理和行为上的五个阶段:

(1)否认,不愿意承认事实。比如不断跑医院,希望某个医生告诉自己,这是误诊;或者假装根本没有过这回事。

(2)愤怒(伴随着抱怨、嫉妒等种种情感)。比如责怪上帝、神或老天,“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为什么生病的偏偏是我,而不是那些作恶多端的人?”

(3)讨价还价:比如,通常会在心里和上帝、神或老天对话,拜托对方让自己活下去,比如至少活到孩子结婚。一般伴随着某种许诺:我会每天祈祷,我每个礼拜都会去教堂,我会多做善事,孩子需要我,我不能现在离开。

(4)沮丧、忧虑和悲伤:因无法处理现实问题而沮丧、焦虑,担心老人和孩子谁来照顾等问题;因认识到自己终将放下所有的东西和亲密关系而不舍和悲伤。

(5)接纳和平静:终于能够接纳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摆脱了种种恐惧之后,开始平静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第五个阶段,有许多人直到最后一刻仍然在否认和逃避,仍然会用忙碌来转移注意力。也有许多人直到最后一刻都被愤怒笼罩……所以临终关怀才如此重要,在那样混乱、恐惧的时刻,他们非常需要来自他人的体贴而真诚的关怀。
作者: 风车    时间: 2012-5-22 11:33:04

经过这一世,身体已经非常疲累,它需要休整,需要积蓄能量以准备下一次的出发。死是为了下一次的生。

就好像白天和黑夜,我们需要黑夜的休整来迎接明天的太阳!生不是高潮,死才是高潮!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2 13:05:21

满足需要



在有些家庭关系里,妻子把丈夫当偶像,丈夫把妻子当偶像。偶像再怎么责备,他/她也不会离开,而终其一生,他/她最需要的不过是对方的一声肯定,最需要的不过是知道自己在对方心中有一点点位置。

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H先生那压抑了几乎一辈子的话,终于能够向第三方——临终关怀者——倾诉了。他诉说着亲人相继离世的痛苦,谈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但整个访谈中,他最大的痛苦和渴望都围绕着自己的妻子。对于这个精力充沛、行动力强、积极乐观的妻子,他总是保持仰望的姿态,他总是被打击和责怪,当他想说心里话时,也总是难以启齿。

他想,自己死后,妻子会继续坚强乐观地生活,他的离世不会给她带来多少影响。他再也没有机会获得对方的肯定和赞美了。但他还是决定把这些压抑多年的想法表达出来,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临终关怀者把他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的妻子,当妻子听到她丈夫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没有丝毫值得怀念之处的时候,她突然大声说道:“谁说的,他是这个世界上最真诚、最虔诚的人……”

看到这里,我感到眼眶有一点湿润,如果这句心里话能够早一点让她的丈夫知道,他们是不是会生活得更好一些?不管怎么样,H先生最强烈的需要还是得到了满足,而对这传话的第三方,他充满了感激。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2 13:41:49

为什么是我



当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问一句,“为什么偏偏是(/找上)我?”而这个问题,在面临死亡时,出现得尤其频繁。《恩宠和勇气》中的崔雅,肯·威尔伯的妻子,在罹患乳癌的时候,也一再地问“为什么是我?”这是人类面临死亡时的共同反应。

前段时间,我在“名家荟萃”版块,提到了自己的一个梦,梦见背包丢了,于是我就开始问老天,“老天,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面对不喜欢的情境时,我们很习惯这样问,以此宣泄自己的愤怒。

我的母亲是个执着公平和正义的人,所以她常常会告诉我,哪个国家、哪个人做了什么样、什么样的坏事,实在太气人了,大家应该团结起来,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她是一个人吗?当然不是,我也常常有这种感觉,面对那些不幸的人,我也会问老天“为什么会有这么悲惨的情况?”

