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2010年8月话题:0-6岁究竟该构建些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5 00:02:15     标题: 2010年8月话题:0-6岁究竟该构建些什么?

本帖最后由 上海悄悄 于 2010-8-10 10:28 编辑

本帖设置为2010年8月话题。

本帖主要讨论:

0-6岁儿童主要构建什么(大李的15条);
不向传统教育妥协的李跃儿教育下的儿童,能否适应传统教育;
孔融让梨是否应该提倡;
大李第六次UC培训:关于孩子建构的讨论,李跃儿问答;
如何衡量李跃儿教育的成功?
家庭关系中,权威和闺蜜不可兼容 or 相辅相成?
家长是否需要权威?
四类父母的教养方式——权威、专制、溺爱、忽视;
传统型家长是否有可取之处?是什么?

…… …… ……







以下是小颀妈妈原帖内容:


在这深更半夜,突然之间感觉有无数的话想要说,所以先挖个坑吧,免得到了礼拜一没有了开帖的欲望,又不了了之了。
作者: 清月    时间: 2010-7-26 12:32:30

孩子对外在世界社会的感知,内在自我安全感的根基筑建。
找个凳子等各位前辈的真知灼见。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6 12:34:56

孩子对外在世界社会的感知,内在自我安全感的根基筑建。
找个凳子等各位前辈的真知灼见。
清月 发表于 2010-7-26 12:32

谢谢第一个回复我的清月:F: ,对于这两条,我觉得看着都挺正确的,但我很怀疑自己对这两条的理解究竟有多深,非常愿意与你已经其他筒子一起探讨其真正含义。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6 12:41:24

这个帖子的缘起,是容妈手记里的那个问题——到底要不要上幼儿园?

这里解释一下,容妈面对的选择并非是传统幼儿园,而是我们这里的妈妈们用趋之若鹜、艳羡不已这样的词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的巴学园,面对着大李的巴学园,容妈在问,到底要不要上幼儿园?幼儿园究竟能给孩子些什么呢?

感谢容妈的勇气,感谢容妈让我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期待幼儿园给我的孩子些什么东西?0-6岁的孩子究竟该构建写什么?甚至,说得再本质些,童年时期究竟应该为成人期准备些什么?而对于一个成人而言,真正重要的又究竟有些什么东西?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6 13:30:42

这个问题,应该来说不是第一次涉及了,记得一年以前在安妈家,应该也涉及过,当时,我自以为是地写了几个答案,但现在回头来看,不能说当时的答案是错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是一个凌乱的、不完整、不系统的答案。

当年(去年5月份)的答案先拷贝在此。

自信。这个是绝对要放在第一位的。
真诚。这是我所想到的第二个词。
对生活、工作、爱情等等一切充满热情;有活力、积极、有主动性。
创造力。
勇气、无畏精神。
轻松、幽默、快乐。
友善、人性。

其实说到底,就是培养一个爱和自由的孩子。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7-26 13:35:41

:call:
作者: 牛妈妈    时间: 2010-7-26 13:37:21

:F:先献花,好问题!边等边想想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6 15:47:56

这个问题,记得《正面管教》里也有所涉及,把书里提到的一些内容copy过来:

在踏上正面管教的旅程之时,我们就应该记住自己的目标。你到底想让孩子得到什么?每当我们要求家长和老师写一张清单,列出他们希望帮助孩子培养哪些品格时,他们想到的是下面这些品质:

正面的自我概念
好学
责任感
礼貌
自律
诚实
合作
自我控制
开放的思维
耐心
善于客观地思考
幽默感
尊重自己和他人
关心他人
同情心
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纳自己和他人
智慧
热爱生活
正直

说真的,这真是个凌乱的清单,甚至可以说比我之前罗列地更为凌乱,虽然更多了些。
作者: 牛妈妈    时间: 2010-7-26 15:58:28

我有个感觉,0-6岁是从小动物到小人的转变。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6 15:58:41

比之于上面那一段,刚才在翻《正面管教》的时候,倒是重新注意到另外一段相对系统一些的文字。

在我(注:《正面管教》的作者)和史蒂芬•格伦博士合著的一本书中,我们明确提出了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作者: 星光    时间: 2010-7-26 16:00:59

也搬个凳子来学习
作者: 独舞欣妈    时间: 2010-7-26 16:08:12

我家欣正好6岁,我也正在想这个问题:

0-6岁,她已经拥有了什么……
作者: 年年妈    时间: 2010-7-26 16:17:18

孩子对外在世界社会的感知,内在自我安全感的根基筑建。
找个凳子等各位前辈的真知灼见。
清月 发表于 2010-7-26 12:32

同意,安全感的建构是必须的
作者: 年年妈    时间: 2010-7-26 16:21:13

我有个感觉,0-6岁是从小动物到小人的转变。
牛妈妈 发表于 2010-7-26 15:58

的确,有时候甚至可以看到精神胚胎发育的一个过程.
作者: 阳光灿灿    时间: 2010-7-26 16:28:28

好帖子!
跟着学习!
作者: 阳光灿灿    时间: 2010-7-26 16:29:24

这个问题,应该来说不是第一次涉及了,记得一年以前在安妈家,应该也涉及过,当时,我自以为是地写了几个答案,但现在回头来看,不能说当时的答案是错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是一个凌乱的、不完整、不系统的答案。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26 13:30


已经非常非常好了!:muzhi :muzhi :muzhi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7-26 16:30:30

安静地在看~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0-7-26 18:25: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冬去春来    时间: 2010-7-26 20:19:33

小颀妈妈所列举的,一般的孩子都具备。差异的地方仅在于孩子到达哪个层次。
我家孩子5岁,看上面列举的孩子都具有,只是到哪个水平阶段就难于判断了。
作者: 瑶瑶妈    时间: 2010-7-26 23:20:56

老李网上以前有一个UC培训是讲这方面的,我存了,能贴这吗?
怕给小颀妈歪了楼,干扰视听。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09:13:07

老李网上以前有一个UC培训是讲这方面的,我存了,能贴这吗?
怕给小颀妈歪了楼,干扰视听。
瑶瑶妈 发表于 2010-7-26 23:20

当然行喽,非常欢迎啊!:F: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09:14:19

本帖最后由 小颀妈妈 于 2010-7-27 10:07 编辑

大李的15条来了,这些大标题是从李网上copy过来的。
(原文参见:http://www.liyueer.com/index.php?id=128

(一)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二)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三)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
(四)天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五)天然的对工作热爱
(六)使人类发展的质疑和解疑特质
(七)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八)对人类文化和自然具有同等的兴趣
(九)头脑清楚
(十)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十一)无意识的对群体的兴趣
(十二)有进入主流教育的适应能力
(十三)易于适应环境
(十四)崇尚真理、坚守原则的素质
(十五)抗冲突能力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12:35

详细的内容在原先李网论坛的““李跃儿教育”培养的儿童仍然是儿童”那个帖子里,现在找不到了,但是,感谢强大的搜索引擎:F: ,也感谢我自己曾经记过这个帖子的名字:kiss: ,所以,我还是把具体内容给找着了。接下来,一条一条地来贴。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14:24

本帖最后由 小颀妈妈 于 2010-7-27 10:15 编辑

(一)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有很多成人,看到这样说就害怕,这不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太强了吗?太强的个性不能融入社会。

   我们首先来想想,人的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人跟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需求也跟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人们最不喜欢的是平庸。一个人如果什么都随大流的话,人群就会对他失去兴趣。而各种各样的人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每一个人又是由于能为别人服务才能获得了生存的机会。那么人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他怎样为人们提供这种服务呢?

   再说个性,一个人具有自己的特征,并不就意味着他的特征一定是不被群体接纳的。只有那些专门为了培养个性而发展起的作为标本式的以个性为唯一的人格状态,才会有可能不被群体接纳。因为他缺少人的其他特质,如融入群体的技能和合作能力。但那样的个性标本的人却适合做艺术家和单打独斗的科学家。

   不过看了大师们的生活后,很多家长并不想使自己的孩子成为那样的人。

   无论如何,儿童要按照自己的机制去完成自我建构,只要给儿童以大自然的敬重,他们一定会利用环境的不同因素去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

   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只是给了儿童成为他自己的自由。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15:15

(二)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我们认为,人类活着应该讲究生命质量,而感受力对人一生的生命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很多人由于童年没有成长感受力的机会,作为人的感受便处于较低的水平,或迷失了方向。在成年以后,每天就是活着,既不痛苦也不快乐,这是近于灵魂丢失的状态,这还是比较好的,但这种情况较少。更多的情况是,以为自己达到了某个外在的目标就会幸福,结果为了追求那幸福吃尽苦头也再所不惜,总盼着到了那一天会万事大吉,可到了那一天,在短暂的快乐之后马上会发现下一目标,或担心有比自己更强的人,所以快乐会很快消失。这样的人不能在平扑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滋味,也不能体味到这些滋味对于他生命的意义。所以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让自己辛苦或忍着辛苦去追求实际上不会给他们带来生命质量的目标。这样,苦是长时间的,乐却是短时间的。如果人具有了感受力,他们同样也在达到目标,却能从过程中获得快乐。当然这种快乐是指愉悦,并不是指高兴。这些愉悦无论是艰苦和失败带来的,还是顺利成功带来的,都会由于感受力的作用为他的生命增加意义,使他感到做人的滋味,这种感受会滋润人的心灵,给人充电,使人的心力生生不息。

  没有感受力的人见别人去旅游,他也会去,但旅游不能给他带来享受;见别人去买车,他也去买车,开车也不能为他带来愉悦。总之,乐趣来自于我们的感受力,如果我们有机会被熏染出能从别人的心灵表达中,能从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中,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愉悦,那么我们的一生快乐的机会就会很多,幸福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当然,有了感受力还得有很好的审美和健康的心理,否则我们的感受力会帮助我们去寻找对我们不利的内容,使我们更加的不愉悦。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17:46

(三)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

  说对人类有利,是指对整个人类的品质而言。实际上,一些人处在某种审美层次并不会为自己的审美层次而痛苦或快乐,甚至有的人认为审美对个人的生活没有什么用处。如:有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搞成了垃圾堆,或住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并不觉得不舒服,就像住在九寨沟里的藏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花那么多钱来看九寨沟一样。

  人类是一个向往提升、向往美好、天生就追求舒适的动物。当所有的人都退化到不再爱美,不懂得爱护美好的东西,不再会创造美,不知道舒适和愉悦是内在的观点和感受,对舒适和愉悦的认识只停留在低档的物质层面,那样人类就会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人类的精神内容也与低等动物差不多了,一旦人类走到那样的地步,离灭绝也就不远了。

  所以,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都有义务为人类的品质保留或提升作一些贡献。

  教育的责任应该也在于此。

  审美是不能教的,只能靠肯定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所设计的教育因素来长期的熏染,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具有了这种品格的胚芽,而胚芽还需要一辈子不断地成长。有了这个胚芽,人就会自己吸收环境中的养分,使这一特质成长。

  如一个从小有音乐欣赏熏染的孩子,就会找有高度心灵内涵的作品去听。当他有一定的积累后,你给他贝多芬的《命运》,他会享受在其中,心灵获得美和灵魂的补充。而你给一个没有这种熏染的人听《命运》,它会觉得很吵。你告诉他这是命运在敲门,他会说:唉,敲门了。唉,又敲门了。再听下去就会说:怎么敲个没完了。(音乐学院周院长的笑话。)

  有一年我和胡子旅游到新疆的伊利,小城非常优美,人们悠闲自得,大街扫得干干净净。走到一处,胡子看到了公厕要去,去了之后回来大笑。我问怎么了,他说他看到厕所外面蹲着一个维族人,心里很反感,对他不爱护自己的家园和环境很生气,就问他,已经到了厕所跟前了为什么不进厕所解手? 那个维族人说:“啊呀,厕所里面臭的很嘛。”胡子语塞。的确,厕所里面臭的很,但就因为自己受不了厕所,就去搞臭那些不臭的地方,这就是审美问题。一个有着良好审美的人,他会自己在环境中发现不美的东西,由于受不了,感到不舒服,就会去改造它。如果没有美的东西,为了自己的需要,他就会创造美,由于对美的热爱,他会去珍惜已有的美的东西。美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的生活根本。如果人人的自然人格中都有这样的特质,我们的家园也会变得像美国、英国、瑞士、挪威、德国等等国家那么好。我们的国民再也不会为了美好的环境而向往移居国外。

  但人天生就对走上坡路更感兴趣。

  我们这里讲的审美并不是只指艺术的审美,而是泛指一个人的人品和生活的审美。否则有的画家把家和画室搞得一塌糊涂就无法解释了。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虽然不能使孩子们对歌剧和芭蕾、交响乐比动画片更感兴趣,但我们可以使他们在对动画片感兴趣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精神产品感兴趣,使他们对美感兴趣,使他们听到美的音乐会愉悦,使他们对不美的东西提出疑义,并对环境的不和谐和丑陋做出反应。到了大一点,他就会动手去改造。在我们毕业的孩子中,有些家长说发现他们的孩子会化腐朽为神奇。当孩子有了这种特质时,需要咱们的家长能够领会并为此做出反应。同时,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并允许他的审美观与你的不一样。如有一阶段,我们园的几个女孩每天在厚厚的棉裤外穿着纱裙,并用从妈妈那里弄来的口红把自己抹成“血盆大口”,她们这是在创造美,我们耐心的等待她们通过自己的比较发现并修正自己的审美观。这也叫做试误。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19:12

(四)天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在人类所有的机制中,探索的精神和对新事物的尝试欲望当被排在前面了。不知人的祖先猿人是否就具有这样的特质,按达尔文的进化说,某种动物具有某种基因都是由于生存选择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中,那些探索精神强的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猿人更容易活下来,于是在他们的后代中,这种特质就很强。在生存的淘汰中,探索和尝试特质不强的在还没生孩子时就被存在淘汰了;那些探索欲望强的活的时间更长,养育的后代更多。逐步的人的探索就成为人类的一种天然的特质,被编在遗传密码中成为了基因,成为了人类这种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

  但事实上,并不因为探索特质是基因的特质,人类就肯定会具有这种特质。我们发现,物质文明越是飞速发展,人们就越容易丢失本能,尤其在幼年的成长中。成人在丧失了本能之后,不会再考虑到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然的生物,而孩子自己也无法与自己的环境抗衡。当环境不为他们提供某项本能的成长机会时,这项本能就会暂时封冻,超过六岁再不被使用,可能就会被人的内在系统删除。

  其他动物的父母都是靠本能在养育孩子,这样就会保证孩子的本能不被破坏,而我们人类不是这样,所以不能保证人类的儿童在本能需要保护的时期不被破坏。

  实际上,在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探索本能被破坏的孩子很多。如果看管孩子的人把孩子在家里的探索行为看成是顽皮,是危险的,那么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制约儿童的探索。如果这种探索行为不断地被成人阻碍,儿童就会放弃这种行为,或者变得脾气火爆,或者只是心理上需要动。这个心理上的动变成了无目的的行为,成为多动症。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长久地被阻碍,探索欲望和探索行为就会丧失。

  探索的品质既然成为人类的基因因素,那一定是与人类的生存有关,一定是被人类进化所选择的特性。保护这种特质也就保护了人类的生存本能。但保护是需要手段的,并不是你抱着他就叫做保护了。“保护孩子的身体不受伤害”和“保护探索精神”正好是两个相对的极端。这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就需要计算一下,哪个对孩子是有利的,哪一个是你自己需要的。

  这个问题最能检验一对父母是否懂得什么是爱,能够分清爱自己和爱孩子的区别。也能检验一个幼儿园是为了孩子在办园还是为了办园在办园。

  因为探索是试误的,探索必定要付出代价。受一些小伤,有一些失败,受一些挫折是必须的。为了这些,一个园必须承受着那些家长的担心和对孩子的心痛,来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  孩子的探索精神只有获得探索的空间和探索的自由才能被保护。

