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给书香版主献个小礼--转帖: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4-14 14:56:09     标题: 给书香版主献个小礼--转帖: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

摘自好网:http://community.goodbaby.com/vi ... page%3D1&page=1

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与中国父母和老师探讨(深坑)


1: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
2:书是粮食不是药
3:形式和内容上的进阶,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
4:插播《我爸爸》(一看就会感动的文章)
5:读写之间有座桥
6:插播“新教育的大孩子和小孩子”(谗大家的图片)
7:为作文冲一道浅沟儿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4-14 14:57:31

本文作者是童喜喜

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与中国父母和老师探讨(深坑)

写在前面


我的工作是写小说。谈阅读问题,不是我的专长,只是这两年做过不少讲座,由此有机会与较多专家、老师、父母、孩子有一些探讨。
因此,这个帖子里只有真话,没有真理。我抛砖引玉,非常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我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谈孩子的阅读,有时会“童婆卖瓜”,哈哈~还请见谅。
但我最想做到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谈阅读,帮他们说出对阅读的困惑,和大人谈谈在引导上的问题。

中国是个特殊的国家。在孩子成长中,也会遇到特殊的问题。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问题。
我们可以等大环境好了再跟着前进,也可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一点一滴地改变大环境——显然,我们必须做后者。因为孩子的成长,等不及。
那我们就一起前进吧!

PS:这是在教育在线网站发的一个连载帖子,也在这里发发~(顺便推荐一下教育在线网站的“新父母与幼儿教育”栏目,有许多父母给孩子写成长记录,是大人与孩子经常反思、共同成长的一个好办法。 )


一、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

阅读是种能力,很多人知道。
阅读能力是将文字转换为画面的能力,可能还有人不知道。

说到后一点,我都不用那种“据科学家研究”的论证方式了,不信你可以做个最简单的实验:“童喜喜”这三个字,当你想起时,即使你没见过我,你脑子里依然是勾勒出一个作者的模糊影像,而不是这三个字的笔画,对不对?

所以,所谓的阅读能力强,其实是指孩子转换的能力强。看见了文字后,能飞快形成画面,这样孩子读书就越读越有趣。
孩子的阅历少、所见到的事物少,根据文字形成画面的能力也相对较若。搭阅读梯子,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帮孩子把文字转换为画面。

因此,个人以为,给孩子搭建的阅读之梯,有三种搭法。

一是从形式上搭梯子
:从图画这种最直观的形式,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比如先从现在流行的绘本入手,让孩子通过看图,对书籍产生兴趣。然后从图很多文字很少的绘本,到插图比较多的书籍,最后到插图少的书籍。

这一点要切记:不能一直停留在绘本的阅读上。我是听一位老师说,他们全区师生都以研读绘本为荣,这位老师批评这种现象,结果反倒遭遇批评——这怪事听得我冷汗直冒。我敢肯定地说:这是绝对错误的!绘本只是一级阶梯,即使对于那些对绘画有特别兴趣的孩子来说,也同样只是阶梯中的一级,因为任何艺术的表达,归根结底是表达作者的思想。绘本由于篇幅和形式所限,不可能对思想做更细致的阐述。在绘本上停步不前,完全是对孩子阅读生命的浪费。

二是从内容上搭梯子:从描写孩子所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的图书入手,再让孩子开拓视野、扩大阅读范围,读读其他的好书。如从阅读描写当下孩子生活的小说开始,逐步提升至对经典名著的阅读,逐步进行科普、历史等方面的阅读。

这一点也有个要注意的问题:并不是外国作品,就一定不易被中国孩子接受;并不是对外国作品的阅读,一定要晚于中国本土作品的阅读。比如有位父亲问我:“为什么孩子喜欢读外国文学,却不愿读《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经典?”我的回答是:外国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基本来说,应该是更注重个性与人性的文学,这一点与当下孩子的生活、思想轨迹是很吻合的。而《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是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孩子的瑰宝,也就是说,它们应该是更适合中国成人阅读。再加上孩子理解起古文来并不轻松,因此,两者其实无法比较。

三是用声音搭梯子:文字的实质是什么?是声音。
mama——这一声呼唤,代表了孩子最爱的那位女性。妈妈——这两个字是对照着那声呼唤,才与那个人联系在一起,从此才有意义。
很多父母苦恼:孩子只爱听人讲故事,不爱自己读书。
这是一种小小的阅读障碍:识字太少、认字艰难,就会很大程度上磨灭阅读的乐趣。
而听故事就不一样了:完全绕过障碍,直达故事本身。

我们说给孩子阅读搭梯子,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
毫无疑问,声音是把不可缺少的梯子。可我们常常忽视这把最简单有效的梯子,因为我们大人识字多,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
对此,我要给大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看五线谱和唱歌,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

因此,我们作为大人更要记住:对识字不多的孩子来说,自己看书就像看五线谱,而听人讲故事就是听歌。
这,也许同时能说明: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大了,却时常希望听大人讲故事。
讲故事吧!

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讲故事,更不用担心讲故事时不知如何分析、评论——要知道,一个人在用心讲故事时,哪怕只是照着朗读一遍,自己对故事人物的情绪也会隐含其中,而这种微妙的变化,孩子也许说不出,但一定能够感受到。

而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中的浸染、濡染,恰恰就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4-14 14:58:31

二、书是粮食不是药

孩子吃饭是一天三顿,哪个大人会问孩子饿不饿、饿了才同意孩子吃饭?

孩子生病了才会吃药,哪个大人会给没病的孩子吃药?

书是粮食不是药——这句话,对当下的中国大人、尤其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或许比任何阅读方法都重要!

孩子肉体的成长,五谷作为粮食。孩子精神的成长,图书作为粮食。这实在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可事实上,不少大人把书当作“药”,导致很多孩子也把书当作“药”。

孩子作文不好?买本作文书。孩子数学不好?买本数学练习册……

大人说这叫“良药苦口”,孩子却不管什么良不良,只是觉得药苦。

首先,书是粮食,所以阅读不苦。有的好书让孩子觉得“苦”、读不下去,那不是书的错,而是粮食也分阶段。比如,米饭有营养,可对一个适合喝牛奶的婴儿来说,米饭无法下咽。

因此,必须给不同阅读阶段的孩子,挑选合适的粮食。不要因为孩子暂时没爱上某本好书,就给孩子贴上“不爱读书”的标签。

其次,书是粮食,所以见效不快。就算是吃药,还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是吃粮?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和孩子身体的成长一样:每天盯着孩子,就觉得孩子没什么变化。可过一段时间回头去看,就会发现孩子的改变。

因此,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要知道,某些暂时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获,是需要时间去反刍、消化的。

第三,书是粮食,所以不能偏食。在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之后,还要让孩子读各种门类、不同作家的书。从门类来说,文学、科学、历史……读得越杂越好。从作者来说,一般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写作上的优势,如果只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就牺牲了汲取更多养分的机会。

因此,孩子的阅读要扎根在更广袤的土地之上。只爱读小说、只爱读历史、只爱读xx作家的书等等,类似这种阅读的专一,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记住“书是粮食不是药”,那么,面对孩子的阅读与成长,大人也许会心境平和许多。

请放心,粮食绝对是有用的。古人早说过:食补也胜于药补。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4-14 15:00:22

三、形式和内容上的进阶,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

这个问题好!

湖南有位叫桃花仙子的山区老师,阅读做得特别扎实:从学生读一年级开始,就给学生读大量的绘本、故事、儿歌。

如此进行到二年级上学期时,正在按一般专家推荐的适合图书,给学生读绘本,结果孩子们同时嚷嚷:“老师,这个故事太幼稚了!换个故事吧!”

同样是故事,幼儿的故事更重反复,在反复中强调,而大一点的孩子对过多反复会觉得不耐烦。

——因此,有时的进阶,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

这,当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

但有更多的进阶,是由大人自己体会、甚至主动引导。因为在阅读过程中,绝不是每个阶段都泾渭分明,恰恰相反,每个阶段之间是模糊的、有弹性的、有的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比如,孩子不识字时,可以有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而有的时候不妨丢给孩子一本没字的图画书看、甚至玩,让孩子明白这里面有故事就好。

比如,孩子识字不多时,不妨一边给孩子讲字多的图画书,一边对孩子耍耍赖,说:“哎呀我讲累了,你给我讲个故事嘛!”(让孩子讲字少的图画书)。这样阶段交叉,孩子慢慢会自然从字少过度到字多。

比如,孩子开始独立阅读时,不妨给他一本和自己生活内容最贴近、篇幅较短的图书,让他自己读;同时大人和孩子共读、共讲一本距离眼下生活较远、篇幅较长的图书,这就像大人在牵着孩子的手,一起爬山,孩子在阅读的进阶上,自然会省力一些。

……相信论坛里的父母,比如寻梦园,已经有过很多这样进阶的妙招呢!