这是一个愤怒的阶段,我们对自己的遭遇、对世界上的黑暗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而对于面临死亡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恐怕会以不同的形式回荡成百上千遍。在每个阶段,自助和他助都很重要,这个阶段也不例外。
作者: 京京妈    时间: 2012-5-22 14:42:49

最近看了
《德兰修女传》
德兰修女这位圣人
很让人震撼!
在姆姆看来,死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生命的延续。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2 15:24:35

目前我看过的有关临终关怀的书,有《论死亡和濒临死亡》、《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恩宠和勇气》和《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第十七章),几本书的观点可以相互补充、印证,使我们对人临终时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2 15:40:58

为什么我会对临终关怀感兴趣?也许是因为我去年经历过亲人的死亡,发现了自己的无力和冷漠。我试图与他产生连接,我保持清醒的觉知,但我知道自己并没有产生强烈的连接感,没有浓烈的哀伤,或者其他什么情感。

我哭了好几次,但眼泪却主要是为和我更亲近的人而流。

我关注着自己的呼吸,我平静地看着他,在心里想:肉体不是他,灵魂才是他的真我。我并不觉得很伤心,但这显然不是超脱,而是我和他的情感距离太远。

有时候我会自责,但更多的是接受了现实,我和他的情感连接一直很弱,我不可能一瞬间爆发出浓烈的悲伤。

今年,我再度与死亡有了比较近距离的接触。我看到了,老人在面对时日无多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过日子。不停地吃,让眼睛和耳朵被各种色彩和声音充斥,总之就是,在不睡觉的时候,用各种活动把时间填满。这很像第一个阶段,否认现实,拒绝思考死亡这件事。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3 14:56:50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5-23 14:58 编辑

医护人员的关怀



我的血管很细,在挂盐水戳针的时候,经常出现一次、两次都戳不准的情况,所以我有点害怕挂盐水。戳针,既涉及能力又涉及医护人员的态度,拔针也一样。漠不关心、很粗鲁地拔出针头,往往导致疼痛。小时候,我经常上医院,大部分时候,戳针、拔针对我而言都是痛苦的事。然而,当有一次某位亲戚给我拔针时,我才发现,原来它也可以一点都不痛。当时,我闭着眼睛打算忍耐那份疼痛感,等了一会却还是没有动静。转头看她,她温柔地对我笑笑,告诉我已经好了。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以后再挂盐水,一定要找她。

在《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E先生患了急性白血病,护士忙碌地处理吊瓶和仪器,没人抽出时间关心他的实际需要,他感到万分沮丧,打算提早出院。然而,有一天,B医生到了他的病房,温柔地为他拔出了盐水针,居然一点都不痛。接着,医生为他贴上创口贴(没有哪个护士为他贴过),告诉他事后该怎么撕掉才不会很痛。那一刻,他无比感动,他终于感觉到医院的人情味了。

作者说,因为总是遭受别人的冷漠对待,所以病人才会对这样的举手之劳报以夸张的感激之情。可见,病中人是多么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和爱心。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3 15:42:56

病人家属该知道的常识:病人的意识状态



当人昏迷时,他还有没有意识?他能够觉知到身边的动静吗?

当人失去思考功能,智力退化时,他能够感觉到别人的意图吗?

两者的回答,很有可能是,他可以。所以不管他是在沉睡,还是表现得像个小孩,请靠近他的时候,尽量收拾好心情,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认真对待他,而不是聚焦在自己的各种身心活动上。

有些人以为闭着眼睛的人已经意识不清了,便开始当着他的面,说一些可能让他伤心的话,以为对方毫无知觉。殊不知闭着眼睛不等于无意识,他很可能意识清醒,只是丧失了部分功能,无法再以寻常的动作来做出回应罢了。负责的家人,就该事先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旦出现,也要立刻制止。

关于智力退化的病人,他虽然无法理解别人的话语和行为,但他却很可能,对别人的意图(是真诚还是敷衍),变得高度敏感。你不需要说话,他就可以感觉到,你是不是真的关心他。