    “李跃儿教育”认为,在儿童的成长中保护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是有价值的。

   “李跃儿教育”非常关注儿童的探索品质。

     “李跃儿教育”认为具有探索品质的人是适合生存的人。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19:54

(五)天然的对工作热爱

  我们会发现很多长期在农田里劳动的人认为,什么都不干就坐着是享福的事。他们经常会说:看谁谁的媳妇,人家多有福气,丈夫在外面挣钱,人家成天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长期忙于工作的人,会认为放长假不上班是幸福的事。我们发现我们招来的别的园的老师,只要在领导不看见他的时候,就尽量想法什么都不干。根据这些情况,人们可能会判断出人类天生是不爱吃苦的动物,是懒惰的动物。的确,人类天生不喜欢吃苦,如果所做的事情被认为是吃苦的话。但只要留心一下,我们又会发现,人这种动物是一刻不停的需要动的。一个成人,如那个什么也不干的媳妇,她可能只不干农田里的活,不干家务活,可她一定会找一些她喜欢的事去做,如打麻将、嗑瓜子、说闲话、看电视、逛街等等。她可能一刻都不闲着,只不过她所做的事不符合于人群关于有意义的价值观罢了。我们发现我们招来的那个不愿意做事的老师,她不是想心事想的发呆,就是在玩自己的衣服角。虽然她没有做我们日常工作要求她做的事,但她在做她痴迷的事,她的肢体没有做事,但她的大脑在做事,只不过她做的事不符合我们对老师的的要求罢了。

  我们发现实际上人真的能什么都不干,什么也不干,就成了植物人了。无论人的精神出毛病了还是灵魂出毛病了,或肢体有问题了,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事。这一点在儿童身上就更加显著。儿童的特定时期,决定了他们只要做事就会发展,只要他所做的事符合他们的愿望,他们就会全人格地投入。这份热爱不是谁培养出来的,而是人这种动物的本能。当这种本能被破坏了的时候,儿童的发展就停滞了。

  孩子只要获得了工作的机会,他们的内心就会获得愉悦。在人类的一生中只有这六年的工作是完全与社会价值和物质利益无关的,是不追求效率和结果的,是全人格投入的,因而也是对人类最有意义的。

  因此,我们保护儿童的这种热爱工作的特质,这可能也是人类进化选择的结果。进化使得热爱工作的人生存下来,并繁衍得最多。

  我们通过给儿童群体提供有丰富工作材料的环境,使各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遗传特点的孩子都有可能在环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来保护儿童的工作本能,并使这一工作本能所发展的能力方向朝向生存和社会的需要。

  这也是我们不选择灌输式教育和只发展科学或艺术特质的教育的原因。

  “李跃儿巴学园”的孩子具有极高的工作热情。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1:05

(六)使人类发展的质疑和解疑特质

 中央电视台的人到巴学园来拍片子,拍完了孩子们已经跟年轻英俊的编导打的很火热,编导也对我们的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一次他用一根毛线套在胳膊上用两手拉着,在他用力拉了一下后,毛线却从他的胳膊上脱了出来。孩子们都愣在那里,然后激动的围着他,开始研究。在要求他又做了几遍后,一个孩子说:你肯定是没有真套在胳膊上;另一个孩子说:你的手在里面松开了。这个编导用事实反驳他们的质疑。孩子们由于经验不足,很快被驳倒了。但他们就不放弃,开始闹他,说他骗人,毛线不会从胳膊上拉出来还完好无损。最后他只好招了自己的魔术原理,孩子们才放过他,要来毛线自己去试验,不再理他了。

  皮亚杰有一个试验,他弄了两团泥,先在孩子们的注视下用天平称的是一样重,同样在孩子们注视下,把两团泥拿在手里并将手伸进抽屉又放到天平上称,这时一边的泥团变轻了。

  试验给两组孩子,一组是受过灌输式教育的孩子,一组没有。后来发现,受过灌输式教育的孩子发现一边的泥的确少了,直接认可了这个结果,但他们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少了。

  而另一组没有受过灌输式教育的孩子却提出了很多质疑,如:你肯定在手伸到抽屉里时偷偷掐掉了一块;可能在拿起来时沾到了天平的小盘里;可能粘到了你手上,等等。在提出质疑后孩子们马上要求验证。有一句外国谚语叫“好奇害死猫”。的确,人在有了好奇和疑惑之后,大都会不顾一切的去解疑的。正当的、建设性的质疑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驱力。孩子们天生就有这种胚芽。在出生后的生活里,会出现许多让他们能够产生质疑的机会,我们只要不用过多的灌输来占据孩子的探索空间,质疑和解疑就成为他们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等于为他们的发展装上了马达,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他们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有很多时候,巴学园会为儿童制造一些质疑的机会,并用间接的方式帮助他们去解疑。

  我们认为质疑和解疑对于一个帮助儿童发展的园来说是有价值的。

  要强调的一点是,这跟有些成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情况下的质疑是不同的。心理健康的人的质疑是建设性的,是对人类生存有意义的,所以是有价值的。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2:09

(七)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动物界,我们很少能看到一个动物在做一件事时遇到了困难,它的长者或父母会来帮它把困难解决了,然后这个长者离开。一般不到危及生命,动物的父母不会上手,小动物也不太会等着别的动物帮它们解决问题。

  不知道解决问题是否是本能。我们发现,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只要成人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冲上去就为他解决了,他们都会去试着自己解决,在百试不解时,才会向别人求助和放弃。这跟动物的幼仔是一样的。如果成人总是和儿童一起来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给他们,他们自己也会试着去解决问题。

  有时我觉得,人的一生似乎是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画,有很多时候一遍完成了,觉得可以收尾了,但一看还有某个地方不和谐,使得人在看这幅画时,首先就看到了那片不入画的败笔。这时我就开始拯救这幅画,这个过程是不愉快的。但自己以为忍过了这一步就完成了,还是努力忍着不愉快去给完成了。有的人会就此搁笔,这幅画会永远因为那一部分的不和谐而成为一幅三流品甚至废了;画家心里永远有那块败笔,最后变成在审视时,只看出色的部分,略去不好的地方不看。就因为这样,这个人的画也就不再提升,最后画家变得怨天尤人,心情低落极了。

  很多人一生中都因为不能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而把本来很好的生活搞的一团糟。实际上,解决问题的兴趣能够被培养起来,而且会使人着迷。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解决问题,就会害怕解决问题。

  从孩子身上,我们发现解决问题不但能使孩子成长起这方面的能力,还能增加孩子的精神力量。

  自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是环境熏染的。在一个群体中(家庭也是群体),当出现问题时,有人说:来,我们解决问题。这时孩子就会注意成人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在他们自己遇着问题时,他们也会这样做。儿童的特点是,他们一般都会创造性地使用成人的方法,而不会生搬硬套,关键是出问题时周围的成人能否利用好这一教机。我们看到有的人会对孩子说:你自己解决。这句话反而会吓倒孩子。在成人说了这句话时,孩子反而哭哭啼啼地说自己做不了。但在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要谁来解决时,在他自然的解决和成人为他展示或跟他一起解决时,自然就刺激起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解决了问题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如,我们巴学园里的一个宝宝跟另一个宝宝很要好,但在一起时,为了维持两人能在一起的机会,他们俩会选择双方都能做的事去做。后来她们发现,最不费事的是选择这种已熟悉的游戏,如果开发新的游戏,有可能有一方不感兴趣,最后,她们这样就成了习惯,工作和其它的探索行为被搁置起来,为了使她们发现新的群体和新的工作,老师们试着将她们分在不同的班里。

  分开后,一方很快地跟其他孩子接触,另一方觉得很落寞,在教室里转了几圈后来到园长办公室。园长请她(那时她四岁)坐下来,问有什么事,于是她们进行了下面这场谈话。

  这个宝宝:为什么把我和某某分开?

  园长 :为了让你们去做别的工作。

  这个宝宝:某某在楼下跟另一个宝宝也在玩过家家。
          我在楼上跟另一个宝宝也在玩过家家。
          我回家跟我爸爸妈妈也玩过家家。

  园长:我知道。你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这个宝宝:我可不可以到楼下去找某某?

  我们看到这个宝宝用非常智慧的方式在解决问题,而没有发泄情绪,没有试图用哭闹来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时,如果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就会产生与所存在的问题完全不匹配的情绪。当人不是用智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发泄情绪时,其结果就是破坏性的。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长期的解决问题会使儿童产生关于这方面的效能认知,当问题出现时他们知道他们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自信的问题。

  巴学园的孩子很多时候会帮助成人去解决问题,并提出他们的建议,而且这些建议的可行性非常的高。

  有一次,有很多朋友来参观,孩子们正在工作,有三个女孩子在娃娃区玩过家家。当我讲到娃娃区时,发现三个女孩子不见了,我以为她们已经换了工作项目,还对参观的人说:当她们一个工作做完后会选择另一项工作。可当我们从她们的教室出来后,却发现她们三个人站成一排,面对着管大厅的老师在义愤地提意见。平时如果谁破坏了她们的工作和侵犯了她们的工作领地,她们会直接提出抗议。就平时我跟她们的关系,她们会说:大李,你把我们家的毯子踩了。但今天,这群人都是客人,她们看到我站在公众的面前,她们既没朝我喊,也没有朝人们喊,而是悄悄地退出,找能解决问题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很多孩子在家里也会帮助父母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告诉一方该怎么做,另一方该怎么做。

  但反过来,我们发现那些成人不坚持原则、总是被孩子情绪影响来处理问题的家庭,孩子就会过多地使用情绪而不是使用智慧。这样的孩子也出现了不自信的状态,这种不自信表现在放弃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代之以哭闹这种低级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成年后会转化为发泄情绪。

  所以我们认为儿童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无意识的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中帮助孩子建构这样的品质。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3:19

(八)对人类文化和自然具有同等的兴趣

    婴儿一出生,应该叫做自然人,会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着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时期,走向社会化。

  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人这种动物对自然中人的痕迹会非常感兴趣。孩子们生活在成人所形成的世界中,他们对物质探索到一定程度,就会由对自然的物质探索升华为对物质精神和物质关系的探索。但我们不能确定人类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痕迹感兴趣,什么时候对物的关系感兴趣,什么时候把物质的精神与自己的精神合二为一。如果我们人为地规定,可能会制约天性中就对这一部分敏感的孩子发展的机会。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给孩子提供了这样的环境因素,孩子自然选择了,是否孩子的灵魂和身体就真的会受到损伤,这个问题还有待人们继续证实。

  目前,行为式教育已被证实是不适合于儿童的。为考试而学习的教学会使每个人都无数次的体会失败,所以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自卑,而且不能用学习知识来对人进行生存的发展的统合帮助。

  但像蒙特梭利式的知识的学习是否也不适合于儿童呢?就它的形式而言是符合于儿童本性的。因为这是形象的、可视的,儿童可以自己发现错误。它为试误也提供了平台。但将生活中的各种感觉和技能都实验化和科学化了似乎是不应该的,而且以此为唯一也不符合人群本性,过于强调工作和工作精神并将儿童的注意全部吸引到那些工作材料上,我认为也不符合人群规则。

  问题是,是否儿童就一点都不能进行有关逻辑的思考和发现,在儿童六岁之前在他们的生长环境中一定要避除这一个内容,还有待证实。如果说孩子是感觉动物,蒙氏的教具缺少感觉和情感经验的使用,缺少对于沟通的需要的设计,是否因为缺少这些就一定不能用,这也有待证实。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儿童的确喜欢在自然的非逻辑事物中发现逻辑。如,他们发现大娃娃要戴大帽子,小娃娃要戴小帽子,中娃娃要戴中帽子。他们发现有一个长木棒正好是另一个短木棒的两倍,而老师告诉他们:我们可以给短的标上1,给长的标上2,来说明2比1 长一倍,这时儿童就特别愉悦,就会发生像海伦第一次发现了手上摸到的湿湿的流动的东西叫水一样,从此开始疯狂的询问各种东西的名称,如果儿童像海伦这样,会不会对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带来伤害?

  我们发现实际上孩子们不会一直固守在一种事物的领域里。你会发现几个孩子在一两个月甚至四五个月里都在玩过家家,但你不会看到娃娃屋里一年或两年里都有他们的身影。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可能由于在玩过家家时需要做饭而去了厨艺区,之后由于需要菜而去了种植区,再之后由于需要认识菜的种类和菜地的虫子又去了蒙氏的文化区。几年下来他们把所有的领域都经历了一番,但他们自己却没发现,也不会将这一切总结给成人听。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这样出来的孩子极热爱学习文化知识,会自己创造学习方法,对探索学识与探索艺术同样的感兴趣,对团队和沟通一样地熟练。不同的是,他们看上去没有某种特殊的统一特质。

  我们认为,人类的文化分为科学与艺术两大范畴,儿童什么时候使用什么能力,什么时候对什么领域感兴趣由儿童自己决定,但在他们的环境中有没有这样的内容却由我们成人决定。

  我们认为科学和艺术都是有价值的,应该放在那里供孩子们自行选择。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3:57

(九)头脑清楚

       我在幼年是一个典型的头脑不清楚的人:据说都两岁半了,爸妈一人一边拉着我去逛商场,大冬天一只脚上的鞋子和袜子都掉了,光着一只脚跟着他们啪唧啪唧地走,一声都不吭;都五岁了,跟着我的哥跑,遇到了一条小沟,我的哥哥一下子跳了过去,我穿着棉鞋呱唧呱唧就从水里跑了过去;到了六岁半要上学了,怎么数指头怎么都数不到六,一到吃饭时,一家人都坐在桌前,我被要求数出六来再吃,我就会看着属于六的那个大拇指哭。因为我只知道它是一个大拇指,怎么也想不起它是几。后来我想我是弱智的。

  等到我在银川办学校给家长做工作,跟家长周旋的时候,家长们盛传:李跃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我听到后愣了半天,放学后飞奔回家,一进家门就大叫:“妈,有人说我是绝顶聪明的人。”我妈撇着嘴说:“一个又丑又黑的丫头,聪明有什么用?得靠吃苦活着。”那年我四十三岁了。糊涂了半辈子,现在做人的工作,发现很多成人真的脑子不清楚,文凭很高,脑子却不清楚。自己痛苦了,不知道为什么痛苦;孩子遇事了不会计算怎样对孩子有利;跟老公闹别扭了搞不清问题在哪,自己需要什么。这对一个人的生存其实是危险的。有时你往东走可能对你是最有利的,你的灵魂是需要往东的,可你偏就往西去了,结果损失大大,可能给自己最爱的人和自己都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甚至使事情无法挽回。

  头脑是否清楚,的确跟童年的经历有关,后来学了儿童心理学,我发现我的弱智不是天生的,是后来全托的痛苦和焦虑造成的,心里痛苦的像死了一样,脚上的鞋掉了怎么能感觉到呢?有了严重的被父母遗弃的焦虑,哥哥在前跑生怕被他丢下了,怎么还顾得上鞋子湿不湿的问题呢?从小心就没有平静幸福过,怎么能搞清另一只手上的大拇指和六的关系呢?

