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说的轰动效果
辛克莱的小说一出版,马上引起轰动,很快翻译成17种文字,成为世界范围的热销书。26届总统西德·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not Franklin Roosevelt-32n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许多本“丛林”,各界人士都希望总统关注美国食品卫生。与小说的热销相反,肉食品销量大减,出口欧洲的肉类骤然下降50%,肉食品制造业大为恐慌。 总统约辛克莱会面,总统表明,他并不同意辛克莱的社会主义观点,对于小说描写的食品加工业现状,他认为是一个应该严重关切的问题。辛克莱鼓动总统,派出人员实地考察,可以证明他的小说并非纯属虚构。
总统派员考察的消息泄漏给公众,芝加哥的食品加工业一片紧张,各工厂做了许多表面化的清洁工作。让食品企业家揪心的是,考察员还是做出了“食品加工业的现状,令人厌恶”的评语。罗斯福总统禁止报告公开发表,以免给倒霉的食品业雪上加霜。总统求助于司法程序解决问题:借助舆论界的压力,在6月30日通过了《食物和药品法案》、《肉类检查法案》。并组建了以威利博士(Dr. Wiley)为首,共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班子,形成了最初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以后的25年里,威利博士艰苦地和食品工业资本家以及一些政客作斗争,建立起美国食品安全的信誉。
这样的效果是辛克莱事先未有预料到的,他原来是想通过小说反映新移民和下层劳工阶级的困苦,唤起美国公众的同情心,宣扬社会主义思想。结果却变成整顿和规范食品加工业,给美国人带来了纯净的食品。辛克莱对自己的小说有一段幽默评论:“我本意是要打动公众的同情心,不料却弄翻了美国人的胃口。”
"I aimed at the public's heart, and by accident i hit in the stomach."