美国有位女士,Dr. Jill Bolte Taylor,左脑受到重创,丧失了语言和思考功能,变得像个小孩。她首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觉得与宇宙合而为一了。她虽丧失了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却能用直觉,判断医护人员和探访者的真诚与否。她觉知到,有些人带着正面能量,有些人带着负面能量。有些人是真的想来看她,有些人则把探访当成义务。负面能量让她感觉疲惫,她很需要正面能量和充足的休息来恢复身体。

对于这样的病人,如果你是带着敷衍心态而去,为了义务而去,那倒不如不去,因为这样做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还干扰了对方的休息。如果你很真诚,你会让她感觉到被爱、被支持。

Dr. Jill Bolte Taylor的重回社会(指的是重新学习语言、逻辑思考等基本能力),全靠她母亲的爱和支持。她说,如果不是因为她母亲的爱,她是不会学习的,因为她已经很快乐,很满足了。为了亲爱的母亲,她愿意从字母、数字从头再来。她重新说话后,便把自己的经历以演讲、访谈和书籍的形式告知世人(她的经验与灵性体验有关,这里就不提了)。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9 12:10:35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5-29 12:37 编辑

《德兰修女传》和《南丁格尔传》



德兰修女和南丁格尔都十分虔诚,毕生奉献于服务穷病之人。


德兰修女和南丁格尔在某些方面都十分顽固,十分强悍,缺乏这样的特质,许多事都无法在她们手上办成。

【“一度,医生赫伯特以及所有认识她的人都曾劝她回国长期疗养,但南丁格尔一再坚拒。……且她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离去,使得护士、士兵以及在战场上所有需要她的人,失去依靠或开始散漫、无组织而前功尽弃。……士兵们或许会因为她不在身旁而失去生存的意识,以及痊愈的希望;护士们也可能会因为她的离去,而生思乡之情,使之信念动摇。‘除非战乱平息,除非这里没有任何一位伤病员,否则我绝不能离开这里。’这就是南丁格尔拒绝所有关心她的人的最大理由。”(来源于《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南丁格尔》)】


德兰修女和南丁格尔都在众多病人身上发现了人性的伟大。


德兰修女和南丁格尔都是十足的实干家,她们不会光说不练,深知护理技术和知识必不可少,金钱万不可无,所以她们竭尽自己的脑力、体力和人脉来满足这些必要条件。

【“德兰姆姆深知,在开始为穷人服务之前,必须要掌握一些医药和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服侍穷人就将是一句空话。”(来源于《德兰修女传》)】

……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9 12:18:17

海星的故事(转载)



在大海边,每当退潮的时候,海边总会有一些搁浅的海星,大家知道,海星如果离开了大海就活不了多久了。

一天黄昏,在澳洲的海滩上,有一位老先生拄着拐杖散步,遇到了一个小女孩。他看到这个小女孩不断地捡起沙滩上的东西往海里扔,不禁好奇地问道:“小姑娘,你在打水漂吗?”

小女孩说:“不是啊,老爷爷,我看到沙滩上有好多海星,明天一早太阳出来,它们都会被晒死,我觉得那样太可怜了,所以我要把海星们投回大海。”

这位老人早已看尽人生百态,不禁莞尔。他说:“小姑娘你别傻了,这条海岸有多长、海星有多少,凭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呢?”

小女孩又默默地捡起一只海星,丢向海中,然后说:“老爷爷,我知道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救不了全部的海星,但是,我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啊。”

老人又说道:“小姑娘,你别徒劳了,谁会在乎这些啊?”