  当我发现巴学园第一批从其他园转来的孩子刚转来时脑子像我小时候一样糊涂,后来他们却清楚成那样,我真的如梦初醒,知道了一个孩子的大脑清楚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孩子,能把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状态,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别人和别人的关系,物与自己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等明显而准确的表达清楚,这表明他们是幸福的。

  当一个孩子回家说:谁谁不跟他玩,谁谁欺负他,他都怎么怎么样了那个人仍然如何如何,这时你可千万别生气,如果孩子能回家这样说,说明他是幸福的,这个幸福不会被他总结出来,但幸福中的不快却能被他清楚的捕捉到,并准确的表达出来了。

  不信大家试试,那些苦难多于甘甜的孩子,要么不说,要么说自己哪次哪次很快乐。

  到福利院去看孩子,那里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们会花时间去温习某一次的幸福。

  孩子的大脑清楚,说明他获得了很正确很好的成长,身心是健康的。

  所以我们很看重这个,对于一个幼教机构,我们认为这是有价值的。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5:07

(十)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古代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多少年来中国的家长都以此为标准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出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其实人的自然生存本能让人这种动物跟其它动物一样,在生存的环境中遇到冲突时,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人都能自己保护住自己的生命,自己想办法让自己活好。正是有了这样的本质,当有人为了别人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时才使人那么佩服,人们争相传颂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不是人的本能。后来这种不是本能的行为就成为理想。在孩子展开本能和完成自然本性的使用时,人们希望他们的本性是那种社会性的、理想的,所以就教他们。

  一个没有被教的孩子在选梨时(如果他喜欢吃)一定会选那个大的。但当被教之后,他的本能和教他的人让他做的事之间就出现了冲突。如果这个孩子知道如果他按自己内心的需要选了大的梨,,那个教他的人仍然会爱他,他可能就会按自己的愿望(本能)去选择那个大的梨;如果这个孩子曾有过不按教育者的要求去做,教育者就会不高兴的经验,为了生存,儿童会紧紧依恋养育者,努力达到养育者的要求,去愉悦他们,他就会违心的去拿那个小的,并说一套让养育者高兴的话。

  表面看上去儿童似乎获得了提升,他按照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做了,实际上由于违背生存的本能,他会非常痛苦。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儿童被建构起永远按照外在的要求标准去对自己的生存冲突做出选择,这个人就会失去自我。丢失自我的结果是:在冲突中需要选择时,他的内心会在本能自我和假想的别人的要求之间摇摆。

    如当一个被教育过要见义勇为的人看到有小偷在偷别人的自行车时,便大叫着冲过去,当小偷拿出凶器要来杀他时,他就失去了本能的选择而以假想道德为标准,选择了牺牲自己,保护那辆只值50元钱的旧自行车。最后他真的牺牲了,牺牲之后他的手还紧紧地抓着那辆旧自行车。这个选择显然是不智慧的。

  一个成年人经历过教育和社会的同化,社会化的标准留下一些,本能的标准也会留下一些,如果本质的自己不能被建构为恰当的社会化自己,就会在选择和判断时迷失自己,每一种选择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损失,然后他会以抱怨和发泄情绪来弥补内心的不快,他们会活的很累,很不好。

  儿童时期是本能的,如果你想看什么是本能就去看儿童。任何一个自然的儿童都是本能的,如果在教育之下儿童仍然能保留这种本能,说明这个教育是对劲儿的。儿童首先要练习在自己的环境中怎样保护自己,才能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建构利他的精神,否则就会利用利他来获得安全感,那时,儿童就失去了练习对自己生存有利的选择和判断力。试想人类都变成这样那离灭绝就不远了。

  如;一个被家长认为软弱的孩子,平时看上去真的不是勇往直前的那个类型。有一天她说一个没来的孩子是生病了,另一个很勇猛的男孩子大声的反驳说:不是生病了。女孩又争辩了一句:就是生病了。男孩冲过去,把脸贴近女孩更大声的说:不是生病了。女孩立刻不再争辩,然后离开了男孩。女孩的妈妈认为,女孩应该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她说的是对的,她不应该怕男孩打她就放弃自己的观点。

  我们看到在这一冲突中,女孩的选择是保护自己的身体,放弃观点,女孩妈妈的选择是放弃保护身体而坚持观点。这个女孩就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做出的选择: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比保护那个观点重要。这是苍天赋予儿童的生存本能,否则在大自然中儿童有多少机会能成为成人。

  儿童能够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对事物进行选择和判断,说明这个儿童身边的成人认可儿童成为儿童,没有急于让孩子成为成人。

  这样长大的人,才能在本能和超本能冲突时,理性的判断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理性就是我们说的自我。他们很少会盲从,很少会不理性,也很少会选择破坏性。因为他们不会违心地受制于别人。

  我们再来看淘贝儿和妈妈的一场对话。在妈妈领他去农村看到了送丧的摆着棺材。

  淘贝:妈妈,毛主席为什么睡水晶棺材,他不睡木头棺材?

  妈妈:人们希望毛主席的身体能保存的时间长一些,水晶棺材比较凉。(记不清了,大意如此。)

  淘贝:妈妈,你死了睡什么棺材?(妈妈在淘贝心里比毛主席要贵重的多,他认为应该有水晶的。)

  妈妈:可能也是木头的。(妈妈有社会性认知,知道老百姓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毛主席一样。)

  淘贝:那我死了住什么棺材?

  妈妈:可能也是木头。(妈妈给他输入他也是普通百姓,也跟妈妈和那个睡在木棺材里的人是一样的人的概念。)

  淘贝:眼圈红了,(他认为自己应该有那个最好的水晶的,可妈妈却说是木头的,他开始据理力争地说:)那我会觉得热的。

  我们看到,尽管妈妈说了自己也会是木头的,但淘贝仍然为自己也因为是木头而感到失望,他要选择那个最好的,这就是本能。教育的提升,在于提升那个本质,有一天人被提升到自愿的、无意识的就把最好的条件让给了最需要的人和最爱的人,那时他们就成了一个理想的优秀的成人。儿童有时在爱的驱动下也会本能地做出这样的事来,那也是为了自己的爱,而不是道德。

  所以,给儿童灌输理想化的道德是危险的,但道德建构是没错的。

  人生最重的事是判断和选择,判断和选择如果失去了自我的立场就会变得困难。没有获得足够发展自由的孩子很少有选择和判断的机会,所以他们大多数情况下让别人替他们做这样的事。

  李跃儿教育认为儿童的任何一个选择和判断都是有价值的,所以非常珍惜可供儿童选择和判断的机会。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6:10

(十一)无意识的对群体的兴趣

   当我们发现一个4岁的孩子对群体总是没有兴趣,对身边一群人所感兴趣的事无动于衷,对身边人所做的事情毫无兴趣,从来也不关注别人做了什么,不去比较自己能做到什么,别人能做到什么,不能通过别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理解到别人怎么了,别人可能需要什么,由此判断出自己该做什么,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时,人们就会怀疑他有了问题,因为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正是这样。

    原始人不是自然动物界中奔跑最快的动物,也不具有锋利牙齿可以靠撕咬捕猎动物,在被其他动物当作猎物时绝对无法通过奔跑逃命,也不可能靠撕咬反击。那么人类靠什么才能保住生命呢?我想一部分原因是依靠群体。也许对群体的需要也作为基因遗传了下来。

    人们总是联合起很多的人去做同一件事情,每一个人无论怎样不同,在完成群体任务时都会放弃自己的意志去完成集体的意志。人们也发现了作为一个个体适合于群体的重要性,于是很希望教育能帮助儿童完成这一特点的形成。

    在以前的教育中,人们用一些故事(如:三个兄弟,十根筷子)来试图使孩子能够适合群体;老师也不断地通过讲团结的重要性,唱有关团结的歌和做有关团结的事来试图达到使孩子能够适合群体的目的。但人们发现当孩子能听懂这样的话,能被这样教育时,实际上已经有点晚了,而这样的教育模式也不能使个体真正的从心底里热爱群体,有时有可能会起反作用,反而使个体在群体任务中因为担心自己的付出不能被发现,担心自己的功劳会计在别人头上而斤斤计较。

    这样教育的结果使人们对群体的需要的认识被破坏了,在群体中的付出成为高标准的道德而无法被达到。

    我们观察到,在不干涉的情况下,儿童的生活自然会发生一些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儿童自然组织成的群体是他们投入了情感和需求的,所以他们特别在乎维护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这个自然组成的群体一定带有自然的特征,就是各种个性、各种能力、各种力量的人都有,不像人为组织那样充满着组织者的想法和目的,这个目的由于不能成为群体成员的目的,所以不能像自然组织那样对每一成员都具有绝对的向心力。

    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组织的群体中,儿童才能利用群体中出现的自然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由于群体成员的向心力使得每一个人都不愿离开群体,所以在出现了成长的烦恼时他们会自然选择成长而不会选择离开,这样才能绝对保证群体中的成员以发展自己的技能去适应群体为目标,而不是抱怨和负气选择离开,使自己放弃了成长的机会。

    儿童害怕被群体所抛弃时产生的力量就是对群体热爱的力量,这一点儿童当下并不能意识到,所以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他们虽然受了很多的委屈,却使自己成长起了在群体中生存的基本能力。

    成人只有给儿童自然组合的自由,而且保护这种群体,并允许群体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和运行,才能使群体成员成长起对群体的需要和在群体中的能力。

    李跃儿巴学园认为儿童自然组成的群体是宝贵的,儿童对群体的热爱是有价值的,所以非常珍惜儿童的这种机会。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6:55

(十二)有进入主流教育的适应能力

    人从出生以后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适应。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适应得好的人就会生存的好。对于儿童来说幼儿期结束,需要适应的就是小学。原则上一个人能否进入主流教育决定了他能否获得教育机会。

  尽管有的父母会为孩子选择非主流教育,如私塾、特色小型学校、在家里自己教,但这是极少部分的人,选择的余地也很少。由于主流教育的系统性和体制性,决定了主流教育肯定会将一条将要走的学习道路摆在父母和孩子的面前,一直走下去,结果是可知的。由于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主流教育必须具有人类的普遍需求,因而也是粗糙的。

  作为目前中国的非主流形式的幼儿教育,由于巴学园只停留在幼儿教育阶段,所以必须为巴学园所有的孩子做好进入主流教育的准备。首先,一个培养人类适应智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一定具有适应的能力。所谓适应,不只是定向适应的哪几个内容,而是适应于人类生活所有的可能性。在这一方面,李跃儿教育是能达到的。

  只是,使孩子提前练习进入主流教育所需要的技能和学识,这一点与建构性教育似乎是相违背,但是,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又会发现:儿童长到5岁时,已经开始将自己对物的了解升华为人的精神内容,他们开始对人为了表达自己所创造的形式感兴趣,这些形式就是:文字符号、数学思考和计算技能、绘画、舞蹈、手语等等。这时如果恰当设计一些从具象到抽象,从形象到符号的转化内容,并使孩子对人创造的这些文化发生兴趣,在进行中巧妙地使用小学一年级需要用到的基本技能。那么做到这些并不会使孩子们的建构和已建构的内容受到什么影响。关键不在于在这一阶段给孩子教了什么,而在于怎样教,在于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怎样设计的有利于孩子,不破坏孩子的发展。

  李跃儿教育兼顾中国国情,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并为孩子进入主流教育做好准备。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7:50

(十三)易于适应环境

   如果有人讲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幼儿园,但很担心孩子将来无法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那么其实这个担心的成因就是相互矛盾的。很好的幼儿园应该是能够帮助孩子很好发展的幼儿园,除此之外就不能叫好的幼儿园了。如果是真正帮助孩子发展的园,其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适应性,对人类来说一生最能肯定的事就是一切都是不肯定的,怎样去对付这样的一生,只能是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为此,人出生后竟然没有带来已遗传的习惯,一切非物质的内容都是在适应中获得的,只有可适应性是先天准备好了的,所以人被称为一个学习动物(学习本身就是适应)。

  只要不被人为的破坏,人天生就能适应于有基本生存条件的任何环境的。为了保护人的这个生存的根本,我们必须给孩子适应的机会,而不是时刻准备按成人的好恶为孩子进行选择,如:孩子在环境中被人夸奖就给孩子自由去适应;有人挑衅就不给孩子自由去适应;父母受得了的事就让孩子去适应;受不了的事就不让孩子去适应。等等。这样,儿童会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环境适应的练习就变得越发的不肯定了。如果一个成人只想把孩子抱在怀里,只想让孩子不受欺负,只想让孩子什么都不干,那这个孩子可能就成为无法适应自然人群的人,无法适应承担责任的人,无法适应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机会的人,无法适应无人照顾生活的人……那这个人就是不适应生存的人,也就是没有适应能力的人。

  由此推理,想让孩子成为有适应能力的人是非常有价值的。

    李跃儿教育为孩子提供多角度、多项目的适应机会,使孩子的适应机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8:38

(十四)崇尚真理、坚守原则的素质

   有很多人一听到原则也会害怕,因为原则意味着控制和制约,尤其在一些宣扬自由类的书中,有人批评原则,说给孩子设立原则破坏了孩子自由;更有人认为孩子就是真理本身,成人崇敬孩子就是崇敬真理,还给孩子建立什么原则?

  其实这些观点在那一层是对的,只是朋友们要搞清楚,书中说的真理和原则可能和我们将要给孩子的原则和真理是不一样的。

  比如孩子是真理,我们崇尚孩子就可以了。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说孩子是大自然在人类现象中的再现,儿童的现象就是自然的现象,而自然就是真理。这当然没错。但我们崇尚人类的自然之理,和儿童要不要习得认可真理、尊重真理这是两回事。所以一个人听到别人说的话和做的事有道理就会认可,会改变自己的想法遵循这个道理,这就意味着通情达理。一个人能否以心理的理解力来对道理进行选择,并控制自己去认可遵从于真理,决定于这个人是否自我认可。一个自我认可的人很容易能鉴别真理。一个人不认可自我就只需要认可自己,而不会去认可真理,更无法将自己的发现放在人类的立场上去进行验证和评判。

  原则也一样,只要有人群活动就必须有原则。原则是为了让人不再付出太多心力和时间去互相冲击和沟通,所以在群体生活中必须有供不同思想不同性情的人能协同行动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原则。实际上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是需要原则,有了原则才会感到安心,否则不知道自己可以离开安全边界有多远,可以使自己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与群体不一致也不会被群体遗弃。而人群又只有在有原则的前提下才能长期互惠。

  给儿童建立一个能和群体相容的人群规则,并使儿童去遵守这个规则,由此而建立起遵守规则的习惯。这不会破坏儿童的自我学习和发展。

  只是,建立规则的人一定不要给儿童建立对他们发展无意义的规则,不能把规则建立在破坏儿童的发展的基础之上。

  如,一个朋友给我说,她实在受不了。她的嫂嫂出去旅游,把8岁的孩子交给她和一个阿姨。她住到了哥哥的家里,下班回来看到侄儿非常干净文静可怜的坐在凳子上,目光呆滞。她以为孩子是想妈妈了,就想带他下楼去转转。阿姨马上紧张地阻拦,说孩子妈妈临走时规定不许出外面,不许玩水,不许看电视,不许动家里的什么什么东西,有十几条之多的规则,没有一条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利的。这个朋友也不太了解儿童的成长知识,只是直觉这样管孩子好像有哪不对。朋友说嫂子平时对孩子管束甚严,因为嫂子的弟弟就是父母管束不严才成了混混。

  看到这段话,我们会感到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这个朋友和他的家人,整个把教育内涵和原则内涵以及问题的因果关系搅成了一锅粥,以为不使孩子将来成为混混就得制定很多无意义的原则,而成为混混是因为没有执行或制定什么原则。

  另一位朋友办的家庭教育公司,以为自己崇尚爱和自由,不断以自己对爱和自由的理解对待自己的孩子。有一次请我去聚餐,同时还请来国家级的新教育观点的大腕。席间,朋友6岁的儿子上蹿下跳,竟爬上餐桌伸手去抓对面的食物。朋友两眼翻看着儿子,明显的心理在打鼓,在冲突:第一,他可能觉得这实在不像话;第二,他可能在想;看我坚持爱和自由,我能容许我儿子这样;第三,他可能拿不准在座的专家怎样看这个问题。我想在坐的人可能也跟我一样为给他面子,不置可否的容忍着。于是我早早退出,和胡子一路感叹着这位朋友竟把爱和自由理解成这样。胡子说不是一路人,以后不要来往了。而人家可是看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以后,以知己的名义请我去与其他有共同志向的专家一聚的。

  这就使我们考虑了,什么是教育?为什么教育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孩子?为什么教育者的角色要由成人扮演?