只要记住“书是粮食不是药”,记住不着急、不焦虑,就尽管去尝试吧!

另外,要对我前面所举的例子注解一下:请注意,我说的是故事幼稚,而不是绘本幼稚。

绘本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有大量适合中高年级段的绘本。因此,不要在大孩子阅读绘本时,对孩子泼冷水。大孩子欣赏好绘本,从语言和画面上同时感受世界之美,同样是很好的阅读方式。

读绘本,大孩子和小孩子的区别只是:小孩子只读绘本就行,而大孩子绝不能只读绘本。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4-14 15:02:45

三,读写之间有座桥



中国的老祖宗对语文教育有个观点,是:早阅读,晚开笔。

如果在这里把“开笔”狭义理解为“自己动手写文章”,个人非常赞同这个理念。



所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都是用来形容写作的词语,其实也是形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厚,写作是薄,从营养丰厚的阅读土壤上,才能长出嫩嫩的写作小苗;阅读是水,写作是渠,只有阅读之水足够丰沛,自然就能冲刷出写作的沟渠。



现在的语文教育,往往在孩子还小、阅读量还远远不够之时,就要求孩子组词、写句子、写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进而损伤的就是对语文的兴趣,实不可取。



我认为,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一座桥:说。

目前不少名师在教低年级段语文时,开始重视“说”。

而我要特别推荐、强烈推荐的,就是“说”!因为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亲身体验:用“说”来连接读和写,不仅仅针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



我的童年在一个小镇上度过,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妈就是传说中的“嫂娘”,她和我爸主动承担了抚养三个叔叔、一个姑姑的义务,日子十分拮据。

尽管我妈时常念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那读书是指读课本,是指要我的叔叔姑姑们不放弃学业,根本不懂什么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因为经济也因为理念,我没有一本自己的课外书。当然,小镇的小学也没有图书馆。我的同学也没有课外书。直到小学高年级,我才得到邻居姐姐的信任,偷偷读到几本当时的“禁书”:金庸和琼瑶。



如此匮乏的环境,最终我却能走上写作这条路,回忆起来,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小学老师,是一种贯穿了我的小学生活、叫做“口头作文大赛”的比赛。

我童年时,这种比赛在全班、全校、全区甚至全市时常举办。

所谓“口头作文大赛”,其实十分简单:老师准备好很多作文题目做成小纸条,学生前来抓阄,抓到作文题目后想10分钟,站到大家面前,口头说出一篇作文。



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不辛苦,还十分有趣。

不用写字,只需要轻松动动口,把所想的说出来,说得好还会得到表扬——说话和写字,哪个孩子不爱前者?

得益于这种训练,从开始我就不怕作文,而且觉得写作文很有趣——毕竟说得多、写得少。



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口头作文的效果可不简单:它培养的是用书面语言来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我的亲身感受是:用书面语言思考、表达,与传统所说的“打腹稿”并不相同。前者要求更高。

打腹稿通常会期待落笔之后反复修改,思维上有惰性。真正用书面语言思考,其实就是用心、用嘴写作,因为必须“出口成章”。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因为常常参加这种比赛,导致还是小学生的我每次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该怎么说它?现在我成为职业写作者,依然有这个习惯。

尤其是在前几年我开始职业写作、又没有接受任何宣传活动的时候,生活非常单纯、安静,我这种下意识的“说”,几乎有点疯魔:我还会自己嘴里嘀咕着,扮演好几个人对话……



2003年,我写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嘭嘭嘭》,就只吃馒头和苹果、最多从早晨10点写到凌晨2点,如此,闭门6天完稿。(绝非粗制滥造。读者认可和十余次获奖可为我证明。)

2009年,我在新教育又创造了个人奇迹:7天中,走过4座城市、开一天什么都没写的大会,写出对新教育的评论7万余字,在《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发表。(因杂志容量,篇幅删减至1万5。)

……

请原谅我自吹自擂、不厌其烦地细说这一点,实在因为我因此训练受益太大!



我甚至认为:在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口头作文”训练不仅适合小学生,同时适合所有希望加强作文训练的、所有年龄段的学生!



让孩子真正明白写作就是说话,让孩子对写作不再恐惧,综合演讲与写作的长处,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一座桥,在尽可能减轻压力的状态下帮助孩子成长——这是多好、多简单便捷的一种方法啊!



口头作文训练,初中以上的孩子,如果自觉的话,可以自主进行。不妨用口头作文、录音、回放、思考、重新口头作文,这样进行自我检测。如此一来,作文训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但对于小学及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有大人做“评委”。“评委”的点评能让孩子知道好与坏(点评注意:与其批评说得不好之处,不如大力表扬说得精彩之处)。

具体到不同年龄段,训练的做法也要有所侧重。



对还没上小学以及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训练的是说句子、一段话。这时的孩子不会写多少字、但口头词汇量已经掌握得比较多,这时的大人则要做三件事:

1,鼓励孩子开口,经常进行交流。

2,及时把孩子说得精彩的话记下来。孩子如果说得结巴、不流畅,就记下大意、简单顺一下,给孩子读一遍,问他“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对吗?”这样孩子才知道正确的表达方式。

3,隔一段时间把这些话重温给孩子听听,告诉孩子“你这句说得真棒啊”。只有这样“点评”,孩子才会渐渐明白:怎样是好的句子、好的段落。何况,这些好句子、好段落是由自己说出来,这种激励与激发,可想而知。



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直接训练开口说作文。这时的孩子识字量、阅读量已经加强,这时的大人不妨从以下方面引导:

1,鼓励孩子把阅读中背诵过的精彩语句、片段,融入自己的口头作文中。

2,鼓励孩子说得长一点,说的字数不妨超过平日写作文要求的字数。3,要求孩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说,尽量去除那些嗯嗯啊啊、然后、后来等口头习惯用词。

4,把孩子的口头作文录音。一则对于说得十分精彩的作文,不妨大人帮助着笔录来,向报刊投稿(帮孩子做做,减轻孩子的负担,万一成功对孩子是很大的鼓舞),二则过一段时间,不妨再说个“同题口头作文”,两者比较一下,若孩子有进步,则要猛烈表扬^O^



——试试这种口头作文训练吧!!!

PS:这里都是父母,父母做这个最简单了,一定要试啊!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4-14 15:04:28

为作文冲一道浅沟儿



从读到写,“说”是其中的一种辅助方式。另外一种辅助方式,是:阅读作文书,用孩子写的优秀作文,为孩子的写作冲出一道浅沟儿。



就像前面的“用声音给孩子搭阅读之梯”的观点来自李庆明先生,这个“用作文书为孩子写作冲出一道浅沟儿”的观点,主要来自一位讲课风格只能以“无厘头”命名的全国特级教师赵志祥先生。

一次与赵老师的交流中,我得知他辅导学生作文的一个绝招:让孩子读作文书、抄作文来提高写作能力——这一招实在剑走偏锋,运用一定要慎重。

先别急着拍砖,且让我细说清楚。



作文书,没错,就是那种类似教辅的、由孩子作文结集的书,孩子要不要看?

据我所知,这个问题被两种大人,以两种极端的方式解答:

一种是不喜童书的大人,狂热迷恋作文书。这些大人认为看小说就是看闲书、没用,读作文书才是有用的课外阅读。

一种是爱童书的大人,极端鄙夷作文书。这些大人往往自己有较高文化修养,认为读童书名著、尤其是引进版的童书名著,才是至高无上的阅读。



但赵老师是怎么让写不好作文的孩子读作文书、抄作文的呢?

一,作文书要选择好的作文书。市场上有大量书商炮制的作文书,名称极其响亮,内容却是从网上随便乱扒一些文章。



二,要拔高选择作文书:比如,三年级孩子选择四年级、五年级孩子写的作文书。



三,抄什么?捡欠缺的抄。因为生活面窄写不出作文,就抄别人的生活片段;因为感悟欠缺,就抄别人的精彩议论;有的孩子不会写开头,就抄开头;不会写结尾,就抄结尾……就像中医治病一样,一定要根据个人不同来开药方。



四,抄多少?可不能全篇都抄。以作文能力的程度,抄30字、50字、100字不等。随着能力的提高,抄的字数越来越少。



赵老师不仅让孩子抄作文,而且他刻意地鼓励这些抄得好的孩子。只要抄得合适、抄得精彩,他也给予表扬、高分。

这样抄来抄去,赵老师就做到了让学生冲他喊:“老师!别让我抄了,我想自己写!”