小女孩微笑,仍是弯下腰再拾起另一只海星。:“这只海星在乎,这只也在乎啊!我知道当我捡起这一只海星并把‘它’丢进海里的时候,我已经改变了‘它’的命运。”

小女孩仍是弯下腰再拾起了另一只海星。丢进海中说:“我又改变了一只海星的命运了。”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29 12:37:36

重要的个体



只有一遍遍沉浸在《海星的故事》里,我才能理解南丁格尔的“严苛”、完美主义和忘我的拼命。

因为她照顾的士兵就是那些在海滩上搁浅的海星,如果不抓紧时间,当太阳升起时,他们就会大量死去。南丁格尔就是那个小女孩,为了拯救更多的海星,她唯有日以继夜,忙碌不休。因为对于每只海星来说,生命就是它的全部,若没有完全绝望,谁会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德兰修女传》的作者用海星的故事,强调个体在德兰姆姆心中的重要位置。“德兰姆姆说:‘在我看来,个人才是最重要的。要爱一个人,我们就必须与他亲密接触。假如我们要凑足一定的人数才开始工作,我们就会迷失在数目里,而无法全面照顾和尊重个人。我只相信个别的接触,每一个人对我而言都是基督,他是那时那刻世上惟一的一个人。因为基督只有一位。’姆姆深信,即便只为一个人,耶稣也会献出自己。”
作者: 思涵妈    时间: 2012-5-29 12:56:43

喜欢看,谢谢分享。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5-31 09:27:20

生理上的难受、疾病和心态



健康时,我们常常忘了疾病时的痛苦,为了满足食欲往往忽略饮食的卫生营养,忽略自己身体的独特性而任意妄为。

稍微费点心思,我们都能了解自己那些突出的身体特质,从而选择合适的饮食和活动策略。这么做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因为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心理影响生理,生理影响心理。

平日里,我常常高估心理作用,低估生理作用。上周末我在看电影前,喝了一大杯咖啡,于是我就在电影院中再度体验了,生理上的难受对我的心理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电影放映到后半段,我很想上厕所,但又不愿意错过所谓的电影高潮。起初,我自信满满,认为这件事影响不了我,不就是憋一会嘛。我集中注意力,试图专心观看电影,但我的精力不由自主地分散了、转移了。在这个时候谈全面的觉知,对我来说,实在是个笑话。可以说,我百分之八十的心思都放在了忍耐不舒服上。越难就越想挑战到底,我忍,忍……继续忍。这个时候,电影画面已经不再吸引我了,我倔强地挑战着生理极限,希望自己能坚持到电影放映完毕。

既然打算坚持到电影结束,电影还剩余多少时间就一下子重要起来,我要忍耐的事又多了一样,那就是看时间。我没有掏出手机看时间,怕一知道就会马上放弃。我的眼睛仍然定在银幕上,旁人如果观察我,会以为我看得很认真。可实际上,我的头脑和身体正在交战:身体急欲离开,而头脑则硬要身体留下。最后,我害怕憋出病来,只有忍痛放下自己的坚持,去上洗手间。

其实,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地上演过。在这样的时刻,若不满足生理需要,我是不可能专心做些什么的。我无法专心看电影,所以就错过了电影的高潮部分。这就是我的身体状况,所以我很早就养成了习惯,在重要场合尽量少喝水。还好,那部电影并不精彩,因此错过了就错过了。不过这件事再次提醒我,不要忽视生理上的舒适,不要小瞧疾病对人心理的影响。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6-6 12:17:57

南丁格尔(1)


我以为自己会经常阅读《德兰修女传》,而尽量不去碰《南丁格尔》。原因很简单,《德兰修女传》读起来比较轻松,《南丁格尔》的文字却让我感到沉重、思绪纷纷。

在读《德兰修女传》时,我很少在心里点评;可读《南丁格尔》时,我却会不可控地紧张起来,有时责怪她的严苛,有时为她和家人的关系感到哀伤。这本书让我情绪起伏,我明白它对我定有意义。所以没多久,我就开始阅读第二遍。

《南丁格尔》的作者应该不是修行人,因此书中道理说的较少,对现实世界的残酷、人类内心的混乱描述得较多。在他笔下,少女和中青年时期的南丁格尔饱受身心摧残,她时常焦虑、哀伤和愤怒,她日以继夜忙碌,疾病缠身,瘦弱不堪。我很想像她那样,找到使命并为之努力,同时我也深深恐惧,自己会像她那样常常被痛苦包围,身心憔悴。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6-8 11:10:14