  这位朋友为人之父,也在搞教育,搞的是爱和自由的教育,用儿子做了试验品却对试验结果失去了评价能力。

  李跃儿教育认为,人遵守原则,遵从真理是有价值的,所以李跃儿教育重视儿童顺从于真理和遵守原则的特质培养。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29:34

(十五)抗冲突能力

   人们管80后的一代人叫草莓族,说的是好看不抗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太金贵了,从小到大,父母们为了他们的未来而只让其承受的学习之苦以外,几乎没有让他们承受任何辛苦。

  从出生开始,家里人小心护理——按时上饭,按点上水;热了减装,冷了加衣;和小朋友发生了冲突赶紧领回家里不再跟那个欺负人的小朋友玩;做事遇到问题马上有人来替代完成;如果父亲严一点,母亲赶紧加倍疼爱;父母关怀不够,老人就会更加把孩子护在掌心。

  这样养出的孩子没有抗燥能力,稍微吃进去一点不干净的东西就拉肚子;在人群中待一待就被传染了病;情绪不平静一下就发烧;有点惊吓就夜惊;有点不愉快就将原因归于地点和他人,受不了,出现狂躁和情绪严重反常。

  我想抗燥其实就是皮实。

  人怎样才能皮实呢?一是经历过了磨练,一是没有心理伤痕。有很多人认为,孩子在恶劣的环境下长大就会有抗风雨的能力。后来人们发现,只有在有爱又经历自然风雨的情况下才能使人成长起抗燥的能力。如果没有爱只有恶劣的环境,那么这个人可能比溺爱的人还要不堪风雨,并且在没有风雨时也天天担心自己可能遇到风雨,惊恐不安,因而变得极其胆怯和不堪一击。

  儿童时代,孩子是无法选择成长环境的,也无法思考和总结。在自然生存的状态下,所遭遇的冲突都是孩子自己的环境,不是父母的环境,只有给孩子机会去经历并征服自己的环境,孩子才能成长起自然的抗燥能力。这个过程是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许多父母不认识这种痛苦对于人的价值,自己也跟着痛苦,到处奋战,将孩子遇到的自然冲突加以消除或者带孩子离开。要不然就无限共情,使孩子一遇冲突和不快就自我煽情:我这么痛苦了,你还怎样怎样,你再也不可以对我怎样怎样,你不爱我,你不是好妈妈。如果我死了你会怎样怎样……当出现这些情况时,面对自己的不到6岁的孩子,多数家长都惊恐万状,加倍的去呵护孩子,孩子也就变的敏感而多愁。动不动就哼哼唧唧,表示自己的痛苦和不幸了。

  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会自然的面对挑战和冲突,使自己获得成长,因此他们也就变得皮实了。

  李跃儿教育认为皮实是有价值的,所以给孩子提供成长起来抗燥力的机会,因而巴学园的孩子大都很皮实。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0:30:41

以上内容是通过搜索引擎在这里找到的:http://www.04596.com/bbs/thread-6356-1-1.html

感谢这位网名叫“袋鼠妈妈”的有心人!:F: :F: :F:
作者: 牛妈妈    时间: 2010-7-27 10:40:26

:F:谢谢颀妈,谢谢袋鼠妈妈:F: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7-27 10:42:59

详细的内容在原先李网论坛的““李跃儿教育”培养的儿童仍然是儿童”那个帖子里,现在找不到了,但是,感谢强大的搜索引擎:F: ,也感谢我自己曾经记过这个帖子的名字:kiss: ,所以,我还是把具体内容给找着了。接下来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27 10:12


我也感谢强大的搜索引擎,更重要的是,要感谢颀妈聪明的头脑!

这个内容太重要!:F: :F:

看到“适应主流教育”、“适应环境”这两条,感觉大李还是无奈地选择了中庸之道。

我自己也是这样,没有勇气和条件像小巫他们那样坚定地坚持非主流教育,而让自己走在中庸之路上,希望孩子将来适应能力能强一些。:L
作者: 菜籽儿    时间: 2010-7-27 10:52:27

:F::F:
给勤于思考且给我们带来福贵财富的颀妈献花。
作者: 夏风    时间: 2010-7-27 11:04:40

太感谢了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27 12:29:02

看到“适应主流教育”、“适应环境”这两条,感觉大李还是无奈地选择了中庸之道。

我自己也是这样,没有勇气和条件像小巫他们那样坚定地坚持非主流教育,而让自己走在中庸之路上,希望孩子将来适应能力能强一些。:L
红楼情深 发表于 2010-7-27 10:42



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我觉得,大李的选择是很聪明的。绝非“无奈”。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7-27 14:46:50

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我觉得,大李的选择是很聪明的。绝非“无奈”。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27 12:29


夏山学校、华德福学校都可以让孩子自始至终处在非主流教育环境下,而大李只开办幼儿园,很多孩子幼儿园毕业后,只能进入主流教育,那就存在适应问题,所以大李只能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选择兼顾。

试想,如果巴学园孩子毕业后,都能继续处在非主流教育环境下,大李还需要提出这两个“适应”来吗?

大李当然是聪明的,但我感觉到了其中的无奈。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27 15:36:18

夏山学校、华德福学校都可以让孩子自始至终处在非主流教育环境下,而大李只开办幼儿园,很多孩子幼儿园毕业后,只能进入主流教育,那就存在适应问题,所以大李只能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选择兼顾。

试想,如果巴 ...
红楼情深 发表于 2010-7-27 14:46


“一个培养人类适应智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一定具有适应的能力。所谓适应,不只是定向适应的哪几个内容,而是适应于人类生活所有的可能性。在这一方面,李跃儿教育是能达到的。”

我理解的是,大李的理念能够使孩子们适应主流教育,这并不是大李无奈的向主流教育妥协了的结果,而是本来就应该如此。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7 16:12:20

我理解的是,大李的理念能够使孩子们适应主流教育,这并不是大李无奈的向主流教育妥协了的结果,而是本来就应该如此。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27 15:36

忍不住来掺和掺和你们的讨论。

安妈,我觉得,恐怕还是有妥协的。

如果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只要到初中、更甚至只要到小学),接受的都是大李的这种教育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之后的孩子是可以顺利地适应接下去的主流教育的。

而如果仅仅是幼儿园接受了大李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必须融入主流教育,个人认为我们的孩子恐怕没那么快能适应主流教育。这里面最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孩子,他们真的还太小,他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6岁的小孩,他所能做的抗争是很少的(当然,这里面的重要背景是,我们的主流教育确实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的,是比较不尊重孩子、压迫孩子、忽视孩子的成长规律、尤其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的),而要求他在对他不利的环境情形下进行良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这个要求毕竟有些高。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7-27 16:54:35

忍不住来掺和掺和你们的讨论。

安妈,我觉得,恐怕还是有妥协的。

如果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只要到初中、更甚至只要到小学),接受的都是大李的这种教育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之后的孩子是可以顺利地适应接下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27 16:12


看来我还是具有质疑特质的;P
作者: 清月    时间: 2010-7-27 17:02:19

如果在我所在的城市幼儿园阶段有“非主流”的可选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至于到了幼小衔接的问题,是否快的溶入主流教育我觉得倒不是第一重要。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0-7-27 18:3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碧绿湛蓝    时间: 2010-7-27 22:05:30

给颀妈:F:

然后我歪下楼啊
关于让梨的事 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每次都会选最大(最好的最。。。)的梨吗
也许孩子是没有分别心的 在孩子眼里大梨和小梨没啥区别
我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大李讲过孩子间换玩具 有个孩子用个大飞机换了个纸片美颠颠的回家了(具体记不住了反正成人眼里悬殊很大)孩子的视角和大人是不同的
作者: 神秘眼神    时间: 2010-7-28 00:14:05

知道这里不会拍砖,所以斗胆说几句
我从来没想如何去建构孩子,跟着孩子的需求和步伐走,她想玩就给她创造条件,她情绪不好就帮她梳理梳理.
自己才疏学浅外加懒惰,把太多东西上升到理论层面会把我自己搞晕的;P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28 11:10:36

给颀妈:F:

然后我歪下楼啊
关于让梨的事 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每次都会选最大(最好的最。。。)的梨吗
也许孩子是没有分别心的 在孩子眼里大梨和小梨没啥区别
我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大李讲过 ...
碧绿湛蓝 发表于 2010-7-27 22:05


孩子也许不会选最大的,但应该会选他认为的最好的。
在他眼里,小纸片那时候珍贵的程度一定超过了大飞机。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28 11:12:18

知道这里不会拍砖,所以斗胆说几句
我从来没想如何去建构孩子,跟着孩子的需求和步伐走,她想玩就给她创造条件,她情绪不好就帮她梳理梳理.
自己才疏学浅外加懒惰,把太多东西上升到理论层面会把我自己搞晕的;P
神秘眼神 发表于 2010-7-28 00:14


如果你这样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困惑或者挑战,那么就这样自然的养育你的孩子就好了。多少人羡慕的境界啊。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8 11:17:24

知道这里不会拍砖,所以斗胆说几句
我从来没想如何去建构孩子,跟着孩子的需求和步伐走,她想玩就给她创造条件,她情绪不好就帮她梳理梳理.
自己才疏学浅外加懒惰,把太多东西上升到理论层面会把我自己搞晕的;P
神秘眼神 发表于 2010-7-28 00:14

没必要拍你,个人的想法感觉不一致,这是太太太太正常的事情了。

你觉得自己的做法很好,完全没必要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升上去反而会晕,那就不上升不参与我们的讨论呗。

我这样的妈妈想对理性思维一些,当然,也很有可能是自我构建得不好,没办法向你那般做妈妈做得浑然天成,总之,不管是什么缘由,反正,我是愿意来探讨这个问题的。

咱们求同存异吧,我觉得不会逼着对理论不感兴趣地妈妈们都来参与我的讨论,但的确也不喜欢听到别人对我说,你这个讨论没意义,老是讨论这些个理论累不累啊。也许这些讨论对你没有意义,你看着都累,但对我有意义,我不累,我真的愿意甚至喜欢讨论这些。

以上是我的回复,谢谢!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28 11:17:48

孩子也许不会选最大的,但应该会选他认为的最好的。
在他眼里,小纸片那时候珍贵的程度一定超过了大飞机。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28 11:10

同意安妈这个:handshake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28 11:30:29

忍不住来掺和掺和你们的讨论。

安妈,我觉得,恐怕还是有妥协的。

如果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只要到初中、更甚至只要到小学),接受的都是大李的这种教育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之后的孩子是可以顺利地适应接下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27 16:12


颀妈,一起探讨。

首先明确,你提到的“妥协”,可是指的“向主流教育低头,在入学前进行技能和学识的灌输”?
作者: 容宝妈妈    时间: 2010-7-28 15:18:09

刚看到这个帖子.:F: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3:03:27

颀妈,一起探讨。

首先明确,你提到的“妥协”,可是指的“向主流教育低头,在入学前进行技能和学识的灌输”?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28 11:30

这个问题其实我并没有仔细想过,只是凭感觉说的。

我感觉,就是你说的这样。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3:08:38

这个帖子写到这里,其实我最初开贴时第一楼里说过的“有无数的话想要说”,那些话其实还一句都没有说。

那些话的由来是,因为容妈手记里的那个问题,我去李网上仔细看了看“教育理念”的部分,从“儿童观”开始看起,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感觉自己像个刺猬,对于大李写在上面的很多话,我都有话想说,我感觉到了自己对大李的不认可(我认为很多问题大李并没有想得很清楚——至少在那些文字里看起来是这样),所以决定开这个帖来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下面,我想来具体说说我的那些感受。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3:24:14

李网上的“教育理念”中的“儿童观”在这里:http://www.liyueer.com/index.php?id=218

虽然我很想引用一些过来,但是,每一页上都写着“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这几个大字,我还是尊重吧。

第1条讲的是“自然属性”的问题,也就是之前牛妈说的“小动物”到小人的过程。

这一条我认同大李的观点,我郁闷的只是,我觉得大李讲得很不清楚,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是点到即止,却没有讲明白。

比如这一条,我觉得,重要的是:

儿童的成长过程,其实是几百万年人类自身的发展演变一个缩影。

理解了这一点(当然,这条虽然是在无数前人的基础上总结的,但最终成文的这句话是我自己写的,所以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也欢迎大家探讨),才能对儿童成长中的一些必然的现象有所理解(比如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动物性,这是太太太太正常的一件事情,这个事情的孩子,他就该是这样的)以及更加尊重(所以真的不需要催着孩子成长,他们已经成长得实在是太太太太快了,人类发展经历了几百万年,而他们仅仅用这么几年时间就把这几百万年的发展都给经历了,这还不够快吗?)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3:44:51

大李的“儿童观”的第2条是关于尊重儿童的属性。

我真正感觉有话想说不吐不快其实就是从看了这一段开始的。

大李首先讲了一下什么是错误地尊重,其实这一段就让我挺不舒服的,也许是因为大李否定了“仰望”这个字眼吧,在我眼中,“仰望”孩子(“仰望”任何一个人)并不等同于把自己置于一个卑躬屈膝的奴隶的位置。当然,这些只是字面上的争议,我把大李的意思理解为,她只是想说,不能没有自我、没有原则地瞎“尊重”,不能纵容孩子,不能让孩子成为“人上人”,如果是站在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完全认同这一点。

但,我所以为的不应纵容,是因为,纵容并不是真正地爱孩子、并不是真正地尊重孩子,相反,这是在害孩子,这是对孩子不利的一件事情,因为它会使孩子在今后的对人关系中必不可少的平等概念、同理心、同情心等都无法正常地建立,他会使孩子成为一个自我中心的人,他会使孩子无法正常地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从而使孩子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地相互平等、相处尊重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能力,使一个人能否很好地与其他人相处所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这些,才是我所认为的不应纵容孩子、不应让孩子高高在上的理由,而并非是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奴隶主会尊敬奴隶,会听取奴隶对他的教导。如果你真的这样尊重你的孩子,那么将来你就没有办法指导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人。”

不,我不纵容我的孩子,不是因为我需要指导他、教导他,我怕他不听从我的指导教导,所以我才不能仰望他、不能纵容他,完全不是因为这个。

我认为真正的理由,是为了孩子自己将来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听我的话(或者说,怕过分纵容了孩子会不听我的话),不是这些。

至于这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如果作父母的不能指导孩子成长、不能成为孩子的导师,孩子就太危险了!”,我也并不完全认同。

回忆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认为,很多至今受益的东西,并非来自父母的指导,相反,我倒是很感激父母当时太忙了,而没有来给我那么多的“指导”和“教导”,所以,我才没被破坏得太多。再回忆父母当初所给予我的那些“指导”和“教导”,究竟是让我受益了还是受害了,究竟对我的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我认为,很多都值得商榷。

以上是对大李的“儿童观”的第2条里的第一段的看法。

PS,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我预计,我对大李的不接纳、吹毛求疵要来个大爆发了。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30 13:47:48

这个问题其实我并没有仔细想过,只是凭感觉说的。

我感觉,就是你说的这样。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30 13:03


颀妈,如果是这样来理解“妥协”,我想,我仍然是不能同意你和红楼关于“大李无奈地向传统教育妥协”的观点的。

我的观点是:按照大李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6岁孩子,无需向传统教育妥协,也能够很好的适应传统教育。只要你不是要求特高,非要孩子拔尖什么的,跟上国内小学教育的进度,应该是不成为题的。

大李说的,“恰当设计一些从具象到抽象,从形象到符号的转化内容,并使孩子对人创造的这些文化发生兴趣,在进行中巧妙地使用小学一年级需要用到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和传统的“在入学前进行技能和学识的灌输”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前者是以孩子的“自发”,最多是“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是以孩子为主导的;而后者,则是完全置孩子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于不顾,纯粹是以老师为主导的“灌输”。我更倾向于认为,大李的这一做法更类似于“抓教机”。

安4岁半了。老实讲,我并不是完全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我也没有“反传统”到了完全不管不顾他很快就要面对的入学问题的地步。但经过了这半年的仔细观察,我看到了他在自然状态下,四岁之后的长足进步,小到识字、数学、自然科学,大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兴趣、专注力、好奇心乃至思维的发展……我想我有信心,即使我完全不灌输那些所谓的技能知识,安在这方面,也完全有能力应付未来传统教育下的小学生活。

举一个可能不是最恰当的例子。李跃儿教育绝不提倡打骂教育儿童。但其实,真正李跃儿教育下的儿童,亲子关系好,打得也骂得,他们会理解父母教育他们的真心。和父母没有融洽的亲子关系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一打就逆反。(武志红有过类似的话,原文不记得了。)

应付小学教育,应该仅仅只是,按照正确的理念养育我们的孩子,我们收获一个正常儿童的同时,一个小小的附加品。相对于我心中的万丈高楼来说,一个小学,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3:51:05

颀妈,如果是这样来理解“妥协”,我想,我仍然是不能同意你和红楼关于“大李无奈地向传统教育妥协”的观点的。

我的观点是:按照大李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6岁孩子,无需向传统教育妥协,也能够很好的适应传统 ...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30 13:47

嗯,这个问题我没有好好想过,看了你这一大段,感觉你说得很对,谢谢你的大段文字!
:F: :F: :F: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30 13:54:10

李网上的“教育理念”中的“儿童观”在这里:http://www.liyueer.com/index.php?id=218

虽然我很想引用一些过来,但是,每一页上都写着“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这几个大字,我还是尊重吧。

第1条讲的是“自然属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30 13:24


颀妈,大李那儿写的是“请勿转载”,而不是“不许引用”吧?这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P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4:02:47

颀妈,大李那儿写的是“请勿转载”,而不是“不许引用”吧?这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P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30 13:54

嗯,是的,所以,我还是引用了一些过来了;P ,因为我的文字是针对那些话而进行的探讨,完全不加引用的话,我真的没法写下去了。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7-30 14:11:15

颀妈,如果是这样来理解“妥协”,我想,我仍然是不能同意你和红楼关于“大李无奈地向传统教育妥协”的观点的。

我的观点是:按照大李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6岁孩子,无需向传统教育妥协,也能够很好的适应传统 ...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30 13:47


安妈这段说得确实好!鼓掌!