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解读是:优秀的作文书,也是童书和孩子作文之间的一级台阶。



很显然,孩子无法下笔就写出童书那般的文章。即使那童书的写作水平一般,但那也是孩子无法立刻达到的,而经典童书则更是一锅汤,大量的养分在其中,却必须孩子长久的吸收、消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化作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才能运用自如。



而再优秀的作文,也是年幼的孩子写出,仅从写作水平而言,肯定无法与童书相比。因此,对于不擅写作的孩子来说,作文书里的作文,就是踮起脚就能摘到的苹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写作时的自信。他会觉得:这样就能出书了?我写得也很不错嘛!



作文书还有一个特点:让孩子明白,作文的格式是怎样的。

请注意:这个特点,既是好处、也是坏处。

孩子写的作文,尤其是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是有一定的格式、规律可循的。很多孩子自由写作、编故事,并不害怕,提到按老师出的题目写作文,就害怕,其实就因为没掌握这种格式。



因此,一方面,写作是水到渠成的事。一般说来,喜欢阅读的孩子,写作能力会自然而然地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当水量还没大到顺利冲出一道渠时,用优秀的作文书告诉孩子“作文就是这种格式”,人为地帮孩子冲出一道浅沟儿,也有助于孩子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切记切记:我说的是“浅沟儿”。浅,一定要浅,一定要适可而止,一定不要把沟冲得太深——深沟,就成了模式,就让孩子学会作文的同时,彻底丧失了自己的灵动和真正创作的冲动。



因此,对开头所说的那两种大人的极端做法,我都不赞成。

让孩子只读作文书的大人,当然是极端错误:阅读童书,不仅长远地为孩子写作打下基础,更是真正滋养着孩子的生命。

但只重视名著的大人,也未必正确:孩子有孩子的特性,让孩子用孩子的脚步去丈量成长吧。



对了,往往爱童书的大人,是对孩子关注更多、期望更高的大人。他们会精心烹饪精神食粮,尽力呵护孩子的成长。

对这些大人,接下去我想说说阅读的内容:孩子能读坏书、垃圾书吗?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4-14 15:05:07

:kiss::handshake
多谢红楼!
作者: 小女遥遥    时间: 2010-4-14 15:06:15

新版块,来支持!:handshake
作者: 小小橙子    时间: 2010-4-14 15:19:07

:handshake红楼真好。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4-14 15:22:20

多谢遥遥妈,橙子妈支持!:handshake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4-14 15:26:20

:kiss::lol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4-14 15:26:32

:lol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4-15 10:30:11

昨晚被窝里读了这个贴,好贴啊,顶下。:victory: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4-15 10:34:44

昨晚被窝里读了这个贴,好贴啊,顶下。:victory:
皮皮妈 发表于 2010-4-15 10:30



哎呀,大佬来了,好鸡冻!!!!!:hug: :hug: :hug: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4-15 10:39:12

昨晚被窝里读了这个贴,好贴啊,顶下。:victory:
皮皮妈 发表于 2010-4-15 10:30


皮妈,原来你在这呀!:handshake :lol 欢迎!鲜花无数!
作者: 小妖儿    时间: 2010-4-15 12:40:19

眼睛都累了,慢慢看!
作者: 乐乐妈_棒棒糖2    时间: 2010-4-15 15:54:59

还没来得及细看,跟着三姐的脚步, 先给二姐献花.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4-15 17:24:41

还没来得及细看,跟着三姐的脚步, 先给二姐献花.
乐乐妈_棒棒糖2 发表于 2010-4-15 15:54



谢谢乐妈的花!:handshake :kiss: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4-16 10:14:38

先粗看了一遍,等需要时再细看,谢谢!
作者: 阿多贝    时间: 2010-4-16 22:57:45

还有下文吗?
作者: 秋水伊人    时间: 2010-4-19 14:01:43

好文好文 :F::F:
作者: 夕颜    时间: 2010-4-20 17:40:23

偷懒的人呀,转贴就可以加精:lol


某人酸葡萄地说;P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4-20 17:46:22

偷懒的人呀,转贴就可以加精:lol


某人酸葡萄地说;P
夕颜 发表于 2010-4-20 17:40


新版开张,来的一律加精!;P 大家高兴就好!
作者: 胖诺妈    时间: 2010-4-20 21:19:54

:muzhi好贴啊,顶下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5-2 22:25:58

说起现在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我的感受是越来越深了。该死的语文教育,看样子是花了无数的时间,每天都有一个课日,可是一点也没用。学生看的课外读物太少了,靠课内怎么练阅读理解,怎么写作文都没用的。我一直以为,语文课到了高中后根本不用上,只要让学生每节语文课用来看书就行了,高考只要象以前一样写一篇文章就行了。那象现在这样万恶的语文教育,扼杀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语言的兴趣。

前几天一个高二尖子班的学生来问我,不过她在成绩在尖子班里是算差的。她问的问题是“草原上牛羊死后,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谁?”她的回答居然是草!而不是狼等以羊为食的食肉动物。

我先不解释,先问她你是怎么想的。她说你上课不是讲了有害物质随食物链而递增吗?那牛死了,草的有害物质递不给牛了,那草里面的有毒物质不是越来越多了吗?那草不是受害者吗?

我一听真是晕倒,这是什么逻辑啊!这个有毒物质随食物链而递增能理解成这样吗?!

现在的学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什么样的思路都有啊!

所以现在我在解答前会先问一下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想的真的往往出乎你的意料。
作者: 独舞欣妈    时间: 2010-5-3 13:00:26

本帖最后由 独舞欣妈 于 2010-5-3 13:03 编辑

咦,为什么我觉得这学生答得很有想法呀,他能想到有害物质的传递,能从一个新的角度看问题,值得肯定呀。而且还是听了你的课活学活用来着。狼吃不到羊不用是唯一答案吧。

可以和他探讨一下“有毒物质随食物链而递增”到底回事嘛。;P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5-4 08:20:40

而且还是听了你的课活学活用来着。

这个还叫活学活用?根本是上课没听懂嘛,上课明明讲得很清楚了,她自己理解不了.
作者: 猫言喵语    时间: 2010-5-7 21:34:03

收藏了,有时间看:F:
作者: 小米2001    时间: 2010-6-15 19:44:09

顶,好帖
作者: 飞扬    时间: 2010-6-30 11:15:25

好贴,顶。
作者: 飞扬    时间: 2010-6-30 11:16:19

应该还没完吧。继续呀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0-7-1 11:38:28

小雨点的口号:是书我都喜欢。当然是课外书。;P
作者: mingbo    时间: 2010-7-2 15:23:29

:F:
作者: 蝴蝶王子    时间: 2010-7-2 15:33:03

:kiss::kiss:继续啊
作者: 阳光灿灿    时间: 2010-7-18 22:50:29

好帖,收藏了,转了!
作者: 喆芫    时间: 2010-7-19 14:28:33

受教了!:F:

楼主还没帖完,看来还得追去看看原帖才行。
作者: 水之道    时间: 2010-7-26 14:30:42

:F:
作者: Elf    时间: 2010-7-27 10:58:26

好帖好帖!:F: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1:46

九:你信书吗???



这次且不说那些不懂阅读重要的人们,单说说我们这些自觉懂阅读、想让孩子多阅读的人——

带领、引导孩子阅读,让书传授孩子知识、滋养孩子灵魂。毫无疑问,你这样做,是爱书的。

那么,爱书的你,信书吗?

尤其是:你会信即使过程坎坷结局却永远充满光明的童书吗?



你信喊狼来了的孩子会吃亏?不信会哭的孩子有更多糖吃?

你信小红帽能安然从大灰狼肚子里出来?不信被拐走的孩子一去不返?

你信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信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

你信善有善报勤劳善良勇敢的人获得幸福?不信命运的乖戾、时世的无常?



你信吗?真的信???

我想,你不会真的只信前者吧!