惨烈的死亡


我很少看新闻,但还是从各种渠道知道了最近加拿大的那个碎尸案。我没有看图片,更不会看视频,但我想到受害者林俊时,我很难过,我流泪了。我更难过的是,媒体和看客对他死亡的种种反应,猜测、八卦、诽谤样样都来,许多人还兴奋地传播和点评他的被害视频。有人说,这视频太恶心人了、千万别看,有些人说,那是你承受力太差了、我看过比这要血腥很多的……

有一句话说,“我被杀死了一次又一次”,而林俊的家人和朋友,则被伤害了一次又一次又一次……至于那个博人眼球的杀人犯,据说吃得好、睡得香,或许还在为自己声名大噪而洋洋得意……

在这样的情景下,不要说宽恕、不要提原谅。在这个案子中,生命是平等的,一命就该抵一命。这样的悲剧发生了,我不想分析犯罪动机,童年经历、性格缺陷、一时冲动等等,杀人动机总可以找到的。但事实就是,一个努力生活、努力寻找爱的年轻生命,以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离去了,杀人犯还把视频发布到网上,想让全世界都注视他,而他也达到了目的。凭什么让他继续活下去,却强迫受害人的家人和朋友在怨恨和原谅之间二选一?

是,人犯罪是因为无明,但无明不是免去对罪犯的惩罚的理由。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在遇到侵害时就该拿起武器反抗,这不是因为嗜杀的冲动,而是因为束手就擒不是真实的无为,而是助纣为虐。对待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害人性命的罪犯,人制定的法律却如此温柔,供他吃喝,过几年就可以出来了。这究竟是对谁的公平和正义?干如此坏事被抓住,惩罚却那么轻,不是在助长这类行为吗?

请不要在这个帖子的点评里,和我说宽恕、原谅,和我说因果报应、受害者肯定前世造了孽这类的话。





作者: 明月照我心    时间: 2012-6-11 10:03:57

不光面对死亡会如此。人面对很多重大事件都会如此。
作者: 汀兰    时间: 2012-6-11 19:19:31

一旦你学会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句话。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7-25 20:23:41

关于自杀


《与神对话》中的一些话让我思索良久,让我对自己的过去经历、对别人的遭遇有了不同的看法。

关于自杀,各大宗教都有相应的说法,基本上围绕自杀的是非常恐怖的后果描绘,几乎所有宗教都在劝导人们不要自杀,否则死后会经历更大的磨难。

然而,《与神对话》中的神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人类显然把自杀的概念窄化了,跳楼、拿刀捅自己、喝农药是自杀行为,而每天抽两包烟、每天喝两瓶烈性酒则不算自杀。神认为这两者并无区别,都是自杀行为,只是个快慢问题。我赞同ta的看法。

我有时候想起自己忧郁的日子,总是感到后怕。我庆幸自己当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有机会休养和恢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发现自己不能接受自杀,一个原因是把自杀等同于失败,自杀就是失败,只要活着,不管活成什么样子,总比自杀要成功一点。关于“活成什么样子”,我从来不敢去深思,其实我早就知道,在某些情境下,死亡比活着要幸福。我不接受自杀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害怕到时果真有死后的世界,而且果真如各大宗教所说的自杀没好结果,那我就岂不得苦上加苦。

《与神对话》中的神还说,生命就是游戏,做什么样的选择、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对应什么样的结果。一场游戏终了,你可能输、可能赢、可能平局,game over后,宇宙会问你:“要不要再玩一场?”当我用这种理论来思考自己的过去时,我平静坦然了很多,没有什么好后怕的,假如当时我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因而导致了我认为的“失败”结局,也不过是再玩一场,至于在哪里玩,就听天由命了,保不准那时候所处的环境会更舒适一点。假如没有再玩一场的机会,那问题就更简单了:很显然我现在考虑再多也是白搭,因为到时再没有一个“我”会感到失败、感到后悔了,一切均归于虚无。


作者: 蒲公英    时间: 2012-8-3 13:04:29

《与神对话》里的一段

尼:对不起,我又必须打断你了。若是一个人病了,但他有移山的信心——因此他思、言,并且相信他会好些……却在六周后死了,那又怎么说呢?那岂不与所有这些积极性思考、肯定性行动的讲法相冲突了吗?