我所感受到的“妥协”,是从非主流教育这些年的发展历程角度说的。

在前几年的李网上,久学园版块不少关于孩子从巴园毕业进入主流教育不适应的例子,也有不少家长直接就选择了晨星等非主流教育的学校。

也可能我犯了经验主义,感觉是几年的实践下来,大李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适应主流教育,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非”得彻底。

我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让孩子进入非主流教育,心里颇多遗憾;我自己这个妈妈混了几年李网,仍然还是个主流妈妈,心里对自己更多不满。

所以,特别希望非主流教育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能够坚强地在中国走下去。

于是,在看到大李“十五”条的时候,那两个“适应”的字眼一下子就进入了我的眼帘。

也许,就是以上几种原因,让我产生了投射。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我们就不讨论了吧,呵呵~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4:15:14

既然第一段里讲了那种奴隶尊重奴隶主(其实我认为奴隶对奴隶主究竟有没有尊重,这本身就是个问题)似的“尊重”,是错误的尊重,那么,第二段里,大李就开始谈论正确的尊重了。

大李说,“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属于自然成长的那些属性,也就是作为一颗种子的特质——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叶、用什么方法帮助它们成长、需要什么泥土、泥土里需要什么营养”,这一段其实我挺认同的,我来整理一下,我认为,大李说的是,基于前面第一条对儿童的成长特点的了解——即:儿童时期就是动物性偏多,越早动物性越多,最初其实根本就相当于一个小动物;儿童的成长就是人类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他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下子就到达文明(相对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文明是非常后面才出现的一个东西),就是会经历那些野蛮的、非常自我的那些时期),他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基于对这些的了解,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儿童的内在的成长阶段、成长时期、成长速度,这是我对那两个“什么时候”的理解。

至于后面的“用什么方法帮助它们成长、需要什么泥土、泥土里需要什么营养”,我想,讲的是父母和教育者的任务和职责,就是如何帮助他们,如何为儿童的成长准备营养充足的环境。我以为,这里的态度是非常非常之正确的。

我的意思是,对于前面大李所写的为了引导、教导孩子,所以不应仰望孩子、不应过分满足孩子,因为那样会使孩子成为我们的奴隶主,从而使我们无法引导、教导孩子,对于这个观点,我是持反对意见的。而这里的观点,我是完完全全认同的。

我认为,“帮助孩子”这一出发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同样是引导孩子,以“帮助孩子”为目的和以“控制孩子”为目的是完全不同的,这绝对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两件事情。当然我知道,大李的初衷肯定不是要控制孩子,但我以为,如果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我的出发点、我的目标都是“帮助孩子”的话,我们对孩子的所有引导和教导,都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演变成控制,这是非常需要警惕的。

而这里所提的“用什么方法帮助它们成长、需要什么泥土、泥土里需要什么营养”,我以为,才是真正的父母和教育者引导和教导孩子的出发点和应有的态度。同时,这里所写的也是非常科学的方法,从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来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养分,我们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成长。

所以,尊重儿童的自然属性,就意味着我们尊重儿童的成长阶段和成长速度,同时又能在此基础上为儿童的成长做好合适的准备、为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他所需要的帮助。

我想,这些,应该是大李的这第二点真正要说的东西。
作者: 雪瓴妈妈    时间: 2010-7-30 14:21:23

孩子也许不会选最大的,但应该会选他认为的最好的。
在他眼里,小纸片那时候珍贵的程度一定超过了大飞机。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28 11:10

不好意思 我还得继续歪楼哈 这个的确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安妈说的这个我认同的
那么也就是说 其实让梨这个事 我们是让孩子跟大人的价值观统一
而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如果是为了教育孩子尊长敬老 大方等等 那么应该把孩子自己挑的那个梨让出去 因为这个是孩子眼里最有价值的一个

如果从一开始父母就建立一个规则 最大的给长辈 父母也坚持这样去做
那么对孩子是怎样的一个影响? 价值观被成人的同化了?被培养出了品德?或者只是一个习惯 一个孩子执行的规则?
作者: 容宝妈妈    时间: 2010-7-30 14:27:40

厄,发现我跟颀妈有一点相似,就是喜欢挑大李的刺。;P

我一直暗自不爽她向主流应试教育低头,向家长们的“孩子生存问题”焦虑低头,说要“培养易于生存的孩子”,总是小人之心的觉得,她这是迎合市场。

我还是喜欢那个“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是来适应脚,为脚服务的,再好的鞋,也不值得把脚给削掉一块儿。

还有培训时她说“家长必须是权威,是引导者”,这我也持保留意见。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4:40:08

在第三段和第四段里,大李又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错误的尊重,这个本身我没意见——算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吧,我其实挺有意见的,我觉得,这里明明在写儿童观,在写该如何尊重孩子,可是,却花了这么多的笔墨来批判这两个错误地“尊重”孩子的妈妈,个人觉得,不是那么地合适。

这里,我的情绪在于,我认为,虽然讲清楚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尊重,也就等于间接地为正确的尊重做了一些澄清,但是,这两大段里大李的文字里所体现出来的对这两个妈妈的错误做法的不接纳、批判是让我很不舒服的地方,正如那天我在那个池草的争议帖里所回复的那样,我认为,几乎是所有的父母,都是从传统阵营走过来的,然后,在新接触“爱和自由”的这种新教育时,有很多误区、很多教条、很多似是而非、很多过犹不及,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这些处于误区中的父母,需要的是帮助、而非批判,这是我的看法。

这些,可能和小巫专栏里夏令营那个帖子里爱无言对小巫的希望一样吧,也和那天我对池草君的希望一样吧,也许,要求的确是高了些。

但我觉得,如果想得清楚的话,就会理解,这真的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就如同我们的孩子,他们必须经过秩序敏感期甚至执拗敏感期这样死板的时期,然后,他们才能逐渐地学会灵活一样。在学习一样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我们成人也并不高明很多。以前在别的过程中写过的一段话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引用过来:

也许成长的过程中会有矫枉过正的时候,但我相信即便是矫枉过正,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南极和北极之间不断的振荡,振幅越来越小,最终终于趋向于正中心——不偏不倚,我相信这就是所谓的“螺旋式的成长”。

所以,对于那些矫枉过正的妈妈,我由衷地希望,我们能对他们的成长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接纳、多一些帮助,而少一些批判。

以上是对大李的“儿童观”的第2条里的第三、第四段的看法。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30 14:45:11

那么也就是说 其实让梨这个事 我们是让孩子跟大人的价值观统一
而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如果是为了教育孩子尊长敬老 大方等等 那么应该把孩子自己挑的那个梨让出去 因为这个是孩子眼里最有价值的一个

如果从一开始父母就建立一个规则 最大的给长辈 父母也坚持这样去做
那么对孩子是怎样的一个影响? 价值观被成人的同化了?被培养出了品德?或者只是一个习惯 一个孩子执行的规则?
雪瓴妈妈 发表于 2010-7-30 14:21


这些话看得我很晕。

简单来讲,提倡孔融让梨,是成人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虚假的大公无私。趋向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允许孩子保留他认为最好的一个。

孔融让梨已经过时了,就像小英雄赖宁一样。现在没有人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向赖宁学习了吧?孔融让梨,其实也是一样,迟早会退出舞台的。

道德观的培养仅仅依靠建立规则是可笑的。
作者: 上海悄悄    时间: 2010-7-30 14:51:46

厄,发现我跟颀妈有一点相似,就是喜欢挑大李的刺。;P

我一直暗自不爽她向主流应试教育低头,向家长们的“孩子生存问题”焦虑低头,说要“培养易于生存的孩子”,总是小人之心的觉得,她这是迎合市场。

我还是喜欢那个“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是来适应脚,为脚服务的,再好的鞋,也不值得把脚给削掉一块儿。

还有培训时她说“家长必须是权威,是引导者”,这我也持保留意见。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0-7-30 14:27


都要这么挑,谁的刺也不少~~~~:lol

低头那个,前面已经说过了。欢迎挑刺儿~~~:loveliness: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相当好。我相信,穿上李跃儿牌鞋子的孩子们,一定乱石险滩也能如履平地、健步如飞。:F: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4:54:07

本帖最后由 小颀妈妈 于 2010-7-30 14:56 编辑
厄,发现我跟颀妈有一点相似,就是喜欢挑大李的刺。;P

我一直暗自不爽她向主流应试教育低头,向家长们的“孩子生存问题”焦虑低头,说要“培养易于生存的孩子”,总是小人之心的觉得,她这是迎合市场。

我还是喜欢那个“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是来适应脚,为脚服务的,再好的鞋,也不值得把脚给削掉一块儿。

还有培训时她说“家长必须是权威,是引导者”,这我也持保留意见。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0-7-30 14:27

欢迎容妈!:F:

我们的相似点何止这一个,其实我觉得,在育儿上,有一些本质的东西,我们是更认同孙老师、蒙特梭利、恵芙乐、泡妈和尼尔的。

原来大李在培训时说过这句话啊,“是引导者”我不反对,前面半句我是绝对要投反对票的。我记得泡妈以前说过,尽管在很多方面,华氏都比蒙氏更好,但是,在对真正地相信孩子成长的动力来自她的内在本身这一点上,蒙氏还是比华氏来得更彻底。

我同意这种看法。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5:11:29

第五段,大李又回到了怎样才是正确地尊重孩子这一点上,我个人将其整理了一下,我认为:

之前谈论的“尊重儿童的成长阶段和成长速度,同时又能在此基础上为儿童的成长做好合适的准备、为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他所需要的帮助”,是基于理解儿童的自然属性这一点上的。

而这里所谈论的“在与儿童沟通交流时,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孩子,向孩子真诚地去提出自己所不了解的问题,并沟通自己所了解的内容”,我认为基于的是,儿童他虽然小,但他也是一个人,他和我们成人是平等的,他并不低我们一等。

所以,这里的重点是“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孩子”,而不是“在与儿童沟通交流时,向孩子真诚地去提出自己所不了解的问题,并沟通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后面这个只是一个运用,而不是重点。当然,也很感谢大李举的这个例子,让人警醒。

至于下面的第三(BTW,这个“第三”正好接在前面第二点的那个例子的两个可能性的分析之后,实在是让人很晕):我们需要尊重儿童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儿童自己的爱好,而不应把我们自己的爱好强加于孩子,并试图替代孩子的爱好,这一条,和前面那条一样,也是基于“儿童他虽然小,但他也是一个人,他和我们成人是平等的,他并不低我们一等”这一点的。

对“儿童观”的第2点的分析整理就到这儿。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5:38:58

不好意思 我还得继续歪楼哈 这个的确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安妈说的这个我认同的
那么也就是说 其实让梨这个事 我们是让孩子跟大人的价值观统一
而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如果是为了教育孩子尊长敬老 大方等等 那 ...
雪瓴妈妈 发表于 2010-7-30 14:21

这位妈妈,其实我和安妈一样,对你的这段文字有点晕,所以刚才没回复你,不过刚才看到安妈的回复后,我重新仔细看了一遍你的帖子,我终于明白了你的意思,你的疑问是:如果我们真的通过“让孩子把他自己认为最好的那个梨让出去”这样的行为把我们自己认为好的价值观来灌输给孩子,这有什么不对吗?这会有什么结果呢?或者更明确地说:这会有什么危害呢?

来回复你的疑问。

这样做的问题是:

正如安妈所说,首先,这样做并不能真正把孩子的道德观建立建立。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是先经过一个完全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而完全不关注他人的需求这样一个阶段的,与此类似,这也是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一环。如果跳跃这个阶段而直接要求他去分享的话,是无法让他真正建立起对他人的体谅的。

当然,这么说也许有些抽象,也许你会说,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这么被教育着过来的吗?我们现在不都好好的,都学会分享学会关心人了吗?