这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大人,都不会只信前者。

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皱纹和智慧。智慧的特征之一就是质疑,就像皱纹会质疑我们的脸果真光滑。



不信书里所说的,我们的行动自然与书中不同。

我们叫孩子不撒谎,可为了种种原因,我们自己用一个谎言掩饰另一个谎言。

我们让孩子勇于挑战,可我们在身体安全之外,更多因胆怯而对新鲜事物的追寻小心翼翼束手束脚。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幸福,可老师会因分数鄙薄某个孩子、父母会因小事争吵不休冷战不停。

我们要孩子勤劳,可我们却忍不住羡慕嫉妒恨地谈起谁谁谁多么幸运,天生好命不劳而获。



——我们的一举一动,孩子都在读。

无论师生共读还是亲子阅读,在我们给孩子读一本书时,孩子其实读着两本书:一本是死的书,那是书本。一本是活的书,就是我们。

不信书,当然行动与书籍是两层皮。

书读得再多,无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那么这样的阅读也只是“轻阅读”。

轻浅地滑过生命的时空,滋润了地表,消遣了时间,却无法真正滋养心灵。

不信书,还去读书,书只会压在肩头成为包袱,而不是生命打开新的窗户,看到全新的风景。甚至可能会越读越冷漠,因为经历过而冷漠。



可我们是大人,在引号孩子前,自己如何能信书?如何去信书?尤其是童书?

信与不信,我只能以我的体验为例。



孩提时代,我和所有孩子一样,是信书的。

因为书少,对书的迷信越发深。也因为看的书少,这种信持续了更长时间。在某些方面,我的确比较晚熟——比如信书这一点。

因此,我才会信《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这本书对我的生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书中主人公40多岁突然开始追寻自己绘画的梦想,而且在此之前什么训练都没有、什么天赋的苗子都看不出、甚至显得比一般绘画爱好者更愚钝时,就一头全身心地扑向绘画……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本书,我绝不会贸然辞职,开始我的全职写作生涯。

如果不是信这本书,如果现在让我回头再想辞职问题,尽管我对辞职不后悔,但我想:我很可能不会坚持当初的选择。

(这个不后悔和不选择有点矛盾,但的确如此。这一点,有很多人与我有同感,苦的是无法确切描述。)



长大后,我一度不再信书。如此文开头所述,我觉得:妈呀!生活和书本太不同了!

我见到某些写出好书的人,他们本人根本就不像书里那么好——他们的书在骗我!

我见到某些人的遭遇,发现自己拼命努力无法得到的,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所有的书在骗我!

当我满怀善意去对待别人,得到的却是伤害时,我简直要崩溃了——没天理啊!他娘的!天理都是骗人的!

就像这好网里的种子,说什么“天道酬勤”啦,我拼命大段回复也没得到,别人跟着后面轻松一句话就哗啦哗啦大掉幸福的种子,这怎么叫天道酬勤——这系统,这世界,都是骗人的!

曾经的我,就是这样想的。我怎么可能信书、又怎么可能信童书呢?!



然而,等我见到的人和事再多一点,读的书再多一点,我就变成了眼下的我:现在,我信书,信这个世界。正如我信好网这个“天道酬勤系统”。

也许今后还会有不信的阶段,但有过这种经历后,我觉得我最终还是会信。



我是这样想的——

我们不信,往往只需要一个事例。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就信我们信的那一点?

比如:有人对我做了坏事,我不再信他的善良。可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确善良,我为什么就不信他的确有点善良、人性中的确有善?

比如:我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但的确有人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我为什么就不信天道的确酬勤,只是这次没轮上我?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2:09

说到机遇,有概率学家测算: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机遇。平均每个人一生会有7个机遇。

第1个往往来得太早,被普通人拿豆包不当干粮地忽视;第7个往往来得太迟,被普通人自感垂垂老矣而放弃。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为什么不乐呵呵地期待5个机遇来敲门?



我曾经哀叹生长在山谷里的花,和生长在山顶的花,受到的待遇永远不同。

我经历更多人、事、书之后,我却感觉:生命的重负,对于每朵花、每个人都是同等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

山谷的花不受关注却开得自在,山顶的花阳光关注却更多被风摧残。

对于乞丐,他的重负是物质,为了生存而忧愁;对于阔佬,他的重负是精神,他为了空虚而烦躁。

会有人说:什么呀!好多阔佬哪有精神啊!他们就过着猪一样的生活!

可别忘了——过年,就是猪最大的痛苦!平时生活越优裕的猪,对这个恐惧就越大呢!这,正是更大的精神重负啊!



总而言之,我想:信美好的存在,而不是信自己对美好的拥有。不因自己没有得到而不信。



从更绝望的层面,其实我很多时候都想:其实孤独才是人的本质。其实毫无意义才是生命的真义。其实人生不过如此。

每逢此时,我就慌忙去看一些书、上网看一些人的博客、脑子里回忆一些事,对自己“精神食疗”:

似乎有的书中那些孤独的灵魂,直到现在还有人与之对话,那么孤独也不是绝对的孤独;

似乎有的人的生活真的幸福,一群人、一家人其乐融融;

似乎有的人生真的绽放光芒,不仅温暖了自己,还照亮着同行人……

其实我知道,如果以我“不信”阶段的绝对标准而言,这些书、人、事,都并非无懈可击。

所以我清楚:我信的,很可能只是一个梦。



可作为普通人,我们能有什么?也许,只有这个信的梦而已。



但只有拥有这个梦,人生才会有点趣味,因为我们才会有兴趣做很多事:用很多行动,试着去实现这个梦。

比如我一再回复,梦想种子掉到我身上。事实上也的确掉过呀~~~

只是生活中更多的行动,很可能因为我们生命短促,系统还来不及回报,我们就翘辫子了——那对我们而言,回报似乎意味着并不存在。

那不就是善有善报并非天理吗?那我们的信、我们的行动岂不是没了收获吗?

依稀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做好事的最大收获就是自己成为好人。



曾经很不理解这句话。觉得“成为好人”算什么收获啊?!

现在我的理解是:成为好人,就是拥有平和宁静,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尽管世事喧嚣却少为外界干扰所苦;成为好人,就是拥有从容与微笑,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因此也能原谅自己的过错,获得真正的安宁。

这就是回报: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回报。我们创造的美好,最终都会经外部馈赠给自身。

就像这好网系统:如果我拼命回复,却永远也无法得到种子(阿弥陀佛,财神我只是举例而已,别当真啊),可我也得到了回报——我最大的回报就是我的行动(我写的这些文字)。

经由这些叙述,我才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理清思路,对我下一步行动才有好处。



所以,人们常用“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形容对戏的痴迷,其实对阅读也同样如此。

所以,我们常觉得疯子傻子比我们更快活,无他,只是信而已。

所以,那些给孩子读书读得悲伤处哽咽落泪、欢喜处嘻哈同乐的大人啊,孩子听你们读的书,是有福的!

因为书里的故事不再是故事,而是有了生命的温度。这个温度,来自于大人的阅读——这,才是“阅读的梯子”中“声音”那把梯子的最妙之处。

那么,我们大人不要打开书感动、合上书叹气吧!

且让我们信书,且只有信书,才能真正感染孩子,才能落实到行动,才能让阅读四层次中的“学以致用”真正成为可能!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2:37

十:关于幸福


曾写过一篇短文《幸福从读懂童书开始》,里面写过:



  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真正意识到儿童文学的魅力,是在我成年之后,是在我为文学梦辞职的那年。

  那时,我的生活陷入颠沛流离之中,强大的现实几乎摧毁了我用可怜的文学梦搭建的精神堡垒。有一天,我帮朋友的孩子买《安徒生童话》,接着就去邮局取我盼望已久的稿费。在排队取钱时,我信手翻开了那本书,第一篇是《海的女儿》。我站着、看着,眼睛慢慢湿润了。身边的喧嚣顷刻间离我很远,满眼满心,只有那个因为所爱而飞向天空的灵魂。

  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刻,从小爱看书的我相信故事是真事,这篇虚构的童话,对我也是毫不例外的真实,海的女儿深爱王子,而我的王子是文学。如果刀锋是追寻所爱的必经之路,又何不与海的女儿一般,在上面继续跳舞?那才是生命的美丽。

  这世界有太多丑恶,让我们随着成长对其增添怀疑。而所有文学类型之中,儿童文学恐怕是最为坚守人类美好信念的一种写作。只有相信,才能得到。看懂童书、相信童书的那刻,正是对人性的正面进行积极肯定的一刻,正是相信光明真实存在的一刻。

    ……

  孩子和成人不同,孩子有着更柔软易感的灵魂。阅读童书,能对成人的我有着如此拯救,在被分数围剿的年纪里,阅读应该是他们观望世界的最佳窗口、寻找心灵伙伴的最佳途径。阅读能让心灵沉静、丰盈。

  我深信,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才能感知、获得真正的幸福。



——以上,其实就是上篇《你信书吗》的内容。

也是我对人活着为什么的答案:为了幸福。小到自己个人的幸福,大到让周围的人、更多的人因为自己而更幸福。

而且事实上,一个幸福的人,就算他仅仅只想自己能幸福,只要他真正获得幸福,就必然会让别人因为自己而更幸福,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

所以关于人活着为什么,我真正想说的是如何获得幸福。



首先,要信幸福真的存在,才有可能感知、从而获得幸福。正如你相信美好存在,才会看到美好。

我认为这是个非常严肃非常重要的前提。

不信一个事物存在,即使它就来到你眼前,你也不会认为那就是你想找的事物啊!