神:很好。你这问题还真得好好想想。很好。你并没有只是听信我的话。有一天,你会到达一个层次,那时你必须听信我的话——因为你终于会发现,我们——你和我——可以永远不停的讨论这件事,直到你没有别的事可做,只能“试试看或否认它”。但我们还没到达那个地方。所以让我们继续这对话;让我们继续说话——

那个“有移山的信心”而在六周后死去的人,他移山达六周之久。那在他而言可能已经够了。可能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他决定说:“好吧,我受够了。我现在已准备好去从事另一个探险了。”你可能不知道那个决定,因为他可能没告诉过你。事实是,他可能相当早——几天前、几周前——便做了那个决定,却没有告诉你,也没告诉任何人。

你们创造了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想死是非常不被接受的,能接受死亡是非常不能被接受的。由于你自己不想死,你无法想象有任何人会想要死——不论他们的环境或状况是如何。

但有许多情况,人们会情愿死而不想活,我相信如果你稍微想一想,你就能了解的。然而,当你注视一个选择了死亡的人的脸时,你并没想到这事实——它们并非不证自明的。而垂死的人明白此点。他能感受到关于这个决定,屋里的人的接受度。

你有没有注意过,有多少人是等到屋里无人时才死?有些人甚至必须告诉他们所爱的人——“没事,真的没事,去吧,去吃点东西。”或“去吧,去睡一会儿。我很好。明天见。”然后,当忠心的守护者离开了,被守护的人的灵魂也就离开了身体。

如果他们告诉他们聚集一堂的亲友们说:“我只想死。”相信他们会听到:“哦,你不是说真的吧!”、“唉,别那样说。”、“撑着点!”,或“请别离开我。”

整个医学界就是被训练来保住人的生命,而非使人们安适,以便他们能有尊严的死去。

你明白吗,对一位医生或护士而言,死亡是个失败。对一位朋友或亲戚而言,死亡是件灾难。只有对灵魂而言,死亡是如释重负。

你能给垂危者的最大礼物是,让他们平静地死——而不是以为他们必须“撑下去”,继续受罪,或在他们此生这个最关键性的时刻还得担心你。

所以,对那个说他会活下去,相信他会活下去,甚至祈求活下去的人,这时事情的真相却是:在灵魂的层面,他“改变了主意”。现在是放掉身体,让灵魂有自由去从事其他追求的时候。当灵魂做了这个决定,身体怎么样做也无法改变它。大脑怎样想也无法改变它。唯有在死亡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在身心灵的三人组里,谁才是老大。

你终其一生都以为你是你的身体。有时候你认为你是你的大脑。只有在你死亡的时候,你才发现你到底是谁。

的确也有些时候,身和心就是不听灵魂的话,这也会创造出你所形容的场景。人们最难做到的就是聆听他们自己的灵魂。(请注意有多么少的人那样做)。

那么,往往灵魂做了一个决定:是他该离开身体的时候了。身与心——一向是灵魂的仆人——听到了这点,而开始了脱离的过程。然而心(自我)不想接受。终究,这是它存在的终结。所以它指示身体要抵抗死亡。身体很高兴听命,因为它也不想死。身和心(自我)为此从外在世界——它所造的世界——收到很大的鼓励,很大的称许。所以这战略得到了肯定。