但是,我要说,真正的情况是,我们这些从小在孔融让梨的文化中被教育长大的成人,其实并不是那么地会分享会关爱,并不是。

这就涉及了第二个问题,在孩子未能看到、未能理解他人需求的阶段直接去要求孩子进行分享和其他关心他人的行为,这么做不仅无法真正地建立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而且,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发展,这个发展中包括真正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这是因为,当孩子的能力尚未发展到可以看到并且理解他人的需求的时候,其实他是处于一个自我意识萌芽、自我中心的阶段,这一阶段不是毫无意义的,相反,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大李的教育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一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绝对要置于首位的一条,我们每个人,必须首先成为我们自己,首先理解我们自己的需求,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然后,再推己及人的,才有可能去很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响应他们的需求。这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个正常的过程。

所以,如果在孩子的自我意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非常自我中心的时期,我们去打压他的这种对自我意识、自我需求的认知和理解的话,其实,就等同于打压了他走向美好、走向理解体谅他人的需求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孙瑞雪老师说“强制儿童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就意味着教孩子去强行拿别人的东西”(参见《爱和自由》P156)。

这位妈妈,其实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虽然你问得这么直接。但是,我认为,这的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理解这个问题的然和所以然的话,我们就真正可以懂得:为什么很多好的品质并不可以通过教来传给孩子,甚至,为什么不可以以道德规范来约束我们自己。
作者: 大爱无痕    时间: 2010-7-30 15:58:59

我有个感觉,0-6岁是从小动物到小人的转变。
牛妈妈 发表于 2010-7-26 15:58

嗯,精辟,排~~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6:12:53

继续回到大李的“儿童观”,“儿童观”的第3点,标题是“保护儿童的属性,而不能破坏他们的属性”,这里先插一句,我觉得,大李的儿童观的3点,其实只有第1点是真正讲“儿童观”的,而后面两点讲的都是我们成人或者教育者应该怎样做,有些怎样做(比如第2点里讲的尊重儿童的成长阶段和成长速度的问题)是基于第1点的儿童观的,而有些甚至和儿童观毫无关系。

回到这个第3点,第3点里大李举了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是说如何引导帮助儿童的成长的,两个例子,是同类的,同性部分很多,所以光讨论第一个例子就行了。

第一个例子中,大李写到了4种做法,最后,明确表达了真正对孩子最有利的做法是第4种,而非前面的3种。这里,我想说,首先,这里的第4种做法的确是对孩子非常好的一种引导和帮助,但是,它是不是就那么个绝对,绝对就是最好的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情况答案可能就不一样。

首先,如果孩子还很小,思维和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话,恐怕就没法用这第4种方案,恐怕就得用上第1个方案,孩子不肯道歉或者不肯去弥补的话,或者是更小的孩子,我们甚至还得自己代为道歉和弥补,也就是说说不定还得用上第2个方案。

至于其中的第3条,安慰孩子的情绪,我觉得更是首要要做的。我觉得,即便是比较大的孩子,可以用第4个方案来引导了,也应该先用上这第3条,前去安慰受伤害的孩子,那才是合适的。首先是情感上的关怀,然后才是教导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认为应该是这么一个先后顺序。

在安慰受伤害的孩子之后,我觉得,也依然轮不到第4个方案,首先应该解决当下的这个问题,即,用第1个或者第3个方案来让掐了人的孩子有一个机会来弥补他的错误,也使遭受损失的孩子得到一个弥补。我觉得,这是一个当下和长远的问题,就类似于我们工作中发生问题时本次问题的对策和考虑长远的根本性对策之间的区别,用ISO品质管理的术语来讲就是“纠正”和“纠正措施”(后者,日语里面叫做“再发防止策”)的区别。

最后,才轮到这个第4个方案的上场,而相对于更小一些的孩子的话,这第4个方案更有可能被简化成只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已。

我认为,那4条,单独来说,其实都是不成系统的、凌乱的解决方案(哪怕是其中的第4条也是一样),只有把他们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一个系统的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如果仅仅是选择第4个解决方案,而缺乏对受伤害孩子的情绪处理以及对当下问题的解决的话,我觉得,还是蒙氏的痕迹太重了些。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6:26:42

儿童观的后面两页是讲“应试教育的儿童观”,虽然仍然是只有第1点才是真正的儿童观,后面几点都不是儿童观,而是教育观,虽然里面有一个例子里面的部分内容我不是特别认同,不过还是不挑错了,把一些我认为说得特别好的话摘录在这里:

在6岁之前,大自然创造的儿童必须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他自己可用的经验,间接经验基本不起作用。
这条是蒙氏的基础之一,我就不多说了。

人类成熟的程度决定了人类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成人无法将自己获得的经验和技术知识灌输给成熟水平还不够的儿童。人类每一个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在每一个时期发展任务都获得了圆满的结果后,人类才能够积累起成熟的生存技能、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看到最后,看到这么熠熠生辉的文字,真是太值得了!让我把最美丽的鲜花献给大李,这些话真的说得太好太好了!
:F: :F::F::F::F::F::F::F: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6:35:47

继续解读“教育理念”中的“教育观”,原文参见:http://www.liyueer.com/index.php?id=219

教育观的第1点,我没什么好写的,做一下笔记(我觉得原文太过啰嗦了点:shutup: ):

作为一个人应该由精神和物质两部分因素构成,建构一个良好的精神模式非常重要,人类的物质体应该是一个具有精神的内涵的物质体。

孩子的精神是需要专门喂养的,如果你没有好好喂养精神,它也不会长大。

精神模式需要一个建构的过程,精神的人的模式的形成需要6年。

在孩子的精神模式没形成前,有些事情他是做不到的。比如有的妈妈说:“我的孩子怎么这样啊!我都给他说了8遍了,他还是那样!”。他精神的这部分内容还没有形成,做不到我们想要他做的事情。就像植物不到该开花的时候你是见不到花的。但是在绿叶中其实蕴含着开花的机制的。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7-30 16:45:33

“教育观”的第2页开始是“精神内涵的重要因素”,一共有7点,其实我前面之所以贴了我自己1年前的想法、《正面管教》里的文字,一部分就是因为看了这里的7个因素,觉得太过凌乱,忍不住想自己探讨、自己整理的。

这7条的第一条是“对于世界的洞察力”,对这个我没有太深的体会,看着大李对这个洞察力的解释,我在想:这个洞察力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如果是先天的,那么该如何保护?如果是后天的,那么该如何培养?

我很想知道,巴学园是如何保护孩子们这个先天的洞察力或者如何培养这个后天的洞察力的。光看大李的那几句解释,我真的没有概念,希望得到更多指导。
作者: 小女遥遥    时间: 2010-7-30 17:00:37

慢慢的开始读颀妈的文字,但对颀妈码了几万字先表示佩服和景仰!:muzhi:F::kiss:
作者: 独舞欣妈    时间: 2010-7-31 21:13:36

不知算不算歪楼,也想说两句,希望没有打扰到小颀妈妈。

这个标题很吸引我,因为欣同学正好进入了六岁,九月正式进入小学生活,我也再想这个问题,从她一岁多接触到大李,一直走到六岁,她已经构建了什么,还需要我帮助什么,我自已因此还需要如何调整如何努力…

看了前面大段大段的学术,有点晕乎了,可能是老化了,脑袋转不弯了…呵,不知小颀妈妈能不能结合理论从事例中再解说一下呢?
作者: 瑶瑶妈    时间: 2010-7-31 23:37:00

第六次UC培训:关于孩子建构的讨论

大李:
       教育实际是分两个大类:一个是建构,一个是灌输。蒙台梭利、华德福、瑞吉欧还有现在我们的李跃儿教育都是建构,建构式的教育。那么中国的传统教育为什么大家认为不好,因为它是灌输式的。灌输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考试;而建构的目的是为了能力,为了发展人的能力,为了发展。
       我开个头,我们大家能讨论一下:关于孩子的建构。
       我们以前老是说建构,大家可能还是不太清楚。建构的主要意义是:一方面我们在孩子所受的主流教育中,能不能发现哪些是孩子没有建构起来的,但是孩子将来生存所必须的东西?作为弥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构;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过怎样的生活,而过这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这些素质的话,我们怎样去帮他建构。
作者: 瑶瑶妈    时间: 2010-7-31 23:37:42

那么什么是建构?现在我们就要跟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是建构。
    我看了一个电影,这个电影讲了一个心理医生和他的患者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小片断就是有一个女孩A,她很大了还没有对象,这天晚上别人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她去见这个男朋友的时候,她碰到了另外一个女孩B,就是B的男朋友和别人给她介绍的那个对象,三个人一起来相亲,后来那个男孩在饭桌上整个举动让A和B很不满意,她们俩就离开了。
    后来女孩B却使她非常着迷,有点不对劲。女孩B是搞艺术的,她自己是个律师,女孩B怎么会对她这么有吸引力呢?实际上女孩B是个同性恋者,在勾引她,很快她就上钩了,发生了关系。之后她单位就有人放风出来,说她是个同性恋,她显得非常镇静。领导也找她和传闲话的女孩C谈话,说这是个人的问题,C没有权利把别人的问题公开。最后她才发现是好朋友C传播出去了,她才突然发现女孩C对她的感情非常深,是嫉妒了,是吃醋了。她就找女孩C沟通说:“我知道是你把事情说出去的,但是我并不生气,我不会离开你,我虽然跟女孩B关系很好,但我跟你依然是好朋友。”说完她就走开了。结果女孩C仍然不原谅她,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她跟本不在乎,高昂着头进进出出,但是实际上她非常苦恼。
    于是她去找了心理医生。她对心理医生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同性恋者,但是自己在这件事上也确实获得了快乐。于是心理医生就帮助她,让她摆脱同性恋恋情。到成功的这一天,她终于去找女孩B,告诉B自己并不是一个同性恋者,但你给了我快乐。当她去断绝关系时,才知道女孩B已经有很多女伴了,她非常生气、失望,她问说:“那我是你第几个?”问话就和一般男孩和女孩恋爱一样。断了后,她非常幸福、快乐的去找心理医生,她说:“我和B断绝了,我认为我不是一个同性恋者。”心理医生就祝贺她。
    当她转身离开以后,心理医生拿起录音筒说:“这个女孩A获得了快乐,但是她活在这个世界上,希望她不要再走回头路。”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一般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上,我们认为自己获得了快乐,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之间的事情,这是我们两个家庭的事情,这是我们两个姊妹之间的事情,和别人无关,我们怎么做和别人无关。即便是我们把我们的家搞的一塌糊涂,我们极其苦难,你也不要参与,你也要保持你的疆界,就是说,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这个心理学家说了一句话-----她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说你只要活在地球上,你自己的观点让你感觉痛苦,你就要摆脱这个观点。因为你的观点是受社会观点所影响的,如果你不能摆脱这个社会观点----这个社会对你的看法,说明你没有建构一种能够享受这个观点带来的快乐或幸福的系统,女孩A就没有建构起来,能够享受同性恋而不谴责自己这样的系统,既然她活在这个世界上,受周围人们看法的影响,那么她就应该摆脱这种痛苦,不要再走回头路,再回来可能还要痛苦。
    心理医生他这番话让我感觉到非常触动-----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应该回头想一想,你是否建构起来这样一个系统,能够不管不顾的系统,能够去这么活着的系统,如果你没有建构起来,而你又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会造成内心的痛苦。所以说你建构了怎样的系统,你才能享受怎样的生活。并不是这个世界怎么了,或者你怎么了。
我们经常跟老师们讲,你们要感受孩子。作为李跃儿教育,首先是感受者,用你的灵魂去感受孩子。
    我们招了一批新老师的时候,这批老师站在院子里,我和几个妈妈说:“这批新老师好像只有一个人的壳,身体里面好像没有装着灵魂、甚至没有精神。”
    后来我们在想:那精神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思考,我们的理性,我们的毅力等,这些东西似乎是精神的东西;而灵魂好像不能用这些东西界定,是另外的东西。
小巫请来的一对华德福的老夫妇,到一家残障儿童之家去给孩子治疗,他们用的---就是其他所有华德福老师用的----韵律舞和发出声音的手指歌谣。他们看到一个孩子是大脑脑膜畸形,做了手术,大脑里插了根管子。他说插了一个泵,这个泵工作的时候,这个孩子脑子就特别清醒,如果这个泵不好的时候,这孩子脑子就特别糊涂,意识不清楚。
    她给这个孩子设计了什么样的治疗措施呢?就是领着这个孩子往前走,数一、二、三,往后走,数一、二、三,然后和其他华德福老师一样,把手这样挥开说:啊……呜……当她第一声啊……喊出来,我在那儿站着,突然感觉到空气里震撼着一种力量,充满了磁力,直接把我穿了个透心凉,当时眼泪差点掉下来了。当我张开嘴去啊。。。。的时候,发现根本就啊不出来那种感觉。后来我才发现,她是用灵魂在歌唱,她用灵魂在舞蹈。我们说到灵魂,是不是你真有带有灵魂的信息?或者你用灵魂在唱?是否你想用灵魂唱的时候就真的有灵魂存在?不是这样的。当我们对老师说:“你用灵魂去感受孩子。”
    如果这个老师没有建构起灵魂的感受力的话,他怎么去用灵魂感受孩子呢?他们只能看着孩子,作出一脸的关爱的表情,反而使孩子觉得自己就是需要别人这样去关怀关爱!
    而这对华德福夫妇面对智障儿童的时候,她的表情和笑,眼睛看着孩子的眼睛,真的像从深深的湖面射出幽深的力量,当然那个智障孩子是还没有接通的,就像电视没有接受器,不能接受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一样。
    但是我站在那个华德福老师的对面,我感觉我是有接收器的,那股力量就从我的眼睛传遍了我的全身,感到浑身麻酥酥的。那个东西不是我专门去接收的,不是我受了巫术的控制,也不是我暗示了自己产生了怪怪的感觉,比如我想到鬼了就会发麻,不是这样的,而是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的自我感受力。
我忽然想到,其实李跃儿教育可能还停留在精神建构的层面,而那对夫妇的教育已经达到了灵魂建构的层面。
    他反复说他的理论是有关灵魂的科学,而我们的科学只停留在精神科学,还是在身体,物质的科学这个层面。而灵魂的科学到底是什么呢?到底精神科学和物质科学是不是一样呢?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常常感到史丹纳的理论在胡说八道。比方说,人死了,我们的身体经过精神的修炼,人的身体埋在地底下成为酵母,地球之所以活着就是因为人的尸体的原因。人死之后到出生之前会有一段纯精神的生活,人的精神在宇宙中飘荡着,他从怀孕40天开始从宇宙中注入婴儿的身体里。
作者: 瑶瑶妈    时间: 2010-7-31 23:38:14

不管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对的,当你开始注意你身体里的灵魂是什么,你就开始去寻找它,并且修炼它,你就真的具有了一种大家能感受到的灵魂的力量和特质。如果你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你的灵魂都不知道在哪里,你都不相信还有灵魂的人,所以只相信具有精神的人。
如果你要想具有它,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灵魂的,必须经历了一个事件,一个过程,一个环境,才能使自己具有这个东西,这就是建构。
       如果华德福帮助人建构起一个灵魂的话,那人的精神各个方面都需要建构的。人的身体在成长,也需要每天三顿饭来喂养食物,需要搭配营养,才能使人建构一个成熟的身体;精神呢,我们用什么来喂养精神?
      这不是给他讲一通道理,比如告诉老师:你要感受孩子!她就能有感受力感受孩子了?实际上,我们必须帮助老师建构灵魂,建构感受力的过程,才能使这些老师去感受孩子。
       用什么方法使老师有感受力,能够感受别人的灵魂呢?能把自己的灵魂收回,装到自己的身体里,再使她有感受力去感受别人呢?这肯定是有办法的,但是方法是什么就是大问题了。肯定不是对他说:你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眼睛,你的灵魂在哪里?把它找回来,放回你的身体里。她就真的能找回来了……要是这样说的话,反而就不行了。
中国的心理医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在人家说完后,一二三分析了一通:你的老公实际上爱你的,你实际上也是爱你的丈夫的,你还没有发现你的爱,你的婆婆怎么啦,你的公公怎么啦,给人家分析一通,就觉得心理医生的作用就起到了!你这样帮人家分析了一通,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他能面对由于这个问题而引起的这一系列生活中所有的问题吗?
     其实好的心理医生根本不分析,不让病人知道医生分析的是什么?只是让病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解决了这个问题,摆脱这个困境,使这个病人成长起来了,并建构起来了某种东西,将来能够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问题都没有被发现,但是自己把它解决了,苦难就过去了,烦恼就过去了。我们用不着知道这个烦恼到底是什么,就像我们养育孩子一样,我们并不需要真的知道他的灵魂是宇宙里飘来的,还是自己建构起来的,不管怎么来的,0-6岁的孩子都是属于大自然的。
任何一种教育都承认,儿童必须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才能成长起身体物质的部分,精神的部分,以及灵魂的部分。
    这适用于所有的儿童,这是真理,就是儿童必须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适合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没有成人的帮助,就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且人跟着什么动物就接受什么动物的发展模式,跟着马长大就接受马的发展模式,跟着狼就接受狼的发展模式,跟着人就接受人的发展模式,跟着好人就接受好人的发展模式,跟着不好的人就接受不好的人的发展模式。
    如果我们感觉自己承袭的模式不能给我们的孩子(好的模式)的话,我们就必须通过大脑去思考,如何去修炼自己。

小枕头:
       我们现在接受了现代教育理念,在家里面基本上都能够提供尽量符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他到了幼儿园以后,包括以后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他所生存的环境是一个传统的教育环境,那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呢?