因此,有信仰的人普遍幸福感比较强。信仰具体到宗教信仰上,才会有各种宗教在被指“迷信”的重压下依然大行其道。



其次,明白幸福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那样整齐划一。幸福分为很多种,不同种类间横向无法比较也不应该比较。每种幸福都是完整的。

“幸福分为很多种”当然是说,我认为的幸福,你可能觉得是痛苦。

比如我觉得这么静悄悄地呆在屋子里,发狂地在论坛上一码几千字地宣泄是幸福;而对一个以体育运动为幸福的人来说,这完全是种折磨。

“每种幸福都是完整的”就是说:硬币有两面,每种幸福也同样有该种幸福的付出。我们不能把所有幸福的某一面集中起来形成“集中幸福”。如果真去追寻这种 “集中幸福”,就能立刻、永远地得到:不幸!!

比如我一度就非常羡慕:那些父母很了不起的孩子多幸福啊!天生就有那么好的基础,在父母帮助下随便努点力就能取得成绩也~~~

后来我发现我太愚蠢啦!那些孩子从小就笼罩在父母成功的阴影下,挣脱这阴影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根本不比普通人对生活付出的努力小呢!甚至有的孩子无法超越,就从此沉沦——沉沦都没法安心沉沦!因为灵魂深处总会有个声音提醒他:我太没用了……我比不上他们……

以上,我就是犯了“集中幸福”的错误:把平凡父母对孩子的平等与纵容,结合了非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与帮助,硬是捏出个不符合事物存在规律的幸福来。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3:15

最后,记住一大不幸——我们会死。

我们会死也!!!

我们日复一日地活着,阳光下,阴雨天,忙忙碌碌——我们知道会死,却像从来不知道会死一样的活着啊!好象此刻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

咳!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我觉得简直奇怪极了!很多次走在大街上,我一时神游就会想起这个问题,再看看身边的人流,都觉得世界太不可思议了!!!

而和伟大的死亡相比,我们现在觉得那些不幸的事,不是太琐屑渺小了吗???!!!



所以,我觉得记住上面三点,常常提醒自己这些,就会比较幸福。



具体到创造幸福来说,我觉得无非拥有两种:所爱的人和所爱的事。

而要想幸福,这人与事两者都不可缺少。不同的只是比例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所爱的人、所爱的事,不是吗?尤其是妈妈们,所爱的人有个永远不会变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这多好呀!

那些做出伟大事业的人,据我目前发现:基本都是更重视所爱的事的人。

作为我们普通人,我的感受是:我们会更重视所爱的人。或者说,有了所爱的人,其他事才觉得有趣。



“精神食疗”里说到幸福的问题,其实是在人和事之间去尽量取得平衡的问题。就是希望爱事的人也努力去爱人,爱人的人努力去爱事。

因此,妈妈们能够爱孩子,有所爱的人了,这时应该去爱点事。而且是必须爱点事,才能更懂爱的人、让所爱的人更爱自己。

前面凝视晚秋说得真好: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

我想,当妈妈去“爱事”时,其实就是在提高天花板的高度。

这个事,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爱好,可以是家庭……可以是一切事!

拿往往被人认为最细微、也是女性最爱做的来说:把自己折腾得美一点。这就是件很重要的事啊!

把自己折腾得美一点,就要内外兼修。内是读书、读生活、修身养性、还要运动健身,外是服饰搭配、美容知识,美容知识还涉及到化工知识、医学知识……服饰搭配也不简单,“美学”是多大的一门学问啊,何况要亲身来实践美学?!到最后还可能“美吾美及人之美”……

像这样,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无限延伸开,扩大到整个世界呢!

这些事多有趣啊,能活着做这些事多幸福啊,不是吗?



其实,我觉得中国人更重视“爱事”,而且是“建功立业的大事”。也是在这种要做大事的压力下,幸福跑得无影无踪。

比如我非常讨厌“胸无大志”这种词……不对,准确地说:我是不喜欢把“胸无大志”作为贬义词。

可能是中国太大、历史太悠久,搞得中国人太喜欢有“大志”了。那股动不动就要超英赶美、拯救他国受苦受难人民的劲头,到现在也没有消失。



我一直认为:爱一个人,并不比爱世界容易。因爱一人而伟大,并不亚于爱全世界的苦难同胞。所以,胸中有无大志,都可以获得幸福。

有的人牺牲自己个人与家庭幸福,却带给更多人幸福,如丛飞,我们当然景仰。但不是我们都必须这样做才能获得幸福。

(跑题一下:因为老提倡“大志”,老宣扬“圣德”,害得我们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做人了。实在是因为圣人的道德我们做不到嘛!圣人做出伟大的事,是因为他们认为做这些事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感,以常人之苦为乐,这才是圣人圣之所在啊!)



我更觉得:更多幸福往往是平凡的。

好好去爱自己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如果能真正懂得爱,因为爱这些人而为他们去做一些事,这样就会有连绵不绝的幸福感。

而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是孤零零的存在,都必须承担着自己的苦痛。但事实上每个人的血脉都与世界相连。

我们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已经是个小圈子、小世界。这个世界又连着另外的小世界……我们能够好好爱身边的人,为他们做事,从而自己感受到幸福,这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

——就从自己的生活中捕捉小幸福,往往会发现自己得到的是大幸福呢!



至于孩子学习,尤其是小孩子,无论是为“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还是为“将来的幸福(给儿子买麦当劳)而学习”,都很空洞啦!

举个例子:对刚进校的小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进行爱妈妈的教育。

他认为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祖国”这个概念太抽象,妈妈则非常形象、具体。而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又何谈会爱祖国呢?!



所以对小学生的最佳状态应该是:让孩子为兴趣、因为觉得好玩而学习。

可惜啊……这种理想状态基本是学校来决定的,大部分中国学校目前又做不到这点。

我个人观念是:小学阶段,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能写完作业就算啦!结合孩子个性,养成些基本习惯,就万事OK了~~绝大多数时间,一定要玩啊,一定要玩!

就玩阅读,让孩子拼命课外阅读;

就玩讨论,孩子越大就越多和他讨论书里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

就玩体育,让孩子长得壮壮的;

就玩生活,有机会就带孩子出门,出门前先做好研究,尽量有目的、有主题地旅游……

让孩子长成个皮实健康从容的孩子,尤其男孩子懂事会比较晚,一旦有朝一日他突然醒悟要学习了,以前积累的那些就都厚积薄发啦!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3:34

幸福和知识不同。知识是疫苗,必须学(打)到身体里才管用。幸福是传染病,在身边就可能会被传染。

哦,差点忘了幸福最简单绝招:冲着镜子笑!心情再不好,使劲冲镜子笑一笑、笑几笑,保证会比之前好!

一个自己感受到幸福的大人,必定会把更多幸福带给孩子呢!



这,就是我关于人活着为了幸福的个人偏见。


11、引导孩子从阅读到思考(上)



对已培养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才是重中之重。

只有进行思考,才能先将厚书读薄、再将薄书读厚,才能融会贯通将他人思想真正化为己有,才能真正变为行动,做到学以致用。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引导、帮助孩子从阅读走向思考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分别为:

信口开河、乱写乱画、倒背如流、大胆混搭、自相矛盾、手舞足蹈、两眼发直、孤家寡人、咬定青山。

如上9种,欢迎大家探讨补充~



对每个方法详细解释之前,在实施这些方法之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牢记一条原则: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

对大人来说,无论身为父母还是老师,这原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非常难。



首先,要把尊重与顺从区分开。有溺爱孩子的家长,唯孩子之命是从,这当然不是尊重。

其次,真正重视孩子的意见。尽管我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孩子比我们成人想的更直接透彻”,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借“你还小你懂什么”、“现实不是这样”为由,向孩子灌输我们的想法。

最后,这原则做起来难,其实是因为:即使在我们成人与成人之间,又何尝真正做到“尊重对方的独立思考”呢?