现在,在这一点,每件事都得看灵魂有多急于离去。如果此处没有很急迫的感觉,灵魂可能说:“好吧,你赢了。我会再跟你们待一阵子。”但如果灵魂非常确定,停留对它更高的议程没什么用的话——它无法再透过这个身体而更进一步演化的话——灵魂就会离开,没有任何事情能——也不该——阻止它。

灵魂很清楚它的目的是要演化。那是它唯一的(sole)目的——也是它灵魂的(soul)目的(译注:此处,神在玩同音字的游戏)。它并不在意身体的成就或心智的发展。这些对灵魂而言都是无意义的。

灵魂也很清楚,离开身体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悲剧。在许多方面来说,困在身体里才是悲剧。所以你必须了解,灵魂以不同的角度来看死亡这整件事。当然,它也以不同的角度来看整个“生命这回事”,而这就是一个人,在他人生中感受到的挫败和焦虑的大部分来源。挫败和焦虑来自不聆听自己的灵魂。


作者: 蓝田日暖    时间: 2012-9-13 09:51:51

疾病疗愈之宽恕和自爱


如果一个人总是怨恨外界,当ta生病时,除了传统医疗外,在心理上不妨学习如何宽恕别人。只要你认为对方对不起你,念念不忘ta对你的伤害,通过自己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或扭曲的回忆强化你的委屈,怨恨就会慢慢侵蚀你的身体。

《奇迹课程》无比强调宽恕之功用,各类心理或新时代书籍发挥并具体化了“宽恕练习”的实际应用。因为宽恕他人而获得身心疗愈的案例数不胜数,我就是其中一个。当我宽恕了某一个让我怨恨已久的人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那股轻松的感觉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宽恕是多么重要,宽恕不是为别人而做的练习,宽恕就是自爱。

如何做宽恕练习?我推荐露易丝·海的《启动心的力量》第五章“释放你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总是惯性地取悦别人,总觉得自己不好,总是在责怪自己,ta需要的不是宽恕别人,而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自爱。ta要学习的是了解和观察自己的感受,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做决定。当需要做决定时,第一考虑的是怎么做能让ta自己感觉舒服/轻松/愉快,而不是怎么做能让别人开心快乐。当别人的要求让ta感觉不舒服、让ta感觉不好时,ta就选择拒绝他们。

总是怨恨别人和总是取悦别人的课题是不一样的,前者需要学习宽恕别人,后者需要学习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收回、把它们用来爱自己。

关于后者,有个奇迹案例,主人公是居住在香港的Anita Moorjani。当所有人都说她没救后,当她的身体被癌细胞侵蚀得惨不忍睹后,她进入了死亡之门并死而复生,由此获得了重要的自爱讯息。回来后,没多久她就完全康复了,开始接受各类演讲邀请。她带回来的重要讯息是:关注自己的感觉,要常常让自己感觉好,要学会找乐子。只有自己感觉好,才能真的有助于周围的人和物,取悦别人只会让自己精疲力竭。现在她出了一本书,叫做《Dying to be me》。如果有人能听懂英文,可以去找她的视频。

关于她的资料,我只找到一个中文网页,地址如下:
http://www.club-o.org/newsletter/CO023/CO02301.php

作者: 乐乐妈_棒棒糖2    时间: 2012-10-9 14:33:03

蓝田日暖 发表于 2012-5-29 12:37
重要的个体

只有一遍遍沉浸在《海星的故事》里,我才能理解南丁格尔的“严苛”、完美主义和忘我的拼命。 ...

德兰姆姆说:‘在我看来,个人才是最重要的。要爱一个人,我们就必须与他亲密接触...

看到这里, 我忽然明白了, 为什么在母亲大病后, 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地想要母亲与我同住, 虽然目前仍未能如愿.
谢谢楼主.
作者: 阳光灿灿    时间: 2013-1-9 22:01:05

看到了,去买书。
作者: 水天一色    时间: 2013-1-12 10:00:13

лл
作者: yuqiu    时间: 2013-1-16 16:08:02

收藏了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