大李:
       刚才小枕头提的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都很担心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学校教育都用传统教育一概而论。传统的教育它就是只为考试去教学的,去教孩子的,这属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科举制度以来一直是这种应试的教育,现在越演越劣,而且中国的家长认为,只有考上大学,考试分高,孩子将来才能有出路。这样认识的前提下,那么应试教育更是严峻。
       所以说你应该去了解孩子学校的教育,它都为孩子进行哪方面的建构。比方说,进行应付考试的建构。除了这个应付考试能力的建构,还有什么?孩子将来生存,哪些你认为非常重要的?比方说感受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力,将来他考上再好的学校,他不能感受到考上好学校的快乐和幸福;将来他毕业了以后,挣了很多的钱,他不能感受到有很多钱的快乐和幸福;即便有了房子了,有了车子了,或者住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国家,他也不能感受到这个国家有什么好,他感受不到。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力的话,他学习再好,生活的钱再多,别人看着他生活条件再好,他都不会感觉到幸福。而一个人如果一辈子不幸福,那就等于是生命状态就很低,就活的就不好。
        所以说,我们看这个学校是不是给孩子培养最重要的那些因素:感受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志力,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等。如果你发现学校没有的话,你想想,你该怎么帮助孩子建构?
所以你要先去发现,然后设计建构的过程,就象设计一个课题一样,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行为来为帮助孩子建构。
    在建构的过程中,用不着给孩子说你要有感受力,反而让他感觉到非常有压力,哦,我妈妈带我去看戏,看歌剧是为了建构我的感受力,呵呵。我妈妈让我去,跟我一起做这个韵律舞是为了召唤我的灵魂,使我的灵魂回到我的身体里,使我的灵魂能够安驻在它的圣殿里。然后我妈妈再让我去听音乐,是为了建构我的感受力。。。。。
    我觉得,人在建构的过程中,如果目的性很清楚,目标性很明确,反而对建构是不利的。孩子就不能够真正地将这些东西吸纳到灵魂里去,就吸纳到大脑里去了。反而在想着怎样去让我有感受力,怎样让我妈妈做这个事情不要白做了,让我妈妈高兴。所以我们在咨询的时候,一般都不把咨询的目的告诉对方,一直到目的达到了也不会告诉他。

一诺妈:
       在家庭中怎样帮助孩子建构?

大李:
   这个我刚才说了,主要你想帮孩子建构什么?你要有课题,应该设计出课题。
    这么多年来,我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出现问题以后,我就发现我的孩子伤得很厉害,首先,他对成人感觉,对这个世界感觉到恐怖,对父母感觉到恐怖,这种情绪使他的身体非常不好,非常柔弱,而且他活得非常的窝囊,他自己对这个窝囊也感觉到无助。
    我就用了六年的时间,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保护他。我发现保护的作用是,没有发现学习非常好了,没有象别人说的:经过几年的帮助,他孩子身体也好了,学习也好了,达到什么什么十佳少年了,或者是在学校达到什么样的成绩了。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成就。
    那么我们是不是失败了呢?我们最近一直在感叹说:这六年的保护是没错的。孩子在高中毕业以后上了二外,你就看到他身上的力量在一点一点地出现,他对自己的目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以及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愿望都非常地坚定。我们现在要说服他已经说服不了了,你发现他身体里的那颗灵魂非常沉稳地放在那个地方,方向非常清楚。在跟我们说话的时候,都不像我们这样,说了一大段的话,好像怕说服不了对方,我们在给他讲了一大堆的利弊以后,他只说一句话:你们还是给我去办手续去吧。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就把一切都说明了。他做事情那么简洁,效率那么高,都是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毫不担心不可能说服我们,以及说出这句话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所以我们觉得我们这几年的功夫就没有白下。
作者: 瑶瑶妈    时间: 2010-7-31 23:38:36

玉米妈妈:
        对一个人来说,建构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呢?

大李:
    大家认为一个人如果活得很好,能够活得好一些,我们那个把成功界定为活得很好,那么建构的内容应该有哪些呢?
    根据我那些(学生),第一批教的,他们是初一到我这儿来的,学出来的这批孩子,现在三十多岁,跟大家的年龄差不多,他们现在活的状态来看,我觉得他们每个人,虽然经历了一个艰难、艰苦的一个奋斗过程,但是上大学的那一天开始,他们的目标就很明确。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我最近才和这5个人联系上,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到现在他们仍然做着以前想做的事情,而且每天都乐在其中。他们每天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新鲜的感觉,新鲜的挑战以及往后要怎么做,这个道路都非常清晰。我觉得这样就叫活得很好了,而且,他们对现在所获得的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成就都非常满意。我觉得这就生命状态挺高的了,活得挺好的了。
    那么大家想一想,你们想要什么?想让你孩子怎样地生活?如果要这样生活的话,我们要给他进行哪些方面的建构?这些方面要用怎样的方式去建构?这个是三个层次。

花雕:
    孩子最需要建构的是哪些方面?是安全感的确立吗?

大李:
    我觉得孩子在2岁之前,如果安全感能确立得很好,说明以后没有突发事件,就没有基本的、特别大的问题了。
    因为孩子刚一出生,首先建构的就是安全感。通过母亲对他的照顾,通过母亲跟他身体的接触已经建构起来了安全感。如果刚一开始,母亲在照顾他的时候,母亲的身体是痛苦的,老散发出痛苦的信息,由于各方面的问题不能把孩子照顾得很舒服的话,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一个有能力的母亲,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发现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安全感建立得很好,这个孩子以后,你肯定也有能力在以后把安全感给他建构得很好。
    所以说,孩子0到6岁并不只是安全感的建构。安全感在小的时候2岁之前有能力建构好,2岁之后也会有的。所以不用太多地考虑这个问题。

玉米妈妈:
       在0到6岁这段时间建构的内容有秩序吗?

大李:
    应该是没有。
    华德福说的是应该先建构感受力。我跟胡萍发现,作为一个人来说,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身上作为一个人的所有的因素都是健全和平等的,连善和恶的能力都是平等的。后来在环境中、在成长中,由于我们社会的喜好,就是我刚才说的这句话:他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要跟人群在一起,他要为别人服务。
    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他得先建构起哪些内容?他身上的那些能力哪个要长,哪个不要长,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得很好。我们会营造一些环境,使他各方面的能力,比方说让他善的这方面去长,让他恶的地方不要去长;让他刻薄的不要长,让他宽容的地方去长。
    于是,他所长的能力,刚出生的时候只是一个小芽,到了六岁时就长起了两片小叶子或者三片小叶子,那么到了七岁以后,他要是还有这样的环境和营养的话,他就继续长。如果七岁到八岁以后没有这个环境,这个小叶子就停留在两片或者三片,甚至可能会消失。由于其它的力量过大,这个小芽可能就会消失了,就会枯萎了。再有环境的话,也许能激活,激活又开始长,又从两片叶子三片叶子开始长。
    我们会看到有些人,人已经很大了,某些方面的心智啊或者是心理状态还停留在童年就是这个原因。不是说人到大了就不能改变了,就不能建构了,不是这样子的,只要你想建构,一直都能建构。但是童年的建构比较稳定,效果较好,因为儿童不能思考这个问题,他不是故意的,所以他建构的东西,自然地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就留在他的身上了,以后呢,有环境有条件的话,他自然地就去长。这样子对人类来说比较省力省时。

马可:
    关于建构我自己有一点点体会,牌牌的成长过程中,在他六岁以前,我感觉他好象成长起来了、建构起来了那种幸福感,好象是沉浸在一种幸福当中,我还能回忆起来他看世界的眼光,他对世界的描述,好象是有感受力的。
    后来他上学了以后,可能是用脑过度,他的那部分就被剥夺了,我感觉,越来越觉得被剥夺了。我比较困惑的地方就是:咦?这个人脑子好用了,就没灵气了,或者灵性就欠一些了。今天大李老师一开始就讲的对生活的感受力,对幸福的感受力,就觉得牌牌好象这方面的能力,在上学以后就一直在退退退,今天我带他去了图书城,去读他小时候读的那种童话,我就一定要给他读,我让他看图,我来读,跟小时候一样,读了三篇以后,完了我让他评价……
作者: 瑶瑶妈    时间: 2010-7-31 23:39:27

大李:
    所以华德福就讲应该先给孩子建构感受力,在0到6岁应该先保护他们从潜意识带来的这种感受的能力,这种灵魂的在宇宙中纯精神的那种状态。当然我们如果不这么想的话,不这么认识,我们就不能很好地搞华德福。
    象我们这样认为,孩子来的时候他就带了一个进化过来,这个进化有作为一个人类所有的内容,你让他哪方面成长,他哪方面就成长了,不让他成长,他就不成长了,那么我们就会按照自然的节律观察孩子,他哪方面开始成长了,需要了,我们就给他营造哪方面的条件。你比方说,就是胡萍老师讲的儿童的性问题吧,不能说儿童在两岁半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性体验,用排便来体验性的感觉,我们就非要不让他去体验,把他摁着没有到排便的时间就逼着他去排便,或者是到了排便的时间让他去憋着,非要让他等到时间,那样就破坏了他自然的感受。比方说到了自然地探索性敏感的这个时期,我那天在跟胡萍老师讨论,为什么现在,就2000年后儿童手淫的现象就比以前要多得多,因为我是80年前就开始带孩子了嘛,接触了,从来没有,很少很少听到家长有这方面的焦虑,因为我们家长那个时候也是很清静的,后来到了2000年……(杂音不清楚)
我们接着刚才的讲,如果是这样想的话,我们的教育和华德福的教育不同的在哪儿呢?一个人,如果我们希望将来这个人活的很好,我们看看需要哪些因素,比方刚才说的感受力,还有用一些行为、一些事情使孩子的灵魂保持在他的身体里,使这颗灵魂是平等、祥和的状态,这个孩子所有精神都带有他的灵魂的倾向。那么我们要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老师的状态应该是怎么样子?我们每天的节律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每天的课程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就要考虑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他的小包包长起来了,他在使用那个能力,我们就赶紧给他营造一个环境使他获得成长;他长得不好,对人类不好,我们赶紧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使他获得成长。
    由于华德福对人的观点和李跃儿教育的观点不同,可能对这个节律、秩序的看法也不同。比方说,华德福会认为换牙是标志着怎么怎么样,从前世带来的全部退掉了,变成自己的东西了,如果这样应该怎么做。而李跃儿教育的看法不是这样的,李跃儿教育根据儿童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等人多年来对人类的研究、应该怎样用科学方法来建构儿童。所以说你这个观点呢,你对人是怎么解释的,你对人是怎么看的,这个观点会影响你对儿童的观察。那么这个秩序呢,可以说他是有秩序的,可以说他是没秩序的,就是这个秩序取决于你对这个孩子的理解和观察,在个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进行建构的。

玉米妈妈:
    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大李你认为那些是我们特别缺乏的?

大李:
   大家自己能不能算一算,哪些东西是咱们缺乏的,是咱们需要的,不管咱们缺乏,咱们成人缺不缺乏,咱们也要帮助孩子去建构起来。其实不累,你不要想着要去建构这么多东西你就觉得很累。
.    有的时候,你可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持续到你发现。主要是你的意识,主要是你意识到这个机会能帮助他建构哪些东西,而且你最近正在帮助,你要用多少时间帮助他建构这样的东西。比方说,我们要帮助孩子建构不焦虑。不要象好多男人一样,怕把机会浪费了,怕把父母的钱浪费了,怕自己得不到好的成就,反而一辈子带着沉重的枷锁,还不到四十岁、五十岁就累垮了。如果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儿子这样子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让我们的儿子不焦虑,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他建构起来比较有力量的灵魂,比较平和的、祥和的灵魂?我们就要在很多的细节上,很多的事情上。并不是告诉他:儿子我们要帮助你建构这样的灵魂!而我们用不告诉他的方式去做,经过六年或者七年这样去做,用很长的时间持续去做,我们的儿子就真的建构起这样的灵魂了。

大李:
         如何让孩子建构起这方面的能力?情绪有好的情绪有不好的情绪。现在我们大家得想一想,作为一个人,我们不是说建构情绪,情绪它是一个自然的东西,就象我们人有鼻子眼睛一样,情绪也是这样的。不是建构起来的,是自然产生的,所以情绪不存在着建构问题,而是处理情绪的能力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良好的,灵魂是平和的,安祥的,当他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他就能够很好的处理情绪。所以说情绪是下一级的,高一级的在你的精神和灵魂。你的灵魂如果是有智慧的,有心力的,是一个幸福的灵魂的话,碰到能使你产生情绪的问题你就能很好地处理它,就不会被很多不良的情绪困扰,使它影响你的生活和你的身体,不使你的生活质量下降,所以说情绪的问题还是是下一级的。

玥来阅美:
       我们是全力去给孩子创造一个建构环境,还是培养他们自我建构的能力?

大李:
    儿童的一大特征就是自我教育、自我建构,你只要给他环境,他就自我建构了。只不过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在关键的点上需要你来帮助一下。我们只能帮助孩子建构,而不是我们给孩子去建构。
    我们成人能不能找到什么地方该帮,什么地方不该帮,而且你能看清楚他正在建构哪个方面的能力、哪个方面的特质。比如说美的感受力,本来他就有感受力,当他出现感受的状态的时候,或者你有这个意识的话,你就会给他营造很多使他能够产生这种感受力的机会,或者是他的感受力去感受美的或者不美的,好的或者不好的。这个美又是什么?是不是就是那种柔美的,古典的,古希腊的,或者是甜美的,这样的东西才叫美呢?这个美还有个标准问题和价值问题。
    如果你把你的孩子搞成你认为那是美的,象我们以前的一个蝴蝶妈妈,按照她的想法给孩子塑造美感,结果把孩子搞成非常造作矫柔的。每天都扭来扭去伸着一个手指头,做出各种姿态,每天任何时候都象在舞台上一样。如果她的妈妈认为那样是美的话,那么她就会给孩子建构成那个样子,这个孩子将来就会很成问题。实际上我去年回老家的时候碰到她,她的孩子该上二年级了,还是上不了。

××妈妈:
         这个帮是不是提供环境?
作者: 瑶瑶妈    时间: 2010-7-31 23:39:57

大李:
         我们是越来越挖到根本上了。这个帮,不是只提供环境。
         大家想想环境是什么?就是一方面是物质,比方说我们的家庭环境,我们要把家布置成有温暖感觉的,有文化味儿的,有艺术味儿的。那么文化味和艺术味到底是什么?谁能来确定?就全靠成人的素养和修养了。如果你不会做、不会欣赏的话,你最好从宜家搬来一个模式,我看宜家的模式非常有品味,它是舒适的,是和谐的,是美的。那么好,我把这个宜家的风格搬回去,使家里具备这样的氛围,有了这个氛围之后,再让每个家人所散发出来的信息也和这个环境所匹配,那么我们家的环境就和谐了,散发出来的就是美。这个和谐,就叫做美的环境了。
         另一方面是人。人的环境怎么样来界定?人的环境包括你给孩子营造的机会。比如你每天上班的时候努力工作,回到家就想休闲,就要舒服,于是找了一个廉价的小时工帮你打扫卫生,帮你把饭做好,然后你什么也不做,靠在沙发上享受一下,搂着孩子讲讲故事逗逗孩子,然后就在屋里晃来晃去,最后躺在床上,找到了一种生活的节律。孩子回家以后看到你就晃来晃去,过了一段时间你就发现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里也是这样晃来晃去,就跟你晃得一样,什么都不做,往那里一坐脸上没有表情,傻呆呆的,也不做工作,也不做事情,别的孩子工作了,他就在那里指手划脚一番,然后就一直等到晚上放学回家,回家去享受跟你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于是孩子出问题了,他不工作,不工作就不能进行意志力的、智慧的、解决问题的和心理的这些方面的建构,那么你会发现你对生活的这个和谐的、舒适的、美好的这个理解可能是有问题的,所以会给你孩子造成这样的状况。
        所以说这个问题不好讲,这个建构确实不好讲,它没有一个标准,但又是有标准的。

皮皮妈:
         帮助孩子去帮助他们自己?

大李:
       皮皮妈妈是说我们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帮助自己吗?是这样的意思吗?(皮皮妈回答:是)是这样的,你帮得好了,孩子就会产生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如果帮得不好,就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所以说这牵扯到一个智慧的问题,就是你懂得了什么是建构的话,或者他的建构的模式是什么样子,你就知道他什么地方应该怎样去帮。

玉米妈妈:
         建构的内容是带有家庭色彩的吗?