成人之间,我们假装尊重对方的想法,心里往往会习惯性地都认定“我才是对的”。在问对方“你觉得这样如何”时,其实是问“你觉得这样是对呢?是对呢?还是对呢”——问题提供的所有选项,都指向自己心中预设的答案。



所以,记住“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这条原则,意味着记住了两个基本事实:

每个孩子天生就会思考——因为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全新的,他们不思考就无法理解开水很烫等常识,就无法在这个世界生活。

越小的孩子思考越独立——因为此时世界根本不存在任何定义,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去描述。因此孩子的语言更接近艺术家的语言。

所以,只要思考的问题与大是大非无关,宁肯让孩子保留疑问,也别勉强孩子接受大人的标准答案。

即使孩子思考的结果在你眼中看来十分幼稚可笑,你可以用一句“你是这样想的啊?我和你想的不一样,我想的是……”,如此直接表达你的思考,促进孩子自己去进一步思考,而不是让他立刻接受自己的观点。



我想,所谓的独立思考,对个人而言,无非是既汲取营养、又顺其自然,让树长成树的形状、花成长花的模样。

对世界而言,无非是让我们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从中学会用多种角度更立体地看世界。

独立思考才可能真正形成参差百态,才会演变为罗素说的: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3:53

下面详解9招:

信口开河、乱写乱画、倒背如流、大胆混搭、自相矛盾、手舞足蹈、两眼发直、孤家寡人、咬定青山~



信口开河:

每本书阅读中、阅读完毕,孩子若无话可说,请不要勉强。读过书的大人可用分享的态度,对孩子说说自己对这本书的想法。说时别忘了申明:“不知道你怎么想,我是这样觉得……”既是分享,语气也不妨轻松活泼。

如果孩子有兴趣发表意见,不妨让他自由发挥——信口开河。

此时,大人要做的不仅是耐心倾听。一旦有闪光的句子、想法诞生,更要立刻大声、清晰地用书面语言重复一遍,及时赞赏孩子这句话或这个观点很好。另外,还可偷偷记下这个句子、观点,日后有机会可重复探讨。

记录时要注意:对大孩子来说,可以光明正大、惟恐大孩子不知地记,因为这会让大孩子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对小孩子来说,却以偷偷摸摸为宜,比如用手机、录音笔等等。因为小孩子的思维更跳跃、更易被中断,大张旗鼓地记录反倒可能影响孩子“开河”时的专注。

“信口开河”这个办法,很小的孩子就可以用。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它对大孩子其实同样有用。

大人对幼儿的信口开河多为欣赏鼓励,对大孩子却会加以喝斥,说孩子是“胡说八道”。

其实谁不曾胡说八道?眼下的我,不也正在胡说八道么?

当然,比“胡说八道”更重要的是“自圆其说”。但胡说八道正是自圆其说的前奏。

为了让孩子有朝一日能自圆其说,请现在给他们留下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的空间吧!

待续……


12、引导孩子从阅读到思考(中)



乱写乱画:

这一条,突出一个“乱”字,“杂乱无章”之意。

大人、尤其是老师,对孩子阅读常常会要求写读后感。写读后感的确有效。但读后感准确地说,更多是展示思考的结果,而不是促进、激发思考的方式。

绝大多数孩子,基本都把写读后感视为畏途。有很多孩子说自己喜欢一本书的原因,可以说得滔滔不绝,甚至可以说得很精彩。但要孩子写读后感,马上就显得干巴巴。

所以很多孩子写读后感时,不是写自己的感受,而是在网上搜索、在书上的推荐语里摘抄,大段引用别人的话——这,其实就走向了思考的反面。



我们大人回想自己的阅读,也会发现:我们平日里大量的思考,其实是零乱的、琐屑的。只有到围绕某件事进行分析时,这些思考才会从点滴汇聚起来,才会串出一个链条,形成自己的意见。

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写”是“说”的升级版。写下思考比说出思考,要求的能力更高、对促进思考也更有效。《傅雷家书》中傅雷强调儿子傅聪应该多写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原话我不记得,大意就是:写,就是对思考的梳理过程。落到笔下的思考,自己的印象会更深刻。

因此“乱写乱画”,就在“说”和“写”之间搭一座桥。



具体做法很简单:

对年龄小的孩子,不妨乱画——这个做法,来自于新教育的“读写绘”研究。就是阅读后、听完故事后,孩子随意把感兴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内容可以是故事里的一个片段,也可以是完整的故事,还可以是给故事接龙。

必须强调:万万不可嘲笑孩子画得不好。

和传统学画的临摹不同,这里的画,更多是表达思考的手段。大人如果细心研究会发现,孩子把对图书的思考,甚至会用不同颜色表现出来。

说句题外话:临摹,是学绘画的一种古老方式。这种方式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如今的绘画班很多只用这一种办法教学,就特别显出它的缺陷——往往容易落入巢穴,千篇一律,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张扬自己生命的灵性。



对年龄较大的孩子,阅读时要求在书的旁边信笔写下批注、划下感兴趣的句子。批注写得不用很多,就那么短短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行。感兴趣的、划过的句子,不妨在读完之后再重新回味一遍。

为了提高孩子批注的兴趣,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每本书都是一样的。只有做过批注的书,才是惟独属于你的书啊!

当然,这里的书,必须是自己的藏书。如果是图书馆借的书,不妨为孩子准备个摘抄本。孩子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摘录,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把要批注的想法写到本子上。显然,这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



用这“乱写乱画”的“零乱”,让孩子从点滴、细微处积累思考,让孩子读后有感、记录零碎感受,最后的方向,是从杂乱无章走向出口成章、下笔成章。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4:09

倒背如流:

孩子的记忆力超好——这点大家都有共识。

台湾学者王财贵教授正是建立在这一点基础上,形成了他提倡的“国学教育”。

个人认为:国学教育是必要的,但绝不等同于读经。把“经”让孩子背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反刍、消化、运用,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现在的环境,不是能让孩子纯粹去反刍、消化、运用“经”的时代,而是更需要孩子在鉴别东西方文化中吸收、运用的时代。

所以,我觉得这条值得解释的是背诵的内容:背诵是必要的。但与其整本背“经”,不如有取舍地为孩子选出一些“经”中的内容,同时把精力更多放在真正值得背诵的内容——诗词上。



中国诗词是柔软的经。从接受的难易来说,那些以文学方式传承的传统密码,更易被孩子理解、从而接受。从使用的角度来说,那些华美的辞章,也会更多用到孩子的表达中。

如此推广开去,那些优秀童书中感动孩子的部分,不妨也让孩子背背。



为了让孩子乐于背诵,有一些小诀窍:

比如,开始时,其实不用强调要背,就说让孩子熟读几遍。

比如,不妨大人和孩子搞场背诵比赛,大人肯定背不过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

比如,老师要求孩子背诵是关系到考试,字词都必须清楚。但父母要求孩子背诵时,不必那么苛刻。尤其是童书、小说中的内容,基本背诵就行,不用像诗词那样苛求于每个字词的准确。

比如,如果能让孩子理解内容,更有助于孩子背诵。这里说的理解,不是老师要求学生的那种词句明晰、主题明确,而是让孩子基本明白要背诵的这些说的大概是什么。

比如,有个妈妈在女儿读中学、背诵的时间更少时,她是用录音机把值得背诵的内容录下来,在家里反复播放。时间长了,女儿也就熟极如流了~

比如,不妨边游戏边背诵。记得我弟弟4岁时,我让他背《登鹳雀楼》,他读过好几遍也没背下。我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根据诗词内容来表演。

白日依山尽:手指远方做下山的滑下动作。

黄河入海流:做出波涛一浪一浪向前;

欲穷千里目:做出孙悟空眺望的姿势;

更上一层楼:放下孙悟空的手势,做出上楼的动作。

我一边表演,一边说着这些诗句。弟弟哈哈大笑,神速地背会了。

让我有点惊异的是:不知弟弟是年龄大了恰好从此开窍,还是觉得诗词原来讲的也是故事很好玩,从那以后,他对背诵诗词这种事,不再那么反感了。



在阅读中,我个人的感受是:绝大部分,是默读(完全不出声,眼睛滑过文字);有时候,会默诵(嘴巴不出声,其实在念);还有时候,忍不住大声读出来。往往这些忍不住大声读出来的内容,是最触动我的内容。

思考,就是反刍这些触动。如果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光,背诵一些内容,把这些触动自己的文字记下来,就是在积累思考所需的原材料。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4:26

引导孩子从阅读到思考(下,1)



大胆混搭:

所谓混搭,就是将一些书合并同类项,让孩子同一时间里被这些作品“围剿”。



最简单的混搭办法,莫过于对“同一系列图书”的阅读。

这种系列图书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作者的“xx系列”图书,这种系列图书的品质相似度更高;一种是由出版社策划的不同作者的“xx系列”图书,而这种系列图书据我观察水分比较大,能保持水准基本相同的系列比较少,因此少有的几套如“彩乌鸦”、“国际大奖小说”、“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数学系列”等,都取得了相当积极的市场认同。

系列图书,会是老师用来作为扩展阅读的好办法:师生共读一本,推荐孩子自主阅读该系列的其他图书,课内课外结合,收效更大。

顺便说一下:我常常看到有父母对“要不要给孩子买全套某系列图书”抱有疑问。我想,这也是根据孩子的阅读程度不同来区分。

刚刚开始自主阅读的孩子,不妨为他买全套的书,这样孩子读起来更轻松、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便于培养阅读习惯。

若孩子已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父母或者囊中羞涩、或者家里书满为患,我倒觉得不妨克制一下,只给孩子在一套书中挑口碑最好的几本购买,或者先买几本,拖一段时间再买几本。

人的天性,就是对“容易得到的不珍惜”。相对那些拼命给孩子买书、只担心孩子看书少的大人来说,这样去买书是反其道而行之,有点“吊孩子胃口”的意思,反而会刺激孩子更珍惜已买的那几本,孩子很可能会尝试着对那几本书反复阅读,其收获不见得比买全套的少。



中级混搭办法,就是同主题阅读。

比如历史类、亲情类、战争类……等等,在某一段时间,将同一主题的图书提供给孩子。

其实,阅读经验丰富的孩子往往会对大人主动提出这种要求:希望阅读某一种类的图书。

在这网络时代,为孩子提供这些同主题的图书,只是简单搜索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

但还有一种同主题阅读,就相当考验大人的水准了:把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中有不同解读的图书集中在一起。这样一来,大人只要稍加点拨,孩子就能顺着时间的脉络看到思想在不同时代中发展的轨迹。

这种阅读的例子,我看到最精彩的是画家、图画书作家姬炤华先生(可惜他的图画书基本在加拿大和美国出版)在《读库》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展示了《三只小猪》在不同年代的各种作品,这些不同年代的作者对主题的各种解读,实在精彩得让人瞠目!



高级混搭办法,我以为就是扩展阅读了。

倘若孩子对某种内容或某种主题的书籍感兴趣,那么,同一内容、同样主题的图画书、文字书、影视、美术、甚至音乐……等等,综合在一起供孩子品尝。

每种体裁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即使是改编的作品也会有不同取舍、存在不少差别。这种对同一主题的全方位解读,让孩子眼睛看之、耳朵听之、手舞之、足蹈之……这对孩子的熏陶,显然比单纯只读一本书更好,也能让孩子在重复中深入主题、细细回味。

还有一种扩展阅读,是根据已读书中内容的指引来读书。比如一本讲星星的童话、小说,不妨扩展到讲星星的科普书;比如一本书里提到其他书的书名,不妨将这本书也买来让孩子读,这样也能加深孩子对两本书的理解。



为什么“大胆混搭”能对思考有帮助?

很简单:所谓思考,就是希望孩子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孩子还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还不懂如何举一反三时,大人帮助着找出这些“一”旁边的“三”,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明确知道“一”可以变成“三”。

当孩子发现一本再好的书,也会有不同方式或是不同人来进行新的叙述、讲解,孩子会感到任何书都是一本“未完成的作品”,就能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加入其中,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4:46

轻松跃过读后感的坎儿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真正的思考其实是从写的时候开始。

翻译家傅雷在《傅雷家书》里,在建议儿子勤动笔写信时,也说了类似的理由。

当然,这两位大家此话针对的都是成年人。但对成人都效用巨大,正好说明写作对阅读与思考的巨大功效哦!

而对孩子来说,读后感,无疑是与阅读联系最紧密的写作。



近一个月来,有近10个孩子在网上向我求助:到底怎么写读后感啊?

而我还看过网上有标题为“影之翼读后感300字”的帖子,内容为“急需”,后面有12个感叹号……

——看着这些,我更急呀!!!



我得公平地说:读后感恐怕是最难的一种写作。

我说书是粮食不是药,那么阅读就是吃饭,而读后感就是对食物发表感言——相当于美食家的境界。

美食家如洪七公,才能品尝出黄蓉做的一块肉里分别由哪五种不同的肉组成,才能衍生为“玉笛谁家听落花”的雅致。

普通人如郭靖,同样精美食物由他来吃,只是风卷残云一番,只能落个“牛嚼牡丹”的叹息。



读后感,是将感性的阅读用文字做出理性的表达。用文字描述心理,对孩子来说本就很难;阅读中很多细微的心理变化,更是转瞬即逝。

因此才有很多孩子,甚至不乏一些平时喜爱阅读、也不怕作文的孩子,惟独写起读后感却变成狗咬刺猬——无处下口,就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阅读更多是“牛嚼牡丹”。

让吃了牡丹的牛,去品评牡丹的滋味?岂不是难煞牛也!

而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这吃牡丹的牛啊,怎能忍心去怪孩子读后感写得千篇一律?!



要说呢,还是现在的孩子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孩子摸索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规律和模式:

开头,讲述自己得到了xx书;中间,将该书内容简介略微改编一下;结尾,发一两句感慨“升华”全文。

可见这样的读后感里,真正属于“感”的那一部分,其实一篇文章中仅仅几句话而已,基本等同于吃过牡丹的幸福牛儿感叹一声:“哞!哞!牡丹味道还不错!”

更有甚者,还有的孩子连这最后的感慨都不写!目前很多书不是有专家推荐语吗?有的孩子就把这些推荐语改头换面用到读后感的结尾部分——读后感完全变成了“读后无感”。



所以,对那些害怕写读后感的孩子,我支的歪招是:那就不写读后感呗……写信吧!

给书里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写封信。

无论这个人物是好还是坏、戏分是重还是轻,只要自己感兴趣,就给TA写。

当然,也可以给这本书的作者写。是否喜欢这本书,为什么?是否有些更妙的想法告诉作者,让作者向自己学习,今后写得更好点?



读后感变成写信,如此偷梁换柱,起码有如下好处:

一是不易害怕,乐于动笔。我组织过几场城乡班级间的通信。在给遥远的陌生朋友写信时,没有一个孩子害怕动笔——尤其是老师保证不看、直接封好寄出时,孩子们更是群情激奋啊。

二是保证原创,不易雷同:写信,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就失去了“改编该书内容简介”的偷懒机会。至于专家推荐语,内容合适时仍然会被有的孩子引用,充当对该人物的点评。但这种引用显然要合理得多。

三是代入感更强,更容易激发出真情实感。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书中文字和现实体验毕竟不同。写信的前提是要将书中人物当成真人一样(作者当然是真人)、当成远方的陌生朋友,于是不知不觉就把自己部分融入书中,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



关于这第三点,我想讲个故事——

09年12月,深圳南山央校的14位名师,给我的14部作品上了15节公开课。我旁听的是其中王军宁老师给她初二的学生们讲的《影之翼》一课。

被我忽悠着看过《影之翼》一书的人们肯定都知道,该书中的那群“影子”,其实是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孩子们。

公开课中,王老师设计了一个精彩的细节:她请孩子们预习中以“我是一个影子”为题,写下一些文字:假设自己就是当年的南京孩子,自己有怎样的家庭、怎样的遭遇、最后怎么会遇害。

上课时,经过关键情节共读、短剧表演等层层铺垫,气氛越来越肃穆时,王老师随机点了位女生,让她念出她写的“我是一个影子”。

女生站起身,读一张粘在书上的即时贴。读到中途,她停住了。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11-6 10:35:08

我回头看她。只见她低着头,用头发遮住半边脸,眼泪大颗大颗地流,努力张了几次嘴,可嘴唇哆嗦着,没发出声音。

王老师的眼睛近视,没看清她的表情,有点惊讶地示意她继续,女生哽咽着低声说“我读不下去”。

王老师再往前走两步,才看清女生满脸是泪。王老师这才明白过来,她接过女生的书,帮女生读完。

课堂上,极其安静。因为除了这个女生外,每个孩子都做了这样的预习,都写了“我是一个影子”,都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了一段历史之中……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战争进行反思、对如何从过去中汲取力量进行剖析,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那是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我想,那全班学生、那听课的我在内的数十位其他学校的老师,不仅获得感动,还能获得启发、激发思考。

讲这个故事,并非要吹嘘《影之翼》多么出色,那堂公开课的成功,我认为恰恰相反的是它能充分说明我的一个想法:一本书,其实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