大李:
      这个不一定,人在随时随地都在建构,要建构一个系统需要很多年,很长时间。那么能不能发现在每一点、在这个点上你做了恰当的事情,这就帮助他建构了。
        那么这就是一个建构的问题,就是你一点一滴,你的话怎么说,你的事情怎么做,是帮助他建构还是帮助他在破坏?这是很关键的。我刚才就在回答这个问题,它不光是只带有家庭色彩的,实际上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来做这件事。
        什么是建构?怎样建构?这个问题太难讲了。至少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来讲这个问题,才能讲透它。不是像这样的培训(只有一个半小时)讲清楚的。
建构的环境不是简单的物质环境,是整个氛围和周边人所散发出给孩子的感觉。在一个环境里某个人是可爱的,他散发出来的气质,会让你感觉很舒服。我们看到一个可爱的人,他就是不说话,坐在那儿你都觉得他是可爱的,你看一看他都觉得很舒服,这就是感觉。我们在家里,在学校里,在任何一个环境里,我们给孩子营造的并不是只是这样一个感觉,重要的还是,看你在孩子的建构过程中,你的事情怎么做,你的话怎么说。

皮皮妈:
         这样建构算不算代替孩子做主呢?


大李:
      成人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到了关键的时候,说了哪句话,做了哪些事,是不是帮孩子做主了?没有给孩子自由?不是这个意思!替他选学校(注:指大孩子),我们最终只是把条件给他摆出来,把各种因素摆出来,我们实际上是希望他坚守自己的目标的,但是我们也想试探一下他是不是应该放弃,如果他放弃了,就一举俩得。既达到了我们的愿望,也说明他自己也是不坚定的;如果他不放弃,我们会更高兴,就觉得他更坚决。结果是他并没有放弃。
      我们发现很多像这样年龄的孩子, 如:20岁的孩子你问他要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他都说不准,都不知道。很多大学毕业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就又考研究生,又考博士,一直考到三十几岁。这个跟大小没关系,你到巴学园看看那些小孩子,他们都非常明确他要干什么。
我们举一个例子吧,就说一说建构的问题。我们来说一说儿童的社会性能力建构。
      大乐乐当初三岁,他非要跟着学前班几乎是四、五岁这么大的孩子,那时候在碧水,我们分的是大班和小班,大班进行的内容和小班是不一样的,大班那时候的孩子已经工作数学蒙台梭利教具了。大乐乐上学就是一脸傻相,他根本就不懂人家都在说什么,当别人在评价这个数棒是不是每个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多一个,或者是找这些规律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说:“呃是棒子。”然后大家就哄堂大笑,他就一脸傻相,他就不知道人家在笑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就觉得,要不要干涉他,这个孩子跟着这些大孩子是不是会耽误了他?我们非常清晰地在帮助大班孩子们建构,设计个什么项目,我们应该开始干什么,这一点一滴、一节一节的怎么去建构很清楚。但是大班的节律是不适合大乐乐的,我们怕把大乐乐耽误了,就想把大乐乐放到小班。结果每次在楼梯上档着不让他跟着大班上去,他的声音像个小喇叭一样哇..哇 --哭得满教室都吵得不行,后来大家实在受不了就让他跟上去了,他就用手擦擦眼泪就跟着上楼去了,就那么傻傻跟了一年,我们就发现任何时候,他都是懵懵懂懂跟着这些大孩子在跑,人家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人家站住他就站住,人家笑他就笑,人家不笑了他就东张西望,他不知道在干什么。有时候大班孩子欺负他,他也只好承受着。并尽可能地和人家搞好关系。
      后来大班孩子毕业了以后,我们才发现他傻乎乎跟了一年,建构起了什么呢?建构起了一个人在群体中,在团队中的承受能力。到现在,在大班毕业之后,他在这个群体里成为老大了,这个大的群体开始有了阶级斗争,开始争领袖地位的时候,大乐乐就显得比任何孩子更有承受力,每当他跟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其他孩子就会负气离开,大乐乐根本连感觉都没感觉到,这个冲突对他来说是有伤害的?或者感觉到这是困难的?他都不生气,高高兴兴的都没有发觉这是有什么问题,就领着他的团队热火朝天的玩去了。所以我们认为这一年的跟大班,使大乐乐建构起来了团队承受力。如果那个时候,我们强行把大乐乐抱下来,大乐乐可能身上就没有这种东西了。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最近女孩子的班里形成了一个群体,女孩子中,这个群体有一个大孩子(最近才从其它幼儿园转来的),用非常聪明的手段控制其他的孩子。有的时候其他的孩子被控制得实在受不了了,就会起来反抗。怎么反抗呢?我们了解了一下,平时在幼儿园里这些孩子都很好,她们都在群体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去努力的达到自己的目的。看不出来谁有痛苦或者是受不了了。但晚上回家后每个孩子都出现了状态。比方说回家撒气的呀,回家找自己妈妈挑战的呀,最厉害的有个孩子晚上尿床,每天都尿一点点,一直尿了有一星期。你想一个孩子快5岁了开始尿床了,而且每天尿一点点,尿一小片,不是全尿上。她妈妈都着急了,后来就来找我。
      在这个关键期我们怎么帮孩子,才能使孩子成长起社会性能力?在传统学校可能会这样做:把大孩子跟那些小孩子都强行分开。那么我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所有的妈妈打电话,告诉他们所有的人都要坚持送孩子,必须每天坚持把孩子送来。然后,我们的办法就是:除非万不得已决不干涉这个团队,让她们自然地发展。
      我们的原则是:只要没有暴力行为,没有互相之间严重的暴力行为,我们就不干涉她们。另外我们觉得那个大孩子的某些行为对她自己是不利的,就帮助她修正。如果她成功了,以后她就会沿用这些行为。比方说她故意做出一些很可恶的表情,或者创造一些很恶劣的口诀专门去伤害别人。出现这种的情况,我们才会去干涉她一下,用一种能够让她的行为和表情消失的方式。我们会告诉这个女孩:你这样的表情会让别人很不舒服,有的时候我正在这样说,她就用这种表情看我。我说:来你到镜子跟前照一照,这个表情是很不好看的。 你看你要是不这样做,你很漂亮的。你要这样做了以后,人人看到都会感到你很不好看。而且别人真的心里会很不舒服,人家就不跟你玩儿了。后来,慢慢地这个孩子这种表情就没有了。
      在这之前,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所有的这些她控制的孩子都不跟她玩儿了,又出现了一种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我们成人需要帮助呢?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所有的妈妈:你们是不是给你们的孩子说了不许跟那个大孩子玩了?结果家长们都说没有给孩子们说。没说我就放心了。因为这是自然状态,这是儿童建构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状态,我们尽量不要干涉,这种不干涉其实就是帮助了。所以老师要注意观察,什么时候该帮,什么时候不该干涉。


玥来阅美:
       家长帮孩子建构的品质,如何与孩子自身建构的品质相吻合?

大李:
       这就是需要你有很好的洞察能力和观察能力了。你发现你的孩子到了这个时期了,需要你点一下帮着引领一下,才能使孩子开始这样的建构。
       你比方说,我儿子只读科幻小说,有些科幻小说档次很低的,如果一直看下去,他沉迷于在其中,对他是不利的。这个时候我想让他读好的文学作品,我就应该做这样的事情,比如他读到一定的程度,跟他一起来评价;或者是到了再另外一个时期,我们俩来一起写心得。
      如果你懂得技巧和沟通的话,做出来的效果一定就是好的,不会是错误的。当你做了以后,孩子就开始自己良性循环了,自己去建构了。所以说在某个细节,某个关键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是非常关键的。
玥来阅美:
     会不会家长帮助的都是自己需要的,不是孩子需要的?

大李:
         如果家长你相信你自己的素养,那么你所帮助孩子建构的,是人类所需要的,那一定就是孩子所需要的。但是你千万不要想着,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然的标本,拿出去将来给别人看,而是为他在人群中能够很好的生存。孩子最终要做他自己,只是需要大人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下就可以了。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8-2 10:19:20

谢谢瑶瑶妈发的这一大篇,我很认真地看了,然后很不意外地发现,大李一直在打太极拳。

很多个妈妈绕着法儿地想问出些个什么,最后,基本上,什么也没有问出。

我看到的,仅仅是安全感、感受力。这两个我认为很重要,是需要建构的东西,但是这是我原本就知道的东西,该如何建构,我认为也没有怎么讲。

然后就是这样一些话:
“能够不管不顾的系统”——这个,我理解是作为一个人,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信念,总之,是拥有他自己、成为他自己之后所能拥有的东西。当然,我这些话,也还是等于什么都没讲。

“比较有力量的灵魂,比较平和的、祥和的灵魂”“建构不焦虑”
“意志力的、智慧的、解决问题的和心理的这些方面的建构”
“社会性能力建构”“团队承受力”

我看到的就是这些。当然,这是我的读后感,和我现有的水平以及理解能力有关。我非常欢迎有更多理解和领悟的姐妹给我更多的指导。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8-2 10:37:55

不知算不算歪楼,也想说两句,希望没有打扰到小颀妈妈。

这个标题很吸引我,因为欣同学正好进入了六岁,九月正式进入小学生活,我也再想这个问题,从她一岁多接触到大李,一直走到六岁,她已经构建了什么,还需要我帮助什么,我自已因此还需要如何调整如何努力…

看了前面大段大段的学术,有点晕乎了,可能是老化了,脑袋转不弯了…呵,不知小颀妈妈能不能结合理论从事例中再解说一下呢?
独舞欣妈 发表于 2010-7-31 21:13

回复欣妈,以及前面几个说希望没有打扰到我的妈妈,其实,我这个帖子,之所以发在“育儿困惑”这个子版块,就是想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的。

这次因为容妈思考的问题的机缘,我也重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我并没有答案,正因为如此,我才发了这个帖子,因为,我期待,能够在这个帖子中与大家的讨论中,能逐渐整理清楚自己的思维,能够受大家的启发逐渐丰富健全整合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这是我发这个帖子的初衷。

我自认为,我对大李是尊重的,但是,我并不迷信她,我以为,大李在某些问题上,也还在摸索中,所以,刚才瑶妈转发的那第6次UC培训的内容,虽然大李说“什么是建构?怎样建构?这个问题太难讲了。至少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来讲这个问题,才能讲透它。不是像这样的培训(只有一个半小时)讲清楚的。”,但是说句实话,我对她的这句话表示严重的怀疑,我认为,至少在当时(现在我不敢说,因为大李始终在学习在思考在进步,这也是我非常敬佩她的一点),就算给大李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她也讲不清楚这个问题(更不用说讲透了),因为,她自己当时还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如果她真有那个答案(甚至不需要那是个正确的答案,只要是她自己的观点就好)的话,没有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又有何妨,哪怕只是讲个条条框框嘛,但是,当时的情况是,我以为,就是这个条条框框她也讲不出来。事实上,我们做过PPT演示资料的人都应该知道,条条框框其实是最难的,因为那是精简、那是精华的浓缩,那条条框框的背后,是需要读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详细资料。

扯远了,回头来说,但即便如此,即便大李也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即便我看清楚了这一点,也并不证明我小颀妈妈就比大李要高明了。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挑人家的错,总是相对容易的。眼高并不代表手也一定高。

我也并没有自我膨胀到自以为比大李高明的地步,我只是,尚没有答案,然后,看到大李的一些文字,觉得有些不认可,觉得有些似是而非,觉得有些话想说,所以开了这个帖子,寄希望于通过这个帖子中自己把那些想说的话说出来以后,能够逐渐整理清楚自己的一些原有观点,并且,以这个帖子为平台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在众人智慧的启发下,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更趋向正确一些。

这是我的初衷。

所以,欢迎大家,尤其是,欣妈这样的大孩子的妈妈们,能够多说说你们的一些看法,不用担心会打断我,我其实不是那么容易被打断的——所以常常没有及时回复大家,抱歉哈!:F:

这个帖子,我不见得会继续得很快,很可能,会延续的时间比较久,我非常非常欢迎大家的参与。我看这个帖子是看的人多,回复的人少,是不是大家都担心打扰或者打断了我的叙述,所以特此回欣妈这个帖,把我的心里话和大家说一说。
作者: 牛妈妈    时间: 2010-8-2 11:49:57

我印象中,孙瑞雪说是要构建自我。我也没完全明白
作者: 敬听    时间: 2010-8-2 11:57:14

小颀妈妈说看得人多,说的人少,作为版主真是汗的不行~~~~~~:L

汗的是,我心底里竟然就没打算把这么复杂的事情弄明白,一看连大李专门研究儿童教育的都觉得这是件很费劲儿的事儿,就更有理由和托词了,实在是太懒惰了:L所以就不参与大家的讨论了,给爱思考又勤奋的筒子们献花吧:F:
作者: 紫幽兰    时间: 2010-8-2 12:22:25

我也来献花,悄悄的搬几段回去!;P :F::F::F:
作者: 容宝妈妈    时间: 2010-8-2 14:59:43

先记号一下,有些要好好消化。
作者: 牛妈妈    时间: 2010-8-2 15:47:59

前面的没看完,先说说我的想法吧。

我感觉0-6岁,要构建的是自我。 这个自我构建,包括对自己的认知,(身体上,力量上,情绪上,感觉上的,包括对至亲关系的认识(安全感) 包括对社会的认知(比如安全方面,比如一些社交规则)

我觉得这些认知虽然还很初级很粗糙却深深影响人的未来。 首先影响的是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树立。

我不知道0-6岁是否有这些观了。 我只是觉得,这些都是基于一个人最初的体验。

这些是从孙瑞雪讲座里感觉出来的。

‘如果是正常的人,应该是这样排列的。 前六种元素围一圈, 中间是精神胚胎和自我。 前六中元素(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 一手连接精神胚胎和自我,一手向外连接外在世界,形成千手观音的摸样。生命体能觉察外面也能觉察自己。’

我想0-6岁应该是初步形成这种模式的。也许运营不太好,不顺畅。这是需要家长帮忙的吧。  当然,孙说自我构建到18岁才完成。

至于我们需要做什么,我现在只想到,物质上,提供合理膳食,安全幸福的家,有趣的书和玩具。 精神上,尊重他的情绪,尊重他的选择(但不一定顺从)尽量理解他的行为,提供情绪疏导, 行动上,跟孩子一起玩乐,学习, 如果打架提供支持,如果骂人,替他解释, 如果学习困难,就帮忙提高兴趣,总之家长自己尽量提高德行吧。 :$

我所希望的是孩子有爱心,对未知有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专注于兴趣的东西, 社交上能有几个朋友。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8-2 17:18:11

小颀妈妈说看得人多,说的人少,作为版主真是汗的不行~~~~~~:L

汗的是,我心底里竟然就没打算把这么复杂的事情弄明白,一看连大李专门研究儿童教育的都觉得这是件很费劲儿的事儿,就更有理由和托词了,实在是太懒 ...
敬听 发表于 2010-8-2 11:57

我感觉,你的话吧,就算不弄明白宣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我的话吧,就算弄明白了也不知道能带给颀多大收益,汗的人是我!:L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8-2 17:19:59

前面的没看完,先说说我的想法吧。

我感觉0-6岁,要构建的是自我。 这个自我构建,包括对自己的认知,(身体上,力量上,情绪上,感觉上的,包括对至亲关系的认识(安全感) 包括对社会的认知(比如安全方面,比 ...
牛妈妈 发表于 2010-8-2 15:47

谢谢,我也感觉,要我就选一个的话,肯定就选构建自我这个。

谢谢你的分享,我觉得很受益!:F: :kiss:
作者: 易宝    时间: 2010-8-3 07:02:55

4# 小颀妈妈 同问
作者: 易宝    时间: 2010-8-3 07:49:49

谢谢这个贴子,先学习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