当读者与作者发生强烈呼应,就会超越图书内容本身,而使一本书的存在产生全新的意义。

对一本书,读者代入感越深,导致被激发的情感就越强,随之而来的思考就可能越持久,持久则会深入。

要产生这种代入感,当然和作者有极大关系。但和读者如何读书、是否主观上愿意去“信书”,同样有极大关系。



不过,王军宁老师促使学生融入图书的这个技巧,我认为是她结合该书的特别之处和学生的年龄段而进行的智慧选择。

王老师的孩子一则久经阅读训练,二则他们是初二的孩子,已有足够的阅历,可以设想一个人的一生。

而对于尚且懵懂的小学生或是对写作比较头痛的孩子来说,若同样让他们写“假如我是xx”,很可能他们会从一本书出发,展开幻想的翅膀,越飞越远……越飞越远……结果变成“下笔千言,离书万里”,远到飞不回来。而给书中人物或作者写信,则内容更集中,更便于掌握。

因此个人认为,对于小学生、以及害怕写读后感的任何年龄段孩子来说:写信,仍然是跃过读后感这道坎儿的最佳手段。反正那几个听我说“别写读后感,就写信”的孩子,都兴奋得大呼小叫地忙活去了,迄今还没人再向我哭诉“信好难写”。

借用写信的形式,让孩子勇于写、乐于写,直至最后善于写读后感——如此循序渐进,说不定孩子真会成为图书美食家呢!

当然,官方对“图书美食家”的定义是“评论家”啦~~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11-8 10:36:01

谢谢青芊继续添加!:F::muzhi
哪找的?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11-8 10:53:14

多谢青芊:F::kiss:

我这懒人啊,狂汗:L

书香,我首页有链接~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11-8 10:56:28

老师开展“口头作文”活动的细则



看到一位老师记录的“口头作文竞赛”现场,赶紧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澄清。

在这里备份一下。


口头作文竞赛(2010-10-15 20:53:38)转载标签: 杂谈  

       受童喜喜的影响,本学期准备在班级中进行口头作文竞赛。本周三,竞赛如期举行。

       作为第一次此类竞赛,孩子们的压力显得很大。有的小组在临上台之前还在相互推让上台的机会,害怕自己出错,影响小组得分。有的选手比赛前先把作文写了一遍,上台后直接念。他们说,写出来比上台随便说还简单一些;一个小组选择了弃权,说压力太大,实在选不出代表。所以,各位选手最终能战胜自己,鼓起勇气走上台,大胆地说出自己准备的内容,都是很不简单的。虽然有的选手上台后显得比较紧张、不自信,声音比较小,但相信孩子们通过不断的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当众说话的能力会有长足的进步。各小组参加竞赛的选手是:李昱璇、陈逸绮、顾家逾、张羽、熊佳烨、李嘉蔚。

       进行口头作文竞赛的本意是降低作文的难度。使孩子们有一个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渡,但没想到这次竞赛给孩子们带来了这样大的压力,反而增大了孩子们的畏难情绪。远远没有国庆节前夕的“我爱祖国”朗诵会效果好。看来,要想使本班同学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同时发展,仅仅依靠“竞赛”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可能在平时不知不觉的交谈中进行说话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我是澄清的分割线————————



老师好!我是童喜喜。看到您的这篇博客,我又开心……又惭愧……是我讲座时没把“口头作文”一事说清楚。



这个“口头作文”在具体操作时,也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阅读一样,都得从兴趣开始。

第一步,绝不是比赛,而是练习。就类似于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让学生全班一起做课堂作文练习似的,老师布置一个题目,全班一起、七嘴八舌地说出一篇作文。这样既降低了作文的难度,也让孩子小段小段地开口,同时更是老师给全班做了一次写作指点。



第二步,把“全班作文”一段段的说过之后,再让孩子们把整篇作文说出来。这时的说,依然不能是竞赛性质的说,而是强调全班参与,比如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男生女生之间,以不同的组合形式,互相说、多次说,激发说的兴趣。这时仍然是训练,而不是开展口头作文大赛。



第三步,再从“全班作文”升级到“全组作文”。同样是给一个题目,让全小组的人以前面的方式,整体说出一篇作文来。这时依然不进行大赛,只是要求小组共同说出一篇作文后,小组的每个同学也说一遍。



到了最后,才能从小组升级到个人,这时才能举办“口头作文大赛”。大赛的参与,最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孩子自愿上台说,而且重在参与、多多表扬;第二阶段才让全体孩子都来说,让每个人都获得锻炼。

大赛题目也分两种,不妨根据情况灵活采用:有时全部同学说一个题目,有时又用抽签的办法让孩子们随机抽到不同题目来说。这样,全班同学说一个题目时,便于互相借鉴、老师进行点拨而得到质量上的提高;而说不同题名时,便于老师激励表扬那些口头作文说得较差的同学,提高他们的自信。



之所以以个人形式比赛要优于小组形式比赛,一则是强调人人参与——毕竟口头作文训练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尤其是那种结对子互相说的形式。

二则班级大赛对孩子来说,可是了不起的一件大事。若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开始就以大赛的形式来做“口头作文”,而且以小组选拔的方式进行,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因为自己一旦“失口”,影响的将是集体的成绩。在小学里,孩子对集体是看得很重的。

口头作文的难度是远远大于朗诵的——朗诵只是重现别人的想法,口头作文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才说这是“用书面语言来思考和表达”,坚持下去取得的效果,也会比朗诵更明显。

期待您的进一步反馈!

还是口头作文的问与答

问:
我女儿现在4岁多,口头禅是:然后呢,然后呢。在她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几乎每句话后都会加上这个“然后呢”。

您的帖子中提到在小学高年级练习口头作文的时候要注意去掉这些口头语,那么以我女儿现在的年龄,我是应该要求她去掉呢,还是先放胆让她说,到大一些再改这个毛病?

答:
我想,帖子里说的仅仅是原则,但具体的还是要根据你女儿的性格来实施。

如果孩子是偏内向腼腆、敏感娇弱的性格,那么要以保护她的开口兴趣为重,既然她好不容易开口了,就还是等她大一些再来纠正更好;

如果她是性格开朗,现在已经很自信、能落落大方地表达,对父母的建议能正确接受,那么现在就不动声色地、委婉地纠正她,比如用她的口头禅编个因为说口头禅太多而闹笑话故事去纠正,也是可以的。

——————————
废话一下:嗯,看了问题,才觉得自己没说清楚的很多呢!

包括水晶绿叶写过她怎么在家里开展的,改天俺也重新来罗嗦一遍。

这几天我从早晨8点到晚上1点都在干活:每天给孩子交流3场,中间穿插跟父母老师交流。加上别的事务……
实在不行了,前面没回的帖子俺下次再回:wenhao
大家周末愉快!
作者: 珊瑚果儿    时间: 2010-11-8 23:38:17

红姐姐也喜欢上好网啊。

我经常在好网潜水,有段时间跟着好网的推荐买书,家里每天接当当网的快递,芃爸都被我烦死了。 ;P
作者: 微笑    时间: 2010-11-24 13:56:34

说的好详细啊。
作者: xurt    时间: 2010-11-26 16:07:34

好贴!
作者: 京京妈    时间: 2010-11-30 14:30:42

摘自好网:http://community.goodbaby.com/viewthread.php?tid=577573&extra=page%3D1&page=1

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与中国父母和老师探讨(深坑)


1: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
2:书是粮食不是药
3:形式和内 ...
红楼情深 发表于 2010-4-14 14:56

从推荐找到一个买原版英文书的好地方
月亮狗!
买了一些书比淘宝上都便宜!
作者: 信子    时间: 2010-12-4 21:47:02

都是高人,献花给你们!:F: :F:
作者: yuqiu    时间: 2010-12-30 11:32:43

:F::F::F:
作者: lovehuaner    时间: 2011-2-16 23:56:11

好帖,一定要赞,走马观花读完
作者: 我是楠楠妈    时间: 2011-3-6 06:09:07

太好的帖子,超赞
作者: 成长    时间: 2011-3-30 18:20:40

真是好帖!
终于读完了,而且还对口头作文小试了一把,效果不错。继续学习。
作者: 蛋妈    时间: 2011-4-12 12:32:46

口头作文,听起来不错,先留点理念在脑中。
作者: 乐乐呵呵妈    时间: 2011-4-28 16:17:43

学习了
作者: 爱女儿的妈妈    时间: 2011-5-4 10:59:29

[img][/img]
作者: leyaoyao    时间: 2011-11-28 16:42:07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